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你的爱在线试听:云南弥勒商人因还不清高利贷喝农药自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1:43:02

云南弥勒商人因还不清高利贷喝农药自杀(图)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

  “我所欠的债务,由我李文红一人承担,与母女三人无关……孩儿不孝,望老母原谅。”李文红,这个在弥勒县做小本生意的商人,在家里悄悄留下遗嘱,之后不辞而别。几天之后,家人发现了李文红的遗体,旁边还扔着一个农药瓶。

  遗嘱显示,李文红生前欠下了巨额的高利贷。

  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去借高利贷,又是因为什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呢?近日,记者前往红河州弥勒县,调查当地民间高利贷的情况。

  1 遗嘱

  李文红,44岁,弥勒县弥阳镇村民。他生前在弥勒做活鸡屠宰生意,家里有妻子阿惠和两个女儿。小日子不算特别富裕,可也衣食无忧。但是近段时间,家人发现,李文红整日眉头紧皱,忧心忡忡。阿惠忙于生意,很少过问丈夫的事情,有时她问,李文红也不耐烦说。她只知道生意不好做,丈夫在外面借了钱,正为还债而苦恼。

  “为我报仇啊!孩儿不孝,望老母原谅。”今年8月15日晚上,李文红在家里留下一封手写的遗嘱,之后失踪。家人遍寻未果,回家细细一找,发现李文红除了手写的遗嘱,还留下了一份电脑打印的遗嘱。在后面一份遗嘱中,李文红详细说了自己面临的困境。

  2009年9月中旬,李文红的生意出现亏本,资金无法周转,朋友王某主动借了6000元给他。之后,王某先后又拿出2万、3万、4万元帮助他。但过了一段时间,王某告诉他“借的这些钱一时还不了,总要给点利息”,于是,李文红签了一份高额利息借款合同,约定每1万元本金每月需支付1000元利息。

  连续付了几个月利息后,李文红发现自己根本支付不起高额利息,就找王某谈,希望能降低利息。王某告诉他“还不起钱,就跟着一起去做地产生意”,结果,李文红做地产生意又亏了8万元。

  还不起王某的钱,李文红四处打听,得知可以从40岁的弥勒女子张某那里借到钱。于是,他找张某借了8.5万元现金,约定每1万元的利息是每月1000元。一个月之后,张某反悔了,要李文红每1万元本金每天付息300元。

  如此高的利息,李文红不想答应。但张某常邀约一些社会青年找上门来。“她说,如果不按她说的做,是要残废还是要人头落地,自己选。”

  借了王某9.6万元,先后还了17.8万元利息;借了张某8.5万元,光利息就还了34500元。巨大的压力下,李文红考虑过找亲戚借钱,或者卖掉房子来还债,结果却一波三折房子没卖成,相关证件最后也落到了张某的手上。李文红发现他根本无法还清高利贷,绝望的他想到了死。

  “我所欠的债务,由我李文红一人承担,与母女三人无关。我是被张某夫妇、王某三人逼死的。为我报仇啊!孩儿不孝,望老母原谅。”在另一份手写的遗嘱中,李文红直接点出了张某夫妇和王某的姓名,并且详细列出了自己名下所剩财产的状况。他特别提出,他死后,这些财产全部转交给妻子和两个女儿。“母女三人一定要好好生活……”

  8月20日,李文红的遗体在他家的祖坟上被发现。警方鉴定结果为:服用甲胺磷自杀。

  2 电话

  对于丈夫借高利贷的事情,今年6月份,阿惠已有所耳闻。那段时间,李文红曾经流露出想轻生的念头,被她劝住了,后来李文红还跟她商量还钱的事情。

  阿惠说:“有一天张某来铺子里问我,知不知道我丈夫跟她借了2万元。”她说,那时她才认识了张某,但不知道丈夫到底欠这个女人多少钱。每次问,李文红总告诉她“不要管男人的事情”。

  阿惠注意到,丈夫的行为变得怪异,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生意,到铺子里呆一段时间之后就出去喝酒,要么就是接到电话,急匆匆地走了,每天要到凌晨才回家睡觉。

  8月16日早上7点多钟,李文红和阿惠早早去了铺子,呆了不到一个小时,李文红就离开了。阿惠以为丈夫是回家睡觉,可晚上她回到家,发现家里没人,给丈夫打电话,提示“手机关机”。

  第二天,阿惠接着打电话,依旧是手机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样,阿惠着急了。8月19日晚上,阿惠打开平时放东西的抽屉(带锁),发现里面有一份丈夫手写的遗嘱。担心丈夫出事,她赶紧报了警。

  8月20日晚上,阿惠的妹夫突然来家,找到心急如焚的阿惠,说李文红就在弥勒,上午还跟他通过电话。妹夫告诉阿惠,李文红并没有用手机跟他通话,只在电话里说“不要跟任何人说我打来电话,如果找不到我,就去岗冲”。阿惠的妹夫当天在蒙自考驾照,接完这个奇怪的电话后,他当时就想通知阿惠,却苦于没有联系方式,等他考完回到弥勒时已经晚了。

  岗冲,是李文红家的祖坟地。一听这个地名,阿惠浑身发抖,急忙连夜拉着妹夫和家人去了岗冲。结果,在那片坟地里,阿惠找到了丈夫李文红冰冷的遗体,旁边丢着一瓶甲胺磷农药。

  李文红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最后一个打到他手机上的电话,时间是8月15日早上9点45分04秒,通话时间为27秒;10分钟之前,还有一个电话打到他手机上。接了这两个电话之后,李文红的手机就再也没有通话记录。阿惠查到,最后的两个来电,一个是张某打的,一个是王某打的。电话中,这两个债主对李文红说了什么,已经无从得知。

  3 诉讼

  李文红去世后一个月,阿惠发现,经常有陌生人来家门口骚扰。夜里听到院子里有狗叫,一家人都不敢开门出去看,生怕出意外。

  后来她得知,李文红准备卖房还高利贷时,张某就盯上了房子,她曾跟李文红签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但只出价36万元,并将房子的房产证和土地证拿走,阻止李文红将房子出售给他人。

  关于房子的纠纷还没完。11月9日,阿惠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和应诉通知书,同村的村民马某将李文红的母亲以及阿惠告上了法庭,要求阿惠履行“卖房协议”。

  这份没有写明日期的“卖房协议”中记载,李文红、阿惠同意将位于弥阳镇西山路三间土木结构,面积为290平方米的瓦房出售给马某,总价为51万元;房屋过户相关费用由双方各承担一半。双方还约定,签字按手印当日由马某首付22万元,余款29万等过户后7日内付清。李文红夫妇保证收到首付款后,一月内将房产过户到马某名下,且保证所卖房屋与他人没有产权纠纷。如李文红夫妇有违约或欺瞒,要承担卖房总价30%的违约金;如果马某不按约定付清余款或首付后反悔,李文红夫妇有权收回所出卖房屋,且不退首付款。

  “我文化不高,只读了三年小学,根本不知道协议里面的内容是什么。”阿惠说,这份看似公平的协议其实是个“不平等条约”。丈夫去世后,她曾被马某叫人用车拉到一个地方,在车上,几个小伙子逼她在卖房协议上签字按手印。协议里所说的22万元首付款,她其实一分都没有拿到。她只听说,丈夫生前欠了马某5万元钱。

  “我现在才发现,这就是一个圈套,马某也是放贷的人之一,他们就想霸占我的房子。”阿惠说,两个女儿都未成年,还在上学;她还要赡养80多岁的婆婆,一家人全靠她做小本生意维持生活。这座房子也是丈夫留下的最值钱的财产,一旦失去房子,祖孙三代连栖身之地都没有了。

  此案下月初将开庭,现在阿惠和律师正在寻找证据,希望能保住房子。(都市时报 记者李佳健)

  11月20日到23日,记者在弥勒采访期间发现,民间放贷的并不只张某一个人,张某只不过是弥勒的放贷人中颇有名气的一位。

  由于高利贷利润丰厚,有闲钱的人都想玩这个“利滚利”的游戏,甚至还有人借高利贷来放高利贷。但是,这样一来,玩这个游戏的人自己也会成高利贷的受害者……

  4 陷阱

  利君是位医生,每月固定收入3000多元。她在弥勒县医院附近有一幢3层小楼,丈夫也有正式工作,按理日子应该不算难过。但是,现在的利君却是一脸憔悴。她说,她有神经衰弱。因为她欠了张某的高利贷,没钱还,已被张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53700元,一起被起诉的还有她的丈夫。

  “153700元中,本金只有68000元。剩下的85700元都是利息。”利君说,每次张某带人来找她,她都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借高利贷的事情,都是单独出去谈,结果每次都受到威胁。她不敢声张,只好将高额利息写成借条。结果支付了16000元利息后,她再也拿不出钱来了,就被张某告上法庭。

  今年9月16日下午3点左右,张某又带人来找利君,谈利息的事情。因始终谈不拢,双方发生了争吵,保安过来把双方劝开。当天晚上10点40分左右,张某又找到利君的家里,双方再次吵了起来,之后升级为肢体冲突,利君脸部被抓伤。利君回忆,当时她报了三次警。

  “11月1日法院开庭时,我找来两个证人,但其中一个受到威胁,开庭第二天后就离开了弥勒,现在还没回来。”利君说,她几次被逼着写的借条,都成了对方索赔的证据,现在法院还未宣判。

  11月21日下午2点,法院通知调解,记者以利君的亲戚身份旁观了调解。张某一开始答应作出让步,只要求还12万元。交谈中,张某说,之前双方确实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还打过一架。如果利君愿意达成调解,她只要求还115000元。

  但是,利君说,现在工资卡都在别人手中,连生活都困难。“我没有偿还能力,也不愿意调解。”她再次向公安机关报警,同时希望法院能查清真相再判。

  记者了解到,利君其实并非纯粹的“受害者”她一共向7个人借了高利贷,然后将借来的钱再借给其他的人,收取高额利息。但钱一时收不回来,为了维持资金链,她只能借更多的高利贷来还钱,结果越陷越深。

  如果借10万元,每月利息高达1万元,而且放贷人借款当天就扣掉了1万元作为利息,借款人只能拿到9万元现金。以后每月到期还款日还要付1万元利息,逾期不还,利息就滚入本金,再次计息……这是弥勒民间高利贷利息的计算方式之一。更为普遍的计算方式是:借1万元的,每天的利息为300元-800元不等。

  阿华是一名眼科医生,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今年6月,因为急用钱买设备,阿华从张某那里借了10万元高利贷,借款时,双方约定利息为每月1万元。阿华每还一次款,都让张某签下收条,并按手印。

  阿华说,她是通过利君认识张某的。以前,阿华向利君借了5万元,说好5分利。但后来利君急着找她要钱,还曾说“不想活了”。无奈资金周转不灵,阿华经利君介绍找到张某,才借到钱还给利君。

  在弥勒,放贷人很多,但都不如张某这么“狠”。阿华回忆,她曾向另外一个放贷人“波波”借了2万元,到期没还,对方也没说要涨利息。而借了张某的钱,有一次没有按期付息,张某就放出狠话“如果不给,就坐在诊所里不走”。阿华怕惹事,隔了一天就赶紧还了那1万元利息。

  5 “内幕”

  放贷人的放贷对象不光外人,还有自己的亲人。只是,索要欠款的时候,无论亲人还是外人,都是“一视同仁”。

  11月21日晚上10点,张某的姐姐阿玉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离婚后,这个原来住着别墅的女人带着一双儿女,在租来的房子里住了近一年时间。提起妹妹张某,阿玉非常激动,她指着右眼角的疤痕说,那是去年卖房时妹妹打的,现在两家人几乎断绝往来,连小孩都不在一起玩耍。

  2006年,阿玉要买别墅,向妹妹张某借了12万元,当时说好月息1分,亲姐妹之间也没说还款时间。阿玉给了妹妹13000元利息,后来阿玉迷上了百家乐,运气不好经常赌输,到去年,阿玉已欠下数十万元,无奈只能卖别墅来还债。

  因担心阿玉不还钱,张某将阿玉的房产证拿走了,并提出,之前借的12万元连本带息得还15万元。2009年5月23日,阿玉重新给妹妹写了15万元借条,并承诺利息按1分5计算。

  “亲姐妹啊,12万元借了3年,我给了4万多元的利息,卖房过户的时候,又给了她48000元。”阿玉说,由于忙着还钱,价值80多万元的别墅最后她76万元就卖了,交易过户时,张某还扣着房产证不给,要求先付欠她的钱,甚至还威胁孩子。为此姐妹俩打过一架,阿玉眼角落下了疤痕。

  记者了解到,张某的前任丈夫曾留给她一栋房子,她卖了房子之后,把钱用来做放贷的本金。她的现任丈夫是泸西人,曾被判过刑,因为“做事狠”,借出去的钱,很少有没收回来的。

  阿玉说,在弥勒放高利贷的人很多,光她认识的就有十几个。只是高利贷不是人人都能借,如果没有房子等固定资产,又没有工作,就借不到钱。现在阿玉还差着20万元贷款,平时就帮儿子做生意,不敢再去赌了。因为没房子,也没人敢再借钱给她了。

  6 警方

  11月22日,记者来到弥勒县公安局采访。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主任表示:“具体情况需要了解之后才能回复。”

  离开前,记者留下了几个问题:在弥勒县,高利贷引发的纠纷及刑事案件有多少?公安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打击?效果如何?民间借贷纠纷常引发刑事案件,公安机关监管和侦破存在哪些困难?老百姓如果借了高利贷遇到胁迫,应该怎样保证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昨天,弥勒警方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警方表示,警方一直高度重视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尤其对滋生高利贷,引发社会问题的地下赌博违法行为一直呈“高压严打”态势。今年下半年,弥勒警方就专门抽调警力组成社会治安整治行动组,开展针对“黄赌毒”违法行为的专门整治。

  针对“弥勒放高利贷的人很多”的情况,弥勒警方表示,民间的放高利贷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暂无法律依据。但是因为放高利贷引发的敲诈勒索、绑架、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行为,是触犯了刑法的。弥勒警方将严格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对于张某一事,弥勒警方高度重视,已安排警力开展调查工作,一旦发现当事人有触犯刑法的行为,将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至于放高利贷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公安机关将作为工作重点,予以整治。

  最后,警方提醒:公民个人需要贷款的,应该到正规的金融机构,通过正规渠道贷款,以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果公民因借贷受到胁迫,应该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警方将积极受理公民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