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别人在池里游泳:花蕊夫人愁满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8:08:48
        

[人物] 花蕊夫人愁满肠

花蕊夫人愁满肠
李兴濂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红桅子花,于是孟昶命官民人家大量种植牡丹,在宫中开辟“牡丹苑”,孟昶除与花蕊夫人日夜盘桓花下之外,更召集群臣,开筵大赏牡丹。每当芙蓉盛开,沿城四十里远近,都如铺了锦绣一般。“芙蓉城”因此而得名。
宋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兴兵伐蜀,蜀主孟昶虽拥有10万军队,但这个连尿壶也得用珠宝装饰的偏安之君,此刻束手无策,只有绕室彷徨而已,宋兵一至,立即奉表投降。宋兵由汴京出发到攻入成都,前后只66天。孟昶和他的宠妃花蕊夫人都成了俘虏,被宋兵押送北行。亡国的哀怨与激愤郁结在花蕊夫人的心头,多年来,孟昶荒聩误国,蜀中文恬武嬉,以至今日亡国。“献俘阙下” 的宋军沿着栈道迤逦北去,对于花蕊夫人来说,则是在一步步远离自己的故国家园。一俟过了栈道,进入关中的葭萌关,那种永诀的感觉一下子现实而強烈起来,此一去,故国难归,家山难见,天上人间,永无相见之日了。在驿站小憩时,花蕊夫人在对巴山蜀水凄婉的回眸一瞥中,产生了催人泪下的《釆桑子》词,一字一咽,题在驿壁上: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才写了半阙,宋兵便催促上路,花蕊夫人只能回望几眼,惆怅而去,那没有写完的下半阙,便永远湮没在这位蜀中才女的愁肠中。在宋兵凶神恶煞的喝斥声中,一个弱女子无奈地扔下手中的笔,但也给后人留下一个瑰丽缤纷的想象空间。多年以后,一个无聊文人经过这里,给花蕊夫人的《釆桑子》续上了半阙:三千宫女如花面,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这个文人根本不懂花蕊夫人的忿郁和怆凉心情。
花蕊夫人后来确实被赵家天子纳入后宫,但她并没有得宠而欢心,而更加郁愤。宋太祖问她为何整天愁眉锁眼,她叹了口气说:“当年在成都宫内,蜀主孟昶亲谱‘万里朝天曲’,令我按拍而歌,以为是万里来朝的佳谶,因此百官竞执长鞭,自马至地,妇人竟戴高冠,皆呼为‘朝天’。及李艳娘入宫,好梳高髻,宫人皆学她以邀宠幸,也唤作‘朝天髻’,那知道却是万里崎岖,前往汴京,万里朝天的谶言,却是降宋的应验,岂不可叹么?”宋太祖赵匡胤说,你再做一首新诗。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口占一绝:“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不仅把才艺展示得淋漓尽致,还捎带发泄了一腔亡国之恨,对不作为的男人们,语气中不无揶揄和轻蔑。
花蕊夫人被送宋宫但不忘故主,自从孟昶暴病身亡,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 此事被宋太祖入宫看见追问,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幸未追究。后人有人咏此事: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泯;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花蕊夫人被纳入宋宫后不久便抑郁而死。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靠者90余首。在民间还流传她很多传说,尊她为芙蓉花神,送子娘娘,缅怀这位不幸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