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薛镛简介:建国瓷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8:56:13

建国瓷厂  

2011-07-04 22:46:52|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1954年,中共市委为改变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松柴烧窑和手工操作,决定在我市建立—座以煤窑代替柴窑,以机械化代替手工的新型工厂。把此任务交给了建国瓷厂,当时在东郊凤凰山动工兴建,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55年12月投产,取名建国分厂(即现在的宇宙瓷厂)。从原料精制到产品成型,采用了半机械化操作,装置球磨、搅拌、榨泥、练泥机和电动压坯、施釉等,新建了一组煤窑、实现了以煤代柴烧瓷并不断改进,
提高烧瓷质量,为推广以煤代柴作出了贡献。
1958年,为了发展生产,中共市委决定景德镇瓷厂(即原颜色釉瓷厂),十九瓷厂,星光瓷厂(即军烈属瓷厂)等单位,并入建国瓷厂,职工猛增到3600多名,尤其是颜色釉生产的技艺力量得以集中,恢复了传统瓷生产,形成了一支生产高温颜色釉和高档细瓷的技术骨干队伍。
首先,传统品种恢复了。集中了一批老艺人试验颜色釉,恢复了多年停产均红、草绿、玫瑰紫、鳝鱼黄、茶叶末、美人醉、孩儿面、天青、影青、豆青、鱼子黄,翡翠等数十种颜色釉,同时创新了鱼子绿、咖啡釉、电光釉、宝石釉等高温,低温釉,并相继运用于陈设瓷、日用瓷、工业瓷、卫生瓷上。1954年北京有关部门曾选择3500件颜色釉产品作国庆用瓷。
二是、细瓷比重扩大了。]956年组织了400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将粗瓷改为细瓷,适应市场变化需要使细瓷比例达80%以上,承担大最高档国家展览瓷,全国各大城市宾馆饭店用瓷。
三是、工艺水乎提高于。不但生产薄胎瓷,龙船等工艺晶,井创出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尖端产品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创作2米高的“双万件花釉”大缸,500件豆青刻花八方瓶,显示出建国工人的高超技艺。
四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全厂有10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被用于生产,如采用电动旋浆生产各式花瓶的压力注浆车。改造旧坯房旧设备,建立四条成型半机械自动流水作业线,为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使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奠定了基础。
但在发展过程中,建国瓷厂也曾受到一些挫折,1958年“大跃进”年代大搞“以瓷代钢”,生产热风管、沼气灯头、瓷质钢锅等,由于盲目冒进,单纯追求产值,造成了一定困难和损失。1959年,中共市委第一书记赵渊同志亲自到建国瓷厂粉定八组蹲点劳动两个月,拜工人为师学利坯,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改进管理,给全厂职工巨大鼓舞。当时,原燃料的供应和运输非常困难,职工们到陈湾运瓷土,修皇岗运煤公路,还抽出上千名职工组成“社会主义建设兵团”到蚊潭山区砍伐、运输松柴,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随后,认真贯彻中央调整方针,企业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十年动乱时期,在“瓷器不能打仗”、“一厂变多厂”等思想支配下,建国瓷厂的正常生产秩序给搅乱了,不少传统颜色釉品种被砍,许多从事颜色釉生产的工人,忍痛离开自己的专业岗位,技艺人员由180余人减少到”人,不少工人被调出做泥、木建筑工,还有的改行从事杀猪,搞搬运等。1970年建国瓷厂还被迫迁到柳家湾建厂,因违背客观规律,只得停建,企业受到了严重损失。与此同时,建国瓷厂被迫划出部分车间办螺丝厂,标准件厂,无线电厂等,使一个好端端的老国营企业“一分为四”,被拔走厂房,调出人员,新建的自动流水注浆作业线被拆散,厂区沦为荒地,企业支离破碎,仅1966年至1977年间,建国瓷厂亏损达180.71万。1978年以来,建国瓷厂遵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靠全厂职工的智慧韧力量艰苦创业,勤俭办厂医治浩劫后的创伤,接着进行了企业的全面整顿,加强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恢人和发展了颜色釉传统产品,创新了耀眼迷复的凤凰花釉,棕丝釉、彩虹釉、葡萄釉、彩霞釉、火焰釉、雪花釉、紫罗兰釉、荷花绿釉、羽毛花釉等,又焕发出青春活力,1978年后十年比前十年的经济效益增长8.97倍,其中1988年比1979年增长6.02倍,1989年比1988年工业总产{主增长;9.14%,实现利润增长22.7%。
多年来,建国瓷厂生产的高温颜色釉瓷获部(省)以上奖励33次之多,其中陈设瓷获国家经委颁发的优质产品银质奖章; “珠光牌”颜色釉瓷1980年被国家定为“瓷都四大传统名牌”之一,国家生产传统颜色釉瓷的唯一企业,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团体赛奖品全部选用了建国瓷厂生产的颜色釉花瓶,同年该厂生产的珠光牌高温颜色釉花瓶,均红釉描金100件奖杯瓶、均红30件金钟花钵等获全国优秀新产品金龙奖,1985年在香港展览中,建国瓷厂的羽毛釉80件梅瓶获江西屉览之宝;1986年该厂生产的高温颜色釉奖杯瓶在日本十四届国际科学技术评比会上,被评“科学技术发明奖”;1989年7月,在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该厂生产的高温颜色釉瓷获国际金奖,彩虹釉获国家级发明奖,1990年8月在第九届中国工艺品百花奖评比中,该厂生产的珠光牌瓷器皿获银杯奖。
多年来,建国瓷厂生产的高温颜色釉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之首及部长级官员有40余次.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访问新加坡,曾将象征吉祥如意的“三阳开泰”80件花瓶赠给新加坡总理,1979年1月访问美国,又将该厂生产的色釉综合装饰双耳瓶赠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目前该厂生产的高温颜色瓷系列产品被公认为国际标,有的被鉴定为“稀世国宝”,由国家或大都市博物馆收藏.
多年来,建国瓷厂企业标准化工作通过了国家四级评审,质量管理获得省三级合格证,计量获得省二级合格证,企业档案工作,安全环保和职工教育也分别通过了省级评审,企业的设备管理、消防安全均由景德镇市和江西省陶瓷:正业公司的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企业连续六年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1989年省市经委与总工会授予该厂“双增双节”先进单位,并被评为景德镇陶瓷系统“十佳单位”之一。1990年9月省政府授予建国瓷厂为省级先进企业。
多年来,建国瓷厂注重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渠道培训技术人量,近两年,举办各种培训班2:期,培训1100人次;建立“颜色釉科技研究所”和仿古瓷车间,现在全厂拥有高级工程师1人,各类中级科技人员20人,助师46人,员9人,加上特科工艺人员共200多人。高级工程师邓希乎在颜色釉科研方面造诣颇深,其颜色釉作品不仅获国家级奖励(含发明奖)多项,而且本人被评选为景德镇市1989年度十大新门人物之一,工艺美术师方文贤在陶瓷包装装潢方面颇有研究,他设计的90亚运旅游纪念瓷包装盒和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节徽均被入选,其陶瓷作品(含包装装潢)多次获省市级及华东地区表彰和奖励,为企业增了光。
多年来,建国瓷厂本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在质量有否决权的前提下,联系产量、消耗、效益等指标,在全厂范围内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了企业三级经济核算制度;在定额管理工作中,加强了定额之间的内涵衔接,各项定额覆盖率在98%以上。
建国瓷厂在先前新建了1800平方米和3200平方米的两幢成型厂房的基础上,1979年新建一条8l米长隧道油窑,1983年新建了综合大楼,1984年又改造了原料精制车间,1986年重建了锅炉房,1989年一幢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的成型大楼竣工。
建国瓷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职工福利事业逐步得到改善,为职工服务的食堂、医务所、保育院、浴室,制冰室,交通车等服务部门和没施条件有所改善,为解决职工家庭生活的暂时困难,1984年来先后安排了职工子女450余人就业,1982年购进了60亩地建造职工宿舍,300多户职工的住房因此得到改善。
建国瓷厂本着立足出口,满足内销的原则,适量增加高档陈设瓷,扩大颜色釉瓷的比例,发展了青花花纸生产和彩绘生产能力,企业也由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该厂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请国内外的客商来厂参观以扩大影响,邀请其他单位的高级工艺美术人员来厂创作,以拓展本厂技艺人员的创作视野,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把经营推向沿海开放城市,推向海外,增加对外经营销售网点,在深圳,上海、北京、福州、厦门等地投资联营,赴澳门、日本、美国等地进行展销,派出高级技师进行展销,’派出高级技师进行技艺操作表演,成功地提高了该厂产品在国际上的声望。
建国瓷厂坚持培育“团结、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教育职工努力生产和工作。在进行各种思想教育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利用《建国工人》厂报、宣传栏、阅报栏、黑板报和广播等阵地,宣扬职工中的好人好事,经营开展专项活动,如评选职业道德“十佳人物”,举办“我与这十年”、 “建国杯”以及“厂庆40周年”等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大力丰富企业文化,通过职工的自我教育,陶冶职工情操,达到振奋精神,增强凝聚力之良好目的。
20世纪90年代的建国瓷厂将依靠技术进步,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重点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挖掘内部潜力,扩大配套生产能力,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近期要增加一条隧道窑和六条成型作业线,逐步扩大日用瓷颜色釉生产,使建国瓷厂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颜色釉现代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