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s怎么读音发音: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妇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59:00
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妇好 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 任爱杰 著 (作者保留版权)妇好。魃死了之后,几千年里出名一点的女性除了帝舜的两位太太娥皇,女英,就是那位据说搞亡了夏朝的妹喜。不过她们都没有上阵打过仗,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到了商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商朝都城之一在现在的河南安阳。1976年在安阳小屯村出土了一座大墓。墓葬保存得相当完好。从出土文物的铭文看,墓中葬的是一个叫“好”的女人。“妇”是一种亲属称谓,就好比我们今天叫某人“夫人”一样。她的另一个称号是“母辛”。开头,人们还没有认为这位妇好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在研究了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之后,不禁对她肃然起敬。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差不多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都交给她了。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可能连武丁都要怕她三分。商高宗武丁前后立过三个王后,妇好是他的原配。不过武丁有六十多个妻子,妇好只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这种现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不过在当时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武丁手下的老婆兼女将除了妇好至少还有好几个,有名字记载的还有一位妇邢(她的名字是左井右阝,这个字在字库里找不到,但通邢,所以用邢代替了。)地位仅次于妇好,也曾多次率师远征,同时为武丁管理农业和内政。她被封在井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由此看来,武丁的后宫和他的政府几乎没有区别。白天共商国是的大臣名将,到了晚上就变成夫和狄戎的对象了。这种组织的好处大概是老婆不用吹枕头风,白天已经吹够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是商人本身虽然已经过渡到父系社会,但是周边的各个部落还没有完全过渡,很多还停留在母系社会末期。妇好,妇邢大概都是周边部落的勇敢善战的女首领。商朝通过联姻和她们组成部落联盟吧。按说,既然掘出了保存完整的妇好墓,那么妇好的生卒年代和死因就应该很好断定。奇怪的是,各种资料中对此都语焉不详。我看到过的一种资料说妇好死于公元前1200年,但是死因不明。有人根据甲骨文中多次占卜妇好怀孕的情况推测说她可能是死于难产。但是这并不是定论。更奇怪的是,妇好是葬在宫殿区而不是王家墓地。按中国的传统风俗来说,这是非常不合常理的。虽然我的见闻不广,但是这种把死人埋在自家后院的作法,尤其是安葬一位王后,似乎也只有妇好这么一例。妇好墓中只有一具空棺,并无尸体。本来象这种棺材尚存,尸体全销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但是妇好墓中有大量的殉葬人畜的尸体,埋在棺材的四周。这些人的骨骼大都保存完整。这就不正常了。《周礼·冢人》中说“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我的推测,那时作战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妇好虽然贵为主将恐怕也要上阵作战。在作战中阵亡,或负伤后回到安阳创发而死也未可知。这样不能够入王家墓地也不稀奇。更有可能性的是妇好的尸体可能在她阵亡后被敌人夺取,或是因为战死之地离开安阳路途遥远而无法保存,所以只好为她营造一个衣冠冢。一块甲骨残片上有“出贞……王……于母辛……百宰……血。”似乎是说国王血祭妇好。结合妇好墓中有大量被腰斩的尸体,似乎可以表明用战争中俘虏的敌人给妇好殉葬。现在去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可以看到一座汉白玉的妇好雕像。据说这座雕像是根据有关考古资料雕刻的。但是在我看来,雕塑家可能受北欧神话的影响更大一些。妇好的头盔和铠甲都是明显的北欧风格,看上去整个一个瓦尔哈丽女战士的形象。雕像手中的大钺倒是根据出土的实物。妇好墓出土了数件武器,其中有一把龙纹大铜钺和一把虎纹铜钺。因为上面刻有“妇好”字样,所以断定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这两件武器一件重8.5公斤,另一件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其武艺超群,力大过人。 妇好之后的中国女将,就再也没有使用大斧的了。倒是古希腊的神话中的阿玛宗女战士的标准武器是大斧。有人考证说阿玛宗女战士的传说其实源自亚洲的女战士部落。这些女战士莫非都是商朝人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