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乃爱华出汗的哪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4:14: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和基本问题;认识马
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实质和意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重点:哲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实质。
教学难点:哲学的性质;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课堂讨论式为辅。
教学时数: 8——10学时。
内容提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
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
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
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哲学辞源小考
“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文是“PHILOSOPHIA”,由两部分组成,PHILO
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合在一起,就是“爱智”的学问。后来,世界各国
普遍使用了希腊文的拼法。
我国因长期与外界隔绝,接收西方文化较晚,直到明朝万历年间(1632年)才由
一传教士将哲学传入中国,音译为“斐录所费亚”;因难念,又译为“理学”,
意为讲理(道理、理论)的学问。但这一意译不完全确切。到清朝,有的学者改
译为“格致”,取宋朝朱熹“格物致知”之意,表示哲学是认识事物的方法。
1896年,晚清学者黄遵宪看到日本人将它译为哲学,觉得很好,遂在日文著作中
用哲学称谓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学说。1897年,梁启超第一个在日文中把它译为
哲学,从此沿用至今。
把PHILOSOPHIA译为哲学,正确、贴切、合意。中国辞典中,向来就有“哲”字。
《尔雅》中对“哲”的解释是:“哲,知也”。《尚书》“皋陶谟”中有“知人
则哲”的说法。成语中有“明哲保身”、“哲人之石”等。“哲”在中国语言中
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哲之为学,就是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是从字面上的解释。
用“哲学”翻译“PHILOSOPHIA”,基本上做到了“信”、“达”、“雅”。
2、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举例略)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有哲学。可见,哲学不是一般的世界观,而是世
界观的理论形式。它是有哲学家、思想家们经过思维加工而成的,是把人们的世
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
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学与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方式、手段、原则、
办法等等的总称。方法有不同的层次,通常把方法分为个别方法、特殊方法、一
般方法。
哲学方法是一般方法的最高层次。哲学方法与其它方法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其
它方法都可以有确定的对象,而哲学却没有;其它方法的对象是作为实体、现象
、关系存在着的,而哲学方法面对的却是所有这些对象的共性、总体。
哲学方法的一般特征可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它是最一般的元方法。“元”有本源、根本、终极的意思。“元方法”说通
俗一的活动。“爱智”,也就是不停地追求智慧,而不去解释“智慧是什么”这
类问题。因为点也就是最根本、最一般的方法。哲学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一种知识
,而是一种追求知识一旦说出智慧是什么,智慧也就不再是智慧而是知识
(2)哲学方法是从人化的角度看世界的方法。普洛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丢开他的唯心主义前提,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哲学总是从人和
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人与世界的关系,总是体现着人对世界的某种激情、理想
,内在地包含着人的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
(3)哲学方法是一种实践反思的方法。哲学是人认识人自己的方法,是人通过批
判地审视自己而指导自己行动的方法。人之所以自由就在于人认识了必然,而认
识自己是最困难的事情,哲学就承担人间这样一个最困难的任务。综上所述,可
以看出,哲学不但是一种世界观,而且也是一种历史观、人生观。
4、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这里的“科学”是指知识、学问,而不是专指正确知识。它是以范畴、定律、定
理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是对自然
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反映,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思维科学是
对人的思维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所有这些科学是否正确要有它所反映的对象是否
具有这些本质和规律来判定。哲学由于没有自己特定的对象,所以它只能以这些
科学作为自己的对象。它要将这些科学抽象得出的结果作为自己的基础、材料,
概括、总结出整个世界反展的最一般规律。因此,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
最一般规律的学说。哲学的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
:一方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
哲学又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词源学意义上考察,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但现实社会中有的哲学使人聪明
,有的哲学使人糊涂。哲学是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有的总结得正确,有的却总
结的错了。为什么?除了哲学家个人主观原因外,还与某一哲学的基本立场、方
向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千百年来不懈探索的奥秘。到了近代,物质
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凸现出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因为世界上只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类现象,任何哲学体系都不能回避这个
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①本体论内容: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坚持这一标准,也就是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
(提问:什么叫二元论?它的实质是什么?)
② 认识论内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分
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认识论问题以本体论问题为前提并制约着本体论问题。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辩证法坚持用联系、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前者是正确的,后者
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哲学中这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既相区别,
又相联系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两个不同的问题,因而辩证法并不等于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也不等于唯心主义。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世界
是联系和发展的,但唯物主义主张的是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思维辩证法不过
是客观辩证法在人脑中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存在的只是某种精神的联系和发
展,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只是这种精神运动的表现或投影。
两者的联系在于:后者从属于前者,前者有受后者的影响和制约。因为:第一、
人们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进一步解决世界的状况怎么
样的问题。第二、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规定了解决世界状况怎么样
问题的方向,它对于能否具有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
,没有辩证的观点就不可能把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到底,就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
主义者。因此,坚持辩证的观点,决不是无关宏旨的。
三、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凡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
原、本质,而精神则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的,都属于唯物主义
观点;凡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本质,而物质不过
是精神的产物或体现的,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人的感觉
、意识是唯一的实在,世界是人的感觉、意识的产物。这种观点推论下去,必然
导致唯我论。后着认为,“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是“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的产物或表现。
2、哲学对立产生的根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古代到现代都始终存在的对立。它
们的存在有着深刻的根源。
①社会历史根源。唯物主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生产、科学、阶级斗争的需要产
生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则与生产力、科学发展的不够发达有关,由于人们不
能解释那些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就幻想、设想某种超自然、超社会
的力量来说明这些现象。
②阶级根源。一般而言,进步的、上升的阶级总要坚持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世界
观;而反动的没落的阶级则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来欺骗人民,以维护自己的统
治。
③ 认识根源。认识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只有始终坚持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得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正确结论;如果主观与客观、
认识与实践分离、割裂、脱节,就回产生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为什么?因为唯心主义(主观主义)最省力。
3、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
古希腊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中国的“五行”。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往往处于自发结合的状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近代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创立的立足于近代自然科学基础
上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欧洲特别是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则
是唯心主义辩证法。这种奇特的结合是由近代科学、社会历史的特殊发展所造成
的。它们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这个任务只能由马克思和
恩格斯来完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9世纪40年代,划时代的伟大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它的产生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
1.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欧洲,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较高
的发展阶段。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
加深。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2.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无产阶级日益壮大起来,无产阶级向资产进行的
阶级斗争此起彼伏。英国工人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
工人起义等是这一时期两个阶级斗争的代表性事件。斗争中,工人们意识到需要
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科学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时的各门科学都从搜
集材料的阶段进入了综合整理材料的阶段,一系列以研究自然物质发展进程为特
征的科学如地质学、胚胎学、动物学、有机化学等都陆续建立起来。其中,细胞
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达尔文进化论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们为新世界观提供了科学前提或提供了有力的论证。
4.理论来源:全部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传统,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复辟时
期的法国历史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
而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则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合理内核”、“基本内核”

5.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是这一科学世
界观产生的主观条件。他们从历史发展中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最有前途的阶级,为
了真理,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整个上流社会,放弃优雅舒适的生活,情愿过
一种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生活。他们亲身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从实
践中总结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终于创立了崭新的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思想体系,又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在实践
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束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科学并凌驾其上的“科学之科学”的
统治,把哲学归结为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是关于哲
学对象的一个深刻的变革,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问题。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它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近代唯物主义反对神学,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却是形而上学的,并且在历史观上陷于唯心主义。近
代的辩证法思想虽然极为丰富,但却是唯心主义的,是头脚倒置的。马克思和恩
格斯总结了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吸取了人类思想史的合理成果,自觉地拯救了
黑格尔的辩证法并把它与唯物主义传统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实现
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他们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研究历史
,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们可以用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眼光研究人类社会,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
命性的集中表现。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都是属于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具
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哲学的共性。但是在属于哪个阶级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
学和其他哲学又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敢于撕下剥削阶级哲学的“超阶
级的”、“无党性的”虚伪性的欺骗性的面纱,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和党性,
因而具有任何其他哲学不可能有的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
内在要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内在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性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包含了两个含义:
m (1)在理论上全面的论证了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全部理论都以实践为目的,强调理论必须付诸实践,指导实践,使之变为
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有意
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感性物质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的实
践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
人们认识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
本观点,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
1.认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解释、批判、预见和指导作用等方面。(1)解释功
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解释,使之获得了科学真理的性质
,为人们提供了一幅唯物的辩证的世界图景。(2)批判功能。批判是对历史和现
实事物的一种审视、审查和评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
革命的”。它以严格而审慎的批判态度,全面的总结了哲学发展的历史,使自己
成为全新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把现存的事物看成固定不变的东西,在
对它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的、批判的理解。它对任何理论、学说从不盲从,而
是对其合理性和存在根源等作出批判性的考查。(3)预见和指导功能。预见是一
种超前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验科学不同,它不以确定和证明对象的某种具
体性质、具体特征以满足某种功利性的需要为主要目的,而是从对现存事物的批
判中,把握其本质和规律,以探索它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对事物
的发展趋势作出方向性的、综合性的预测,以指导人们更加自觉地、有效地改造
世界。
2.改造功能:改造世界的功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功能,也是它的最重要的
功能,是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本质的功能。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解释、说明世界
的意义,但不以此为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改造世界为目的,“在于使现存世
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观点,
都是以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并以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为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但不是说,它可以直接的作用于改造对 象
。要实现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必须以人自身为物质力量(包括使用一定的物质手
段)。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它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僵化的思想体系,而
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不断发展的学说。
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萌芽形成的标志。
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表述。
1847年:《哲学的贫困》,1848年:《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问世

1867年:《资本论》,马克思把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
导和科学方法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研究。
1871年:《法兰西内战》,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国家学说。
1876——1878年:《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
1884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两种生产的理论,探讨了私有制
的起源,阐明国家起源、本质、特征、作用及消亡等基本理论问题,全面地、系
统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1888年:《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论述了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列宁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阐述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作出了辩证唯
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
点,第一次系统的论述了哲学的党性原则。
《哲学笔记》,制定了唯物辩证法体系纲要,明确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提出了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三者一致的重要思想。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
道路和方法等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论》、《矛盾论》。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经验
,重新确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宝库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和产物。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社会的产业
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在发生变化,而且各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管理方式
也在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国家原有体制和模式的弊端已明显暴露,许多国家正在
进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寻找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新模式

现时代,是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它的总体特征是无产阶级为获得解放,在经济、
政治和思想领域开展全面的斗争;它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
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是错误的。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化,是在“过时论”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企图。其
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性质和功能,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化,是在“过时论”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又一企图。其
目的在于用人本主义原则和理论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抹杀其阶级性

“弗洛伊得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在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研究其变
化,把握其特征,对其变化本质和演进趋势作出科学的规律性的说明。
在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对社会主义
的胜利、成就、困难和曲折以及发生的挫折,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加以科学的回
答,通过总结和概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丰富和完善自己。
在现时代,总结自然科学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自然
科学的飞速发展,一方面迸发出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
另一方面又破坏了生态平衡,损害了人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
须对此作出研究和回答。
在现时代,科学地分析、批判和研究现代西方哲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又一个重大课题。现代西方哲学作为现实的社会思潮,也有其存在的社会基
础。尽管它不能对时代提出的问题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回答,但确实不乏某些合理
的深刻的见解。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把社主义引向繁荣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
基础并成为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我们要把握住哲学发展的契机,丰富和发展马
克思主义哲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供具有时代精神的思
维模式、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和方向。但是,社会主义又
存在于经济基础、社会传统、文化背景等不同的国度中,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
有统一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
主义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而形成的思想结晶。其主要内容有:关于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
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
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观点和改
革也是革命的观点;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缺一不可、相互结合、有机统一的观点
;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等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坚持主
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作出
的结论,是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多年来,我们在建设社会
主义的过程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取得了不少正确的思想。但是,由于较长时期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脱离实
际,没有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结合起来,因而有许多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我们党纠正了“左”的错误,在思想理论上进行了拨乱反正,恢复了马
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历史尺度看,还处在生成的初期。从认识尺度看
,还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它的一系列观点,只是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理论的轮廓。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有许多方面知之不多、知之
不深,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比如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历史
演变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和
阶级结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就有待进一步深入
研究,以期作出更为科学的回答。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活动。伟大的
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需要伟大的理论,并为创造性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时代的大趋势。
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和创
新,敢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它的名义下的错误观
点,敢于抛弃前人囿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科学发展水平而作出的现已过时的结论,
敢于超越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已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旧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
。马克思主义只有大发展,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时代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伟大工具,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青年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树立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对他今后的生
活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世界的发展规律,指
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青年自觉地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这对于青年自身的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都有重
大的意义。
雷锋的成长与世界观、人生观的关系。
石琦的悲剧从反面说明了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增强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保证党的方针、
路线、政策的正确性的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
行动的思想路线。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理解这条正确路线。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有助于人们增强识别各种理论是非的能力。可以提高人
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从事具体科学工作的人们学习马
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开阔眼界,对科学工作的创新有好处。
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成功之路。
3、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首先要树立并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没有坚定
的信念,就不会有坚定的实际行动。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不是凭空产生大,而
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正象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一样,是不以
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曲折现象。但只
要我们认清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就不会在扑朔迷离的世界面前迷失方向。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大趋势,但它又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人们依据
客观规律自觉活动的结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人民的理论创
造。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它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要认真读书,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二是要将学到的理论同实际相联系。
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不掌握理论,就抓不住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联系实际就是一句空话,最多只是停留于对现象的贴标签式
的描述。读书必须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力戒死记硬背条文和只言片语,重在领
会其精神实质。学习要系统、完整和准确,切忌片面性、主观性。
联系实际就是联系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过程等等,如国际形势的实际,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具体工作实际和业务实际,思想实际。哲学理论
虽然是极度抽象的范畴体系,但它却是来自实际的,包含着丰富的实际内容。只
有把它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理解它,完整地把握它。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反对实用主义。
“贴标签”的方法和“虚无主义”的态度是应该特别警惕的倾向。
李政道博士在北大作的报告:“兴趣与成功”,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苦作舟”对联的批评。
李秀林:“政治骗子”。
对职业的调侃:
“作家是把别人的事说给别人听还要别人拿钱的人。”
“外交家是用花言巧语使别人上当受骗以便为自己的国家谋利的人。”
“军事家是用士兵的生命和鲜血换取勋章的人。”
对哲学的“有用”和“无用”应当辩证地看。
求异思维:“不能打碎瓶子,也不能拔出木塞,请把瓶里的酒倒出来。”如何倒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骑壮马比骑瘦骆驼舒服”。
奥斯特洛夫斯基学习哲学的轶事。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二元论 辩证法 形而上学
2、问答:
(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 2)哲学对立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 3)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发展各经过几个主要阶段?
( 4)旧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主要缺陷。
(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 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3、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怎样才算发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存在形式,明
确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路
线。
教学重点: 物质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则。
教学难点: 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教学方式: 讲授式,自学导读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物质
一、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它经历了由萌
芽、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本原”、“基质”、“统一性”:火、土、气、水、
原子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方
向,但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因而具有朴素的性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
这是哲学物质范畴发展的第二个基本阶段。它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世界上的
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认为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有了近代科学的基础作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
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这是哲学物质观的进步,
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化。
但它也存在一些重大缺陷:
1)把世界简单化了,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
2)不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误把人们对物质某一层次的认识当成对物质的最终层
次的认识;
3)不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把原子的个性与物质的共性混淆了;
4)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概念的科学定义
恩格斯:“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
象出来的。”这不是定义而是说明,界定。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下定义与传统定义的区别:传统是种 +属差;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二者关系
的角度来界定。为什么?广泛已极的概念。
2、列宁物质概念的哲学意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唯
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第二、它指出物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
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
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
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1)两个问题
2)说明世界本原时,只能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超出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何者为第二时,不能把物质的特性与其它属性对
立起来。时间性、空间性、运动性、可变性、持续性、广延性等。
第二节 运动、时间和空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一、运动
1、运动的概念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的无限多样性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不存在不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不存在离开物质的运动。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可以作如下理解:A、从局部看,物体在此时此地,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进行
这种或那种的特定的运动,如机械运动;B、从一定的参考系看,物体与物体之间
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C、从事物本身的性质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
处于量变状态。
静止的意义: A、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B、不了
解相对静止,就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C、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
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的久暂;一
事物与另一事物、一个运动过程与另一个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次序;它们之
间的间隔的长短。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
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顺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有长、宽、高
三个维度。
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称为四维时空。
2、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关系
1)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2)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时间、空间与物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空的客观性。
“先天综合判断”、“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错误的。
三、运动观、时空观在现代的发展
1、时间和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物质世界本身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表现。一方面,物质
世界是无限的,运动是永恒的,它必然通过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承认了物质运
动的无限性,也就承认了时空的无限性。另一方面,具体的物质形态又总是有生
有灭,有体积和规模的大小的,因而作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时间和空间也必然是
有限的。
时空的无限性可从质和量两方面来理解:从质上说,随着物质运动形式和层次的
变化,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样式是无限的。从量上说,时间的一维性,空间的三维
性都没有起点和终点,即无始无终,永无止境。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首先,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
;其次,有限也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
2、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实在性和具体形态多样性的统一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
的,因而是绝对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
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同时性不“同时”;高速运动着的物体
存在“尺缩”、“钟慢”效应;引力场使时间和空间弯曲。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1、唯物主义一元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多
样性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
元论。二元论是错误的,并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性不是机械的、死板的同一
,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统一的基础不是某种“原初”的物质,而是统摄一
切具体物质形态而又不能归结为任何具体物质形态的客观实在性。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
1、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说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的物质客体,它们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决不是上帝意志的产物。
2、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理论表明:生命是通过化学的途径,从无生命物质演化而
来的,不是什么神秘的“生命力”的表现。
3、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理论表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是上帝的创造物,而
是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从动物界转变而来的。
4、历史唯物主义证明: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生产方式和人口、自然环境等物质条件
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精神生活不能脱离物质生活而存在,人类社会是整个物
质世界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其中的一部分。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
1、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具体地提出世界统一性问题,对于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
还是统一于意识,作出明确的回答。(统一于“存在”行不行?为什么?)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要解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必须依靠科学,但又不能局
限于具体的科学材料本身,而必须对科学材料进行哲学综合。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决不是魔
术师的三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
复习思考题: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有和重大意义?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怎样?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怎样?
4、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科学地理解意识现象、进一步把握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这个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意识问题上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
主义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界限;正确地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意识与人工
智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教学难点: 意识的起源,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前史: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
2、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1)从非生物的反应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从低等动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心理。
3)从高等动物的心理到人类意识。
二、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1、劳动改变了主体和环境的关系
2、劳动改变了构成主体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
3、劳动改变了主体自身的状况
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科学证明,人脑在脑量
、功能、结构诸方面都与猿脑有本质的区别。
2、意识过程与人脑的物质生理过程相一致
意识活动是人脑神经细胞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的过程;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
反射活动,就是意识。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
映,反映不能脱离被反映者。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其内容都来源
于客观外界。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人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映象,意识的主观特征主要
表现在意识的各种形式(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都受人的
主观状态(感情、兴趣、知识基础、思想方法等)的影响。
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2、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内容和形式问题上的错误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实质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
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意识的本质提供了
新的科学材料和论据。正确解决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区别。
1)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意识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意识则具有社会本质。
3)人工智能受人类的支配和操纵;意识则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认为“思维机器”将完全取代人的脑力活动甚至将统治人类的观点是荒谬的。
第三节 意识的结构和作用
一、意识的结构及主体性
1、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意识的内涵是意识的定义:人脑的机能;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外延包括知、情、意。
2、意识的结构
1)意识的层次结构:主体不同,可分为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自觉性不同可分为
潜意识和显意识;发展时序不同可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和未来意识。
2)意识的过程结构: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2、意识的主体性
意识的主体性,是指意识总是从人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来把握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
律。
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1、正确评价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夸
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形而上学则低估或抹杀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二者都是错误
的。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意识
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只有在一定物质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解放思想,主要是从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达到主
观与客观的一致,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研究把握其规律性。
不解放思想,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违背客观
规律,只能导致主观主义,盲目蛮干。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意识的起源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3、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何理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如何实现?
第四章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从总体
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懂得唯物辩证法是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掌握辩证地认识事物的原则和
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含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教学难点: 联系、运动、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含义
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它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看待世界的。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2)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3)辩证法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
1、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2、辩证法与逻辑学的统一
3、认识论与逻辑学的统一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1、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
约。
2、联系的普遍性。
任何事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每一事物或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中的环节。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以承认事物
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
3、联系的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范畴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联系的科学反映。用主观臆想的联
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二、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
和间接联系等等。
2、联系的条件性
任何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
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事物的联系是可变的,条件也是可变的。一切
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出发,才能做好工作。
第三节 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
1、事物的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2、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区别和联系
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的概念
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而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与旧事物
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
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别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3、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孕育成熟的,因而旧事物无法克服、消除新事物。
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
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旧事物中所没有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更优越
,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3)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因而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一、唯物辩证法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
1、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3、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及其作用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
复习思考题: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3、事物的不同运动形式的相互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5、规律与范畴的关系怎样?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
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学
会用矛盾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学难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教学方式: 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1、逻辑矛盾
2、辩证矛盾:对立面的统一。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矛盾同一性指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
系。
1)矛盾对立面的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2)矛盾对立面的互相贯通,存在着互相转化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的含义:矛盾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互相联结
1)矛盾的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2)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3)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一、内因和外因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内因指事物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
。整个世界无外因。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外
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二、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
展。
2、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改变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
2、矛盾斗争性促使事物中矛盾转化的实现,使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产生。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2、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证明了矛盾的普遍性。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
二、矛盾的特殊性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分类:
1)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它们是绝对和相对、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矛盾普遍性是共性、是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复习思考题:
1、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有何区别?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3、内因和外因及其关系。
4、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6、矛盾学说的意义。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质、量、度及质变、量变的概念,掌握质
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认识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确运用质量互变
规律指导工作。
教学重点: 质、量、度的概念;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度与关节点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的特殊性。
教学方式: 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 质、量、度
一、质
1、质的概念
质是使事物成为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
是直接同一的。
2、质与属性
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是一事物与它事物在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质。事物的
质和属性是多样的,必须根据事物自身性质和实践的需要来研究事物的质和属性
。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二、量
1、量的概念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
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质的事物有量的区别。
2、认识量的意义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在认识事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
物的量,才能对实践进行准确、具体的指导。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是
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的重要任务。
三、度
1、度的概念
度是反映特定质和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数量界限。它的
极限叫关节点。
2、“适度”原则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一、量变和质变的概念
1、量变是事物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的多样性

2、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
事物发展连续性的中断。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的庸
俗进化论和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激变论”,都是割裂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
错误观点。
2、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
质变体现和巩固着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由量变转化为
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不断推动事物的变化和
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远大的革命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把勇于改革的
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
二、质量互变的多样性
1、量变的多样性:两种基本形式——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2、质变的多样性: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三、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
1、量变中有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阶段性质变和局部性质变。
2、质变中有量变。事物进入质变阶段以后,新因素有量的扩张,旧因素有量的消
亡。
复习思考题:
1、质、量、度的概念及其意义。
2、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及其关系。
3、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4、质量互变规律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辩
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确运用否定之
否定规律指导工作。
教学重点: 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及其关系;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
教学方式: 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 肯定与否定
一、肯定与否定的概念
由于事物的矛盾运动,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肯定的
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二、辩证的否定
1、辩证的否定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而引起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3、辩证的否定新旧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中有肯定,“扬弃”。
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一、否定之否定的概念
事物内部由于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而自我发展,由肯定经过否定再到否定
之否定。经过两次否定,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克服了片面性,实现了事物
发展的自我完善。
二、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坚持否定之否定的意义。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
二、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不同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2、同类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3、曲折性有不同的表现:前进中的周期性和“倒退”。
复习思考题:
1、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及其关系。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3、否定之否定的含义及其意义。
4、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
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形式与内容、本质与现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的原理指导工作。
教学重点: 上述五对范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决定论、非决定论、神学目的论、宿命论、机械决定论的概念及其互
相区别。
教学方式: 讲授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原因与结果
一、原因与结果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原因与结果的概念
原因与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
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引起的现象。
原因与结果有时间顺序,但“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2、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1)原因与结果的区别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具体的因果关系中是确定的,
因即因,果即果,不能混淆和颠倒。但在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链条中,原因与结
果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在某一关系中的原因,在另一关系中可能成为结果,反
之亦然。
2)原因与结果互相依赖,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
3)原因与结果互相作用,互为因果。
二、原因与结果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原因与结果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的因果观念是客观因果关系的反映
。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3、客观普遍的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一果多
因,多因多果等。
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神学目的论、宿命
论;片面地理解因果关系,将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
原因与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承认因果辩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认
识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成功与
失败的原因,预见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后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工作的重
要条件。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对
因果联系的进一步展开。必然性是只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
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
可能那样发生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认识必然性才能获得自由。认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才能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
影响。在科学研究和其它探索中,要善于敏锐地识别“机遇”,并注意利用“机
遇”去揭示必然性,从而发展科学。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现实性是包
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
是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把握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和不可能(有无);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
现实根据);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性质);大的可能和小的可能(程度)。
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可能性是还没有成为现实性的东西;现实性是已经
实现了的可能。
第二,可能性和现实性互相依赖,不可分离。现实性只有在可能性中实现,可能
性是尚未展开、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可能性以现实性为前提。
第三,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发挥的余地。
2、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它们的对立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
3、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实性,取决于一定的条件,在实际工作中,人的努力就是
这种转化的重要条件。应力求向好的现实性转化。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 事物 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内
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
和表现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第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和无内容的形式。
第二,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第三,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自觉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原则,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自觉运
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可以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在
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是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最根本的性质。本质与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假象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外在与内在;丰富与稳定;多样与单一。
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
出来;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二、现象和本质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
,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要坚持正确方向,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从现象
到本质并到更深刻的本质,达到客观真理。
复习思考题:
1、原因和结果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形式和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5、现象和本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试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与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决定
论的区别。
 
第十一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教学目的:
( 1)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2)了解实践在认识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 3)了解认识的本质和结构,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性质、实践的作用、认识的结构。
教学难点: 对实践范畴的准确把握。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采用自学导读、提示阅读、问题讨论等方法穿
插其中。
教学时数: 9学时。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一、认识和认识论
1、认识
1)概念:在意识中观念第反映、理解和再现客观对象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是人
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
2)认识与意识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认识与知识的关系:知识是认识
2、认识论
1)概念: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
2)认识论的研究对象:知识、认识活动、认识过程、认识原则和方法。
3)认识论的研究任务: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来源、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和规律。
4)认识论的性质:反思的科学。
5)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认识的起源和本质;对象和来源、能力和限度、目的和任
务、形式与方法、过程与规律;对认识结果的检验与评价等。其中,最根本的是
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6)认识论的基本派别:可知与不可知、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能动
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消极的直观的形而上学反映论。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
1、唯物主义反映论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马哲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吸取其主体能动性思想。
3)马哲克服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坚持唯物主义路线。
2、彻底的和科学的可知论
1)认识论的前提:世界能否认识?
2)不可知论的代表:古代怀疑论、休谟、康德、庄子。
3)不可知论的目的: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贬损知识,为宗教信仰留下地盘。
4)对不可知论的批判: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马哲。
5)可知与未知的关系:可知不等于已知,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
可认识的事物。
3、能动的反映论
1)以实践为基础;
2)将唯物主义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
3)将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
第二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1、概念:
1)定义: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自觉的和感
性的对象性活动。
2)唯心主义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精神性活动。“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
,便是行了”。
3)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纯粹的个人生活、利己活动、适应活动。
2、内容:
1)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根本地位。为什么?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
人类产生、生存和活动的基本标志。
A、发生学意义:劳动实践创造了人。
B、生存论意义:实践使人类社会维持和生存。
C、发展观意义: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完善自身,使世界不断得到发展。
2)实践的特性集中体现着人类的特殊本质。
A、客观现实性:人既和动物相区别,又和动物一样要与外部世界发生物质能量交
换。
B、自觉能动性:外部尺度——顺应、利用、改造、创造;
内部尺度——自身利益和需要。
C、社会历史性:社会群体行为、历史过程行为、社会遗传行为。
3)实践是多种要素、多种环节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主体、客体、中介。
4)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化: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处理和调
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实践。
3、结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促成了人类认识的系统发生:
1)劳动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2)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程序,形成了人所
特有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系统的产生和运用,使人类认识在生
物遗传之外又获得了独特的社会性文化遗传方式。(如语言文字)
注意:上述论述有偷换论题的嫌疑,论题是实践,论述中却变成了“劳动实践”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手段和条件。
3)实践使认识发展的可能性不断转化为现实。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认识的直接目的与最终目的:获取真理、指导实践。
2)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实践将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是破坏性的。
3)认识服从实践的需要,其正确性需要通过实践的检测和验证。
第三节认识的本质
一、历史上与现实中的认识本质说评析
从总体上说,关于认识的本质,经历了由生物学的直观到抽象强调人的主体作用
的发展过程。
1、早期唯物主义者: 影像论、蜡块说;近代:白板说、感觉论。
2、唯心主义: 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但把认识看成是精神的自我创造。
3、现代西方哲学:
1)柏格森:“理智交融说”,主体只有借助于直觉——理智的交融,才能使主观
意与客观对象融合起来,实现对客体的认识。
2)新实证主义:“直接呈现论”,人们对某一对象的认识,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摹写,而是对象直接进入意识之中的结果。
3)批判实在主义:“特性复合体”,由实感的印象唤起记忆的印象,再引起意义
观念构成的“集群”,这种“特性复合体”或“性质群”是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
,为主体所直接意识的,并有助于他去认识外界事物的一种感觉的性质和意义的
结合物。
4、我国哲学界:“选择论”与“反映论”之争。
“选择论”有合理之处,对于批判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是有意义的。但从积极的
能动的反映论的解释看,选择论的某些主要观点可以纳入反映论的范围。
二、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社会人所特有的高级反映活动,是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
掌握。
1)人对世界的根本掌握方式:实践方式、观念方式,二者关系。
2)认识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再现,是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中的统一 。
1)在主体中建构与客体具有异质同构关系的观念物。
2)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反映即信息的互相作用。
3、认识在主体对知、情、意、利的统一追求中居于主导方面,起着制导的作用。
1)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审美关系、价值关系。
2)实践是基础,功利是动力,认识是主导。
3)认识的真理性是实践的有效性、评价的合理性的必要条件。
第四 节认识的系统结构
一、认识主体
1、 概念 :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主动、积极态势,居于能动支配地位,具有主
导性、自决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即从事认识的人。
2、主体的内在能力结构:
1)感知——思维力,(作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总和的“人本身的自然力”)由内外
感受器官、大脑中枢和神经信息传递渠道等组成。活动——效应器官、工具系统

2)经验——知识力,(为主体所掌握并进入主体认识活动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既
作为主体有选择地接收和采集客体信息的内部参照系统而发生作用,也作为主体
理解和描述客体的背景材料而展示其独特功能,更是人们观念地建构和创造新客
体的基本根据和基本材料。
3)情感——意志力,(对实现主体认识目的起积极作用)主体自我意识的产物,
心理状态,通过一定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来,非智力因素,主体能动性的内在根
据,动力因素和能量,直接控制主体活动的发动与停止,调节活动能量的强弱与
速度,决定活动持续时间的长久与短暂,刺激主体克服困难去争取活动目的的实
现。
3、需要与动机结构 :动机是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需要。
1)实践地依赖和掌握对象的需要。(生存需要)
2)创造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的愿望与追求。
3)探索宇宙奥秘的求知欲望。
4、认知定势 :主体完成一定认识的现实的内部准备状态,经过后天塑造已经现
实地设置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体条件。它包括认知、理性因素和非认知、非理
性因素。
1)认知和理性因素:思维定势中条理化、规范化、逻辑化、程序化的方面。如价
值目标系统、知识背景系统、模式方法系统等。
2)非认知和非理性因素:思维定势中非条理化、规范化、逻辑化、程序化的方面
。如情绪、情感、直觉、灵感、潜意识、洞察力、兴趣、意志力、深层心理结构
等。
二、认识客体
1、概念: 在认识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
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认识客体即进入主体的对象性认
识活动领域,同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为主体认识活动所现实指向的
客观事物。
2、特征:
1)对象性:即它对主体的功用性和可知性。
2)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想意识客体也有客观性。
3)社会历史性:有历史演变过程。
3、类型:
1)自然客体。最基本、最初。
2)社会客体。人对人的自我认识。
3)精神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的精神成果。
三、认识中介
1、概念: 相对于对峙着的两极或多极而言的,指对立的两极或多极之间的居间
联系环节。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而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通道、联系媒
介和转换机制。
2、认识为什么需要中介?因为主客体处于分离状态。
1)时间上的分离:指一定时代的认识主体与不同时期的认识客体之间存在时间上
的不同时性,即现时认识主体与历史客体或未来客体之间的矛盾。
2)空间上的分离:指特定地域、国度的认识主体与他地域、他国度的认识客体之
间在空间上的异地性。
3)存在方式上的异质性:即主体力求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概念范畴体系而以思
想观念的方式掌握和再现客观的现实的认识对象。
3、中介系统:
1)工具系统:物质工具系统——利用其机械的、理化的属性乃至物的一般反应特
性,对物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所创造的人工物质系统;思维工具系统——包括概
念、范畴、判断、理论框架等观念存在形式。
2)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各种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对物质工具而言);信息处
理过程中的思维逻辑和规则(对思维工具而言)。
3)语言符号系统:人进行思维活动、巩固和表达思维活动成果的感性工具。
4、认识中介的特征 :既非此非彼,又亦此亦彼。
第十章 认识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有规律的辩证发
展过程,掌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思维的类型,坚持
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规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何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思
维方法?
教学方式: 讲授式,自学导读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把客观事物转化为主观观念的第一
步。它是关于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以感官直接感触为特征的生动、
具体、直观、形象的认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关于事物的全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以间接性
和抽象性为特征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把握客体的方式、程度不同。感性认识是在具有各种刺激
信息的客体系统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它所记录的是人们观察到
的事物的现象,是生动的直观,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感性认识的重要特征。理性认识则是人们通过抽象思
维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
联系的反映,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间接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是
理性认识的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形式不同。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反映形
式。感觉是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知觉是感觉的
综合,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能够反映客体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对曾经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再
现。从感觉到表象的依次发展,经历了从部分到全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直接到
间接的发展过程。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同类事物一般本质
特性和属性的概括反映,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思想形式,理性认识的其
他形式,都是在概念的组合和深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判断是概念之间的关
系或联系,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逻辑反映。推理是判断之间的联系,是从
已知判断按照一定的规则推出未知判断的逻辑思维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
任何概括、理论分析的必要前提。但由于这种认识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所以
,它的作用又是有限的。理性认识则不同,它是科学认识的根本任务,它可以使
人们掌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获得自由。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把认识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就认识的程度、层次
而言,如果从发生学意义上说,人类和个体认识的发生、进化,也的确经历了一
个从感觉到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但是,在现实的人们的认
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并列、相互作用、必不可少的两种因素。
我们的认识无论处于何种水平,都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5、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
是可靠的。经验论则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认为感性
认识无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才是靠得住的。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割裂了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背离了正确的认识路线。
6、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方法
1)必须占有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前提和基础。
2)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
式。这是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条件。
3)充分利用各种非理性因素,大胆进行创造性联想,这是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
径。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认识运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通过这一飞跃,人
们从认识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但光有这一次飞跃,认识的过程还没有
完成。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必须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这就是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2、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必要,就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
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变为物质力量。
1)这是理性认识本身的要求。人的全部活动无非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前者是
在实践中形成思想,后者是在实践中实现思想。第一次飞跃是准备,第二次飞跃
是归宿。
2)这是实践本身的要求。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康德:理性
离开感性是空的,感性离开理性是盲的)正确理论的指导是实践成功的必要条件

3)这是认识真理的要求。理性认识是否正确,还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进行修正
、补充和发展。
3、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途径
1)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与主体自身的利益、需要和要求结合起来,确
定主体对客体进行改造的目的和方式。
3)考虑到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手段的制约。
4)理论必须为群众掌握。
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运动的总过程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经验,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
往复以至无穷,人的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认
识之所以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是因为:
1)从认识的对象看,任何具体事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任何
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的暴露都有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需要
一个过程。
2)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的认识受到自己实践范围、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思
维能力、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人们对于
客观事物要想取得比较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并在
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对于这一事物来说,认识是完成了。然而,对于事物
的发展、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又没有完成,而且永远不可能完成。
因为,任何过程,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
前推移和发展的,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是无限的。从空间上说,物质结构的层次
和事物、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无限的;从时间上说,事物过程之间的推移也是无穷
无尽的。客观事物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必然是一个无限发展、无
限深化的过程。
3、认识过程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们认识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求得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说这个统一是具体的,就是说统一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
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统一;说它是历史的,是说主观和客观、理论
和实践的统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要同具体
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客观实践相结合,要求人们的认识随着客观实践的变化、发
展而变化发展。“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
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的哲学基
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化。
我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二节思维的类型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的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1、思维的基本类型
思维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
1)逻辑思维。包括相互联系、依次发展的三种基本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主体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从而再现客体本身的内在联系,达到对客体本质规律性的认识过程。
2)形象思维。就是人脑凭借形象进行的思维。文学、艺术固然要靠形象思维,科
学理论也要靠形象思维。
3)直觉思维。就是人们在长久思索的基础上,以高度简略、凝聚浓缩的方式在瞬
间豁然洞察到问题底蕴的一种思维。之所以叫直觉,是说这种思维未经渐进的逻
辑推理而是以“跳跃”的形式,在极短时间内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的
基础。“灵感”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有一个酝酿积累的过程。巴斯德:机遇偏爱
有准备的头脑。
2、三种思维类型之间的关系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思维类型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概念,形象思维的“细胞”是形象,直觉思维的“细胞”
则概念和形象兼而有之。
逻辑思维不能离开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同样,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也不能离开
逻辑思维。举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辩证思维基本方法的依据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统一,是理解辩证思维基本方法的依据。辩证思
维的基本方法,是运用到思维领域的辩证法。辩证法不仅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
而且存在并体现在人的思维活动、思维方法中。前者是客观辩证法,后者是主观
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的认识论
意义。把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自觉运用到人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中就是辩证逻辑
。因此,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是一致的。
1)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首先,认识论就是辩证法。由于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
界的能动反映,所以,认识也必须服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认识也是一个辩证发
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运动的辩证规律的科学。其次,辩
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就其产生的根据和实际职能来说,本来
就是关于认识的学说,而就其理论形态来说,,则是人类认识的结晶。因此,离
开辩证法就没有科学的认识论。
2)辩证法和逻辑学的统一。首先,逻辑学作为概念的辩证法的学说,是现实世界
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一般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和范畴,同时也是辩证逻辑的规
律和范畴。辩证逻辑就是关于概念自身矛盾运动的学说,其原型则是客观事物本
身的辩证法。其次,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逻辑体系,辩证法的范畴、规律都
是逻辑思维的产物。
3)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首先,认识论所研究的内容,包含有逻辑学所研究的
对象,逻辑学是认识论的一部分。其次,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人们关于物
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必须通过抽象思
维来进行,否则,就无法从本质上把握主客体的关系,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2、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从许多个别、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原则、原理、结论的思维方
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知识、原则、原理出发,引出个别、特殊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辩证思维的两种思维方法。它们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渗透、
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演绎必须以归纳为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
演绎。作为演绎前提的一般性原则和结论总是从一系列个别、特殊中归纳而来的
。另一方面,归纳又必须以演绎为指导,如果没有演绎就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集
材料的活动;即使掌握了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材料,也还需要有一般原理、原则
的指导,才能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个别事实,使归纳得出的结论具有可靠性;而且
,归纳所得出的结论需要靠演绎补充和修正。
2)归纳和演绎是互相补充的。归纳中包含着演绎,演绎中也包含着归纳。
3)归纳和演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对个别事物诸方面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其整体本质、规律加以揭
示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的整体分解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研究
的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
从而将它们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4、抽象和具体
抽象是通过分析把事物的某些属性抽取出来进行深入研究,舍弃其个别的、偶然
的、非本质的东西,掌握其共同的,必然的、本质的东西扥思维方法。具体在认
识过程中有两种含义,即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感性具体是人们通过感官所获得
的关于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整体的表象认识。理性具体又叫思维具体,是人们
通过对事物多方面规定的把握从而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整体。
抽象与具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对立表现在,抽象只是对整体中一个方面
的本质规定性的概括,思维具体则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同其
它事物密切联系的发展的整体认识。它们的统一,表现为它们的互相依存和互相
渗透。
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行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具体运用)
5、逻辑的和历史的
逻辑的和历史的辩证统一,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思维方法。历史的这一范
畴,是指客观实在(包括自然和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对客观实在反
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的这一范畴,是指上述两方面的历史过程通
过逻辑的方法在思维形式中的概括和再现。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
历史的东西,在内容上具有生动、多样、丰富的特点;逻辑的东西具有抽象、概
括的特点。历史的东西在过程上是迂回曲折、一去不复返的;逻辑的东西揭示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线索,不是重复历史发展的自然状态。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统一有两种情况。一是思维的逻辑进程和客观实在发
展的历史过程的统一。这种统一,为逻辑范畴的排列次序和科学分类提供了客观
的依据。二是逻辑的过程和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统一。这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特
殊形式,即人类认识,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不太深刻的本质
到比较深刻的本质的过程;而思维的逻辑,同样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
片面到全面、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统一是经过“修正”的统一。两者互相联系,互相补
充。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2、为什么要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
4、简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一致的原理。
5、试述辩证思维的几种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 真理和价值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真理的概念、内容、属性及其与错误的关
系,了解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了解价值的概念、特征和价值构成,
正确进行价值评价;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它们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教学重点:
1、真理的概念。
2、真理的属性。
3、检验真理的标准。
4、价值的概念和构成。
5、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教学难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及其关系;价值关系的主体性和客观性。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讲授,写作小论文。
教学时数: 8学时。
第一节 真理
一、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概念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是一元的;
3)真理没有阶级性;
4)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批判唯心主义真理观。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绝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内容客观;真理的符合绝对;真理的发展绝对。
2)相对真理的含义:在广度上有待扩展;在深度上有待深化;在人的认识本性上
不能一次完成。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从静态看,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从动态看,不
断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绝对真理不等于永恒真理、终极真理、最后真理。
4、谬误的概念:认识与对象的不相符合。
5、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是绝对的。
6、真理与谬误的统一: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
1)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具体——抽象;发展——僵化;全面——
片面。
2)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相互比较、碰撞和斗争中,通过发现和识
别谬误而认识真理,通过批判和扬弃谬误而发展真理。
7、谬误的难免与可免
1)难免: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主体特征的限制(历史文化条件和个人实
践经验、背景知识以及立场、世界观、方法论和情感、意志以及肉体状况的限制
);认识过程复杂性。
2)可免:整个人类难免,局部可免;普遍难免,个别喀免;一生难免,有时可免
。要求人们提高主体能力,避免犯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
8、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方法论意义。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因此检验标准必须同时
与主观和客观相联系。
2)这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3)正确理论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只有实践可以充当。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因而实践不可
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真理的检验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真理也必然不断得到发展

3、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1)逻辑证明可以检验认识或理论的表述形式及其结构的真假;
2)逻辑证明贯穿于实践检验的全过程;
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补充。
4、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标准
1)逻辑证明的前提、公理、规则和方法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2)逻辑证明的最终结论靠实践检验其正确与否。
第二节 价值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的概念
价值是关系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
应关系的哲学范畴。它表现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功能性关系,而不是主
体与客体之外的独立存在物。
价值关系由三部分构成: 1)主体的需要、欲求;2)客体的属性、功能;3)主
体和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
价值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价值。指客体能满足主体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
2)精神价值。指客体能满足主体精神生活需要的价值。
3)人的价值。指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的价值。
2、价值的特性
1)价值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价值构成因素的客观性上。客体的功能和属性、主
体的需要以及主客体的互相作用等等都是客观的。
2)价值的主体性。一方面是指价值是一个主体自觉追求和创造的活动及其过程,
这种活动体现了主体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指价值的特性与主体的特性相联系,价
值的特性表现着主体的利益、能力和主动性。
3)价值的社会性。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需要的产生、内容、实现及
其合理性,实现手段、程度等等,都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和生活的状
况决定的。其次表现为客体的价值属性具有社会性。它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创
造和形成的。最后,价值的社会性表现为主体间有一些共同的价值需要和价值观
念。
4)价值的历史性。价值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明显地打上了历史的印
记。主体价值需要的产生、内容和满足的方式及程度,客体的价值属性的发现、
创造和利用,以及二者联系的桥梁——实践,都要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价值评价
1、价值评价的概念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
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是人的意识对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联
系。价值评价是主体对价值事实的理性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保证等的综合反映
,并通过主体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主观意向形式表现出来。
价值评价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好坏、对错、善恶、美丑、正当与不
正当、值得与不值得、有利与不利等等的比较、区别、选择,就需要进行价值评
价。
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有不同的特点:
1)认识的对象不同。科学认识以客观事实为对象,所以科学认识又称为事实性认
识或真理性认识;价值评价则以价值或价值事实为对象,即以客观事物对人的需
要所具有的效用或意义为对象。
2)认识的内容不同。科学认识以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为内容;价值评价则以主客体
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内容。
3)认识的目的不同。科学认识的目的在于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弄清客观事物“
是什么”和“怎么样”;价值评价的主要目的则是要认识和评判客观事物对人的
效用和利益,以便有效地改造事物和利用事物为自己服务。因此,对于人们的实
践活动来说,价值评价比事实认识更为重要。
2、价值评价的类型
1)生理本能的反映形式。它是通过主体的机体变化和应急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不
自觉的低级评价行为。如本能式的自我保护,饥饿状态下对事物香味的“吸一口
”,对某些美的事物的天然“好感”等等。
2)心理水平的反映形式。表现为主体对某些价值关系及其后果产生的追求与排斥
、喜欢和厌恶、愉快与烦恼、满意与失望等状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理论和观念的评价形式。这是一种主体在认知、知识、信念、理想等理性认识
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维自觉思考对价值关系的评价形式。它较之前两种形式具有
持久、稳定、一贯、深刻等特点,不但可以评价复杂的价值关系,而且可以对心
理水平的评价起调节作用。
4)实践的评价形式。这种评价是把评价付诸实践而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现实的
过程,使之具有主观的评价又超越主观而成为客观的现实性活动。实践评价的同
时也创造价值。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主体用于衡量价值关系的内在价值尺度,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尺
度。
决定评价标准的主要有两大现实因素:
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它是价值评价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主体评价的内在尺
度、标准和根据。
二是客体的属性和功用,它是主体需要的对象,它是评价的外在客观尺度和根据
。此外,主体的修养和能力尤其是对客体的认知能力是影响评价的重要背景因素

主体对评价标准的选择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主体的需要是否被正确地意识到;
2)需要是否合理与现实;
3)主体对客体的属性及其功用能否正确认识;
4)主体能否对各种利益进行正确的比较和选择。
实践既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客观标准,也是检验价值性认识的客观标准。实践检
验不仅检验价值认识是否符合个人需要和利益,而且检验其是否符合集体利益和
社会利益;不仅检验其是否符合暂时和局部利益,而且检验其是否符合长远和全
局利益;不仅检验其是否符合主观目的性,而且检验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以使
主体的价值追求和评价具有现实性、合理性、客观性和社会性,从而能使主体从
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利益。
三、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
1、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也就是人们对外物与自身的客观的价值关系进行反映和评价而形成的比
较稳定的思想观念,即价值观。理智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
2、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价值观念指导下的价值追求活动,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内驱力。
2)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活动方向。
3)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活动的行为规范。
4)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统一的原则,在个人
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
;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眼前利益服从
长远利益,暂时利益服从根本利益;坚持以实践和创造作为满足利益需要的途径
和手段的原则,反对借用其他手段或不择手段地侵占社会财富和损害他人利益;
坚持合作互利的价值规范原则,反对一切形式的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不道德行
为;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目标原则,尽可能
地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多作贡献。
四、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人的活动的两种尺度
1)物的尺度。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结构、属性、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给人的活动
所设定的范围和层次。在实践中运用即是真理原则或科学原则,它要求在思想上
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在行动上必须按规律办事。
2)人的尺度。是由人的需要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决定的。在实践中即是价值原则
或利益、效用原则,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遵循物的客观尺度,而且还要根据自己的
要求、需要和本性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之符合人的需要。
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是统一的。真理和价值也是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和价值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共存于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过程之中。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认识活动的运动和发展中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3)真理和价值的检验标准统一于实践。
在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中不断追求真、善、美的更高境界。
第三节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一、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1、两条认识路线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坚
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唯心主义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这两条根
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表现在社会活动和实际工作中,就具体化为两条对立的思想
路线——实事求是的路线和主观主义的路线。
2、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指某一阶级、社会集团或政党依据一定的认识论原则制定的指导思想
和行动指南,也即是用于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任何阶级或政党总是需要以
一定的认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和哲学依据;思想路线又是一定的
世界观、认识论和一般原则的具体化,是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和体现
。所以,思想路线就是化为指导思想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事实证明,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坚持实事求是,我
们的事业就前进、发展,违背实事求是,就必然失败、走弯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说明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正确。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真理的属性?
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怎样的?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价值有哪些特性?
5、正确进行价值评价,要注意哪些问题?
6、为什么说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革命变
革,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自己的内在
规律,又离不开人类的自觉活动,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
象。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在历史领域的革命变革;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3)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式,辩论式,导读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使社会历史观成为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1、缺陷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一直是唯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这种历
史观存在两个致命缺陷:
1)只看到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看不到思想后面的物质原因的决定作用;
2)把历史看作是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原因
1)认识论根源:由于认识上的表面性、片面性和主观性,不能正确处理人的自觉
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2)社会历史根源: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规律
的认识。
3)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历史观受到剥削阶级偏见的歪曲,为了维护自
己的阶级统治,剥削阶级靠自己对精神生活的垄断,夸大剥削阶级的历史作用,
贬低人民群众的作用。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对象: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
2、任务: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具体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阶级斗争规律等。
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指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社会物质生活过
程、社会物质关系、社会物质结构、功能和规律。其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
是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核心的内容。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
哲学、科学以及社会心理等各种意识形式。
2、为什么说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
准。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理论的最高问题。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
1、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前提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社会条件,英国、法国、德国等
国家的思想家的探索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思想理论前提,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和独立走上历史舞台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阶级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过程(略)
3、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
1)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2)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人们树
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一、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1、 劳动的概念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
息变换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积极改造以获取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
过程。
2、 劳动与动物本能的区别
1)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而最聪明的动物也只会使用现成的工具。
2)人类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而动物的活动则是无意识、
无目的、无计划的。
3)人类劳动具有社会性;而动物的活动不具有社会性。
4)人类劳动是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使自然按照人的需要为人服务,在改造自然
的同时使人类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而动物只能被动地、消极地适应自然,动物
的进化也是漫长的、自发的、自然选择的过程。
3、 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
1)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如果没有劳动,人类就无
法生存下去。
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中产生的生产关系是其他一
切社会关系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内容。
3)劳动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劳动这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
践形式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
三、两种生产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1、两种生产的含义
两种生产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2、两种生产的关系
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物质生产,人类社会就一天也存在不下去,人类的物
质资料生产是决定人类自身的生产能达到何种规模和程度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
,人口生产也制约和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物质资
料的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更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
,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可以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3、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两种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在这里表现
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
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平衡系统,人类一方
面要按照人的内在需要去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又要遵循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合理
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生态失调。
三、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
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深刻含义是: 1)
社会有机体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物质体系;2)人
类社会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所推动,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
过程;3)因此,人们有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人类社
会。
2、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历史过程,它的运动物质承担者是生产方式,实践——认识
的反复是其主要运动形式。在这种运动中充满了主体的自由选择和主体目的、能
力、要求的对象化,即具有主体性。
1)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存在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
2)人能够认识和驾驭历史规律。
3、人的主体活动不能否定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1)人们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人的思想、动机、意志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或反映社会存在的客观要
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活动和社会关系虽然是由人所进行或由人所建立的,但人们不可能料到,至
少不可能完全料到最后出现的结果。
总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活动,人的自觉活动对社会规律又具有能动
作用。社会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社会规律或历史必然性的实现却通过复杂、曲
折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和方法论的含义
方法是人们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和途径。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本质
、原则和特性的理论,即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以便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就是研究如何运用社会
唯物论和社会辩证法的原则,自觉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体系。
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原则
1、整个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即在社会生活中贯彻从物质关
系到思想关系而不是从思想关系到物质关系的方法。
2、唯物史观的每一个原理、基本观点都可以在运用来观察社会生活时成为方法。
3、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之间构成一个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也应当
成为我们观察社会时的方法论。
复习思考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2、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有哪些?根源何在?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4、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5、何理解人的活动的自觉性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第十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了解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到社会
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清醒的把握。
教学重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
矛盾?
教学方法:讲授法,导读法。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
1、生产力的概念
1)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
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2)生产力的客观性:首先,它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每
一时代的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生活时代的生产力;其次,它是由客观的物质要素构
成的。
3)生产力的结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其基本要素。
2、劳动对象(前提)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能加工,使之变成使用价值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
的物质资料。它是生产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为
第一,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三,劳动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劳动资料(标志)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即传递劳
动者对劳动对象作用的物质系统。现代化生产中,它包括: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
的生产工具系统;发动这些工具进行生产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系统;为产品的运输
、储藏和其他目的所必须的辅助性的劳动资料系统如仓储系统、管道系统等;为
了把以上劳动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并发挥其最高效能的自
动控制系统以及实现这种控制所必须的信息传递系统等等。其中,生产工具是劳
动资料系统的主干。
4、劳动者(主导)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在现代生产
中,劳动者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即为生产服务的劳动知识分
子。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能动的因素,是生产过程的设计者和控制者,物质生
产的承担者和实现者。
5、科学技术(非实体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虽然不是独立的要素,但它渗透或凝结于生产力的其他要
素之中。科学技术使人能深刻而准确地认识自然物的属性,发现和创造新的劳动
对象;科学技术使人的知识“物化”,形成以生产工具为主干的劳动资料系统;
劳动渣生产技能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增长,体力和智力的强化,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的武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指现代科学技术,并且是从功能意义而非发生意
义上说的。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
6、管理
管理就是通过一定形式的组织、协调和控制,把生产力各要素各环节有机地结合
起来,使它们协调、充分地发挥作用,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
整体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
7、生产力的质和量
生产力的质表现在生产力的社会结合方面和物质技术方面。从社会结合方面看,
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是采用集体生产还是个体生产,分工和协作关系的状况;从物
质技术方面看,使用手工工具还是机器生产以及这些工具和机器的发展程度,这
些工具和机器的数量以及普及程度。
二、生产关系及其构成
1、概念
生产关系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
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2、性质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一样,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的
一定的生产关系,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产生这种客观
必然性的原因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既存在技术关系上的结合(分工为
主要内容),又存在着利益关系上的结合(所有制为主要内容),而前者是后者
的客观基础。
3、构成
马克思把生产关系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斯大林则把生产关系
归结为三个方面:(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
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其
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方面。
4、历史
生产关系在历史上依次经历了原始所有、奴隶主占有、封建主占有、资本家占有
、社会主义公有五种形式。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类型。
5、实质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利益是从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
发展的需要中产生出来的。人的需要既包括创造和享用衣、食、住、行等物质资
料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创造和享用精神财富以及维护人的尊严、享受做人应有的
权利等精神需要。利益就是指需要能否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在各种利益中,物
质利益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利益。
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生产关系体现物质利益;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制约、决定着物质利益。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
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
促进作用;当不适合时,则起阻碍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并不是单值对应一种现实可能性
,而是一定状况的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种可能性。无论生
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多大,也只具有相对的性质。(比喻:小孩与衣服的
关系,形象但不一定准确)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的
易变性和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
。但在不同阶段,情况不同。新的生产关系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关系同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这时,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状态为生产力的发展
所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逐步陈旧而变得不适合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此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最后不得不变革旧的生产关
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
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第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它的形式、性质和发展变化;第二,生产关系适合
或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对它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第三,生产关系既有和生产力
相适合的一面,也存在矛盾的一面,适合是相对的,相矛盾是绝对的。这一规律
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是贯穿社会历史发展始终
的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
反“左”防右的思想武器。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及其构成
1、概念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是一定历
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含义
1)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
2)经济基础一般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3历史(略)
上层建筑及其构成
1、概念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政治、法律、道德、
宗教、艺术、哲学等思想观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2、构成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
施;另一部分是思想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社
会意识形式,简称为意识形态。
3、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是通过人们的意识形成的,是以该社会统治阶级的社
会观点、思想体系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制度要呀观点相适应。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成为一种既定的对象和现实的力量,影响人们的思
想和行动。观点又要同制度相适应。
3)在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之间,一般说来,最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政
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核心力量。
4、历史(略)
5、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有机体的区别。
社会形态的方法论意义:
1)这一理论指明了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2)这一理论指明了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3)这一理论指出社会形态及其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无论政治的或
思想的上层建筑,它们都产生或根源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
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产关系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
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
筑也将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
1)就其服务的方向而言,要千方百计地促进自己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对有
害于自己的基础进行抵制和斗争。
2)就其服务的方式而言,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控
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种控制分为强制的和非强制的两大类:屠刀和牧师的
职能。
3)就服务的效果而言,取决于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维
护、巩固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所破坏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就成为促进生
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反之则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极
力量。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矛盾
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当上层建筑维护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时,
矛盾是局部的、非对抗性的;当上层建筑维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
时,矛盾是全局性的、对抗性的,表现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尖锐冲突。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中,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
联系,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方向;(2)上层建筑对
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3)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
础,以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前提,即上层建筑要变不适合为尽可能适合。(4)上层
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是这一规律的生动表现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
:它们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最根本矛盾;这两对矛盾的结合构成整个社会的基
本结构,并规定了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它们规定和制约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
展;它们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两大社会基本规律。
二、社会形态的划分及其更替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在于:生产力状况的历史演进必然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
与社会形态由低到高依次更替。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由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
形态过渡时,采取的过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有些国家和民
族在社会形态的演进顺序上表现出脱离常规的特殊性,有时可能跨越一个或几个
社会形态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态。“历史环境”和“历史影响”是造成这些现象
的原因。
3、 “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
所谓“五形态”,是指人类社会的演进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
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形态。
所谓“三形态”,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
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
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样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马恩全集 
V46卷上,P104)即“人的依赖关系”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
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形态”,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
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第三大形态”

从理论内涵上看,“五形态”说是马克思为论证“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
后一个对抗形式”而提出的,其理论着眼点是人的财产所有制关系,这一理论最
好不过地说明了无产阶级为什么要进行革命,为什么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的问题。“三形态”说是马克思为论证“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
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而提出的,它着眼于
人们能力的发展以及人对环境控制的程度和个性发展的自由度,因此,这一理论
能有力地说明为什么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超越商品经济这一历史阶段。
从历史作用看,“五形态”说对动员人们参加革命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未能
说明社会主义实行商品经济的必然性问题;“三形态”说则表明,要摆脱人对物
的依赖性,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舍此别无他途。它是社会主义经
济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南之一。
由此可见:其一,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对社会历史作出不同的分期;其二,
不同的分期对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解有自己独立的一面,它们不能互相取代;其三
,由于不同所有制对社会经济联系的本质和形式具有决定作用,所以,“五形态
”的划分更为根本。
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
1、性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但它们有不同于以往社会矛盾的性质。它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来加
以调整的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
2、特点
从产生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自上而下的运用国家
政权的力量建立起来的。因为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不会自发地产生于私有制社会。
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三大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
劳分配的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从运行看,它们是在基本适合中的不适合,原因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在不断
完善之中。
3、解决方法
只有通过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社会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的必然性:矛盾。
改革的必要性:弊端。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文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的前提:稳定。
改革的目标: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途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复习思考题: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如何?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构成。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怎样的?
5、社会形态的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
6、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机制。
7、如何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认真观察或解决一、二个具体的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阶级的起源、本质以及阶级斗争在社会历
史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其职能;了解社会革命的根源、条件
、类型和形式,明确社会革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人类历史
上新型的国家,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教学重点:
( 1)阶级的起源和本质;
( 2)阶级斗争的作用;
( 3)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 4)社会革命的根源、条件和类型;
( 5)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革命的关系;
( 6)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
( 1)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作用;
( 2)国家的政治含义与地理含义如何区分;
( 3)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的关系;
( 4)国家制度的未来。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一、阶级的起源、实质及其历史发展
1、起源
马克思指出: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并不是他的功劳,“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
列几点:
(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选
V4P332—333)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生产力发
展到一定阶段(有一定的剩余产品但又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产物。
2、概念和实质
阶级这样一些社会集团,由于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其中一个
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的实质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是在特定的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
们的共同体。阶级范畴体现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划分阶级的标准必须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为根据。
阶级与等级的区别:
首先,阶级是经济范畴,等级是政治法律范畴;
其次,阶级的划分标准是经济地位,等级的划分标准则是人们的出身、身份、门
第、职业或法律上的财产关系;
最后,阶级存在于一切阶级社会中,等级只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因而等
级的外延比阶级的外延小。
阶级与阶层的区别:阶层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经济地位或其他标准分成的若干层次,这时候阶层是阶
级的一个部分,一个层次;
其二是指阶级范围以外的社会集团的划分,指社会构成的特殊部分,如知识分子
是根据劳动分工的原则来划分的。
3、历史发展(略)
4、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有阶级存
在的社会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方法。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所依
据的基本方法。
二、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的概念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
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此外,代表新旧不同生产关系的剥削阶
级之间也会发生阶级对抗,导致阶级斗争。
2、阶级斗争的作用
1)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
基本矛盾,实现社会形态质变的直接动力。
2)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本身的量变过程中:
斗争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反动统治阶级,迫使其作出某些让步,或多或少地
有利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3、分析阶级斗争作用的原则
1)革命阶级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反动阶级压迫和镇压革
命阶级的行为是历史前进的阻力。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3)革命阶级和革命势力进行的阶级斗争,也必须遵循历史规律,并采取正确的斗
争策略。
4)阶级斗争的各种不同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4、阶级斗争的形式
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三种斗争形式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政治斗争
起着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三、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1、我国的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阶级社会,而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社会主义时
期仍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
2、我国现阶段的阶级结构
两大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两个非基本的社会集团——个体经营者阶层和私人业主阶层;存在反社会主义分
子和敌对势力。
3、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
1)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不存在整体意义的阶级斗争。
2)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
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3)阶级斗争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斗争的核心依然
是政权问题。
4)国内的阶级斗争与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平演变密切联系。
5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是逐步趋向减弱和缓和。
第二节 国 家
一、国家的起源、本质和历史发展
1、起源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又是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联系的。列宁: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全集 V31P6)
国家的三个特征: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其二,
有常任官吏、武装和各种强制性机关;其三,为了维持这些特殊的机关而需要征
收赋税。
2本质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
关。
3、职能
任何国家都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三个方面,又可分为对内职能和对
外职能。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职能。
4、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不同的社会阶级结构,依次形成了奴隶主专政的国家、封建
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国家的消亡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政治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非政治国家,这是“正在消亡的国家”,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的政治职能逐渐
消失,但为了维护某些社会利益还必须保留某些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仍然需要保
留国家;
3)国家的消亡,即国家的一切全力重新还给社会。国家消亡之日,就是共产主义
实现之时。
二、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1、类型
国家的类型即国体,指国家的根本制度,反映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它说明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这个阶级又
联合哪些阶级去反对和镇压哪些阶级。历史上的四种国体。
2、形式
国家的形式即政体,指政权构成的形式,说明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
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共和制包括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君主
制包括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1)产生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出现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2、特点
1)全新的阶级内容:不再是剥削阶级国家;
2)全新的历史使命:组织建设,发展生产力;
3)体现了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4)全新的目的和归宿:实现国家消亡。
3、关于民主、自由与人权(略)
第三节 社会革命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1、概念
社会革命是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起来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
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使整个社会形态发生质变和飞跃。社会革命是
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2、根源
社会革命在于社会基本矛盾。
3、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使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社会发展
。列宁:“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全二版 V29P131)其力量
源泉在于革命阶级本身。
4、无产阶级革命
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最彻底的社会革命。
二、社会革命的条件、类型和形式
1、条件
社会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
1)反动统治无法再统治下去;
2)被统治阶级的贫困和灾难加剧,不能再继续生活下去;
3)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空前提高。
主观条件是:
1)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
2)革命阶级的组织程度;
3)革命阶级产生了自己的领袖。
2、类型
1)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2)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3、形式
包括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
1、科技革命的含义
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科学革命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技术
革命是技术发展中影响全局的带根本性的变化。
2、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认识功能:人类思想解放的先导;
2)生产功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3)经济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
4)政治功能: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影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3、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
一方面,科技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第一,科学技术通过提出改变现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要求推动社会革命。
第二,科学技术革命通过引起生产力革命,创造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从而推动
社会革命。
另一方面,社会革命又促进科技革命。社会革命的结果,革除不利于科技发展和
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各种旧制度,建立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制度,为科技发展
开辟道路。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略)
5、“技术决定论”的错误(略)
复习思考题:
1、阶级的概念和实质。
2、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
3、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的特点。
4、国家的起源和实质。国家的本质和功能。
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6、简述社会革命的根源、条件和作用。
7、简述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
第十五章 社会意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进一步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了解
社会意识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明确社会意识的功能,认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正确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教育科
学文化水平。
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时数: 6课时。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
一、作为系统的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的概念
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体现为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
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和过程。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
、宗教和哲学等思想和观点。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本质上是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
物主义认为,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2、社会意识是一个有机系统
从社会整个大系统看,社会意识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社会意识本身又是一个系统
。它由下面两点决定:
1)社会存在是一个系统,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的社会意识也必然是一个系统;
2)社会意识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也使它自成体
系。
3、社会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人类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发生是一个分化的过程,这种分化的基
础在于社会生活的分化。伴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不仅社会意识从整个社会
生活中分化出来,而且社会意识本身也日益分化开来。与此同时,社会意识也相
应地进行某种程度的综合。这种分化和综合的辩证作用,推动了社会意识系统的
形成和发展。
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及其内部的互相作用
社会意识作为一个系统与社会存在进行互相作用,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子系统也进
行互相作用。社会意识的系统性,要求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就必要
分析其内在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从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
意识、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狭义);从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社会心理
、社会观念和理论意识;从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与
一般社会意识形式。
二、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1、个人意识
个人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识,是主体个人的独特的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
的反映,是个人独特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人意识具有独特性、丰富性的特点,世
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意识,这是因为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
的社会经历与反映方式。
2、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错综复杂的产物,是一定的人群所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
意识。群体意识是群体中个人意识相互作用和相对集中的表现,是为适应一定群
体的实践需要,维持群体的一定社会关系和利益服务的,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
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随着意识主体的数量和性质的变化,形成了处
于不同层次或阶梯上的群体意识。家庭、集体、团体、行业、阶层、阶级、民族
等意识正是这种不同层次或阶梯的意识。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若干不同层次的群
体,使各个阶梯的群体意识在个人意识中交织起来。
3、社会意识
这里的社会意识是狭义的社会意识,只就意识主体的范围而言。它是社会整体的
共同意识。人类社会作为整体与自然界构成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如何处理社会
与自然、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事关人类的命运和前途,其中必然包含着人类社
会整体的共同处境、利益和要求,形成全人类、全社会、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这
些问题在观念上的反映,就是我们说的属于人类整体的社会意识。当代社会各国
各民族的联系日益加强,人类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整体。环境、能源、人口、
和平与发展等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努力与合作,人类社会的整体
意识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4、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社会离不开群体,群体离不开个人,意识也是这样;另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群
体,群体离不开社会,决定了意识也是这样。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是
个别、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2)社会意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是互相作用的。个人意识作用于群体意识,个
人意识、群体意识又作用于社会意识;反之,社会意识也作用于群体意识和个人
意识。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人是环境的产物”。
朱伯儒:“我是高山上的一棵草,不是我高是山高。”
3)社会意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个人意识一旦产
生了社会效应,为群体或社会所接受,便转化为群体意识或社会意识;群体意识
或社会意识通过影响个人,也会转化为个人意识。
三、社会心理、社会观念和理论意识
1、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直接形成的一
种不系统、不定型、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它表现为情感、意志、信念、成
见和风俗习惯等等,其中交织着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但以感性为主,带有经验
的性质,还没有经过逻辑思维的加工,因而还不具备自觉的理性形式。药渣、老
鼠、祝福、热情的习俗。
群体心理中的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在社会心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阶级心理
是阶级社会中一定阶级的共同心理,统治阶级的心理对社会的状况有决定性的影
响。民族心理是由各民族长期在共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形成的
性格、感情、爱好、习俗等精神素质的总和。它形成一种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优
秀的民族传统,是一种最稳固、最持久、最具凝聚力的社会心理,对民族的发展
具有强烈的影响。
2、社会观念
社会观念是在社会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对客体信息比较有序化的反映
,比较集中、系统地对某些事物或现象形成一种概括的相对稳定的看法。它一般
和理性认识相联系,但还不属于理性阶段,是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意识,体现了
社会意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局部的质变。其发展的逻辑结果是形成理论意识。
3、理论意识
理论意识是构成一定的思想体系的、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它是对社会存在的间接
反映,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自觉的、以文字语言或艺术语言表达的
社会意识。按其内容可分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人文社
会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工程技术等形式的自然科学和技
术科学。
4、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理论意识的关系
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理论意识,虽然可以把它们按形成的序列和反映程度的高
低划分开来,但在现实生活,它们却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交织在
一起发挥作用的。一方面,由社会心理依次发展,上升为社会观念、理论意识,
社会心理为理论意识提供研究的动机、激情、兴趣和素材,提供重要的思想前提
;理论意识是对社会心理、社会观念整理加工,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另一方面
,理论意识虽然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却又高于社会心理,它对社会心理、社会观
念有重大的影响、制约和指导作用。
四、社会意识形态和一般社会意识形式
1、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
会经济、政治制度在意识中的表现。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
哲学等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它们构成思想上层建筑,并同政治上层建筑一起构
成整个社会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它是作为一定阶级的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和阶级斗
争的必然因素和重要方面而发挥作用的。具体阶级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利益
、需要和目的,以及相应的感情信念等等,首先在社会意识形态得到程度不同的
反映,所以,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些阶级的社会、政治、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也是
这些阶级的规范和评价体系。
2、一般社会意识形式
一般社会意识形式是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以及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管理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
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管理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协调关系的本质
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们直接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不是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
治制度服务的。语言学和逻辑学是研究语言的使用、发展规律和思维规律的,它
们也不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的,因此,它们也不属于上层建筑。
上述两种社会意识形式,尽管内容、形式、作用、地位各异,但它们作为社会存
在的观念形态的反映形式,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构成纵横交叉作用的意识
形式有机系统,每一形式都是这一有机系统的网络结构上的纽结,其中哲学和政
治法律思想则是社会意识形式的核心和灵魂。
第二节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一、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
1、艺术
艺术是通过塑造典型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其特点是依靠
艺术典型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评价现实生活,
并用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
在阶级社会里,艺术具有阶级性。《白毛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艺术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性。
社会主义的艺术,既要批判继承古典艺术遗产,又要创立反映新社会的新的艺术
形式,它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坚持“双百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
2、道德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
想和在一定的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其特点是
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道德同社会经济基础的联系比较密切。“永恒”的道德是没有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有其客观的标准,只有人们的行为有利于历史的进步和社
会的发展时,才是合乎道德的。
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
3、宗教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由
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的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宗教包括有关的信仰、信念,特殊的宗教仪式和生活规定,它们同宗教的组织、
设施以及专门的神职人员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势力。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崇
拜是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宗教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曾被劳动群众利用来作为动员和组织自
己革命队伍的旗帜,某些宗教戒律对于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也有
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使劳动群众迷信神灵而不
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天国”和“来世”。
宗教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将消亡。为了使宗教消亡,首先要铲除它赖于存在的
土壤。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宗教,还有某种“发展”趋势,如何看待?党和国家的宗
教政策是什么?(讨论)
4、 政治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是人们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其相互
关系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法律思想是关于发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理论
的总和。广义的政治思想包含了法律思想。
政治法律思想是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处于社会意识形
式的核心地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国,对于
保持和巩固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5、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比其它社会意识形式更概括、更完整地表明
人们对世界、对社会及其本质的认识。
哲学是最抽象的、理论层次最高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指导人
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支配人们的思想。
区分社会意识诸形式的根据,主要有:
1)反映的内容不同。艺术—审美;道德—伦理;政法思想—直接;宗教—总体(
低级);哲学—总体(高级)。
2)反映的方式不同。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哲学,一个比一个更抽
象,概括。
3)同社会经济基础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
学,一个比一个远些,间接程度大些。
4)对社会存在的作用不同。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一个比一
个远些,间接程度大些。
5)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艺术、道德、哲学将与人类共始终,政治法律思
想将改变自己的形式,宗教将逐渐消亡。
二、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联系
社会意识诸形式虽有各自不同的内容、形式、地位、作用和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但它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是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有机系统而存在、发展和发
挥其职能的。因此,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1、每一社会形态中的社会意识形式,都是对统一社会存在的反映;同一性质的社
会意识形态诸形式,总有一些共同的实质性的内容。
2、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互相渗透;在形式上相互交叉、相
互作用。
3、社会意识诸形式发展变化的历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
社会意识诸形式的核心,它制约着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而其它社会意识形
式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政治法律思想的贯彻、发展和完善。
4、社会意识诸形式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通过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辅助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社会意识诸形式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功能是系统的整体功能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以政治法律思想为核心,以哲学世界观为指导,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各尽所能,形成一个总的社意识矛盾体系,并与社会存在一起构成
整个社会。
四、科学和教育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教育既有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面,又是一种复杂
的社会现象和特殊的实践活动。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和教育在社
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和教育既是社会进步的
标志,又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和基础。
1、科学
科学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关于自然、社
会、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活动和科学实验过程中
获得的认识成果。它有客观性、规律性、预见性、逻辑系统性、动态性等特征。
科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基本的分类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自然界本身
的过程和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同生产力的增长直接相联系。自然科学有很强的继承性、实证性和价值中立
性,因而相同的自然科学可以为不同的阶级和社会制度服务。自然科学是没有阶
级性的。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生活为内容,是关于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是
人们从事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结晶。社会科学反映的规律虽然也是
客观的,但由于它涉及到不同阶级的利益,因而大部分具有阶级性。它的许多理
论观点,将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科学与宗教、与艺术的区别。
科学不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对知识分子的地
位和作用应该正确评价。
科学有巨大的社会功能:
1)科学是一种革命的精神力量,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以自身的
探索活动所取得的新思想、新理论,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落后和保守,克服宗教和
封建迷信的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2)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强大物质力量。生产
力的发展日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科学是组织社会生活、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组
织管理,被认为是促进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两大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管理比技
术更重要。因为不解决管理问题,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就不能优化组合,发挥
其能力。科学管理,就是应用科学理论揭示的规律,协调人——机——物——财
的整体系统运动,以取得最优效果。
4)科学的发展,使社会关系发生革命的变革。科学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了
巨大变化,从而也对人们的社会关系(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产生深刻的影
响。当代生产的科学化,正在为逐步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城市和乡村的差
别创造着物质和精神条件。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基于物质生产的需要,但也受到社会制度和其它社会
意识形式的制约和影响。
科学发展的规律是: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学术争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浑沌
——分化——综合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2、教育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们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塑造人们的思想品
德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它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制度、
教育体制等。
教育思想一般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概括地说,教育思想就
是关于为什么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核心
集中表现在教育为谁服务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1)它既有上层建筑的内容,
又有非上层建筑的内容。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指导思想属于上层建筑,而
关于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如传授文化知识的方式、方法,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
的措施,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设备手段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没有阶级
性,不属于上层建筑。2)它的对象的特殊性。生产活动的产品是物质形态的东西
,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品是知识形态的东西,而教育活动的产品则是各级各类、各
种层次的人才。因此,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人,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文化科
学知识并能为社会服务的人。3)教育手段的特殊性。教育除了必要的设备仪器、
材料外,主要是教师通过个人的思想、情感、品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影响启
发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比一般的知识传授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大的意义。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首先,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手段,是人类所特有的
传递经验的方式。其次,教育对经济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再次
,教育是人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发展规律主要有: 1)从教育与社会的内在联系来看,教育既是一定社会
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并直接受政治的影响,又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2)教育发展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3)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教育的范围和规模
日益社会化,成为全社会的事业;教育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和功能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最本质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它是由社会存在派生的第二性的社会现象,它对社
会存在具有依赖性。
2、社会意识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这种具体性和历史性,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意识的社会性,进一步说明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遵循自身
独特方式和发展规律而存在和发展的性质。但是,这种独立性是以反映社会存在
为前提和基础的。它的产生、存在方式、反作用的大小、发展的规模、道路和方
向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发展需要,因而其独立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具体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对其起阻碍作用。
二是社会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人们的社会实践起指导
和推动作用。
2、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
例如,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有
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并不一定同样高,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慢的地区,有时其
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具有超前性。这说明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
变化不是一种线性因果关系,它受整个上层建筑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制约,受阶
级斗争、民族传统、当时社会思潮的背景、特别是意识资料及国际文化交流状况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意识,主要是当时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每个时代的社
会意识,又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保留、吸收、继承以往人类所建树
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才能构造出反映这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体现这个
时代的精神的思想文化。否则,就不会有社会意识的发展和进步,也不会有整个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如果单纯用社会经济条件来说明社会意识的发展,而忽视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
互作用,那就会把问题简单化。唯物主义不等于反封建,革命可以跟宗教相结合
,等等。
三、社会意识的功能(略)
1、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
2、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
3、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功能。
4、创新功能。
第十六章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基
本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人的本质;人的价值。
教学难点: 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关系;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
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 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观的历史演变
1、西方历史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普罗泰戈拉:“人的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
尺度。”
柏拉图:个别的人有生有死,人的理念(原型)却永远存在。
中世纪:基督教原罪说。
近代:自然主义的立场,人是机器。人的最高本质是人本身。(唯物主义)人的
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自我意识。(唯心主义)
2、中国古代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把人的本质与道德相联系: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
3、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1)非理性主义倾向。
2)把人的问题本体论化。
3)突出个人处境,关怀个人生存。
4)把人的本质与科技的进步联系起来。
5)歪曲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4、结论
1)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主要是唯心主义和自然主义的;
2)不可能对人的本质问题作出真正科学的回答;
3)唯物史观真正科学地回答了人的本质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1、人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之所以区别于一切动物、为人所特有的普遍的共
同的属性的总和。人性及其表现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
的活的系统。
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自然生物性:食欲、性欲、自我保存等特性。人的自然生物
性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人对世界的能动改造方面:在劳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生
产关系;在生产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其他社会关系,把人和动物最后区别开来。
3、研究人的本质的方法论原则
1)人的本质要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中去找;
2)把握社会的本质要从劳动开始;
3)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要进行哲学的抽象。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的含义
1)马克思的论断是关于人的本质而不是关于人性的全面规定。
2)马克思的论断强调人的社会本性(本质)是具体的。
3)马克思的论断认为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永恒不变的本性是没有的。
4)马克思的论断不是对“人是什么”的回答,而是一种方法论原则。
第二节 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1、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的价值的思想
柏拉图: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不同层次,人也可以分为统治者、
武士和劳动者,三部分人有三中不同的价值。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人的本质是原罪,人的价值服从神的价值,神的价值至高无
上,人毫无价值。
资产阶级:尊重人和人的价值,但把人的价值看成是超历史的、抽象的,与资产
阶级实践不一致。
2、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人的价值思想的批判
马克思对劳动异化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确定人的价值
”,但实际上,人的价值在于劳动。劳动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也是
人的价值的自我确证。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观
1、价值的含义
2、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
个人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集体
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集体对作为主体的个人或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3、人的价值的实质
人的价值的根本点在于贡献: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社会集体对人类和每个
个体的发展的贡献。
批判“人的价值在于人自身”。把人的价值看成是抽象的、超历史的。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确立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
2、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3、两种文明建设与人的价值
4、尊重人的价值
1)对自己,要认真履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对
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2)对他人,要如实地评估他人的劳动精神、劳动成果和高尚情操。这是对他人价
值的尊重。
3)社会集体、他人应当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给予恰当评估。
不过,这种评估有一个过程,个人要做好准备不被理解。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
2、如何理解人的价值?
3、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十七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基本原理
;正确理解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
物,热爱无产阶级领袖,反对个人崇拜,树立群众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摆
正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领袖与群众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热爱领袖与个人崇拜的界限?
教学方法: 讲授式,答疑式。
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两种不同的历史观
1)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
物创造历史的观点。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2)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肯定人民群
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
2、唯心史观长期存在并占统治地位的根源
1)认识根源:人类社会历史的特殊性;
2)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
3)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统治阶级的歪曲和宣传。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
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经济条件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首先要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
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大不一样。
2、政治条件
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影响巨大。在剥削制度下和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下,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热情是完全不同的,其效
果也不同。
3精神条件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科学、风俗习惯,人们头脑中的传统
因素等影响群众的创造活动。先进的精神因素对人民群众的活动起激励、鼓舞作
用,落后的精神因素则起着压抑、束缚的作用。
4、群众的创造作用与历史条件制约的关系
任何历史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都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条件既为
人民群众提供活动的基地,又使他们的活动受到制约;人民群众既受历史条件的
限制,又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不断地突破这种限制。
每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人民群众世世代代
延续下去的创造力则是无限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历史人物的概念
历史人物是指那些给重大历史事件打上明显印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个人。可以分
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前者推动历史发展,后者阻碍历史进步。
2、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的重要作用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人。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3)历史人物能加速或延缓某个历史任务的解决。
3、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充分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
。但历史人物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对社会发展起重
大的促进作用。
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历史人物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是
一个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任何英雄豪杰都要受到这种必然性的制约。不
过,这种必然性又不能离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历
史条件成熟了,提出了变革社会的要求,一定会有人发现并提出这个任务,满足
要求,这是必然的;谁来做这件事情,恰好是某人而不是别人,这是偶然的。但
是偶然之中有必然,如果没有这个人,也会有别的人来代替。历史人物的出现体
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2、时势造英雄
(1)时势召唤英雄。时势提出了成熟的历史任务,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像鼓角一样激励人们参加斗争。时势好像是招贤榜,它使有能力实现特定历史任
务的人们应召而来。
(2)时势锻炼英雄。时势是社会的大熔炉,大学校,千万英雄人物就是由它铸造、
培养出来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时势,提供了以往所没有或罕见的机会,把
平时默默无闻的人造就为时代的英雄。英雄并非天然生就,真正的英雄总要经过
这样那样的磨难,经历艰苦的锻炼,而时势则提供了这种锻炼的条件。
(3)时势筛选英雄。时势如大浪淘沙,将真正杰出的人物推到历史舞台的前面,把
相形见绌者推到次要地位,逐步淘汰那些落伍者、投机者和变质者。时势的筛选
作用,抵御保障站在历史潮流前面的人物的质量和历史任务的完成,是必不可少
的。
3、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
历史人物无论多么卓越,也不能离开历史舞台。再杰出的人物也是人,也要食人
间烟火,要穿时代的服装,要讲时代的语言,只能演出那个时代可能演出的历史
活剧。
在阶级社会里,历史人物具有阶级制约性。一定阶级的历史人物,由其阶级属性
所规定,成为本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者。
历史人物的积极作用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客观方面,其作用取决于他所处的
时代、环境和所代表的阶级。在主观方面,其作用取决于他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和
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正确程度。除此之外,他们个人的特质,如性格上的勇敢、
无畏、刚强、忠诚,以及博学多才和非凡的组织能力等也是极为重要的。
4、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对杰出人物的功过是非,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
的历史的全面考察,既不可把他们看得完美无缺,又不能过分苛求前人。判断历
史人物的功绩,不是根据他们是否提供了现代所需要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是否
比其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要求把人们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从复
杂的浑沌的社会现象中把握其主要线索,勾画出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背景和轮廓
。在进行阶级分析时,不仅要看到人物所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地位,而且
要看人物的活动代表了他的阶级的哪种倾向;不仅要对人物的阶级归属作出一般
的分析,而且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复杂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环境对人物的特殊
性格和特殊表现作出具体的说明。因此,阶级分析也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不能简单地贴标签。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1、无产阶级领袖的概念
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
最重要职务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
2、无产阶级领袖的品质
1)一身兼有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品格。
2)一切从党、阶级、人民的利益出发。
3)坚持团结,遵守纪律,作风民主,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4)谦虚谨慎,不夸大个人的作用,不文过饰非,善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3、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1)在理论方面,他们是马列主义的大师,对马列主义理论作出了伟大贡献;
2)在实践方面,他们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领路人。
第三节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一、个人和集体
1、个人和集体的划分
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有个人和集体之分。个人是有自觉能动性的、具有
独特的肉体生命的社会存在。个人是社会的一员,分属于大大小小的群众集体。
集体是由某种共同纽带联系起来的个人所构成的群体,它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
并不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
2、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个人和集体的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一方面,集体是个人的前
提。因为人总是社会的人,个人不能离开集体,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的生存。另
一方面,集体也依赖于个人,依赖于个人对集体的作用和贡献。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也有矛盾的一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也会发生冲突。需要正
确处理这种矛盾。
二、领袖和群众
1、群众需要领袖
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阶级,都有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群众领袖。列宁:
“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
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
无产阶级群众需要自己的领袖。表现在:
1)创立和制订理论、路线、战略和策略,给群众斗争指明方向;
2)启发和教育群众,给群众增加力量;
3)成为群众队伍团结的旗帜和核心;
4)实际指挥群众的斗争,使之少受挫折和失败。
2、领袖必须依靠群众
领袖本来就是群众的一员,是群众自己的领袖,离开群众就无所谓领袖。群众对
于领袖的的重要意义在于:
1)从根源上看,领袖是从群众和群众运动中产生的;
2)从政治上看,领袖是群众利益的集中代表者,领袖只有在政治上代表群众,才
能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
3)从思想上看,领袖要集中群众的正确意见;
4)从作风上看,领袖要时刻密切联系群众。
革命领袖的历史作用,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如果脱离群
众,他们的思想、理论和组织领导便失去了对象,失去了依靠,作用便无从发挥

“新英雄史观”的错误。
3、群众需要领袖与领袖必须依靠群众的关系
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中,后者更为根本,群众的力量是最伟大的,领
袖的作用是群众赋予的。
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反对个人崇拜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
1)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2)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3)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兴亡的大事。
在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注意: 1)真正懂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国家的主人;干部
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权力是人民给的,领导者的任务,是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
建设社会主义。2)必须发扬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克服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
防止各级领导干部由人民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3)必须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
、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等倾向。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
3、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时势造英雄”?
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6、怎样认识无产阶级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第十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人的解放是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教学重点: 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人的解放的具体内容;共产主义的含义和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共产主义是否渺茫?
教学方法: 讲授式,讨论式,课堂答疑式。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 社会进步
一、社会进步是客观的规律性的现象
1、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社会进步的必然性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为其开辟道路的。
2、社会进步的不平衡性
1)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2)在阶级社会里,物质生产领域的进步同道德领域的进步,同样表现出不平衡性

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社会进步观
1、资产阶级的社会进步观
资产阶级在其上升时期,承认社会的进步。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人
类精神进步史梗概》
资产阶级在其取得政治统治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承认社会进步。历史学家 E?卡尔
《什么是历史》。
20世纪以后,社会进步观开始受到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冷落。A?汤恩比的历史循
环说。R?科林伍德甚至认为,历史进步的思想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步观
1)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
2)把社会进步看作人类社会的辩证运动过程,承认社会进步有曲折性、历史性和
不平衡性。
3)把社会进步看作一系列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前进运动。
4)把生产力作为评价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三、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
1、评价标准的确定
为了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必须在评价活动中把科学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性认识)
同价值认识(表达主体的需要、目的和愿望等等)结合起来。
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找到一个标准,它既是科学的标准,又是价值评价标准。
同时具备这两重品格的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即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评
价社会进步的标准。
2、生产力标准的含义
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原理。
生产力的客观性和主体性。
3、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社会形态的进步,才能证明:新社会同旧社会相比
,它的最根本的优越性在哪里?只有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才比旧社
会进步。
4、生产力标准的运用
1)生产力标准只是一个最主要、最根本的标准,而社会生活是全面的,人的需要
是全面的,因此,不能把生产力标准等同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社会进步要靠生产力发展,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3)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的生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
4)文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综合尺度。(包括物质和精神)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理想境界
一、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
1、人类两种性质的解放
第一种解放是人通过生产实践而在物种关系方面把自己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第二种解放是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前者开始了人类
的历史,但它只是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它的结束和真正人的生存条件的获得,
有待于第二种性质的解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略)
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的途径
1、共产主义的性质
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凭人们对现实不满而萌发出来的理想,也不是只凭主观去构
造未来,而是有其理论和实践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结果。
2、共产主义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1)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前提,也是它的最根本标志之一

2)共产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新人,并将创造出这样一种
新人。
3)消灭私有制,并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4)用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
三、人类解放实现的尺度——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1、人的个性发展的三个阶段
1)自然经济阶段。人的依赖关系。
2)商品经济阶段。以物的倚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3)产品经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共产主义与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