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fs.shx字体下载:《缺硒的危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补硒参考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7:35:56

《缺硒的危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补硒参考标准

          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中,硒的成年人日摄入量大约在20--30微克范围,离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推荐值100 -240微克相差甚远。因此,专家们提倡补硒,以提高居民硒的摄入量,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已将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见下表)。这就是说,人应该像每天摄取淀粉、蛋白质一样,每天也必须摄取适量的硒。

     

    补硒人群

    食用量
    (微克/天)

    癌症患者

    200-400

    抑制癌细胞生长,阻断癌细胞的能量供应,减轻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

    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

    400-900

    减轻放化疗及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食欲,保护白细胞。

    肝病、肾病患者

    250-350

    可帮助肝脏分解与排除毒素,及时清除肝脏内的有害代谢产物,保护了肝细胞,补硒同时对肾小管,肾小球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心脑血管病患者

    250-300

    可保护缺氧的心脑细胞,保护心肌和血管内壁细胞,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防止心肌纤维化,缩小心肌梗塞面积;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调整心律,防止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

    糖尿病患者

    300-400

    硒保护和改善胰腺功能,防止胰岛细胞被破坏。尤其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白内障、下肢浮肿、心血管病、肾功能损害等)有很好的作用。

    久病不愈者

    100-200

    提高免疫力,修复受损细胞,恢复其正常功能,增强自愈力

    孕妇、乳母

    50-100

    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疾病,保证胎儿主、乳儿的硒摄入量(牛奶的含硒量,仅为母乳的一半)

    儿童

    25-50

    促进儿童生长,智力发育,改善营养不良状态,保护视力,提高抗病能力。

    从事有毒、有害工作者

    100-200

    排除体内有毒、有害物质,修复损伤。

    使用手机、操作电脑者

    50-150

    减轻辐射损伤,保护脾脏、肝脏

    交警、司机

    100-200

    清除尾气粉尘对人体的污染,降低铅蓄积的毒性,修复损伤,形成细胞抗氧化保护

    长期吸烟饮酒者

    100

    清理毒素,修复损伤,保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功能

    被动吸烟者

    50-100

    清理毒素,修复损伤,保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增强免疫功能

    运动员比赛时

    250

    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尽快消除高应激能力,增强体能

    亚健康状态者

    50-100

    减轻精力不足,疲乏无力,周身不适,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形成细胞抗氧化保护

    (一)硒康——延缓衰老的营养素

       世界著名营养学家,全球生物化学会主席巴博亚罗拉博士称“硒”是延长寿命最重要的矿物质营养素。硒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的所有作用都建立在抵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的基础上。硒的作用体现在它对人体的全面保护。做为人体最重要的矿物质营养素,或许,我们不应该在生病时才想到它,在我们处于健康的边缘状态,当我们与疾病只差一步之遥的时候,硒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如皋,江苏南通一个普通的县级市,全市人口145万。国际上认为,超过了万分之零点七五,就是长寿地区了,根据这个2002年的统计数据是172个,如皋是145万人口,这个比例超过了,2003年是195,2004年是235,2005年是242。
    如皋不仅百岁老人的人口比例超过了国际标准的2倍多,而且80岁以上的老人竟然有4万多。长寿现象如此普遍,给这个江苏的古镇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流传多年的故事常常被如皋人讲来讲去,不由得让人对长寿现象浮想联翩。
         为此,中国科学院专门组织了专家调查组,对如皋地区长寿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皋地区的饮食等各方面和别的地区并无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在长寿人口分布比较高的地方,有效性硒的含量比长寿人口比较低的地方有效性硒的含量要高2-4倍。

    (二)硒康与心脑血管疾病

    据第二届国际心血管病研讨会消息,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约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
    目前,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占各种原因死亡的1/3,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冠心病。据介绍,以往冠心病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现在冠心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四五十岁的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和不科学的饮食是导致冠心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
       含硒酶可以清除脂质过氧化物,保护了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的完整,阻止了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此外,含硒酶通过抗氧化功能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从而降低血液黏度,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因此,补硒对提高心脏功能,预防心脏疾病有重要作用。
    1)心肌病
        心脏对硒是个十分敏感的器官,心肌病患者补硒可以提高身体自身抗氧化能力,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防止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性能,调整心律失常,保护心脏的缺血缺氧性损伤,预防心肌炎、心脏病的发生。
    2)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体内硒元素处于明显的缺乏状态,体内缺硒则会直接促进冠心病的发展,是冠心病的死亡原因之一,而补硒能够大量破坏动脉管壁损伤处堆积的胆固醇,使动脉粥硬化病变得到改善,并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此外,硒还具有减轻心肌梗塞时心肌损伤程度、缩小梗塞面积和促进修复的作用。
    美国专家Forst曾用补硒的方法治疗24例心绞痛病人,结果使22例患者获得好转。
    3)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压患者补硒,可降低体内血液粘滞度,促进体内舒血管因子PGI2、辅酶Q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从面达到平缓降低血压的作用。另外,高血脂患者补硒可以提高身体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功能,调节体内血脂代谢,预防因血脂高造成的多种并发症的产生。
    4)四重保护(抗、调、修、增),抵御心血管疾病
        抗氧化,清垃圾: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与体内脂质过氧化有关。患者血浆中有害的脂质过氧化物浓度增高,就会使血液中部分有形物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由此引起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这就如同生锈的管道容易存积污垢从而影响管道畅通的道理一样。而硒可以清除这种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的完整,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
    5)调血脂,防血栓:
        胆固醇是健康的大敌,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管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动能缺损,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而硒依靠其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可调节体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血液黏度,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6)保护、修复血管,抗老化:
        研究表明:血管壁的老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所以中风和猝死的人士以中老年人居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到中老年之后,因为血管壁的逐渐老化导致弹性下降,血管壁变得非常脆弱,所以稍微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就特别容易崩溃、出血,造成血栓、脑溢血等。而血管老化并非不可阻止,因为促使血管加速衰老的物质就是有害自由基,通过清除自由基,就能延缓血管壁衰老。硒是强抗氧化剂,它能及时的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防止人体血管老化,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补硒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抵御能力,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8)克山病
        亦称为地方性心肌病,是首先在我国发现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首次发现,因此命名为克山病,克山病发生在我国由东北到西南的一条过渡地带上,即黑、吉、辽、内蒙、冀、豫、鲁、晋、陕、甘、宁、川、滇、黔、藏、皖、鄂等省、自治区。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认为,克山病的病因存在于病区的水土之中。此种地球化学组成的异常,通过饮水、蔬菜、粮食作用于人体。可能是由于硒、钼、镁等某些微量元素或有关营养物质的缺乏或失平衡而干扰或破坏了心肌的代谢引起心肌损伤。目前认为硒最有关系,因为克山病均发生在低硒地区,病人的头发和血液中的硒均明显地低于非病区。
    三)微量元素中的“胰岛素”

    糖尿病对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来讲已不太陌生。它被人们称为“富贵病”,并和肿瘤、心血管疾病一道被列为对现代人危害最大的三大慢性疾病。医学专家说,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糖尿病相起的并发症, 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并发症。
       最近的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其血液中的硒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补充微量元素硒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各种症状,并可以减少糖尿病病人各种发症的产生机率。
    1)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病情的加深、加重
    A、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营养、修复胰岛细胞,恢复胰岛正常的分泌功能
    人体内必须有胰岛素的参与,葡萄糖才能被充分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多造成胰岛素的相对不足时,就会引发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能够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受损或其功能没有发挥。而补硒可以保护、修复胰岛细胞免受损害,维持正常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医学专家提醒:营养、修复胰岛细胞,恢复胰岛功能,让其自行调控血糖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
    B、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院的重大发现
        人体是依靠胰岛素来调节血糖的,而硒具有和胰岛素同样的功能,也就是说补硒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院经多年研究发现,硒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来降低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它能增强组织细胞吸收血糖的能力,能促进血糖在细胞中转化为糖原,这样既达到了降低血糖的目的,又保证了细胞的能量代谢。
    2)糖尿病患者补硒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加速心梗区细胞的修复,增大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量,阻断有害物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从而减少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发生;
    3、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有效拮抗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升高。
    4、 糖尿病患者补硒可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3)硒防止并发症产生的机理
    A、 清除自由基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途径。
         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自由基,其强烈的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就是糖尿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也会引发体内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从而损伤人体内各种生物膜导致多系统损伤,出现多种并发症,后果极为严重,如何有效预防和减轻并发症呢,硒有着巨大的潜力,因为大量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补硒以后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阻止这种攻击损害,保护细胞的膜结构,使胰岛内分泌细胞细胞恢复、保持正常分泌与释放胰岛素的功能。
    B、增强糖尿病患者自身抗病力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硒是强免疫调节剂
    ,人体中几乎每一种免疫细胞中都含有硒,补硒可增强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整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对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的糖尿病患者,无疑是增加了一道抗感染及预防并发其它疾病的坚固防线。
    4)硒与糖尿病药物的区别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病人必须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但在糖尿病侵害人体时一味地追求降糖,并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很简单:高血糖可以通过药物降下来,但对于身体的各个脏器所受到的伤害,降糖药无能为力。此外"是药三分毒",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易破坏肝、肾功能,疗效不稳定,易耐药,疗效单一。且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这对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是很危险的。
    而硒,非药物,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作用温和,适当服用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无副作用..

     

    (四)硒康与呼吸道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人们熟悉的病种之一,根据卫生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约在6.94%左右。而从年龄上看,一老一少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冬季则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
        微量元素硒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哮喘。研究表明:哮喘病人在补硒之后,其临床症状均会发生好转,通过服用硒,病人的血硒水平升至正常值。一些哮喘经常发作的病人,经补硒治疗后未再复发。研究还发现,人群中硒的摄入量愈低哮喘发病率愈高。可见硒对预防和治疗哮喘有重要的意义。

    (五)硒康与眼科疾病

    我国高发病率的眼科疾病主要是近视、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等,眼科药物使用率已经达到28%,视疲劳人数达1.5亿之多。
        硒能催化并消除对眼睛有害的自由基物质,从而保护眼睛的细胞膜。
    除此以外,硒在人体内还能调节维生素A的吸收与消耗,硒的缺乏必然引起维生素A的代谢紊乱与缺乏,而维生素A是人的眼中不可缺少物质,它直接参与视网膜内紫红质的形成。
        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医院对眼病患者已开展硒治疗,临床表明,硒对提高视力确有明显的作用,能治疗白内障、视网膜病等多种眼疾。

    (六)硒康与胃肠道疾病  

    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严重的因扰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
      人体的血硒水平降低,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引起胃粘膜屏障不稳定,黄嘌呤氧化酶在应急情况下会持续升高,造成胃粘膜缺血性损伤,氧自由基增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变。硒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有效抑制活性氧生成,清除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自由基,阻止胃粘膜坏死,促进粘膜的修复和溃疡的愈合,预防癌变。此外,便秘患者定量服用硒可轻轻松松解除痛苦。

    (七)硒康与癌症  

    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高达180~200万,死亡140~150万人,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居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
    1、硒抑癌抗癌作用原理
    1)硒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尤其对癌症病人的免疫调节效应比对健康人更灵敏;
    2)硒能增强人体的抗氧化功能,并通过一系列含硒酶的作用,使癌症患者广泛存在的抗氧化不平衡、自由基过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硒能上调人体中的二相酶,或者叫脱毒酶,通过这一类酶把许多致癌物在其发挥致癌效应前代谢排除掉,从而降低致癌物的毒性;
    4)硒能切断形成肿瘤血管的信号途径,抑制肿瘤血管形成,从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5)硒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杀伤癌细胞。
    2、国外研究情况
    1)“硒防癌里程碑”研究
        1983-1996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亚利桑那癌症中心"Clark教授对1312例癌症患者进行了长达13年大规模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每日补充200微克硒,癌症死亡率下降50%,其中硒对前列腺癌、肺癌和直肠癌防治十分明显。而未患癌症的人,总发病率下降了37%。此项开拓性的研究被称为“硒防癌里程碑”研究。
    2)“硒将改变世界”的试验
        硒将改变世界试验总共有52500名受试者,分别来自美国、英国、丹麦、瑞典以及芬兰等5国,对一般人群通过补充硒可以降低总的癌症发病率这一假说进行检验。该试验现在已进行了三年。
    3)肿瘤治疗新突破
        美国用超大剂量硒与依力替康联用,揭开了人类用硒抗癌的新篇章:对敏感性肠癌和头颈部癌治愈率达100%,对不敏感性肠癌和头颈部癌治愈率达40-80%,研究发现,在与依力替康的联用中硒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八)肝病的克星

    肝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特别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因是传染性疾病,常常是一人得病,使全家和四邻不宁。一直以来,肝病始终困扰着人类特别是中国人,这是由于我国是肝病大国,其中乙肝在我国发病率最高,华东地区更是肝炎高发区,有统计表明,我国乙型肝炎病人约为2800万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已超过1.2亿人,这种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20%最终转化为各种慢性肝病,所以如何防治肝病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1、16年的可喜发现
       硒被认为是肝病的天敌、抗肝坏死保护因子,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乙肝迁延不愈与缺硒有很大关系,肝病患者补硒有很好的效果。我国的医学专家于树玉等人历经16年的肝癌高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肝癌高发区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在饲料中补硒使鸭子的乙肝病毒感染率及肝癌癌前病变下降77%;在江苏启东县13万居民中进行补硒预防肝癌实验证实,补硒可使肝炎发生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庭史者发病率下降50%;此外还观察到补硒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阻抗人群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2、科学补硒,开辟保肝新途径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肝脏是含硒量最多的器官之一,而检测发现,多数肝病患者体内均存在硒缺乏现象,并且病情愈重,硒缺乏愈明显,而补硒对肝病患者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专门对此进行了报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肝癌、肝硬化、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无病症肝炎病毒携带者体内硒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乙肝病毒携带者,无论有无肝炎,血硒低于健康人,由乙肝转为肝癌后血硒进一步下降;
    《中国传染病学杂志》:乙肝患者补硒2月,血硒恢复正常,转氨酶、胆红素和白蛋白恢复的更好;
    《药理实践杂志》:乙肝患者补硒1个月,病程缩短;
    《黑龙江医学科学》:乙肝患者每日200微克,服用1个月,纳差、乏力、腹胀、肝区不适,ALT/AST/TB恢复的更好;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肝炎、肝肿大患者每日300微克,服用5-10天后,出现明显效果;
    3、五大功能,保护肝脏
    功能一:增强免疫功能,防止肝病反反复复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这就直接造成了机体识别以及抑制病毒能力的下降,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体内的病毒难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而硒是强效免疫调节剂,可作为免疫系统的非特异刺激因素,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肝脏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助于防止肝病病情的反复发作。另外,硒还可通过提高免疫功能来改善肝病患者的多种体表症状,如:甲、乙型肝炎患者补硒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改善食欲不振、明显乏力,面容灰暗等症状。
    功能二:提高抗氧化能力,预防肝纤维化
    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而硒的缺乏,一方面会造成免疫功能降低,一方面还会引起机体内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而使有害物质“自由基”的清除受到障碍,过多的自由基会造成肝脏损伤,从而会引起肝病病情的恶化,而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完成抗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完整,清除自由基,加快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保护肝脏,促进肝功能恢复,防止肝纤维化的出现。
    特别提醒:肝纤维化几乎是肝病向肝硬化、肝癌转化的必经之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对防止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三:阻断病毒突变,加速病体康复
    肝病多是病毒引起,而病毒在人体缺硒时极易变异,从而变本加历的对人体产生伤害。美国和欧洲科学家合作进行的研究显示,人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缺乏硒的动物身上会变得更凶猛、更危险,这是由于变异的病毒不但会逃避身体免疫监控,还会降低治疗药物的作用,影响治疗效果,研究发现,硒是唯一与病毒感染有一定直接关系的营养素,补硒有利于阻断病毒的变异,加速病体的康复。
    功能四:解毒除害,保护肝脏
    硒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能拮抗多种有毒重金属物质(如:汞、铅、苯、砷等)和一些有害化合物,从而减少环境中有毒物质对肝脏的伤害。
    功能五:与药物协同、效果事半功倍
    在肝病治疗中会用到一些药物,明知其有毒副作用,却又不得不用,如何增强药物效果,缩短病程呢?研究发现:当硒与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良好的协同或相加效应,从而有利于改善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比乙肝更为危害人类健康的艾滋病,使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大量的调查说明艾滋病毒感染者大都有硒水平下降,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的儿童和老人。硒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它对维持免疫系统正常是必需的。硒缺乏则相反,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当硒缺乏时,病毒复制启动,病毒开始大量复制。反之则病毒复制受到抑制。补硒可有效抑制人体内艾滋病毒的复制与增殖。
    4、临床研究
    研究单位:北京酒仙桥医院
    研究结果:北京酒仙桥医院对22例肝硬化病人进行补硒试验,其中20例为肝炎后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病史均在两年以上,所有病例均有肝功能损害与不同程度的脬肿,试验分二组进行,一组为补硒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也就是不补硒,结果发现,服用硒产品组的患者一周后即感全身疲乏现象得以改善,约二周全部补硒病人均有食欲增加,乏力减轻,其中8例面色渐由灰暗变清亮,9例腹胀减轻,6例病人失眠得以改善,8例腹围有不同程度地缩小;缩小范围为3厘米-25厘米,平均腹围缩小9.2厘米。
    研究单位:重庆医院
    研究结果:重庆医院用微量元素硒对138例肝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乙肝24例,肝肿大98例(1例已有腹水形成),肝癌4例,治疗结果发现,补硒对上述肝病患者有明显的效果,凡连续就诊者在服用硒后5-10天,肝脏体积均有明显缩小,质地变软,自觉症状减轻,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例病人,男性40岁,住院治疗肝肿大3个月以上,采用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效,经检查,肝在肋下4指,质地略硬,经每天服用高剂量硒,5日后开始缩小,15日后即缩至肋下,出院返回工作岗位。
    研究单位: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结果: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硒治疗病毒性肝炎(另取相应各类肝病患者43例作对照),患者共计47例,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1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5例,肝炎后肝硬化,活动性3例,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硒片和维生素E,未用其它降酶药物,仅配用其它维生素类,肝安,血制品,止血剂,利尿剂等。对照组不用硒和维生素E,而代以降酶药,具体是用益肝灵、复方益肝灵及护肝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黄疸25例,其中于15天黄疸消退者14例,占56%,30天内黄疸消退20例占80%,对照组有黄疸21例,15天内黄疸消退者仅4例,占19%,30天内黄疸消退者12例,占57.1%,治疗组30天内ALT复常者36例占77%,对照组复常者22例占51%。结论:服用硒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资料摘自《中华医学杂志》

    (九)硒康与重金属污染

    在体内有拮抗和降低多种重金属的毒性作用。可与银,汞,铅等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物质,对人抵御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起一定作用。
        硒能消除机体间汞、铅、镉等重要金属的积累和毒性。硒被称为人体“卫士”,人体哪里有细菌,病毒, 自由基、有害金属, “硒”就迎向哪里,展开激战,消灭它们。这就是“硒”具有的靶向性。 “硒”就象是原子弹,量很小能量却很大。

    1、人类是怎样知道硒是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的?    1957年人类发现硒是防止营养性肝坏死的一种保护因子,这是人类认识硒的一个里程碑,此人们开始探究神秘的硒;1973年又发现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0年中国人向全世界宣布硒可以有效控制克山病,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人应该像每天必需摄取糖、蛋白质一样,每天也必须摄取足量的硒,才能保持体内营养素的平衡。 2、为什么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    土壤缺硒→植物缺硒→动物缺硒,生活在缺硒地区的人很难通过食物获取足够的硒。我国是一个严重缺硒的国家,有72%地区缺硒,30%地区严重缺硒,而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的功能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在所有的微量元素中,只有硒每四年召开一次专题国际会议。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加以特别推荐,每人每日必需摄入50~250微克的硒。 3、健康人摄入硒有什么作用?    根据硒的功能,正常人摄入硒后,有调节强化肌体免疫力,解除体内毒素,消除自由基的伤害,修复组织细胞,软化血管,清理血管壁的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通道,推迟衰老的进程,预防多种疾病等作用。如果您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如新装修房、建筑工地等),更需要补硒。 4、人需要终生补硒吗?    硒和其它营养素一样,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会不断地被肌体转换、利用和排泄。硒也是一种易排泄的元素,所以我们每天必须摄取足量的硒,来维持肌体的正常代谢,尤其生活在低硒环境中的人,更应该重视不断补充足量的硒,如果一旦停止了硒的补充,就会降低防御疾病的能力。 5、提高免疫力产品很多,硒在提高免疫力方面有何不同?    市场上提高免疫力的产品琳琅满目,都是以补充营养、均衡营养这一途径来提高免疫力的。人的衰老、疾病与细胞受到氧化损伤、有害物质的侵袭有关。硒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从排毒、解毒、清除细胞周围自由基这一途径来实现的,通过补硒这一途径来提高人体免疫力应是最直接、最快的。 6、糖尿病患者摄入硒时,能不能把降糖药停掉?    补硒对糖尿病患者有较强的辅助治疗功能,可以逐步恢复胰岛腺功能。硒有与胰岛素相似的作用,可调节血糖,能改善糖尿病症状。然而即便如此,糖尿病人也不能随便停药、换药,否则容易引起血糖反弹,严重时引起危险。因此补硒治疗糖尿病时需要在原来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待各项指标达到正常时再逐步减少其它药物用量。    低硒易引起胰腺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糖耐量异常。据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硒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硒能够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坚持长期补硒。 7、什么是微循环?发生障碍会对人造成什么损伤?摄入硒能改善人体内微循环吗?    人体的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其中大血管,如动脉、静脉等,像一条大河,有许许多多支流,肌体是通过大河与支流的共同作用,把各种养分输送给组织细胞。血液是经过大血管到达分布广泛的毛细血管网,进行人体的血液循环,这部分大血管以外的血液循环我们称之为“微循环”。    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微循环功能实现的。当毛细血管网上的细胞受损时,微循环功能就发生改变,妨碍营养素等物质的交换,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势必导致疾病和肌体老化。    在人体内血硒水平下降时,清除自由基的功能下降,过多有害的自由基会导致微循环的过氧化损伤。补硒可以改善微循环功能,防止因微循环受损引发的各种疾病。 8、人的硒摄入量与癌症相关吗?    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在世界范围调查了27个国家人群的硒摄入量与癌症死亡率的关系,发现饮食硒摄入量与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乳腺癌、肺癌及白血病死亡率呈负相关调查结果公布之后,美国妇女开始注意提高自己的血硒水平,防止乳腺癌,在几年之内,全美的乳腺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因此,美国政府建议每人每天补硒200微克以预防癌症。 9、肿瘤组织为什么会大量积聚硒?    当人体出现肿瘤细胞时,人体的防御系统调动硒作用于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内线粒体是硒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之一,硒使肿瘤细胞在活体内的增殖力减弱,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而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无不良作用。肿瘤组织之所以大量积聚硒,是因为机体发挥了硒的抗癌功能。 10、硒与白内障有关吗?    硒有保护视觉器官的功能,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中的硒含量是缓慢增加的。现已观察到,缺硒人群很容易患白内障,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中硒含量仅为正常值的1/6左右,补硒能及时清除晶状体中的过氧化物,使过氧化物不产生积聚,从而达到了保护晶状体的目的,因此老年人每日补硒50~150微克,可预防白内障。 11、为什么说硒是天然解毒剂?    硒作为带负电荷的非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可以与带正电荷的有害金属离子相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质复合物,硒拮抗了有毒物质,起到解毒排毒作用,因此硒获得了“天然解毒剂”的美誉。 12、摄入硒时用热水冲服,成分会不会改变?    经实例证明,把硒加入100度开水中,其抗氧化效果不变,但是有机硒中的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随着水温升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摄入有机硒时,水温在50—80度为宜。 13、摄入硒,在什么时候摄入最好?     摄入硒的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但空腹时摄入为佳,对于糖尿病患者,在饭前半小时摄入最好;对进行放、化疗的肿瘤病人,应提前一周摄入,可减少放、化疗时的毒副作用。 14、硒能与药物同服吗?病愈后还需要摄入硒吗?    硒与药物同服,不但没有对抗作用,而且加强药物的作用,还可以消除药物生化反应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过氧化物,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长期定量补充有机硒,无毒副作用,而且能及时补充体内的硒,提高免疫功能,保持肌体健康,因此病愈后可继续使用。保健医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不管有病或没病建议每天补硒50—200微克,作为除病强身的办法。 15、在饮酒前可否用硒?    在饮酒前摄入200微克的硒,可以减低乙醇对机体的损伤,保护肝脏;如果饮酒过量,可一次性摄入硒400微克,减轻乙醇对肝细胞的损害,有助于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 16、硒与醋能一起食用吗?    硒与醋一起摄入不会有冲突。对糖尿病患者,如果把硒与醋同服时,约1/3的患者血糖下降明显。 17、为什么补硒能促进钙的吸收?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一直在补钙,可还是缺钙,是由于体内铅超标,与钙产生拮抗,影响钙的吸收。俗话说:“补钙不排铅,等于白花钱” ,而补硒可以排铅,促进钙的吸收 

     (十)硒康与放化疗

    一直以来,手术、放、化疗,是我们对付各种肿瘤最普遍采用的“三大法宝”。但是,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大量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使患者白细胞大量减少,面色苍白,出现恶心、呕吐、肠胃功能紊乱,食欲减退、严重脱发、体质下降、免疫力和抗病力进一步削弱等状况。临床中常常可以看到许多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每接受一次放、化疗,体质就衰弱一次,以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无法承受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不得不中途停止放、化疗。
    放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衰退,有可能会进一步促使肿瘤失去免疫监控,加速增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病情一时有所好转,但很快又恶化,导致边治疗、边扩散、边转移,同时,患者经放、化疗后机体抗感染能力也会大大减弱,从而增加了许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发生。
    1、研究证实,硒是一种优良的放化疗辅助剂,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服用硒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1) 补硒可以提高放化疗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使患者机体有足够能力顺利完成放化疗,免疫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帮助肿瘤患者尽快康复,同时预防肿瘤的转移与复发,另外,长期适当的服用硒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的副作用,可以连续使用。 2)补硒不但可减少恶心、呕吐、肠胃功能紊乱,食欲减退、严重脱发等放化疗时的毒副反应,还可减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的下降程度。

    由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毒副反应主要是使细胞脂质氧化,过多的过氧化物堆积,引起基质细胞的损伤,由此累及骨髓的贮血和造血功能。硒是有效的抗氧化剂,服用硒可增强人体抗氧化功能,抑制过氧化反应,分解过氧化物,清除自由基和修复细胞损伤,调节机体代谢及其增强免疫功能。临床研究证实,在化疗前后服用较大剂量的硒制剂,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与不用硒制剂比较显著提高,这比用粒细胞刺激因子一类昂贵药物要经济得多。
    3)补硒能预防放化疗时出现耐药性:长期的放化疗,肿瘤细胞容易产生耐药性。当肿瘤细胞受到放化疗攻击时,一部分肿瘤细胞死亡,一部分逃脱了死亡,并在细胞内建立了抵御放化疗的强大工事,使再次放化疗的效果明显下降。而在化疗的同时补硒,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使肿瘤细胞始终对化疗保持敏感,易于治疗。
    4)硒能解除癌症患者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化疗药物中我们常用的磷酰氨、顺铂、氨甲碟呤、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等,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能引起许多副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大大地限制了化疗药物的应用,能不能找到一种既能保持化疗药物的疗效,又能限制毒副作用的化疗性伴侣呢?国内外科学家苦苦探索,最终发现,最理想的伴侣就是硒,以硒作为解毒剂,可以加大化疗药物的剂量,使药力大大提高。
    2、临床研究
    研究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八医院血液科
    研究结果:硒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病例选择:均为住院病人,共32人,分为治疗组(补硒)16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治疗组采用HOAP方案化疗,从化疗前1天开始服用硒,对照组只采用HOPA方案化疗,给药剂量、方法、途径、时间均同治疗组。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有效率为61%,治疗组出现副作用5例,主要是恶心呕吐,化疗结束后很快消失。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7例,持续时间较治疗组长,肝功能损害2例,心电图出现频发性房性早搏1例。
    研究单位:首都医学院同仁医院外科
    研究结果:补硒配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观察----选择胃肠道肿瘤22例,于手术后、化学药物治疗中同时补硒,对照组16例,单纯用化疗药,结果表明:硒对癌细胞分裂指数及生长速度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抑癌转移的发生。
    研究单位:辽宁镁矿公司大耐职工医院
    研究结果:对二例服硒肿瘤患者的跟踪观察:一例为肺癌切除术后一年因局部复发再次切除患者,另1例为肺癌并肱骨转移同期手术切除患者,二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癌。术后均采用DOC方案化疗,化疗后致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即恶心、频繁呕吐、厌食及周身无力等,时间长达24-30天,再次化疗前至化疗后一周服用硒,结果二例患者分别在化疗后第一天和第四天消化道反应等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服硒后化疗已四月,患者体重分别增加10公斤和6公斤并无癌瘤复发,表明硒能有效的减轻化疗后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研究单位:甘肃酒泉医院肿瘤科
    研究结果:对在化疗中辅以硒的126例各类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化疗前后及化疗时联合应用硒较单纯化疗组其疗效显著提高,有效率达73.1%.其中对消化道肿瘤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恶性肿瘤,补硒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增强体力改善饮食,减轻化疗药物毒付作用,促进白细胞回升,保护肝肾功能而不降低其抗癌效果。同时补硒后患者的头晕、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副作用明显减轻。同时观察到25例晚期肿瘤腹水患者服药后腹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消失,32.2%的实体癌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本资料摘自《中华医学杂志》

     

    (十一)硒康与孕妇  

             女性在怀孕的中后期,有些人会发生一种叫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疾病(简称妊高症),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是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妊高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特别大,如妊高症患者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改变是血液浓缩致灌流量减少,使失血时发生低血容量休克的危险性增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发生抽搐、脑血管意外等。对妊高症的发病原因尽管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弄清楚,近来的研究发现,硒与妊高症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此种酶在体内能催化过氧化氢还原为水能利用谷胱甘肽把过氧化物还原为羟基酯酸,使脂肪正常氧化,防止过多的过氧化物损害机体,破坏细胞膜;硒还参与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中酶活性的调节,当硒下降时,前列环素合成减少,血栓素合成增多,前者是维持血管扩张,抗血小板凝集的主要物质,而后者则使血管收缩、血小板凝集,二者比例失调可造成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妊娠时体内硒含量重新分布,胎儿及胎盘生长需较多硒,母体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向胎儿输送硒,因此,随妊娠进展母血硒含量下降,妊高孕妇体内缺硒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
       北京妇产医院对295例有妊高症危险因素的孕妇进行了研究,发现补硒后血硒含量在孕34周、37周均比妊娠中期上升,脐血硒含量也明显比不补硒组为高。补硒后平均动脉压、尿蛋白、水肿均有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监测显示外周阻力及血液粘稠度降低,从而使妊高症的发病率下降。
    由此可见,孕妇适当补充硒是有益的。

    (十二)硒康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该病被称为“活着的癌症”。  
    硒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缓解,可减少疼痛和肿胀的关节数目,减少晨僵的时间、增加握力,缓解疲劳等。

    (十三)硒康与繁殖功能的关系  

            研究发现,妇女流产和无法解释的不孕与精子水平低下有关。美国最近的调查显示,妇女自发性流产的危险性与体内硒水平低下有关。在过去几年里,研究者已证实了两种精子特异硒蛋白。一种是对精子核有特异性的GSH-Px,另一种是在精子中部发现的,具有酶和结构的功能。精子不游动是由于其中部受损而引起的。缺硒会引起睾丸发育受阻。当低繁殖力的男子服用有机硒3个月,成为父亲的比率提高了11%
        硒在体内是以硒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多种类型硒蛋白的活性部位。四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经典的GPx1,胃肠道的GPx2,血浆GPx3和磷脂过氧化物GPx4)是一类重要的硒蛋白,它们首先得到了表征。
        精囊硒蛋白 (GPx4)以可溶性过氧化物酶的形式存在于精细胞中,并在成熟的精子中做为无酶活性的、氧化偶联的不溶蛋白。在所有哺乳动物组织中,精子中硒的浓度最高,并在精子中发生的开始达到峰值。支持线粒体螺旋的囊状物质中的50%是GPx4,硒提供量不足会影响精子线粒体囊合成,从而影响精子的活动性并可能导致不育。给予患不孕症的男性补充硒可以增加精液中硒的浓度,并提高精子的活动性能。硒对于提高欧洲男性生殖能力的作用是确定男性硒需要量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十四)身体免疫系统的增强剂

    良好的免疫能力,是决定个人健康与否的关键。一个人的免疫功能对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力,免疫功能差,小则容易感冒,大则易患肿瘤癌症等。我们生活的四周,充满着看不见的细菌及病毒。它们借着呼吸,伤口及各种接触时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就如同戍守疆土的将士,随时都在为我们的健康备战与作战。
       而人体摄取硒的好与坏,则是维持免疫力的重点。研究表明:硒在人体淋巴结、肝脏及脾脏等组织的含量最高,而这些组织也是免疫细胞的集中地。专家发现硒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免疫细胞中,它有保护胸腺、维持淋巴细胞活性和促进抗体形成的作用。人们服用硒能刺激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有效的抵御感冒、心血管疾病、肠胃道疾病、肝病、癌症等疾病的侵扰,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
    研究证明,硒能增强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 T 细胞增殖和免疫球蛋白合成。对 21 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IRS )的患者,通过补硒(每天注射硒 35 微克)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补硒可使谷胱甘肽( GSH-P )活性增加, T 细胞增殖,免疫吞噬作用增强,使 SIRS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
    硒是人体免疫调节营养素,既能激活细胞免疫中淋巴细胞,又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产生。免疫调节作用是通过抗氧化剂辅酶Q、半胱氨酸、维生素E来完成,而这些都要在硒的参与下才能激活,缺硒必然导致免疫力下降,各类疾病相继出现。根据测试研究,富硒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远远高出缺硒及贫硒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

    (十五)硒康与脑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在早老性痴呆人脑中,硒浓度仅是健康人的60%,另外缺硒状态时,抑郁发生率明显上升,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疑惑和敌视等)的产生也大幅度增加。
    硒对脑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硒缺乏使一些“神经递质”的代谢速率改变,同时体内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自由基也无法得到及时清除,从而影响人体的脑部功能,而增加硒不但会减少儿童难以治愈的癫痫,也可以有效地减轻焦虑、抑郁和疲倦,这种效果在缺硒人群中最明显。

    (十六)硒康与甲状腺

    硒与人体内分泌激素关系密切,其中人体甲状腺激素中硒量高于除肝、肾以外的其它组织,硒在甲状腺组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可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平衡,缺硒会造成甲状腺功能紊乱。

    (十七)硒康与前列腺疾病

    资料显示,低硒地区的前列腺疾病发病率远远高于高硒地区,在前列腺病理演变过程中,元素镉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影响以及低硒导致了内分泌等的失调,使前列腺聚集镉而引发前列腺增生甚至肿瘤。而硒有抑制镉对人体前列腺上皮的促进作用,从而减轻病情。

    (十八)硒康与其它病毒性疾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劲松博士认为,硒与病毒关系密切,硒驻起对抗病毒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第二道防线: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第三道防线:阻断病毒突变。还有资料显示,硒是唯一与病毒感染有一定直接关系的营养素,因此,不但肝病患者补硒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多数由病毒引发的疾病患者补硒也都有很好的作用。象病毒性感冒、病毒性心肌炎、带状疱疹等由病毒引发的病毒性疾病患者补硒对改善身体抗病能力,控制病情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九)硒与女性健康

    1.硒有美容作用
    硒具有抗氧化作用,是自由基的清除剂,具有抗衰老的功效。人体内抗氧化作用差,又不能及时清除自由基时细胞的衰老速度明显加快。硒与维生素E起协同作用,维生素E结合于生物膜上,保护膜免受自由基的攻击与过氧化损伤,可以使脂褐素(老年斑)的出现推迟;人体内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损害细胞膜,使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交联成脂褐素,使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失去弹性,而硒在细胞内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作用破坏机体中存在的过氧化物,防止有害自由基的形成及其对不饱和脂的攻击,这不仅对全身细胞有作用,同样对表皮细胞及皮下组织也有作用,可以延缓皮肤细胞的衰老死亡。所以硒与维生素E相互协同有一定的防止细胞衰老和增加弹性,从而有一定的美容作用。此外,硒还能解除有害金属物质的毒性,特别是可降低铅的毒性作用,这对减少一些含铅化妆品的毒性作用有重要意义。
    2.硒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硒与癌症有明显的关联,低硒可能是致癌和促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调查发现缺硒与乳腺癌发生有普遍的联系,食物中硒水平越低,乳腺癌死亡率越高。乳腺癌患者血硒很低,但癌灶组织中硒含量却很高。体内硒含量的多少在癌细胞形成和初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应用硒制剂对妇女保健和乳腺癌的预防有积极意义。对手术可以切除的原发癌灶的早、中期患者,手术后补硒对减缓和防止癌转移可能有一定意义。所以目前主张在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在防止硒中毒的前提下补硒。

     

    二十)硒与儿童健康  

    1)、儿童缺硒可能引起的疾病
    硒是人类胚胎发育和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儿童缺硒时,可出现生长缓慢、肌肉萎缩变形,四肢关节变粗,毛发稀疏,体重减轻。硒对儿童的发育及成年时期均有重要作用。缺硒会对儿童产生心、肝、肾、肌肉的多种组织的病变,缺硒可引起儿童大骨节病及克山病。缺硒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儿童易于发生多种感染性疾病,继发儿童营养障碍,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引起儿童恶性营养不良。此外,低硒地区儿童白血病和癌症发病率也较高。
    2)、缺硒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其它硒酶类广泛存在人的红细胞、肝、肺、心、肾、脑及其它组织中。从胃肠道吸收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需通过一系列酶的酶促反应转化为能量供应机体的需要,而这一系列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含硒酶,缺硒使儿童体内含硒酶活性减低,从而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缺硒将使能量供应无法满足儿童的生长需要,从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此外,硒是甲状腺激素代谢过程中必须的物质,它对甲状腺激素稳定的维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硒的缺乏可导致甲状腺激素代谢发生特异性改变,继而引起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进一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3)、缺硒对儿童视力的影响
    人眼是含硒量很高的器官。人的视网膜含硒量为7微克,而视力敏锐的鹫鹰的视网膜含量高达700微克。众所周知,硒是光电管的基础物质之一,当光照射到光电管时,硒会被激活并能发出电流。从而推想:硒在视网膜上的作用也可能是借助这种光学特性和机制发挥生理作用。硒在视网膜上就像一种“警报”和“开关”装置,只需微量的生物电流即可引起瞳孔的快速收缩,使水晶体变圆,减少强光及辐射进入眼内,以保护视网膜中心部,防止对视神经的损伤。近来的研究发现,给儿童服用或注射硒制剂能提高儿童的视力。
    4)、儿童容易缺硒的原因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缺硒,可能有以下原因:
    1.胎盘屏障作用。孕妇血液中的硒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出生后婴儿容易出现缺硒。
    2.母乳及乳制品中硒含量较低。
    3.婴儿膳食单调,硒补充不足,缺硒地区尤为明显。
    4.儿童除所需正常代谢的营养外,还需要更多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故对硒的需要量增多。
    5.儿童排泄的硒量多于成人,故容易出现硒缺乏。目前已知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都发生在低硒地区,并且以儿童发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