甘谷县黑虎鞭杆视频:小 杏 扁 大 产 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2 22:26:25
多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把发展杏扁生产作为全市生态建设的重点内容,他们集中人力物力,实施优惠政策,使杏扁生产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方向迈进。
截至2004年底,全市杏扁基地面积达161万亩,杏扁基地粗具规模,40多个乡杏扁面积超万亩。基地总面积约占全国1/3,总产量占全国1/2,成为国内最大的杏扁基地。基地覆盖1300多个村,12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形成了涿鹿县矾山镇、蔚县北水泉镇和常宁乡等10个专业乡、305个专业村。其中,1000亩以上基地村达到300多个,5000亩以上基地乡达到35个,1万亩以上基地乡达到40个。今年春季,全市又新栽植杏扁12.4万亩,山杏37.4万亩。
张家口市的杏扁年产量达到450万公斤,为全市十几家加工厂提供果肉、果核等副产品1300万公斤。全市产区群众人均杏扁收入近百元,专业乡、村人均杏扁收达800元~1000元。位于小五台山脚下的蔚县常宁乡宋家庄村,年平均温度只有6.5℃,他们把发展杏扁作为全村支柱产业,发展杏扁1000多亩,人均近3亩。该村连续多年人均杏扁收入超千元,成为典型的杏扁小康村。常宁乡安庄村的3亩杏扁示范园,曾创造了亩产172.5公斤、亩产值7900元的全国最高纪录。
为实现杏扁基地建设良种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的目标,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基地主要发展了“龙王帽”品种,约占种植面积的70%,辅之以丰产性较强、可做授粉品种的“一窝蜂”(约占20%);在温度较低、“倒春寒”较为严重的地区,重点发展了10%左右的“优一”品种。该品种是由张家口市林科所和蔚县林业局选育出的,丰产、出仁率高,抗花期低温,是不可多得的耐寒良种。近两年,他们又引进了国家杏李种质资源圃选育的“国仁”、“优仁”两个品种试种。
张家口市把杏扁产业列入全市八大农村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招商引资、部门协调,利用优惠政策促进企业联合,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已经形成。蔚县组建了杏扁总公司,资产1200万元,年加工杏扁能力1000吨,年产值2000万元。该公司的产品已打入香港、澳门、北京等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并成为南方和东方两大航空公司的航空配餐食品。涿鹿县果仁公司、信仁公司、神鹿公司等杏扁精包装厂,年包装加工杏扁5000多吨,提高了产品档次。涿鹿县以杏核为原料生产的活性炭行销全国各地;怀来、蔚县、涿鹿、怀安、万全等县的十几个果品加工厂以杏肉为原料生产果脯、果丹皮、果茶等产品销往京津等大城市,有的还出口国外。
为把杏扁产业做大做强,张家口制定了发展目标:每年发展15万亩~20万亩山杏,到2007年达到260万亩,杏扁产量500万~600万公斤,产值1.8亿~2亿元;2010年达到300万亩,同时贮备山杏资源100万亩,视市场情况嫁接改造,保持杏扁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张新)
小 杏 扁 大 产 业
2009-03-13 08:59:05
小 杏 扁 大 产 业   以蔚县杏扁经销总公司为龙头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为打造全国最大的杏扁生产加工交易中心注入活力。 武殿森 沈建明 摄
仁用杏,通称杏扁,是我国北方珍贵的创汇土特产。蔚县作为全国杏扁的传统产区和主产区之一,已有近40年的栽培历史。随着杏扁栽植面积和杏扁产量的增加,杏扁生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在蔚县的杏扁栽植区传开了这样一句顺口溜: “要想富,多栽杏扁树,三十棵能脱贫,百棵能致富……”蔚县杏扁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
数字显示:目前,蔚县杏扁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0万亩,正常年景可年产杏扁仁300万公斤,产值9000余万元。建成常宁、北水泉、黄梅、柏树等15个万亩以上重点栽培区,119个千亩以上杏扁基地村,覆盖90%乡镇60%以上的农业人口。
三个发展高潮确定支柱产业,蔚县人同杏扁结下不解之缘
蔚县1969年开始引进杏扁种植。1972年至1974年,首先在常宁、北水泉等乡镇掀起杏扁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规模逾万亩。
从1984年开始,在市林科所科技人员的帮扶与指导下,蔚县常宁和北水泉两乡镇的杏扁产量逐年提高,同时由于价格一再上扬,极大地激发了该县发展杏扁的积极性。1991年,县政府立足县情,果断决定,把杏扁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培植,在全县掀起了第二个杏扁发展高潮,基地建设规模迅速扩大。
1999年该县又实施了 “扩杏工程”,进一步加大杏扁产业开发力度,并逐步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格局过渡,形成了南北两条杏扁经济林带。经过三十余年的波浪式发展,全县杏扁栽植面积已经达到13.5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4.5万余亩,主栽品种为优一和龙王帽。在不发生自然灾害的前提下,全县可年产杏扁仁70万公斤,产值2400万元左右。建成了常宁、北水泉、桃花、吉家庄、宋家庄、白乐、南杨庄、柏树等面积超过万亩的杏扁重点栽培区,涌现出大批依靠杏扁致富的典型村和典型户。蔚县杏扁产业从此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龙头地位。
种植是基础,做好产品的精深加工才能真正延长产业的链条
多少年来,蔚县杏扁的加工能力只是停留在“开口杏核”等一些产品粗加工阶段,种植出的大部分杏扁都成为其他地区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使得价位很高的商品却给蔚县人换不来本该属于他们的高额利润……随着杏扁产业的不断扩大,本地大大小小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蔚县人意识到,要使加工公司有更大的发展,具备更强的产业带动力,必须依靠科技搞杏扁的深加工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把企业真正变成具有强大带动能力的“龙头”,
同时使得龙头企业单一的“桥梁”作用变为能够向上发展的“阶梯”。
为此,1998年,蔚县杏扁经销总公司作为蔚县杏扁加工的龙头企业,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的支持下开始进行杏扁系列产品加工开发。连续三年推出三个杏扁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三个项目均被纳为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发了杏扁脱衣白仁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年加工能力600吨,年创产值达3000万元。所生产杏扁脱衣白仁整仁率达86%以上,且色泽光洁、仁粒饱满,在香港、东南亚市场受到欢迎。1999年又着手上马杏扁高档休闲食品项目,先后开发出开口杏核、盐渍杏仁、巧克力杏仁等12个杏仁熟食品种,产品远销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和旅游市场。2000年,为了充分利用杏扁核副产品资源,他们又着手上马杏核壳活性炭加工项目。目前,公司所上项目杏扁加工能力已达800余吨,杏核壳加工能力达8000余吨,占到全国基地杏扁产量的70%,平均每吨杏扁加工增值4000-6000元。
从1998年开始,杏扁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工作模式,以投放杏扁专用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或配套水利工程等形式,直接扶持到户。全县纳入龙头企业扶持范围的丰产园已达4万亩。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近年来全县再度掀起杏扁栽植高潮,杏扁基地新增14万亩。
靠科技,创品牌,蔚县“黄龙”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早在80年代,蔚县县委、县政府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5个龙型经济的发展思路,其中黄龙指的就是本地的杏扁。发展至今,真正形成产业的也恰恰就剩下杏扁了。
蔚县杏扁产业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历练,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种植规模,完善的产业链条,具备了竞争国际国内市场的条件。以后要做的就是在不扩大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的果实产量,和继续增强仁用杏的抗冻能力。
为此,县科技局积极与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建立联系或合作关系,聘请多位杏扁生产研究、苗木组培繁育、食品加工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常年担任企业的顾问。同时搞好科技开发,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利用1200亩土地启动建设了“蔚县杏扁科技示范园区”。这个杏扁科技示范园区分四大功能区,即:优质杏扁脱毒苗木组培区、优质杏扁脱毒苗木繁育区、杏扁生产新技术试验、示范区、杏扁系列产品开发加工区。园区进行试验的目标是,二年成花、三年结果、五年进入丰产期,亩收入2000元。同时园区内还开展了杏扁扇型小冠密植、杏扁药材间作减灾增效,以及杏扁防冻等多个项目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在市场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空间,1999年,蔚县的龙头企业——杏扁经销总公司注册了 “华蔚”商标并打入市场。品牌一经亮相,立即引起了不错的反响:获得北京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和“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证书,成为香港、东南亚地区杏仁的知名品牌。
同年,杏扁公司又马上与香港东方企业公司合资组建了 “张家口东方杏仁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自营出口权,开拓国际市场。每年该公司直接出口杏扁250吨。 他们还成功的将杏扁熟食品加工产品打入航空、星级宾馆等高消费领域,成为航空、宾馆的配餐食品。
涿鹿杏扁产业实现产值1.7亿元
2011年11月21日 【关闭】
产量占全国杏扁产量的40%
张家口日报讯(通讯员 李淑艳 赵美柱 楚燕杰)涿鹿县是全国杏扁栽培面积最大的基地县,该县通过科技带动、企业拉动、协会促动等方式,使杏扁产业飞速发展。全县杏扁种植面积6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60%,产量达1300万公斤,产值1.7亿元,带动全县10万多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科技带动。以科技为手段挖掘杏扁提质增产。涿鹿县林业科技人员承担全部的技术服务,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杏扁种植大户进行了35期科技培训,培训人数达1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进一步提高了农户引用科学技术种植杏扁的能力;今年该县将3万亩低产、抗寒性差的杏扁改接成抗寒新品种“围选一号”;对现有抗晚霜能力差的树体进行了改接换优,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经完成改接换优面积达5万余亩。
企业拉动。全县通过壮大以杏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拉动杏扁业发展。目前涿鹿果仁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 2000吨,生产的五香杏仁、开口杏核、脱衣杏仁等6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的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备受消费者青睐,产品打入京、津、广州、港、澳、等3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
协会促动。以涿鹿果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该县组建了“张家口杏扁协会”,以协会为纽带,带动与涿鹿相邻的赤城、阳原、蔚县、万全、怀来等地的510多个村的20多万个农户从事杏扁种植、购销贩运,涌现出近百个种植大户、购销大户、初加工大户。并发展杏扁专业合作社6个,杏仁深加工企业5个,杏扁购销网点126个,销售连锁公司20个。到目前,协会在异地建起连锁经销公司35个、初加工企业38个。
彰武大扁杏产业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夏末秋初,来到彰武县平安乡平安村,这里绿意盎然,带给人们的是怡然的心情,村民们正在相互传递着丰收的讯息。在这万绿丛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那葱郁中的金黄,粒粒如明珠般的大扁杏金灿灿地挂在枝头,一棵棵杏树成了名符其实助农增收的“摇钱树”。如今,平安村的大扁杏又注册了商标,仅此一项,每斤优质杏仁就增收10元,大大增加了果农的收入。
1996年,平安乡平安村领导班子看准了大扁杏市场,带领村民种植大扁杏,现在大扁杏面积已发展到4000亩,实现了人均2亩果。2006年产杏仁5吨,实现收入16.5万元,预计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可产杏仁150吨,可实现收入600万元,人均收入可超过4000元。
在平安村,刚开始时村民对栽植大扁杏并不看好,村里就采取对比的方法,用实例去说服村民。村书记薛洪斌一遍又一遍地把栽植一亩扁杏同种植一亩粮食作物对比算账,让村民真正认识到大扁杏同粮食相比的高产高效性。另外村里还通过果业技术能人进行示范管理,做给村民看,并且带着村民干。通过典型示范和能人带动,使周围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发展扁杏的前景,从根本上调动了果农发展扁杏的积极性。
果树是长效农业,准确把握各个技术环节是发展扁杏的关键。每年村里都聘请果树所专家及市县科技人员现场进行指导,培训到户、到园,并积极争取开发资金,加强肥、水投入和搞好果园的病虫害防治。科技人员针对本地浅山丘陵区地下水位低、土层浅、土壤相对贫瘠的自然特点,采取矮化密植,栽植株行距选用3.4米,以便于管理和早结果。选购苗木时村里严把质量关,以保证苗木成活后长势好、品种纯正。栽前苗木都进行处理,把根系过长过细和有创伤的部分去除,然后用生根粉浸泡48小时后再栽植。栽后及时覆膜、套袋,保证苗木的栽植成活率和健壮的树势,为以后的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村里还组织了40人的精干的果树修剪队伍,适时为果农提供技术服务,以保证每户都有一个会管理、懂技术的明白人。
在扁杏收获之初,果农出售的杏仁不分等级,比市场价格每公斤要低十多元。村里看到了营销环节的重要性,注册了商标,开始从产品分级和包装入手,提升产品档次。仅此一项,每斤优质杏仁就增收10元,大大增加了果农的收入,提高了果农的市场竞争意识,推动了大扁杏的产业化生产。
目前,平安村农民依靠果树栽植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果树栽植产业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
宣化县大杏扁成为农民增收“铁杆庄稼”
[ 张家口农业信息网 ]
本报讯 近年来,宣化县把发展杏扁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重要措施,为农民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引导农民不断扩大栽种面积。大旱之年,全县3.1万亩进入盛果期的杏扁产量仍达到103万公斤,加之退耕还林补助款,全县杏扁种植户收入可突破3000多万元。
杏扁是该县退耕还林的主要品种。2006年以来,该县在大仓盖、东望山、赵川、崞村等乡镇,利用4年时间完成山杏嫁接13.8万亩。目前,全县杏扁基地已发展到19.2万亩,其中有3.1万亩进入盛果期,形成了南北两条杏扁种植带、为把这一产业真正做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今年,传统作物玉米、谷黍、葵花受50年一遇特大旱灾影响,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杏扁也遭受了冻灾和特大旱灾的影响,但进入盛果期的平均亩产量仍可达35公斤,创收 210元。东望山乡常峪口村村民李贵对自己种植的20亩杏扁实行精细化管理,亩产量达60公斤,靠杏扁可增加收入6000多元。
(孙明鹏 王世禄)
文章来源: 张家口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