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来看我吧手机观看:巧用六种效应,提高教学效率【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6:02:28

巧用六种效应,提高教学效率【转载】

羊群效应、南风效应、木桶效应、马太效应、鲇鱼效应、热炉效应等六种效应,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原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将这六种效应运用于语文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一、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羊群聚在一起时,往往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可一旦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的狼或不远处更好的草。羊群效应常指人都有从众的心理。

  巧妙借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领头羊”。一个学科有了“领头羊”,自然就会带领羊群去“水草肥美”的地方。和市场经济不同的是,学校的班级教学中“领头羊”走向何方需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也就是说,“领头羊”的方向应该是走向成功的方向。如此看来,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领头羊”的作用,并在培养“领头羊”上下工夫。

  二、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在他的一则寓言中写道:“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棉衣脱掉。北风越刮越大,寒冷刺骨,行人为了御寒,便把棉衣裹得越来越紧。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因此获得了胜利。”南风效应就来自这则寓言。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企业管理中,它是指多点人情味,少些铜臭味,这样才更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有了这些,企业在竞争中才能无往而不胜。

  巧妙借用:冷漠是导致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也应该“热情一点,再热情一点”。比如,校园里教师应该始终面带笑容,遇到学生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和学生在一起时,不仅要和他们谈学习,还要和他们谈爱好,谈理想,谈生活……这样,每一个学生就都会把教师当做知心人,自然也就会和教师无话不说。试想,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了隔阂,教师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们怎么会不“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三、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是说水桶要想盛满水,必须是做成水桶的每一块木板都一样齐整且无破损——如果做成这个水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与其他不齐,或者有一块木板有破洞,那这个水桶就无法盛满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它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巧妙借用:教学中,有时我们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往往也是因为教学过程中存在木桶效应。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教学反思找出那块最短的木板或有破洞的木板。这样,我们教学的木桶才能盛满知识的甜水。通常情况下,教学木桶中那块最短的木板或有破洞的木板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学生上课时走神,听课效率不高;二是学生上课时不积极思维,具体表现是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三是学生不查找自己的不足,更不采取措施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马太效应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在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并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巧妙借用:学校教育中也存在马太效应。比如,班里最容易被孤立的学生往往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课上课下最受教师关注的是这些学生,受到表扬最多的也是这些学生,结果教师过多的关注和表扬便在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形成了一道隔离墙。这样的结果是,既不利于优秀学生成长,也不利于普通学生发展。为此,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该表扬那些取得进步的学生——谁有进步,我就表扬谁;谁进步大,我就多表扬谁。这实际上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提出了“更上一层楼”的要求,更是在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

  五、鲇鱼效应

  沙丁鱼往往会在运输途中因窒息而死亡。怎样才能让它们活着到达目的地呢?方法是在存放沙丁鱼的鱼槽中放入鲶鱼。这样,沙丁鱼就会因受到被吃的威胁而紧张起来,进而加速游动,不敢贪图半点安逸,于是就自然能活着到达港口。这就是“鲶鱼效应”。

  巧妙借用:“鲇鱼效应”的实质是引入竞争机制。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寻找并树立自己的挑战目标,甚至是向挑战目标发出挑战书。挑战目标可在班内寻找,也可在校内寻找。实际上,挑战同学就是挑战自己——一个学期不能超越,就两个学期;如果超越了,就再寻找新的挑战目标。

  六、热炉效应

  很烫的火炉是不讲情面的,谁碰它就烫谁,一视同仁,对谁都一样,和谁都没有私交,对谁都不讲私人感情。所以,它真正做到了对事不对人。规章制度也应该是很烫的火炉。当然,人毕竟不是火炉,根本不可能在感情上和所有人都等距离。不过,作为管理者要做到公正,就必须做到根据规章制度而不是个人的感情、意识和人情关系行使手中的奖罚权利。

  巧妙借用: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不管是哪一个同学,只要违反了校纪班规就应该给以惩罚:该写书面检查的就写书面检查;该口头检讨的就口头检讨;该扣自我管理分的就扣自我管理分。当然,该奖励的也一定要奖励,特别是该在期末评优时兑现的奖励更是一定要兑现。如此,学校的规章制度,才会促成良好校风的形成,进而反过来为学生的顺利成才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