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i9系统升级:如何破解“能干的干部也腐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6:53:50

如何破解“能干的干部也腐败”    2011年12月13日15:46  来源:中直党建网

     对那些能干事、有魄力的干部,老百姓往往寄予厚望,也给予了更多的信任。但实践证明,两者并不是“天然的一致”。权力是柄双刃剑,既能造福百姓,也能伤及社会。一些人权力过大、不受约束或监督不到位,就会在为民谋利益的同时,也为自己捞取更多不正当利益。那些被群众看好的干部一旦出事,百姓就会产生“连这样的干部都腐败,其他的能好到哪里去”的想法。

  很多事实说明,权力过于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不是什么好事。“全盘操手”分管的部门、地区、事项越多,执掌的权力越大,风险也就越高。一旦权力无边,追求权力上瘾,监督出现真空,犯错误就会成为一种必然。从这个层面讲,“权力的科学配置”是制度监督的前提。

  诚然,监督离不开制度,“制度可以使好人不能做坏事”,没有制度万万不行,但制度只要是人制定的,人就有规避的办法和可能。从党章到准则,从民主到法制,从党内到党外,现在不是没有制度,也不是没有监督,而是制度和监督常常不被严格遵守,甚至出现“花瓶效应”,这就使得很多本该成为约束权力的制度讲在会上、写在纸上、印在书上。

  凭心而论,有些干部并不是一开始就腐败,大多数人履职之初都比较谨慎,并且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的扩大,有人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在利益诱惑面前,有的主动下水,有的被推下水,有的被拉下水,而一旦“湿身”,则一发而不可收拾。因此,除了领导干部要“一日三省吾身”,时刻提醒自己,监督机制也要发挥作用,提醒他们虽然“能力”是自己的,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做好事。如此,才能防止干部权力用错地方,从根本上杜绝“能干的干部也腐败”现象的发生。

(摘自《光明日报》11月3日  完颜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