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nc科目名称显示: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9:58:45

2011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悉:        (2)无论魏晋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答案:1.(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每小题1分.(4分)

           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3.(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4.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邴①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①邴(bǐ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 ②恻(cè):心中悲伤。 ③苟:如果。

5.解释[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1分)

  (1)蒙乃始就学:     (2)于是遂就书: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大意。(2分)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7.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

  B.[甲]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写邴原少而好学的故事。

  C.[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邴原主动学习的精神。

  D.[甲]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答案:5.(1)从师学习。 (2)从师读书。  6.你如果有志读书,我白教你,不收学费。 7.D)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君(          )   ②自数年之后(       

9.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古仁人之心  甚解        B.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志         D.不暇廉耻耳    知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安用重法邪?

译句:                                                      

11.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案:8、(1)他的(2)这(每小题1分)9. (2分)B

10.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2分)
11.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2)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1分)(3)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注】①当涂:当权。            ②博士: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                             

③蒙乃始就学                       乃:                            

④及鲁肃过寻阳                     及: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分)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14.甲文是通过                和              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

15.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答案:12.①走:路 ②尝:曾经 ③乃:才 ④及:到,等到

13.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②吕蒙用军中事物多(为借口)推辞

14.借书抄录:奔走求师;鲁肃的言行

15.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6、[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7、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9、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答案:16、(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7、①大约,大概 ②凄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说出18、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19、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二)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 介:披上战甲。  ② 褫(chǐ):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2)行百余里(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22.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20.(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2分。每小题1分)

21.(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

        22.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1分)

23.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二句给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无从书以观

③弗之                     ④家贫无

25.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

假  ①借。 ②宽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26.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28.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

(答案: 24.①因此     ②得到    ③懈怠,放松     ④钱财    (4分,各1分)

25.  ①  (2分)26.  (2分)27.(4分)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28.(1)  (2分)

(2)(3分)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2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①晨人持汤沃灌:                   ②腰白玉之环:

    ③再适长山朱氏:                   ④往往馕粥不充:

30.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1.[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

32.[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5分)

 

答案

    答案:①热水 ②挂在腰间(腰佩)  ③到、往   ④够、充足

    评分:本题4分,答对一个得1分。  

    答案:①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②有时夜里疲倦了,就用水洗洗脸。   

    评分:本题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甲文:“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或“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乙文: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

    .答案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业有成。

    评分:本题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