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英语的电影:养生笔记整理(二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2:58:58

一、耳鸣代表啥?

中医认为耳鸣和肝胆心肾有关,人有12条经脉直接上通于耳,包括胆经、胃经、小肠经、膀胱经等。

耳朵是肾之窍,肾开窍于耳,心气直通于耳,胆经上通于耳,肝胆互有表里关系,故肝胆影响耳朵。
    耳鼻眼口七孔属清窍,有些身体壮实而脾气暴躁者,因肝火较旺,肝阳上亢而扰乱清窍。这类耳鸣者多也舌红及眼充血,他们多因生气而发病,或者冷静时耳鸣不严重,生气时就加重。
  痰火,中医认为是导因之一,多喝酒,常吃煎炸辛辣食品者,肝火痰火就旺,痰火壅结在内,可能就产生耳鸣。
  中医认为耳鸣在临床上分虚症实症两类,上述情况是属于实症,多发生在成年或壮年人身上;虚症耳鸣以肾虚为主,较多见于老人,中医理论说男性七七49岁,女性八八64岁,肾气开始虚弱。正因肾开窍于耳,耳得不到足够的肾气濡养,就产生耳鸣。
  有些人耳鸣,听力没减退,有些两者兼有,也有些听力减退但没有耳鸣。
  年轻人也可能因肾发育不全、脾胃虚弱,脾气虚,清气不可上升,以致清窍失养,造成耳鸣。
  中医认为,脾主管清气上升,胃主管浊气下降(排出),脾胃不好,清气不能升,浊气不能下,就可能引起耳鸣或失眠,而耳鸣者多也失眠。也有些人是因气血亏损,有些人因过度疲劳而体虚,可能是耳鸣的诱因。

偶尔耳鸣,无关痛痒。经常性耳鸣,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前列腺炎,高血压有很多疾病都有耳鸣先兆。

 

二、耳鸣分类

  ■实症耳鸣多因外感邪气或脏腑实火引起,主要分3类:

  • 风邪外袭:感冒引起,耳中有风声,听力稍降,伴有头痛。治疗法是疏风清热,散邪通窍,药用银翘散加减;
  • 肝火上扰:耳鸣声大,如潮水或风雷,怒则加重,头晕头痛、口苦咽干或便结。治疗以清肝泻火、开郁同窍为主,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 痰火壅结:耳鸣如潮,时而耳塞憋气,头重身困,胸闷腹胀,大便不畅,多见于体胖者。

      ■虚症耳鸣可分3类:

  • 脾气虚弱:过度思虑或疲劳,或饮食不节伤脾胃,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滋养耳窍。耳鸣如延绵蝉声,常感疲乏,胃口不佳,治疗在于健脾升阳,益气通窍,药用益气聪明汤;
  • 心血不足:大病后或操劳过度,耗伤心血,耳窍失去心血之养,引起耳鸣,听觉失灵。两耳蝉鸣,时轻时重,伴有失眠、心悸、焦虑比安,治疗以益气养血、宁心通窍为主,药用归脾汤;
  • 肝肾不足:忧郁肝肾虚,正气不足,以致外邪侵袭,或因急性耳病治疗不当,或病热迁延日久,内伤肝肾,外伤耳窍,引起耳鸣及听觉失灵。症状是两耳常闻蝉鸣声,昼轻夜重,头晕目眩,腰酸。治疗:若偏于肾精不足,药用耳聋左慈丸;若偏于肾亏虚者,可用右归丸。

三、简易治疗方法:

1、按摩揉搓可治耳鸣。每天早中、晚用手掌按摩揉搓双耳,左右反复揉搓30秒钟。

2、喷白酒可除耳鸣。往耳朵里喷一口白酒能治。

3、简易止耳鸣。耳呜时,用小拇指尽量插入耳朵眼内(左耳呜,压左耳;右耳鸣,压右耳),要插紧,然后小拇指稍向上,将小拇指弹出,耳呜立刻可止。

4、憋气治耳呜。具体做法为:耳呜时憋一口气,尽量憋气时间长些,而后慢慢呼出。一般憋一两口气即可使耳鸣停止,效果很好。

5、六味地黄丸。上了年纪的人,男性七七49岁,女性八八64岁,不过,现在人肾衰弱都有些提前,男35,女40都可经常保持服用六味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