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特产什么便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开始提供定位授时服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5:14:21

中国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昨天开始为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分析人士指出,除了社会经济效益外,北斗系统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它建成后将使解放军彻底摆脱对美国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中国的军事实力将显著增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

  按照官方规划,中国明年将再发射6颗北斗卫星,与现有的10颗卫星一道,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拥有35颗组网卫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昨天在国新办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北斗已经具备25公尺左右的定位服务精度。到明年底,北斗系统基本建成后将提供正式运行服务,那时北斗服务精度会达到10公尺左右。

  冉承其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时,和美国的GPS等三大导航系统一样,在用户数量上没有限制,目前北斗提供服务用户的数量已经在10万以上。他承诺,北斗系统将向全世界提供免费服务。

  冉承其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他说,北斗系统是中国政府首次向全世界公开宣布提供服务的大型复杂航天系统,中国在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以后就着手推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在国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通信、电力、金融、气象、海洋、水文监测等等各个方面。

  “特别是在2008年南方的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以及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冉承其说,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进程中,已经基本具备试运行服务的能力,所以中国相关的部门和各省市已经及早着手推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