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证书有有效期吗:前言 有关顺德的一些细节(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0:13:26

,成为中国首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域。

发展到今天,顺德在只有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近4000亿元的工业产值。拥有300多家超亿元企业,4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顺德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同级单位首位。

就是这样,随着一大批顺德产品走向全国和全世界,随着像美的、格兰仕、容声、科龙、万和、万家乐这样的品牌为中国人所熟悉,顺德这个名字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顺德为什么行?顺德成功靠的是什么?许多人都在追问顺德的“斯芬克斯之谜”。我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工作和生活了10年,作为这块土地发展的记录者和观察者,我从没有停止过对顺德的追问和思考。

顺德,这个只有500多年的名字,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强的生长力、吸纳力和包容力?

这种追问,就像深邃的天空,吸引我们苦苦思索。

我试图用“本地人,本地化”六个字来概括像顺德这样的地方的成功。

“本地人”是依靠本地人的创业,依靠全民创业来发展本区域。在中国,确实有很多地方是依靠本地自然生长的创业冲动走上富裕之路的,像浙江的温州、义乌等地,福建的晋江、石狮等地,江苏的江阴、张家港等地,广东的顺德、南海等地。

我甚至大声疾呼:一个地方与其花大力气去招商引资,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培育地方创业文化?

当然对中国很多地方来说,“外来和尚会念经”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潜规则。放眼中国的广袤区域,有多少地方能真正积极扶持本地人创业,大部分地方在发展经济方面都喜欢“搬大树”,它们更多的是把眼睛盯着外面的创业者,希望把这些外面的“和尚”请回来。

移植一棵大树,确实比从小树种起来快。但我们要看到,那些漫山遍野的蓬勃小树,显然比稀疏的几棵大树,更让人感到生机和希望。

“本地化”的意思是包容、吸纳。一个地方不能关起门来发展,必须不断地吸收外来的人才、资本、文化。但你这个地方必须要有强大的消化能力,才能把原本不是你的变成你的一部分。像移植来一棵大树后,你要让它能扎根,才会成为你的,不然它也会被人移走。

后来我又发现,其实“本地人,本地化”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远者来,近者悦”,并没什么新意。所以,我最终无法概括顺德的成功,只好放弃,回归于细节。但愿这些我花费10年观察和记录的细节,能给您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