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爆 功夫足球:金融投资原理——量化投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2:07:21

金融投资原理——量化投资

 金融投资原理所阐述的是金融市场的通则,是追求投资效果最佳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理。他类似音乐范畴内的乐理和棋类范畴内的棋理,也类似我们在社会上做人做事所必须遵循的世理。一个不通乐理的人不可能是好的音乐家,一个不通棋理的人不可能是好的棋士,一个在社会上不讲理的人也必然会处处碰壁。同理,如果一个人从事金融投资而不讲理,结果会怎么样呢?很显然,他必然会受到市场的惩罚,其行为后果也必然是亏损累累,甚至会被市场灭掉。      金融投资原理部分的内容很多,包括对价格的理解、对市场结构的理解、对工具功能的理解、对行为模式的理解、对风险的理解、对大众心理心态的理解、对投资者自身的理解、等等。这些正确的理解与知见,是制胜金融市场的前提,远比对市场分析的正确率更为重要。
假设你是一个金融投资者(做股票或者做期货),如原理通达,行为模式正确,使用胜率70%的分析方法,足以制胜。如原理不通,行为模式不正确,即便你的分析方法有90%的正确率,也是照样死,因为10%的小概率事件足以杀你。      以上介绍了投资原理的大致内涵,分析了原理通达的重要性。第一节    科学的投资态度与正确的行为准则
一、 科学的投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一个投资者,他介入金融市场的态度,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他可能的投资结果。那么具体说来,科学的投资态度是什么呢?1、稳定收益比暴利重要:很多投资者介入金融市场的基本目标是不正确的,他们带着追求暴利的思想进入了金融市场。他们在思考行为方法的时候,更多地是在思考怎样能赚更多的钱,往往忽略思考利润背后的风险成本。其实,任何赢利模式,背后都对应着固定性质的风险成本。如果你用一种方法去追求暴利,你必须要明白你所用方法的风险性质,当风险集中释放的时候,你承担的损失是什么,换句话说,你必须明白你的风险成本是什么。在证券、期货市场上,不管你的帐户资金翻了多少倍,不管你赚了多少个100%,你只需要输一个100%,你就不在了。所以从事金融投资,描述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是第一位重要的课题,因为这是你能在市场上生存的基础。
在这里我提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金融界是用什么参数作为标准来评价一个“国际级金融投资大师”?说‘某某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国际级金融投资大师”。其实这个标准很简单,那就是大时间周期内的平均年收益率。比如巴菲特,在连续30年内,平均年收益率25%。再如文艺复兴基金的西蒙斯,在连续16年内,平均年收益率65%。于是我们说如巴菲特、西蒙斯是了不起的投资大师。那么金融界为什么不用短时间内的暴利水平作为评价标准呢?比如有人在一年内的收益率为20倍(2000%),他就会是一个真正的投资大师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今年能20倍上去,明年就能20倍下来。其实这样的人,连在金融市场上的存活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是什么大师了。
最后我们来算一笔帐,100万资金,连续30年,每年收益30%,帐户资金将变成多少呢?答案是26亿。如果这样的收益都不能满足你的贪心,那你也太贪心了。
最终结论:稳定收益比暴利重要。2、活着比赚更多的钱重要:证券公司的老员工都知道,在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客户,平均5年就会换一拨新面孔。期货公司营业部的客户,面孔换的更快。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消失的面孔都跑到哪里去了?他们都不在了,被灭掉了,是被市场灭掉了吗?不,是被他们自己灭掉了。因为他们没有搞懂一个最基本的原理--活着比赚更多的钱重要。所以金融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剩者为王”。大家都看到了,不是胜利的胜,而是剩下的剩。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你还能剩下来,你还在着,你就一定很厉害。
在金融市场上,风靡一时、风光一时的人很多,但能长期稳定的人很少。想一想我们自身,能做到长期稳定吗?如果你不能长期稳定,就说明你不具备基本的存活能力,这样,你在短时间内,赚再多的钱都没有用,因为那是过路财神,纸上财富,你最终还会还给市场。3、金融投资的最高原则:  金融投资的最高原则是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这是在金融市场上存活并稳定收益的基础。大家注意,这里是说“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而不是说“在收益最大的前提下追求风险最小化”。可见,控制风险是金融投资第一重要的课题,其次才是怎样盈利。二、正确的行为准则:聪明+技术=亏损;
智慧+戒律=盈利;如果一个投资者认为他很聪明,掌握什么什么技术(精通这个理论、擅长那个指标),那么基本可以断言,他的交易最终一定是亏损的。也就是说,聪明加上技术就等于亏损。那么什么等于盈利呢?智慧加上戒律就等于盈利。在这里首先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在金融投资领域内“智慧”与“聪明”的差别。“聪明”的表现形式为:“对事物的认知力、对事物的理解力、学习能力等”。而“智慧”的表现形式为:“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无中生有的能力”。尤其是在投资研究的过程中,无中生有的创造性思维,极为重要,它是研制卓越投资决策产品的基础。再说“戒律”,“戒律”是一个佛学名词,戒是不能做的,律是必须做的。搞金融投资(做股票或者做期货),有智慧,不能做的坚决不做,必须做的坚定做好,你就赢了。具体的说,金融投资“戒律”有哪些呢?先说戒:“逆势交易不能做、拍脑袋交易不能做、过度投机的交易不能做,等等”。能持戒,是在金融市场上存活的前提。再说律:“交易必须有计划(明确的行为规则体系)、必须坚持执行计划、风险必须有效可控,等等”。能守律,才可能在金融市场上稳定收益。任何一位真正成功的投资大师,一定有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戒律”体系,否则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投资大师。比如江恩21买卖戒条,就是这样一个“戒律”体系。
以大时间窗口来看交易员的交易结果,不是比谁的好交易做的多,而是比谁的坏交易做的少。比如,有个张三,他的好交易做的比我多,他顺境期年收益率300%,我好交易做的没有他多,我顺境期年收益率只有30% ;但是他坏交易做的也多,逆境期年亏损率90%,而我坏交易做的很少,逆境期年亏损率10%。从帐户资金曲线上看,张三的帐户资金曲线会呈现强烈的上下波动,而我的帐户资金曲线则是稳步向上。短时间内,他可能比我辉煌,但以大时间周期(比如:10年)来看,他和我几乎没有可比性,他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而我则一定可以赚很多钱。由这段分析可以看出,“戒”比“律”更重要。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二节              论投资者
一、投资者是人:   金融市场是由人构成的,不论机构资金还是散户资金,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既然操作者是人,那么其思维和行为便难以摆脱人性(贪、嗔、痴、慢、恐惧等)的约束,正因为如此,价格波动才可能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且此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永恒不变,除非人的基因发生突变,人性彻底改变。本能的人性是于生具来的,它表现为凡夫性、众生性,如有人能有效地制约其本能人性所产生的作用,则其属性表现将不再是凡夫性、众生性,而是理智性、圣贤性。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你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自身的属性和大众的人性,如果你不能从行为方法上,彻底根除人性弱点对你交易的影响,那么你将注定是个输家。   很多人在投资操作过程中,长期被贪心和恐惧困扰,并且缺乏执行力。那么这些问题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呢?最好的办法是“把决策者和执行者分开”。决策者不执行,执行者不决策,再加上督查岗位。这样就可以切实地保证执行,同时把人性弱点对交易的影响彻底屏蔽掉。只有这样,才可能制胜金融市场。
二、你胜出的理由是什么?金融市场是一个群体博弈市场,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如果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缩影下来,和一桌打牌的四个人之间的博弈关系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参与金融市场博弈和参与一个牌局博弈,其行为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假设你是一桌打牌四个人之中的一个,那你就要分析,你胜出的理由在哪里?你有资金优势、有信息优势、还是有技术优势?如果你找不到你胜出的理由,那么你一定是输家。其次,你作为一桌打牌的四个人之一,你的输赢不取决于你的绝对水平,而取决于你在四个人之中的相对水平,就算你打牌的水平不高,可如果其他三人的水平比你更差,你还是会赢,当然单次行为结果随机,但多次重复行为的结果,你必然会赢。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证券市场是地球上最容易赚钱的地方,赢利难度最低。期货市场赢利难度较高,当然,国际金融市场赢利难度最高。之所以如此定论,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博弈强度最低,一桌打牌的四个人平均水平最差。而全球的金融精英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博弈,所以这里的博弈强度最高,赢利最为困难。再者,交易是对手游戏,交易的定义就是:“交易的双方在相同的价位做着相反的选择”,这就是交易。假设你是个交易者,在你每一次的交易中,都在和你的交易对手做着相反的选择,如果你的选择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对方的选择是错误的,你凭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以,在我们买股票的时候,就必须要思考,我们的交易对手在这里为什么要卖出?三、开放后的中国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门正逐步向国际开放,等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门完全打开的时候,当那些大型跨国基金带着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投资技术冲入华夏大地的时候,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只能是在金融这个领域内被侵略、被掠夺。后果是大量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流失。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去对抗。先说业余投资者,中国的证券、期货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有的甚至不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他们就这样盲目地进入了市场,这就象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人上战场一样,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只能是被屠杀的对象。再说所谓的职业投资者,很多大型金融投资机构,搞了一堆博士、博士后去做投资研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属此类型:“学术水平很高,投资水平很差。”。更可笑的是,这其中还有一些人,根本不懂投资的真谛,就自诩专家,在那里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他们的投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会优于纯业余投资者,但他们也只属于级别稍高的猎物,其存在的意义只是在等待真正猎手的出现。真正的将军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而不是在学校里学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金融界真正的希望在私募基金这个领域。优秀私募基金经理的生成大致有两条路径。首先是野战生成,该类投资者多不是学金融专业的,学数理专业的人居多,他们在长期实战搏杀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有效战法。其次是一些真正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会转入私募基金领域,从事私募基金业务,这是利益驱使。虽然私募基金经理层也是鱼龙混杂,但其利益机制决定了真正优秀的金融人才最终必然会流向这里。这里是中国金融界的希望。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三节      论价格成因及价格变动
一、论价格成因:价格是金融市场的基础,是衡量金融市场一切标的物的标准,投资者每天所必须面对的也是价格将如何变动,所以对价格成因的正确理解极为重要。
大家想一想,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价格是怎么形成的?比如,一公斤黄金,它的价格是多少?这是怎么形成的?其实,人世间万事万物的价值、价格都是人赋予它的。假设地球上没有人,那么一公斤黄金有价格吗?答案是没有。股票、期货的价格也一样,是人赋予它的。价格是人的行为结果,是全体市场参与者共同行为的总结果。那么价格是通过怎样的逻辑过程“生成和变动”的呢?在任何时点,都有众多信息影响金融市场。价格的“生成和变动”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参与群体消化相关信息的过程。全体市场参与者都在用近乎相同的模式,去消化不完整的相关信息。信息消化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主观对客观信息的领纳(领是领受、纳是接纳),然后主观对客观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决策。那么主观依据什么“对客观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决策”呢?依据人的好恶、得失、取舍。全体人类都在以上述模式消化着所有信息,当然在金融市场上也不例外。具体的说,价格“生成和变动”逻辑过程是这样的:“信息-人的认知-人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价格变动”。信息是不能直接导致价格变动的,信息对价格的影响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得以实现。例如,黄豆减产的信息不能直接导致黄豆期货价格的上涨,必须通过人对该信息的认知和行为,才能使黄豆期货价格的上涨。假设我是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得到了黄豆减产的信息,我会对该信息做这样的分析、判断、运算、决策:“黄豆减产了,未来会供不应求,未来价格会上涨,我现在买入黄豆期货未来会有赢利,于是我买进了黄豆期货。”很多人都在用这样的方式消化该信息,买的人多了,买力把黄豆期货的价格推上去了。由上述逻辑过程可以得如下结论。由于价格是人的行为结果,所以在价格形成和价格变动过程中,人性必然会得到充分体现。那么人性又是什么呢?人性就是人所具备的根本属性:“贪、嗔、痴、慢、恐惧”等。正是由于人性的稳定不变,所以价格波动才可能呈现出强烈的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先说‘贪心’怎样影响交易。‘贪心’对交易的影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表现是这样的:假设某投资者做了一个交易计划:“30元买进一支股票,29元止损,40元赢利平仓。”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易计划,预期盈利10元,预期风险1元。当他30元买进股票后,股价跌到了29元,该止损了、该控制风险了,这时‘贪心’起作用了,贪恋那该亏的“1元钱”,舍不得亏那“1元钱”,于是不止损,结果股价跌至5元,每股亏损25元。整个交易是把“应该合理支付的风险成本1元”变成“恶性亏损25元”。第二类的表现是这样的:假设某投资者做了一个交易计划:“10元买进一支股票,9元止损,20元赢利平仓。”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易计划,预期盈利10元,预期风险1元。当他10元买进股票后,股价涨到了20元,该赢利平仓了,这时‘贪心’起作用了,不肯平仓,继续看25、甚至看30。结果股价没有继续上涨,跌到了18元,当股价跌到18元的时候,他的想法变了-“股价再回到20我就卖”。股价没有回到20元,而是进一步跌到了15元,当股价跌到15元的时候,他的想法又变了-“股价再回到18,少赚点也卖了”,股价没有回到18元,又跌回到了10元。整个交易就象坐了一次电梯,上去又下来,这样的电梯很多人都坐过。更有甚者,由赢转亏的人也很多。这都是贪心的毒害啊!
“嗔心”对交易的影响也很大。“嗔心”的表现形式多为“生气”、“发怒”。当客观随顺了主观(比如买进的股票价格上涨),就高兴、满意、欢喜;当客观违背了主观(比如买进的股票价格下跌),就不高兴、不满意、不欢喜。大家都知道,做金融投资是需要智能水平的。而人在有情绪的状态下,智能水平一定不是最好的。只有在清净、平静、无情绪状态下,人的智能水平才可能最好,这时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才最接近真实,进而交易效果才可能最好。所以“嗔心”是金融投资的重大障碍。
“痴心”在交易过程中的表现多为“期望、等待、一厢情愿”。有这样的投资者,30元买的股票,已经跌到25了,明明熊市已经展开,整个市场都在下跌,他不是及时止损、控制风险,而是在那里“期望、等待、一厢情愿”—‘股价总会再涨上去吧,总会再给一个反弹吧’。市场的客观会因为他主观上的“期望、等待”而发生变化吗?当然不会。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投资者,上证指数从6100跌到3800的时候,我问他的股票仓位是多少?他告诉我说是满仓。我告戒他,熊市已经来了,应该空仓。他说:“等个反弹我就走”。我说:“我向你保证,下次反弹涨到不了现在的位置,止损就是当下一刀,不要拖泥带水。”结果他不听,还在那里“期望、等待、一厢情愿”。指数跌到1600点附近的时候,他还是满仓的股票,帐户亏损70%多。由此可见,“痴心”对交易的影响有多严重。“慢心”就是傲慢之心,它对交易的影响是致命性的。有两种人在金融市场上很快会死掉。第一种人就是认为:“我有钱、我钱多。”谁敢这样想,他就快死了。很多有钱人,在证券市场上几十亿、几十亿地输掉,他们都很有钱,结果都死了。第二种人就是认为:“我技术高明、投资水平高。” 谁敢这样想,他也快死了。对于上述两种人,市场一定有办法杀他。真正有智慧的投资者,总是时刻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去处理每一笔交易的风险,哪里敢有半点傲慢之心。“恐惧”让很多投资者失去大行情。有很多投资者常做这样的交易,计划:“10元买进一支股票、9元止损、20元赢利平仓。” 10元买进股票后,股价涨到了12元,遇到微小的价格波动,就生“恐惧心”—“好不容易赚了20%,千万别再丢了。”,于是把涨势好好的股票卖掉,结果股价很快涨到了20元,他失去了一轮大行情。大多数投资者,会在浮动盈利20%左右的时候,心生“恐惧”,患得患失,拿不住盈利仓位。那么他们在什么时候不“恐惧”呢?在亏损的时候不恐惧-“反正不让我赢利我就不出来”。通过以上对人性各种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投资大众,都是在人性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情节,演绎着相同的悲剧,进而致使价格波动呈现出强烈的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而高明的职业金融投资者,正是利用投资大众的“人性群体表现特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谋取收益。研究“人性群体表现特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投资决策模型”。至于“投资决策模型”是什么?如何研制?后面有专题论述。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二、股票、期货的理论价格判定:
从价格成因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理解:“价格=价值+投机价值”1、       期货价格的理论判定:“价格=价值+投机价值”对于期货合约来说,合约价值就是合约所含商品的现货价值,,也就是合约所含商品在现货市场上能卖多少钱。期货合约的投机价值与两个因素(M、N)成正相关。M叫虚实盘比,M=虚盘/实盘。虚盘就是持仓量,实盘就是仓单量(也就是交割库里可用于交割的现货量)。M值越大,则对应期货合约的投机价值越大。N叫持仓集中度,持仓集中度N=持仓最大的前20个帐户的持仓总量/总持仓量。N值越大则对应期货合约的投机价值越大,这是强庄概念。上述结论是依据庄盘操作原理而生成的。以多头庄盘为例:庄盘利润=虚盘赢利-实盘亏损控盘多庄的虚盘头寸一定是赢利的,而消化所接实盘现货则一定是亏损的。虚盘赢利与持仓量成正相关,持仓量越大,则可能的虚盘赢利越大。实盘亏损与仓单量成正相关,仓单量越大,则可能的实盘亏损越大。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庄盘利润与持仓量成正相关,而与仓单量成负相关。而M=虚盘/实盘,所以M值越大,则对应期货合约的投机价值越大。持仓集中度N是多庄操作中的另一个关键指标。N值越大,说明庄家控盘程度越高,可能的价格波动空间也越大。所以N值越大,则对应期货合约的投机价值越大。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两个相同品种、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价格会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投机价值不同而导致的现象。2、股票价格的理论判定:“价格=价值+投机价值”对于股票来说,其价值就是每股股权未来可能的红利总和减去同周期银行存款利息的差值。股票的投机价值与N成正相关,N叫机构持仓集中度,N=机构持仓总量/有效流通盘。有效流通盘的概念是这样的,控股股东为了掌握对上市公司控制权,有一定量(x股)的股票他们是不可能卖出的,‘有效流通盘=总流通盘量-x’。一般意义上说,N值越大则对应股票的投机价值越大。此结论亦是依据庄盘操作原理而生成的。N值越大,说明庄家控盘程度越高,可能的价格波动空间也越大,这就是所谓的强庄股概念。所以N值越大,则对应股票的投机价值越大。由于中国股票没有价值(因为中国股票不分红),只有投机价值,所以操作中国股票只研究股票的投机价值就够了。我们经常看到,不同股票的市盈率有很大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不同股票的投机价值不同。从股票投资操作的角度来说,一支股票是什么不重要,市场参与者认为它是什么才重要。换句话说,‘一支股票好不好’不重要,‘有没有钱搞它’才重要。一支股票再垃圾,100个亿打进去,照样涨。基本分析的意义在于,终究是好的股票,别人更容易认为它好,没有其他的意义了。正是由于投机价值的差别,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8倍市盈率的股票不涨,60倍市盈率的股票照涨。原因就在这里。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三、论价格变动:
价格变动是一个复合运动。比如,地球在转动、火车在开动、同时人在火车上走动,这时人的运动轨迹就是一个复合运动。期货、股票的价格变动正与此类似,也是一个复合运动,这其中有基本因素导致的价格变动成份(体现价值,以基本供求曲线来描述)、有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因素导致的价格变动成份(体现投机价值,以投机因素曲线来描述)、有政策因素导致的价格变动成份(体现偶发性、随机性,以政策曲线来描述)。我们经常可以在学术研讨中看到,不同的分析流派相互指责。技术分析派说基本分析不好,可操作性差,投资风险可控性差;而基本分析派则说技术分析派不对,主观性太强,理论依据靠不住,等等。其实,不同的分析流派,所研究的是价格变动中不同的成份,都有道理,无所谓谁对谁错,做好了都能赢,做不好也都能亏。本人认为,对于战术性投资(交易头寸不推动价格),技术分析有着很强大的优越性(研究数据真实、可操作性强、风险可控性强、行为计划性强、利于客观化交易,等等);而对于战略性投资(交易头寸推动价格),则以基本分析见长(因为战略性投资一般是在跌的过程中买,难以使用突破跟进的交易方法)。技术分析的弱点体现为‘资金规模适应性’相对较差,而基本分析的弱点体现为‘行为计划性及风险可控性’很差。而真正的职业金融投资者,一般说来,总是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的。价格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随机性,金融投资的专业研究目标是:“明确价格波动中非随机部分的统计学特征”,并据此制定有效的行为策略。很多投资者对价格波动的随机性缺乏充分理解,导致其投资行为缺乏科学性,在赢利预期、风险监控等方面更多体现的是赌博性质。四、K线图分解:
 
我们通常看到的K线图代表着全部的价格运动。K线图可分解为三条曲线:“基本供求曲线、投机因素曲线和政策曲线”。将这三条曲线合并叠加,就是我们常见的K线图,而将K线图分解开来,就是上述三条曲线。我们所进行的K线图分解,类似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比如抛物线运动,可分解为:“一个水平方向的运动+一个垂直方向的运动。”。价格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正与此类似。  基本供求曲线体现着基本市场的变化规律,波动平缓且波动周期较长,基本供求曲线在道氏理论中,代表着“主级正向波”,既市场的主要趋势,一般在数年的时间周期内完成。投机因素曲线体现着市场参与者群体行为的规律性、体现着人性群体表现特征。投机因素曲线的波动周期较短,有时波动会很剧烈。投机因素曲线在道氏理论中,代表着“次级逆向波”。既市场的次要趋势,一般在三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周期内完成。政策曲线体现着偶发性和随机性。基本分析派是依据基本市场数据,研究基本供求曲线的波动规律,并据此制定行为策略。技术分析派是依据交易数据,研究投机因素曲线的波动规律,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吸收消化(因为市场价格包容一切),并据此制定行为策略。上述两者各有千秋,无所谓谁对谁错。
  
K线图分解示意图:第四节              论历史会重演
金融投资的研究工作是这样的,先主观提出策略假说(固定市场状态+固定行为规则),假设,如果某一固定市场状态(A状态)发生了,就采用一套固定行为规则(B规则体系)进行操作。那么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正期望值收益率呢?虽然上述策略在今天之后(未来)有没有正期望值收益率我们不能知道,但是上述策略在今天之前(过去)有没有正期望值收益率我们可以知道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库的检索得出结论。一种策略,过去成立,未来不一定成立;但是,如果过去不成立,则未来一定不成立。由上述研究过程可以看出,金融投资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数据库(基本市场数据库或交易数据库),换句话说,所有金融投资的决策产品都来源于对历史数据库的研究.使用决策产品进行投资操作,则是用历史数据库中形成的结论标示未来.所以历史会重演,是金融投资一切研究工作的前提.如果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历史不会重演,那么所有金融投资的研究工作都将毫无意义.  "历史会重演"是技术分析的三大前提之一(属于公理性前提假设),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历史会重演"呢? 一般人对"历史会重演"的理解是:"固定市场状态发生之后,价格运动有固定模式".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任何市场状态发生之后,价格都有多种可能的运动模式,可以上涨、可以下跌、可以调整。所以对"历史会重演"的正确理解是“概率意义上的重演”,也就是:"固定市场状态发生之后,价格以某种模式运动,有相对稳定的发生率".现在我们来讨论,历史为什么会重演? 首先从现象上说,用哲学上的类比,把两个同类事件进行比较:甲事件:你去问一个不识字的人,母猪生的小猪会是几条腿,他会告诉你“母猪生的小猪是四条腿”。他为什么会这样回答你呢?因为一直以来母猪生的小猪都是四条腿,所以他认为未来也会是四条腿。甲事件的性质是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认为未来会延续。乙事件:数据库检索告诉我们,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在概率意义上的规律一直重演到今天。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未来会延续。乙事件的性质也是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未来会延续。其次从学术上说,价格是人的行为结果。人的遗传基因,不仅遗传了人的肢体结构,而且遗传了思维方式、心理心态、认知感知环境的方式和方法,而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心态及认知感知环境的方式和方法影响乃至决定了人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行为选择。由此可以推论,人的遗传基因经过变形和重组,就构成了金融市场的遗传基因,所以历史会重演。那么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在概率意义上的规律有没有可能不再重演了呢?有,那是在人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时候。就象猪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时候小猪可能会变成三条腿一样。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五节   论金融市场上人类的能与不能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给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一定要是人类通过正常努力能够达成的,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妄想。那么,在金融市场上,人类能做到的是什么、不能做到的是什么呢?       1、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
至今为止,人类不能做到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绝对正确。不论无论你使用什么技术方法,无论你规定什么样的市场状态(条件组合),只要标本采集数量足够多,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市场运行状态满足你规定的状态定义时,价格运行都是可以上涨、可以下跌、可以横向调整。也就是说,人类不能做到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绝对正确。上述结论是可以证明的,我们用反证法很容易证明它。我们假设有一个人,他能够做到:“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绝对正确”。那么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金融市场的灭亡。因为他可以做到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绝对正确,所以他的交易可以满仓而且不需要止损。他的资金将会以2的n次方—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翻倍、翻倍、再翻倍,一直翻下去。这样不要过几年,全世界的钱就都是他的了,这怎么可能?因此可以反证:“人类不能做到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绝对正确”。既然不管我们使用什么方法都不能确定价格一定涨或者一定跌,那么金融投资研究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呢?虽然人类不能做到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绝对正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去发现,当某种固定的市场状态发生之后,价格上涨或者下跌的发生率。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某种固定的市场状态(A状态)发生之后,价格上涨的发生率是80%,这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意义,而且有重要意义。以后我们只要见到A状态,就可以制定多头交易计划,如果小概率事件(下跌)发生,就止损,控制风险,如果大概率事件(上涨)发生,我们就实现收益。单次行为结果随机,多次重复行为,平均概率体现,我们自然就赢了。2、对价格运行幅度的判断:在道氏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中有这么一条定理,叫“主级正向波不可测定定理”。该项定理说明,主级正向波的价格幅度和时间幅度是不可测定的。100年以前的人类没有能力测定主级正向波的幅度,现在的人类同样没有能力测定主级正向波的幅度。所以建议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应采用趋势跟踪技术,而不要采用趋势预测技术。
现代金融投资的趋向是追求投资行为的科学性,强调对投资行为后果的定量评估。在投资研究过程中可遵循以下道理。虽然人类不能做到对价格运行幅度的判断绝对正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去发现,当某种固定的市场状态(A状态)发生之后,价格运行幅度在固定区间内的发生率。以上所说的“固定的市场状态(A状态)”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里解释一下。“固定的市场状态(A状态)”是指使用交易数据或基本市场数据定义出的固定的模型概念。比如:头肩底上破颈线,该图形有五个线段所构成,首尾相连的共六个点。你只要把“各线段的规模”,“各线段之间的相对关系”,“个各点之间的相对关系”,分别描述清楚,既可定义出一个固定的模型概念。这样,你就可以到数据库中去检索,该状态发生之后,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发生率,进而制定有效的行为策略。3、基本推论:由上述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在金融市场上,对于使用技术工具的投资人而言,不存在下述的硬规律,“当满足A条件时,B事件一定发生”,即不存在必然性结论。很多技术型投资人,以必然性结论为追求目标,去苦苦努力,但结果却是在投资市场上损兵折将。他们在总结经验时,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投资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水平不足够高,功夫还不到家,有待继续努力”,而不知道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当满足A条件时,B事件一定发生。)根本不存在。如此说来,技术工具应该没有用了,恰恰不是,技术工具是有用的,因为市场存在着另一种软规律,那就是:“当满足A条件时,B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由于人类不能做到对价格运行方向及运行幅度的判断绝对正确,所以在实际投资操作过程中,投资人不能以单次行为结果为追求目标,只能以N次重复投资行为的总结果为追求目标。我们由此可得出如下引论:“在金融投资范畴内,把N次重复投资盈利的必然性建立在单次投资行为盈亏随机性的基础上是一个正确的投资哲学思想。”也就是说,单次行为结果随机,我们任何一次交易都可以止损,都可以输掉,我们不追求单次行为结果。那么我们追求什么?我们追求的是N次重复投资行为的总结果,比如100次交易,赢70次。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追到了,我们是不是已经赢了。可惜有很多投资者,依据人类的本能性思维,追求‘单次行为结果’:“我这次交易就一定要赢,不让我赢怎么办?不让我赢我就不出来。”该类投资者的行为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赢,二是他死。他的帐户资金也会体现出“零存整取”的特征,赢很多次,然后一下死掉。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六节     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逻辑区别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逻辑过程描述:自然科学的定义是:“相同条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相同结果。”自然科学的逻辑过程是:“由一个事实导出另一个事实”。如固定大小的力作用在固定质量的物体上(相同条件)会产生固定大小的加速度(相同结果)。同时,自然科学的结论一定拥有可重复性,也就是说,相同条件的实验,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重复N次, 结果都相同。
社会科学的定义是:“以研究社会现象为目标的学说。”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现象其实就是人的行为现象,所以研究社会科学断然不能离开人性。社会科学的逻辑过程是:“由一个事实导出参与者的认知,再由参与者的认知导出另一个事实。”例如:黄豆减产不能直接导致黄豆期货价格的上涨。黄豆减产这个事实只能导出市场参与者的认知,市场参与者在该认知的作用下去买入,买的行为导致了黄豆期货价格的上涨。二、错误的因导致错误的果:现代教育体系,更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接受自然科学的教育。在长期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已经下意识地形成了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我们得出的结论常常是“应该”或“不应该”。比如:“固定大小的力作用在固定质量的物体上应该产生固定大小的加速度”。如果我们在判断价格运行方向的时候,采用上述思维模式,我们就常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价格应该涨”或者“价格应该跌”。然而金融投资属社会科学范畴,价格波动体现着充分的随机性,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只能是概率意义上的结论。这类似在一个袋子里放入十个球(六个红球、四个黑球),随机摸一个出来,你们说我应该摸到红球还是应该摸到黑球?很多投资人,在思维、解决金融投资相关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不自觉地采用自然科学思维方法,从而导致整个研究体系和操作体系逻辑基础的错误。错误的因只能产生错误的果,这是规律。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七节            论赢利能力的标志
所有的投资者都怀着赢利的梦想进入金融市场,每一个进入金融市场的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赢利能力。那么一个投资者拥有赢利能力的标志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有着不正确的认识。有三种能力常被误认为是盈利能力,现逐一剖析。(1)、盈利经历不等于盈利能力:有些人有过阶段性盈利或一次性盈利的经历,便误以为自己拥有了盈利能力,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盈利经历不等于盈利能力。
一般说来,人的记忆是有倾向性的,他更能记住他喜欢记住和愿意记住的事情(如赚钱经历),而难以记住他不喜欢记住和不愿意记住的事情(如亏损经历)。这样长期下来,他记住了很多自己的赚钱经历,而把亏损的事情都忘了,于是他得出结论:“我拥有盈利能力”。这显然是很荒谬的,可众生就是这样。(2)看对行情的能力不等于盈利能力:有些投资者看对行情的能力较强,便以为自己拥有了盈利能力,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我们可以从具体的行为模式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如果他的投资行为没有风险监控措施,即不止损,那么只要看对行情就能盈利。但是人类没有能力保证对价格运行方向的判断绝对正确。如果某次看错了,那就是灭顶之灾。不管一个投资者资金翻过多少倍,不管他赚过多少个100%,他只需要输一个100%,他就归零了,显然不控制风险不可以。其次,如果他的投资行为有风险监控措施,即有止损规定,那么看对行情也可以输钱。例如:他在A点看涨,于是进场买入,买入然后,价格运行了一个调整形态,跌至B点,他止损出局,然后价格转头爆涨。他在A点看涨,只是经过一个调整形态,价格就涨了。他有没有看对?看对了。可从行为结果上看,他是亏的。由上述分析可得如下结论:看对行情的能力不等于盈利能力。(3)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不等于盈利能力:散户最羡慕庄家,因为庄家能影响价格。有些机构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或某个期货合约控盘超过一定的百比时,其交易行为会影响市场价格,甚至在短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涨跌。于是很多人便认为庄家拥有赢利能力,错了。这种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不等于盈利能力。庄家输钱的案例,在国际国内的金融市场上发生过很多次。以证券市场为例:2001年初,上证指数2450点时,上海浦东有私募基金1000多家。2001年至2003年,上证指数从2450点跌至998点,在此过程中,这1000多家私募基金被灭掉了80%。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做股票庄家的,都能影响市场价格,结果都死了。由此可得结论,拥有影响市场价格能力的投资者,照样可以输钱。既然上述各种能力都不等于盈利能力,那么一个投资者盈利能力的标志是什么呢?盈利能力的标志是能够从行为方法上保证单位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八节       论技术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熟悉工具、善用工具都是非常必要的。金融投资也不例外,精通技术工具、善用技术工具,是制胜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技术工具包含哪些内容?给个定义,它究竟是什么?技术工具的应用功能是什么?这些看似基础的问题,其实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了解,现逐一解说:一、金融投资技术工具的范畴:金融投资技术工具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1、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图形结构分析理论是研究K线图结构状态的学说。这些学说属于不同的市场状态描述体系。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循环周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用各自不同的方法描述市场状态,然后对一些相对经典的形态,作出定性的分析结论。例如,在道氏理论中,头肩顶跌下破颈线,视为看跌;三角形形态上限压力线突破,视为看涨。再如,在波浪理论中,一个经典的向上五浪推动结构加一个经典的三浪向下调整结构,视为看涨。然而这些定性分析结论的可操作性很差,行情是看涨,可行为规则如何确定?怎么开仓?怎么止损?怎么赢利退场?如果行为规则不科学,看对行情照样可以亏钱。鉴于现有理论体系的可操作性差,本人与1996年,创立了数量化金融研究体系,研制投资决策模型,用以制胜金融市场。后面有专题介绍。2、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是指用动力指标描述市场状态。不同的指标是价格(或量能)通过不同的运算逻辑而生成的,每个时间点的价格(或量能)对应着固定的指标数值,将不同时间点的指标数值按时间连续的方式连成线,就是指标曲线。如KD、MACD、RSI、DMI等等。当这些指标曲线呈现某种特定的状态时,即可得出一些定性的分析结论。例如:KD指标的K线向上穿越D,视为看涨;MACD指标出现死叉(DIF线向下穿越DEM线),视为看跌,等等。指标信号的可操作性较强,但离行为规则的科学性,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具体该怎么行为?还是要模型说话。3、价量研究理论:价量研究理论是通过“量能”与“价格形态”的配合,得出一些定性的分析结论。价量研究理论是技术工具中最不成熟的一个理论系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量能”属于次生信息。我们在描述市场状态的时候,常说“价、量、时”,显然,价格信息是第一位重要的,而“量、时”信息的重要性是低于价格信息的。所以价量研究作为一个理论系统至今还不是很成熟。然而,在模型研制的过程中,“量能信息”却极为重要。比如,在本人所创立的“股票杀庄概念模型”中,足够的“量能”就是极端重要的必要条件。二、技术工具的定义:我们上面对“技术工具的范畴”作了讲解,主要包括: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动力系统、价量研究理论,等三大部分。如果我们给一个定义,技术工具究竟是什么?可以这样下定义:“技术工具是在不同的市场状态描述体系中用来衡量市场价格运行形态所呈现的概率意义上的规律的工具。”。这个定义由45个字组成,句子结构复杂,不作解释,可能很多人都读不懂。我们现在来进行句子分析:“主-谓-宾结构:技术工具是工具。技术工具是用来衡量规律的工具。技术工具是用来衡量概率意义上的规律的工具。技术工具是用来衡量市场价格运行形态所呈现的概率意义上的规律的工具。技术工具是在不同的市场状态描述体系中用来衡量市场价格运行形态所呈现的概率意义上的规律的工具。”。这样解释,我相信用心的人应该可以懂了。在这里还需要作一个说明,不同的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动力系统指标、价量研究理论,其实就是不同的市场状态描述体系。比如,道氏理论,用持续形态、反转形态、推动、调整、支撑线、压力线,等概念描述市场状态。波浪理论用推动五浪、调整三浪、推动浪的变形、调整浪的变形,等概念描述市场状态。动力指标则是用指标曲线的形状来描述市场状态。所以说不同的技术工具产生于不同的市场状态描述体系。同时,技术工具只是对各种不同的相对固化的市场状态进行可能的定性分析,而这些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实用性必须经过数据库检验才可定论,切不可盲信盲从。三、技术工具仅仅是工具:很多人在进行理论工具学习的时候,都会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把“理论工具”当作制胜金融市场的法宝。我请大家想一想,“真正的法宝”你可能在一般书上读到吗?其实技术工具仅仅是工具,就好比枪手手中的枪;剑客手中的剑。同一只手枪,拿在许海峰的手里,能打个世界冠军,拿在一般人手里,什么也打不到。难道问题是出在枪吗?当然不是,问题是出在人。同一把宝剑,拿在成名剑客的手里,是无比的利器,拿在樵夫的手里,其功能就是一把砍柴刀。同理,技术工具的应用效果完全取决于使用者。我们在使用技术工具进行决策模型研制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明白技术工具的功能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不同技术工具的组合使用得出必然性结论(价格一定涨或一定跌)?当然不可能。不管我们使用什么技术手段,定义出一个“固定的市场状态”,只要通过全面的历史数据库检索,我们就会发现,该“固定的市场状态”发生之后,价格可以上涨、可以下跌、可以调整。也就是说,技术工不可能告诉我们:“价格一定会涨或一定会跌”,任何技术分析手段所得出的结论都只可能是概率意义上的结论。四、对待经典投资理论的正确态度:      对待经典投资理论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投资理论是社会科学范畴里的学说,并非什么真理,更不是什么制胜金融市场的法宝。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大多都是100年前的产物。现在,金融市场上的很多价格形态都是当年的查尔斯.道和艾略特没有见过的,所以他们的理论体系难以全面涵盖现有的市场状态。这就要求金融市场的后来者,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既有的理论体系,予以丰富和完善。作为职业金融投资研究员,出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完全可以自制工具。五、单一技术工具不具有正期望值收益率:
 
华尔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使用单一技术工具,以各种可能的行为规则,进行统计、运算。结果发现,对单一技术工具而言,不管你使用什么样的行为规则,都不能赢利。也就是说,单一技术工具不具有正期望值收益率。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在模型研制的时候,必须使用多工具组合才可能赢利。”。六、技术工具的相关性问题:  投资决策模型的研制,往往需要多工具组合使用。那么所使用各技术工具之间的相关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所使用的两个技术工具的相关性足够强,从实际意义上说,我们等同于用单一工具。比如:一定参数的KD和MACD就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这样,我们表面上看,使用了多工具组合,但实质上是使用单一技术工具,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所以作为金融投资的专业研究员,在进行模型研制的时候,必须保证所选择技术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足够低(相关系数足够小),当然,完全非相关最好。七、卓越决策产品的生成:单一时间架构的多工具组合不可能产生卓越的决策产品(胜算率85%以上)。“多时间架构+多工具组合”所构成的分形概念,有可能生成卓越的投资决策产品。分形概念是指:“不同时间架构,共同形态特征。”。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九节       论投资方法
这里所说的投资方法不是指以各类分析为基础的行情预测方法,而是指以价格分布的统计学特征为基础的决策方法。预测与决策有着本质性的差异。预测之结论的性质归属是“看法”,如看涨或看跌;而决策之结论的性质归属是“做法”,它指的是具体的行为规则(包括买卖规则、加减码规则、风险管理规则等)。   投资方法虽然千变万化,但总体说来可分为两类,即主观化投资方法和客观化投资方法。主观化交易:依据主观对客观信息的分析、判断、运算、决策,制定并执行交易计划的过程。主观化交易的三大要素: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地占有资料、理性的思维过程。客观化交易:依据“固定市场状态+固定行为规则”的数据库检索结论,制定并执行交易计划的过程。可观化交易的三大要素:市场状态定义、行为规则定义、行为结果参数(九项指标)。一、相对固化的才叫方法:  相对固定的市场状态加上相对固定的行为规则所构成的行为模式,叫做投资方法。这其中,相对固化的叫主观化交易,绝对固化的叫客观化交易。完全不固化的行为模式,不叫投资方法,叫“胡乱做”。  我们在证券公司或期货公司,常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牛市我怎么做、熊市我怎么做、推动行情我怎么做、调整行情我怎么做。”。其实他这不叫方法,这些都是无用的废话,牛市可以随时结束、熊市也可以随时展开、推动行情可以随时转入调整、调整行情也可以随时展开推动。当他在某一时点介入市场,他怎么知道介入之后:“是牛市?是熊市?是推动?还是调整?”。如果真能知道,那交易就简单了,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不可能知道。那么真正的投资方法是什么呢?真正的投资方法是一贯性的,牛市我是这样做、熊市我也是这样做、推动我是这样做、调整我也是这样做,这种一贯性的、相对固化的才叫方法。正是由于投资方法的一贯性,才导致中国证券市场2006-2009年出现了戏剧性的现象。大家想一想,在06-07年的时候,在上证指数奔向6000点的过程中,中国证券市场曾经出现过那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那么多所谓的股神,为什么现在都不存在了?都跑到哪里去了?其实这种现象正是由于投资方法的一贯性所导致的,在上证指数奔向6000点的过程中,他们用一种方法进行投资操作,此时其方法主要兑现的是收益,由于他们过度投机,所以收益率很高,于是就出现了:“股神和优秀基金经理”等现象。但是在上证指数从6000点向下跌的过程中,他们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去行为,但此时其方法主要兑现的是风险成本,由于他们过度投机,风险成本格外惨重,于是一个个被扫地出门。
结论:阶段性表现不能代表投资方法的性质,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投资方法阶段性表现好而定性其为好方法,也不能因为一个投资方法阶段性表现不好而定性其为坏方法。投资方法的性质必须在历史数据库中进行全面检索方可最终定论。二、投资方法与投资者:
 
    很多投资者,满世界去找方法,误以为找到一个卓越的好方法就能制胜金融市场、就能包打天下。殊不知,这种想法何其天真!何其错误!有时,我也会遇到这样的投资者来找我讨教方法,希望我教他一套可以制胜金融市场的法宝。每遇到这样的投资者,我都会耐心地告诉他:“投资方法必须适合投资者的特征才有意义,你能用的方法对你才有意义,一个投资方法,不管它是如何的卓越、不管它的胜算率多高、收益率多高,只要它逆境期的任何一项指标能够击穿你的心理极限,这个方法都和你没有关系,你用不了。”。        国内很多职业金融培训机构,做法更是可笑。他们会去找一些阶段性赢利率很高的投资者,把这些阶“阶段性赢利率很高的投资者”作为品牌去营销,在市场上广泛招募学员,收取一定学费,然后让“阶段性赢利率很高的投资者”作为教官,通过短期授课的方式向学员传授一些投资方法。很多学员天真地以为,花几万块钱就能获得制胜金融市场的法宝。这怎么可能啊!大家想一想,‘股票期货操作的盈利能力’就相当于‘合法抢银行的能力’,这么珍贵的能力怎么可能轻易获得?
其实,投资方法有着严格的“不可套用性”。张三研制的能够稳定盈利的投资方法,李四来套用,这样李四也可以稳定赢利吗?答案是:“不可能”。原因有三个:1、       不能度过逆境期:假设张三的投资方法胜算率80%,年收益率100%。张三告诉李四价格状态规定和行为规则规定,同时会告诉李四这个投资方法很好,胜算率80%,年收益率100%。李四去套用了,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任何投资方法都必然会存在“顺境期”和“逆境期”。所谓“顺境期”就是“赢利事件”集中发生的时期;“逆境期”就是“亏损事件”集中发生的时期。张三的投资方法胜算率确实是80%,但问题的关键是,概率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会出现小概率事件集中发生这种现象,胜算率80%的模型,最大连续亏损6次,很正常。在最大连续亏损事件发生的时候,第一次、第二次止损,李四是能够正常执行的;第三次、第四次交易又止损了,李四咬咬牙,还能执行;但接下来,第五次、第六次交易又止损了。这时李四会怀疑投资方法的正确性,当第七次交易机会来临的时候,李四不敢交易了,而接下来该方法正常的交易表现是连续20次盈利。但是由于他失去执行力,导致他该亏的钱亏了、该支付的风险成本支付了,而该赢的钱却赢不到。这就是“投资方法不可套用性”的具体表现。2、       误解止损规则:
 
  张三告诉李四行为规则,A状态发生,进场买入;B状态发生,止损退场;C状态发生,盈利退场。假设某次交易:A状态发生了,李四进场买入,跌至B状态,李四止损退场,然后价格转头爆涨,李四后悔了。该类事件重复两次之后,李四会怀疑止损规则的正确性。在以后的交易中,当再次发生需要止损的状态是时,他不止损了,结果行情爆跌,他死了。然后接下来,按方法规则是连续十次盈利。大家想一想,是方法有问题?还是操作者有问题? 3、误解风控规则:
 
  张三告诉李四金融市场是有风险的,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单次交易的风险额度必须小于帐户资金总额的2%。但在连续盈利事件发生之后,李四会做这样的思考,如果单次风险额度不是2% 而是10%,那么交易盈利会放大五倍。于是他改变了风控规则,把单次风险额度放大到10%。这样,一旦“逆境期”出现,只要连续止损三次,就已经亏损30%了。一个投资者,使用一种方法去操作,只要亏损达到30%以上,一般说来他就会废弃这个方法。不是方法没有效,而是他用不了。由上述分析可见,投资方法有着严格的“不可套用性”。三、投资方法的资金规模适应性问题:   我在市场上见过这样的现象。有一个期货投资者,在半年内把一个10万的帐户做到了500万,名声大振。于是很多人慕名而来,把资金委托给他,让他代为操作。在不长的时间里,其资金规模达到了5000万左右,结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亏损近60%。我感到奇怪,就去找他聊天。结果发现,他的操作方法属短线操作,用于决策的是‘时间规模很小的价格形态’,行为精准度很高。我很快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是他的投资方法在资金规模适应性上出了问题。他的投资方法按中国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只能承载1000万资金,结果让他操作5000万,不输才怪。任何投资方法都有其适合的资金规模限制,原则上说,决策时间规模越小、精准度越高的投资方法,资金规模适应性越差。大资金可不是随便做的,要有相应的方法才可以哦。
 
四、大众接受的方法一定是无效的:金融市场是一个群体博市场,“大多数人是输家”是金融市场的基本格局。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1、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市场总亏损大于市场总盈利;2、一个高手会赢多个低手。所以“大多数人是输家”是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进而可以推论,大众接受的方法一定是无效的。很多原本有效的分析理论、技术工具,一旦被投资大众接受,便会失效。这是因为,当这些理论、工具被投资大众接受之后,就产生了一个对抗性矛盾。那就是,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大多数人是输家”,而这些理论、工具却要‘大多数人成为赢家’,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金融市场进行自身矫正,让原本有效的理论、工具失效,从而维持“大多数人是输家”的局面。
结论:要成为金融市场的赢家,必须使用没有被大众接受的“投资方法”。五、所有投资方法的遗憾:
 
  由于人类智能水平的限制,我们找不到‘受市场毁灭性打击’发生概率为零的投资方法。也就是说,任何投资方法,‘受市场毁灭性打击’的发生率都不是零。所以雷曼倒了、美林倒了,美国长期资本基金二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变成现实,也倒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从事金融投资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金融投资研究的目标是要找到一种投资方法,让该投资方法受市场毁灭性打击的发生概率在100年内足够低。这就类似,空难事件的发生率不是0,但是由于空难事件的发生率足够低,所以航空公司可以照样营运,两者是同一个道理。六、投资方法的顺、逆境状态评判:任何投资方法都对应有顺境市场状态和逆境市场状态。各种市场状态下都能盈利的投资方法是不存在的。例:将市场可能的状态分为A、B、C三类,A是顺境状态、B是中性状态、C是逆境状态。在我们选择一种投资方法的时候,我们必须先搞明白该投资方法在各种状态环境下的表现,最关键的是逆境状态(C状态)下最坏操作结果(最大连续亏损、资金最大回撤比例等)及其发生率。使用一种投资方法的前提是,你可以接受该方法的最坏的交易结果。七、投资方法有效性的验证:   一种投资方法是否科学?不能以单次效果或阶段性效果作定论。必须以全面的数据库检索结论作为依据,定性其成立或不成立。足够宽的时间跨度、足够大的检索面积、足够多的标的数量,是定论方法有效性的前提。(1)、期货投资方法的效性验证:
      基本条件:三年以上的时间跨度(一个循环短周期)、200次以上的标的数量。(2)、股票投资方法的效性验证:
    基本条件:五年以上的时间跨度(一个循环短周期)、200次以上的标的数量。八、投资方法背后的原理:(1)、行为后果统计数据:
   行为后果统计数据所表现的是市场全体参与者群体行为在概率意义上的规律(包括操作者本身)。(2)、利润的买单者:  当我们用一种投资方法赚了钱,生成了利润,一定有人亏了这笔钱,钱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必须要明白,是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逻辑过程?为我们买了单。如果我们不清楚所用投资方法生成利润的买单者,那么最后的买单者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九、投资方法与心理素质:
在投资操作过程中,心理素质是执行力的基础,而坚持执行交易计划是金融投资的生命线。大多数投资者都会在“方法”逆境期的时候,失去执行力,甚至废弃有效的方法。从这个角度说,越优质的投资方法可以满足越低劣的心理素质。所以研究者追求模型的高胜算率意义重大,模型高胜算率的第一意义不是生成利润,而是让投资者能用它。十、研制投资方法的正确目标
 
  追求有效的方法,而不是有道理的方法。研究投资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者、一类是战士。学者搞研究更注重原理上的合理性,而战士搞研究更注重应用上的有效性。很多投资者搞研究喜欢教条主义,哪个理论怎么说的、哪个大师怎么说的,把这些当做真理来奉行,这样做投资,不死才怪。大多数投资者,在研制投资方法的时候,总是本能地去寻找有道理的方法,而真正智慧的投资者,一定会把投资方法的有效性摆在第一位。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投资方法的有效性呢?数据库检索是保证‘投资方法有效性’的唯一途径,我们虽然不能保证今天之后,某投资方法的有效性,但是今天之前‘该方法是否有效’是可以保证的。由于人性的稳定性,导致价格波动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是延续的,所以,原则上说,过去有效的方法在未来也应该是有效的。当然,‘大环境的变化’(比如,人类的技术革命等)有可能导致‘投资方法有效性’的变化,所以,‘投资决策模型’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跟踪维护,观察其收益曲线的稳定性,进而判定是否有修缮的必要。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十节    论金融投资风险
金融投资是风险投资,投资者做任何一笔交易,在他选择预期收益的同时,都选择了预期风险。任何形式的投资操作,其投资风险都不可能为零,因为风险是金融投资的成本,在金融市场上,无本生意是不存在的。作为投资者,清楚其投资方法的风险特征,比清楚其投资方法的赢利特征更重要。1、风险的概念:泛谈风险,它是一个概念,表示金融投资过程中潜在的亏损可能性。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词是“潜在的”,潜而不显,这让投资者容易产生麻痹心理。第二个词是“可能性”,既然是可能性,那么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让投资者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很多人死在金融市场上,都是由于上述两种心理所导致的啊!而对于一个成熟的职业金融投资者而言,在每一次具体的投资计划中,其投资风险一定是一个具体而精确的数字,并且风险一旦发生,就果断执行,止损离场,控制风险。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是存活于金融市场的基础,不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投资者早晚会被市场灭掉,原因是:“一个投资者,不管他的帐户资金翻了多少倍,不管他赚了多少个100%,他只需要输一个100%,他就不在了。”。2、风险的来源:金融投资的风险究竟来源于哪里?绝大多数投资者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是错误的,‘认为金融投资的风险来源于金融市场’,这是绝对错误的认知。在这个问题上,媒体起到了严重的误导作用,很多电视证券节目,都会有“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字样内容,好象金融投资的风险是来源于金融市场。其实金融投资的风险根本不是来源于金融市场,而是来源于投资者的操作方法。大家想一想,同一个帐户在同一个金融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其行为后果所体现出的风险特征是完全不相同的,比如,张三的方法,风险监控能力强,其行为后果的风险系数就低;李四的方法,风险监控能力强差,其行为后果的风险系数就高。同一个帐户在同一个金融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其行为后果所体现出的风险特征不一样,风险来源于哪里?是来源于金融市场吗?当然不是,显而易见,金融投资的风险来源于投资者的操作方法。3、风险的本质:金融投资风险从本质上说是什么呢?是投资成本。不管我们做什么生意,都有其必要的投资成本。比如,开一个加工企业,我们要盖厂房、买设备、买原料、招工人,这些都是成本,要等到产品销售以后,投资才能收回。做股票、做期货,这么高回报的生意,它怎么可能没有成本?金融投资成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在投资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例如,执行一个这样的交易计划:用100万买股票,预期盈利20万,预期风险5万。这笔交易的投资成本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这笔交易的投资成本是用来买股票的100万,错了,这笔交易真正的投资成本是可能输掉的5万。大家明白了吗?很多投资者,做交易不肯止损,这是什么心理?分明是要做无本生意。大家想一想,这个人世间,有无本生意可以做吗?当然没有。所以,凡是要在金融市场上做无本生意(不肯止损)的人,都一定会被市场消灭掉,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早晚而已。4、预期风险与预期利润之间的逻辑关系:任何一笔交易,在我们选择预期收益的同时,都选择了预期风险。那么预期风险与预期利润之间究竟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呢?它类似钓鱼过程中鱼饵和鱼的关系。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用我们愿意承担的预期风险作为鱼饵去钓预期利润这个鱼。  既然预期风险与预期利润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鱼饵和鱼的关系,那么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我们应该明白,那就是鱼饵的价值应该远远小于鱼才对。但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上,用钻石、用黄金做鱼饵钓鱼的人遍地都是。举例说明:假设某投资者,听到一个消息,说某股票会涨,股价10元。他决定买这个股票,同时决定涨到11元,赚1块钱就卖掉,盈利10%。这样,在他买进这个股票的同时,他的鱼已经锁定了,鱼=1。可买了之后,股价没有涨,反而跌了。当股价跌到9块的时候,他的想法变了:“再回到10块钱,不赚钱我也走了”。结果股价没有回到10块,而是进一步跌到了8块,当股价跌到8块的时候,他的想法又变了:“再回到9块钱,亏点钱我也走了”。就是在这样期望和等待的过程中,风险被一步一步地放大。股价跌到5块了,实在受不了了,砍了吧,一刀砍下去,鱼饵=5。用价值5块钱的饵,去钓价值1块钱的鱼,显然是很愚蠢的,但我们看看证券、期货市场,有多少人在这样钓鱼啊!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十一节    论2%原则2%原则是本人所提倡的帐户资金风险管理原则。也就说任何单次风险额度必须小于帐户资金总额的2%。假设投资方法是大概率胜算,单次风险2%,单次收益4%-6%,就这样把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全部打碎掉,通过多次重复的交易方式,让投资方法的平均概率有机会得以体现,积小胜为大胜,这才是金融投资的真谛。那么怎样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切实的执行该原则呢?具体做法如下,在设计一次交易计划时,用进场规定状态出现时的价位减去止损规定状态出现时的价位得一差值M,该差值M为基本交易单位(期货是一手、股票是一股。)的交易风险。用帐户资金总额的2%除以M所得的商即为应该的交易量,也就是应该交易的期货合约手数(或股数)。如此操作,任何一次止损砍仓,资金损失一定小于等于帐户资金总额的2%。任何一个行为金融的策略,在它对应一个好处的同时,一定会对应一个坏处,2%原则也一样。那么2%原则所对应好处和坏处又是什么呢?先说坏处,以2%原则来管理帐户风险,你失去了爆利的可能,你不可能一个月收益200%。而2%原则所对应的好处是能让你在金融市场上不死,市场几乎永远不能灭掉你。以2%原则来管理帐户风险,就行为结果而言,被市场以连续亏损形式消灭的概率比空难事件的发生率还要小5万倍。假设你的投资方法只有60%的胜算率,100万资金连亏50次,这个事件的发生率等于(0.4)的50次方,大家可以自己用计算器去算算。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十二节  论金融投资的生命线
什么是生命线?所谓生命线就是:“你守住就能活,守不住就不能活。”。那么金融投资的生命线是什么呢?坚持执行交易计划是金融投资的生命线。一个投资者执行一次交易计划并不难,但执行一次交易计划是没有意义的,而坚持执行却非常困难,用的话来说:“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因为市场会用各种可能的办法诱惑你,让你去更改交易计划,除非你在行为金融领域已经大彻大悟,否则你很难坚持。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执行力是一切的基础,在思考执行力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者会误判自己的能力,误认为自己拥有执行力,真的吗?调查数据显示在全体金融市场参与者中,能够连续10次执行交易计划的人,所占比例20%;能够连续20次执行交易计划的人,所占比例10%;能够连续100次执行交易计划的人,所占比例小于1%。你就是那1%的人?
很多事情是知易行难,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其实大道至简,有效的方法并不复杂,只是你做不到而已。以减肥为例,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就是:“少吃多运动”,这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几乎所有的减肥教练都会告诉你这样的数字:“100个人参加减肥训练,能在两个月之内控制体重的人占10%,能在一年之内控制体重的人只占1%。”,这是50年来的统计数据。金融投资也一样,只有极少数的人拥有坚定地执行力,所以只有少数人能赚钱,大多数人一定是输家。第十三节  论职业金融专家的行为模式
任何一个投资者,只要他的操作行为符合下面三个词、六个字,他就是一个职业高手。这三个词、六个字就是:“计划+执行+风控”。一、计划:这里的计划当然是指‘交易计划’。 ‘交易计划’是完整的投资行为决策链,一个完整的交易计划包括三个状态规定:    1、进场状态规定:进场点;2、亏损退场(止损)状态规定:止损点;3、赢利退场状态规定:赢利点。     初学者对上述概念还有可能不清楚,现举例说明一下:比如10元买入一支股票,9元止损退场,20元盈利退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投资行为决策链。因为在10元买入股票之后,股价不到20元、则必到9元,进退场的规则是完整的。再如下图:价格一论上涨推动之后,出现三角形调整。价格向上突破三角形的上线时,在A点买入,之后,如果价格跌破三角形的顶点(B点)止损退场,价格上涨幅度达到三角形最大宽度(C点)盈利退场。这也是一个完整的交易计划,因为A点买入之后,价格不到C点则一定会到B点,也就是说该决策链是完整的。我们曾经对580个三角形调整形态进行过统计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做法的胜算概率为71.6%。如果我们每一次交易都能够坚持以大概率为背景,那么多次重复交易就必然是盈利的,当然单次行为结果是随机的。其实最有效的投资方法就是简单有效事情重复做,积小胜为大胜,而不是追求单次交易的暴利。二、执行:这里的‘执行’不是指单次执行,而是指坚持执行,没有不执行。有计划而不能坚持执行,等同于没有计划。所以,坚持执行交易计划是金融投资的生命线。我遇到过这样的投资者,10次交易,前面9次都执行了计划,但有一次没有执行止损规则,结果市场把他灭了。他在见到我,就抱怨:“我为什么这样倒霉,就一次没有止损,就被杀了。”。我给他解释‘道氏法则’,当面包掉到地毯上,往往是沾着奶油的一面向下。好人做一件坏事,往往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所以,做交易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还是当老实人、做老实事,坚持执行交易计划吧。三、风控:这里的‘风控’当然是指风险控制。很多人在做交易的时候,总是反复思量,如果做赢了会赚多少;而不愿意去思考,如果做亏了会赔多少。因此在确定交易量的时候,常常有过度投机的行为。其实,对任何一笔交易来说,明白‘预期风险’远远比明白‘预期收益’更重要。所以职业金融专家一定会格守2%原则,把每一次交易的风险控制在帐户资金总额的2%以内。四、投资者的疑问: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投资者,他们对上述说法有疑问。在一次投资报道会上,有一位投资者这样问我:‘ 张老师,如果我做到了你所说的三个词、六个字,我就变成职业投资高手了?我投资水平不高,做不出优质的交易计划,我也能成为投资高手吗?’。我对他说:‘我向你保证,只要你能做到这三个词、六个字,行为有计划、能坚持执行、风险有效可控,你一定是职业高手。即便你的交易计划品质不够好,胜算率不够高、收益率不够高,你也在高手中论,你是高手中水平比较差的。’我接着对他说:一个投资者,如果他守不住这三个词、六个字,行为无计划或不能坚持执行或风险不可控,分析水平再高,也是业余水平。
附件: 您没有[登录]或所在的用户组无法查看附件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十四节  论金融投资的内功修炼方法
但凡人类做技能性的事情,基本功都是必须的。以修炼武学为例,真正的武功一定是:“内功+招式”。而没有内功的招式往往被叫做“花拳秀腿”。做金融投资也一样,没有基本的内功是不可能做好的。那么,金融投资内功如何修炼呢?“读图记图”是金融投资内功修炼的唯一方法。所谓“读图记图”就是把一幅幅的K线图印在大脑里,把它记住。我们的职业研究员要求记忆3000幅K线图,这大致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有人会说,用两年的时间,去记住3000幅K线图,好象做法笨拙,其实这是一个似拙实巧的训练方法。因为作为一个投资者,如果他的大脑中能记住3000幅K线图,就等同于他能记住2500年的交易,这样,什么价格形态他没见过?价格波动的规律他自然就知道了。假设某一投资者,不懂任何投资理论,也不掌握任何投资工具,只要能记住3000幅K线图,他就是个投资高手。虽然他不会任何招式,但是他内功深厚,类似武学范畴内的内功大师。该类投资者只要略通投资原理,其交易效果就会优于金融市场上绝大多数没有内功的交易者。然而,“读图记图”是有技巧的,是要用工具的。如果不会用工具,不懂得记图技巧,别说3000幅图,就是300幅图你也记不下来。现在讲解“读图记图”的技巧:1、记图列表:序号、名称、时间架构、时间周期、备注。
记图列表共五列。第一列是序号,1、2、3—3000。第二列是名称,标明某幅图表,是哪支股票或哪个期货合约的K线图。第三列是时间架构,标明某幅图表,是周K线、日K线还是小时K线。第四列是时间周期,标明某幅图表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第五列是备注,标明某幅图表的哪个局部结构在实际操作上能给你什么启示。2、使用工具:“读图记图”必须使用技术工具。如波浪理论、道氏理论等。这样可以把一些局部图形概念化,比如:“经典五浪推动+之字形调整”、“推动+旗形调整+上线突破”等等。这样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3、将一幅图进行波段划分然后分段记忆:
 
利用显著的顶、底,可将一幅图分成若干段,然后分段记忆。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4、类比记忆法:将形状类似的图形放在一起记忆,这样只要记住区别就可以了,记图效率高。5、重要顶和底的价位、发生时间是记图的关键:重要顶和底是不同波段的分水岭,记住这些关键点,便很容易记住整幅图。6、推动形态的速率、调整形态的形状也是记忆的要点:
相临的推动形态与调整形态之间的相对关系,对未来行情有着极端重要的影响。该类记忆,是“读图记图”的重中之重。
第十五节  论价值投资与价格投资
所谓价值投资,就是先判断交易标的的价值,然后用价格于价值作比较。当价格低于价值,做多头选择;当价格高于价值,做空头选择。基本分析派是典型的价值投资者,该类投资者所使用的分析数据是“基本市场数据”。   所谓价格投资,就是以价格波动中非随机部分的分布特征为基础,制定投资策略。价格投资者最注重的是价格波动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性。技术分析派是典型的价格投资者,该类投资者所使用的分析数据是“交易数据”。   就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而言,在中国期货市场上,价值投资是可行的,而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价值投资是不可行的。但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主流投资方法正是所谓价值投资,我们从券商和基金的研究报告可以清楚的看到整个市场的主流研究方向。大家在研究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数据和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希望据此发现股票的价值,然后进行价值投资。大家注意,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根据对股票的价值判断,制定行为策略。这样的做法真的能成立吗?答案是不能。记得在2008年底的时候,我在北京参加过一个投资研讨会,与会者大多是金融学的博士、博士后等高学历的投资者。的议题以“价值投资”为中心展开,议程一天。的整个上午,我在耐心地听讲,都是些价值投资的,直到下午3点,有位金融学博士做报告,大谈价值投资、要模仿巴菲特等等。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在他报告结束后的互动时间,我就举手发言。我说:“就你刚刚的报告,我可不可以谈一个自己的观点,再问你两个问题?”他说:“当然可以”。于是我就说:“我的观点是: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在中国A股市场上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你买的和巴菲特买的不一样,你买的是股票,巴菲特买的是资产,巴菲特买的每一股股票,都有着足够的资产内涵,上市公司的经营红利他是能拿到的。同时,他可以去查上市公司的帐、可以去换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你能吗?假设你的钱足够多,你把‘中国’的股票都买了,你能把‘中国’的董事长换了吗?当然不可以,因为这需要国务院批准。在经济学上,股票的价值等于上市公司一股股权未来可能红利的总和减去同周期银行存款收益,也就是说,股票的价值是和红利相关的。而在中国A股市场上,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每股收益一分钱和每股收益一块钱其实是没有区别的,反正你都拿不着。这已经充分证明了,在中国A股市场上价值投资不成立。”接下来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11个月的时间,还是这些股票、还是这些主营业务、还是这些管理团队,整个股票市场的价值能变多少?”他想了一下回答我:“大概能变化10%”。我说:“请你去把上证指数的周K线打开看一下,11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已经从6100跌到1800了,整个市场70%市值都跌没有了,你告诉我价值投资怎么做?第二个问题是:在市场的背后,是什么因素影响、左右着价格,让价格可以摆脱所谓的价值约束,单方面运行?”。他只用了一句话来回答我:“那你说为什么?”。于是我就花了20分钟为大家做讲解。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苹果会向下运动。假设有三个人,一个人认为苹果离开树以后会向下运动,他的认识是正确的;两个人认为苹果离开树以后会向上运动,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结果苹果不会理睬那两个错误认识的人,会继续向下运动。但是对应到金融市场上,情况不同了。假设某股票价值15元,股价10元。同样有三个人,一个人认为10元的股价应该涨,他的认识是正确的;两个人认为10元的股价应该跌,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而接下来的市场状况是:一个人去买,两个人去卖,由于卖的力量更强,价格还真的跌了。从结果上看,认识正确的人亏了,而认识错误的人赢了,大家想想究竟谁对谁错?结论:金融市场全体参与者,不仅是价格的追随者,同时是价格的制造者,推论A股价值投资是不成立的。针对第二个问题,作了如下讲解。主导价格运行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市场参与者的整体情绪和未来预期是主导价格运行的根本原因。如果大家预期上证指数会从6100跌到1500点,那就会跌到1500点,也就是说价格是全体市场参与者整体行为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支股票是什么不重要,市场参与者认为他是什么才重要;一支股票好不好不重要,有没有钱搞它什么才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八倍市盈率的股票不涨,六十倍市盈率的股票照样涨。既然如此,作为一个投资者,怎样的行为策略才是科学的呢?在金融市场上真正科学的行为策略应该符合凯恩斯的选美法则。一支股票,我认为它该涨还是该跌不重要,市场主流资金、全体参与者认为它该涨还是该跌才重要。那么我们用什么工具去倾听市场的声音、侦测全体参与者的意向?最好的工具是—投资决策模型。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十六节  论专家理财
所谓专家理财就是投资专家帮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操作。专家理财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那么它到底对不对呢?1、专家理财的必要性: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化的分工已经非常细致,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很多其他行业的优秀份子,比如:一个地产专家或者一个IT专家,在他们介入金融市场之后,他们往往选择自己直接操作。这就类似木匠去打铁,一个人是个好木匠,他木工活干得非常好,现在他需要用一把剪刀,他一定要自己去打造吗?当然不要,打铁是铁匠的事。金融投资也一样,你不是金融专家,就不要自己去操作,金融投资最好让金融专家去做,就算他亏,也比你亏的少一点。2、国内专家理财现状:  美国人做专家理财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他们的规则体系已经相当成熟。而在中国国内,专家理财进行了十几年,结果却让大众十分失望。目前国内专家理财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1、公募基金;2、私募基金;3、专户理财(灰色地带)。国内十几年专家理财状况让投资大众深感迷惑。比如,有个张三,一年赚了很多钱,就自诩专家,于是很多人把钱委托给他,让他代为操作,结果却出现严重亏损。这样的事在国内可以说成千上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到底是专家理财错了,还是其他的原因?其实专家理财没有错,国内专家理财之所以效果恶劣,是因为大量的伪专家充斥于这个市场。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投资报告会,一年有上万场。在这上万场的报告会里,每一个站在台上做报告的人,我们都会先给他带一顶帽子:“他是投资专家”。真的是吗?那可不一定。下面我们就里谈谈职业金融专家的鉴别。3、职业投资专家的鉴别:  职业金融专家是不会凭空而成的,职业金融专家的生成有其必要的过程。一个投资者要成为职业金融专家,有三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学习过程+修炼过程+实战过程”。1、学习过程:首先说学习过程,学习学什么?学习:原理+工具。原理就是金融投资原理,主要是从事金融投资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例如,对价格生成和变动的理解、对风险的理解、对交易计划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等等。工具就是专业投资工具,包括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动力系统的各种指标等等。那么学习能不能把我们学成一个专家?不能。不管什么技能,闻记之学(闻是听、记是记住)都不可能把你推到技能的顶层,那么什么能把你推到技能的顶层呢?是你自性智慧的流露,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你体悟到的、你感悟到的、你参悟到的,这些有你智能内涵的东西,才可能你推到技能的顶层。所以在学习的基础上还需要第二个过程。2、修炼过程:修炼过程有两部分内涵:读图记图+模型研制。读图记图的目的是修炼内功。在读图记图和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模型研制,制造科学、卓越的决策产品。然而,做出好的模型,到真正实现交易赢利,这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在人类金融界,能赢利的模型很多,但能赢利的人却很少。所以一个投资者要成为真正的金融专家,还需要第三个过程--实战。3、实战过程:一个没有下过水的人,就不可能真的会游泳;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就不是真正的战士。同理,一个没有实战过程的人,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职业金融专家。在实战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稳定的心态(完全戒除贪心与恐惧)、坚定地执行力。这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这两项基础,任何投资技术都毫无意义。4、职业投资专家的行为模式:其实,职业金融投资者并不神秘,任何一个投资者,只要其行为模式符合职业规范的要求,他就是个职业人,但不一定是专家。那么职业金融专家的行为模式是什么呢?职业金融专家的行为模式是:“计划+执行+风控”。这里的计划当然是指交易计划(完整的行为决策链—明确的进、退场规则。),每次交易都有明确完整的行为计划,这是成功投资的基础。有计划,不能执行,等同于没有计划,所以坚定的执行力至关重要。风控是指有效的风险控制,格守2%原则。
大道至简,有效的方法并不复杂,问题的关键是—你做的到吗?第十七节  论主观化投资与客观化投资
一、主观化交易:主观化交易就是依据主观对客观信息的分析、判断、运算、决策,制定并执行交易计划的过程。主观化交易的三大要素: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地占有资料、理性的思维过程。主观化交易是对交易机会进行定性判断(如价格会涨还是会跌),强调行为的艺术性,对交易者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投资大师,属于主观化交易者。如江恩、理查.丹尼斯等。现在我们来分析主观化交易的三大要素。1、“首先是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如果形成如下逻辑模式:“实践-理论-实践”,则该社会活动就进入了高级阶段。如果人类的某一实践活动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只是停留在实践层面,那么该社会活动则处于低级阶段。不管我们做什么,科学的理论指导都是必不可少的。金融投资也一样,科学的理论指导是主观化交易制胜的前提。具体地说,理论指导我们什么?无非两个方面:正确的思维模式(对某一市场状态该怎样想?)和正确的行为模式(对某一市场状态该怎样做?)。至于对市场状态的解释、对价格形态的解释,这都属于思维模式内涵。在一定的市场状态中、一定的价格形态下,可能的行为提示,这属于行为模式内涵。然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制胜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不是充分条件,这大家要明白。
  
2、“客观地占有资料”:“客观地占有资料”是主观化投资的另一要素。相关的信息资料是我们判断市场的依据,如果我们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本身有误,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市场判断也必然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用以判断市场的信息资料必须具备三重属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可获得性。只有这样的信息资料对投资决策才有意义,否则只能是误导。
 3、“理性的思维过程”“理性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主观对客观信息的加工过程。通过主观对客观信息的分析、判断、运算,进而实现有效的决策。在此过程中,一定不要含入既有的主观倾向,亦不可含入个人喜好成分,要中肯、客观,只有这样才算是“理性的思维过程”。有些投资者,买了一支股票,看到利好该股票的信息,就欣然接受;看到利空该股票的信息,就本能地拒绝接受,这是“理性的思维过程”吗?当然不是,这是愚蠢。二、客观化交易:客观化交易就是依据“固定市场状态+固定行为规则”的数据库检索结论,制定并执行交易计划的过程。可观化交易的三大要素:市场状态定义、行为规则定义、行为结果参数(九项指标)。客观化交易是对交易机会进行定量判断(某一行为模式的胜算率是70%还是70.1%),强调行为的科学性,对交易者心理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客观化交易是通过投资决策模型来实现的,所谓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对规定市场状态做固定行为选择,再以若干指标精确评估行为后果。现在来解释一下可观化交易的三大要素。
 1、“市场状态定义”“市场状态定义”就是用电脑得懂的语言,定义出一个可公度的概念。比如,AB是一段上涨的推动行情,在我们描述这段行情运行速度的时候,我们就不能用“涨得快”、“涨得慢”这样的字样来描述,因为这样的描述电脑听不懂。但如果我们说“AB之间单位时间内上涨的百分值大于一个数字”,这样电脑就可以懂了。“市场状态定义”是研制投资决策模型的基础环节,只有明确唯一的“市场状态定义”才可能进行数据库检索。同时,使用动力系统的指标描述市场状态很容易,而使用图形识别技术描述市场状态很困难,这就是为什么算法模型研制的技术难度低,而图形识别模型研制的技术难度高。算法模型就是通过数据计算来实现投资决策的模型,图形识别模型是以图形形状识别来实现投资决策的模型。一般说来,图形是由线段构成,而线段由点来确定,所以图形识别模型中的市场状态描述,是定义一系列固定性质的点,然后由点确定线段,由线段构成图形。2、“行为规则定义”“行为规则定义”是要明确,当模型所要求的市场状态发生之后的行为规则。比如,怎样开仓、怎样止损、怎样赢利退场、风险系数,等等。行为规则的设定在模型构建中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卓越的“市场状态定义”配合科学的“行为规则定义”才可能研制出卓越的模型。如果“市场状态定义”很好,但“行为规则定义”不够科学,就会常常出现看对行情亏了钱的现象。“行为规则定义”的依据来自五个方面:1、“市场状态定义”的性质:根据“市场状态定义”的性质,判定理论上最优的行为规则。然而理论上的判定,数据库认不认?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所有金融投资行为策略的选择标准是否正确,终极裁判是数据库。2、胜算概率:
胜算概率是模型参数中最重要的一个。在设定行为规则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让胜算概率更高。比如止损幅度放大,可以提高胜算概率,但是会放大单次交易风险。这样做到底是不是划算,要依据“资金曲线”的状态来最终判定。
3、利润风险比:
就是预期利润和预期风险的比值,当然这个参数越大越好。但是利润风险比和胜算概率是负相关关系,对于同一个“市场状态定义”,利润风险比提高,必定导致胜算概率降低,两者的均衡是很重要的。
4、收益率:
收益率是指平均年收益率,当然此参数越大越好。
5、收益波动率:
收益波动率=(某年收益率/前一年收益率)*100%。收益波动率越小越好,因为收益波动率小就意味着收益稳定,我们都知道,稳定收益比爆利重要。有时我们甚至会牺牲收益率,来降低收益波动率。
3、“行为结果参数”
“行为结果参数”就是用来评估模型质量的九项指标。他包括:胜算概率、利润风险比,标的总数、概率分布特征、信号发生频率、人为不可控风险发生率、资金最大回撤比例、平均年收益率、十年资金曲线,等。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十八节  论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泛指客观化交易。包括使用模型决策的人工投资行为和以模型为基础的软件化金融投资行为。一、程序化交易的描述:1、程序化交易就是对固定市场状态做固定行为选择,再以若干指标精确评估行为后果(常用的九项指标)。2、程序化交易就是以市场状态定义和行为规则定义为基础的软件化金融投资行为。3、程序化交易就是用统计学手段研究人性群体表现特征。既研究群体行为在概率意义上的规律性。以上三种描述,第一项是程序化交易的内涵;第二项是程序化交易的表现形式;第三项是程序化交易背后的原理。二、简介模型概念:如下图,价格一轮向上的推动行情(时间幅度、价格幅度、运行速度等,有明确的数字限定。)之后,出现一个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的五个点有明确定义。)调整形态。当价格向上突破三角形上边压力线,在A点买入进场。A点买入之后,如果价格向下跌破三角形顶点B点,止损退场;如果向上价格升至三角形最宽的幅度C点(Mac=Mde),止损退场. 三、模型胜算概率的定义   依据模型概念,对历史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所有符合模型概念定义的市场状态,对所有符合模型概念的市场状态采用相同的行为规则,然后统计:“由进场点开始计算,价格波动触及止损点之前,达到盈利退场点的发生率。”上述发生率就是“胜算概率”。四、技术模型研制的工作流程:
技术模型研制的工作流程一般说来可分为三个步骤:1、提出假说:假设A状态发生,按B规则体系行为,具有正期望值收益率。提出假说可以依据传统分析工具,可以依据研究员自制的工具,也可以依据研究员的直接经验(读图记图的内功修养)。2、粗研:此时不涉及行为规则,只判断上述假说的市场状态发生之后,价格沿固定方向运行的倾向性是否足够强烈。进而判定所提出假说科学性,看其是否具有足够的正期望值盈利率。3、精研:在粗研之后,针对具有足够的正期望值盈利率的市场状态假说,设定具体的行为规则,同时进行数据库检索,并记录模型参数的九项指标。然后,反复调整既定的模型参数、调试既定的行为规则,尽可能提高模型的使用性能(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概率分布均匀化。)五、模型行为后果评估体系:1、标地总数:(必须大于150)
2、胜算概率:(胜算概率的定义) 。
3、概率分布特征:最大连续亏损次数、最大连续盈利次数。
4、资金最大回撤比例:(要求小于15%)
5、信号发生频率:N次/年.
6、人为不可控制风险发生率:要求小于1/3000。
7、平均利润风险比: 要求x>3/1.
8、平均年回报率为:(要求大于30%)
9、十年资金曲线:六、简介建模技术    由于计算机强于计算,所以算法模型的研制难度相对较低;而图形识别模型的研制难度相对较高。但是,图形识别模型的应用功能远比算法模型强大,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要研制图形识别模型。建模的基本思想是—要求二级以上的共振状态,单级技术状态很难形成高品质的模型。    算法二级共振模型研制很容易,只要用特定的大参数指标状态,确定行为背景;用特定的小参数指标状态或K线组合,确定行为规则,就可以了。图形识别二级共振模型的研制难度极高,非行业顶级专家,不能完成。七、关于模型研制过程中的数据盗用问题:  在进行模型数据校验的时候,很多研究员会犯“数据盗用”的错误。这就会导致,实际交易数据与理论研究数据的巨大差异。那么什么是“数据盗用”呢?所谓“数据盗用”就是用后面的数据确定前面的行为规则。举例说明,我们用2000年到2010年的数据来确定一个模型的行为规则,在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我们会采用经过数据库比对的、行为结果最好的一组参数来算帐,这样就犯“数据盗用”的错误。因为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2008、2009年的数据是什么,所以2001年的策略只能用2001年以前的数据来确定,但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却用了2008、2009年的数据来确定2001年的策略,这等于盗用了未来的数据,所以这样研究结论一定是失实的。
为了避免“数据盗用”,研究员在进行模型研制的时候应该是逐年策略、逐年算帐的。这样,研发的工作量会比“数据盗用”大很多倍,但是没有办法,这样做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样,理论研究数据才可能接近实战数据。八、建立数据库:
 
在模型研制过程中,当提出假说(明确市场状态定义和行为规则定义)完成以后,粗研和精研是反复的数据库检索工作。所以,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高效率的数据平台是研制投资决策模型的先决条件。九、关于校验数据的选择:研制股票投资决策模型,不存在校验数据的选择问题,因为股票只有一组交易数据。  研制期货投资决策模型,校验数据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可以使用“商品期货指数”的数据作为校验数据,必须使用单合约数据作为校验数据。我们在实战中遇到了这样的教训,在模型研制的时候,以“商品期货指数”的数据作为校验数据,那么在实际交易的时候当然也就以“商品期货指数”的价格状态确定行为规则,而买卖行为只能在单合约上进行,后来就发现,按“商品期货指数”的图表,没有触及止损规定,但单合约的图表触及了止损规定,这就给实际交易带来了麻烦,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后来我们就得出结论:不可以使用“商品期货指数”的数据作为校验数据,必须使用单合约数据作为校验数据。十、不同模型产品之间的相关性问题:   在投资者拥有多个模型产品的时候,不同型产品之间的相关性必须明确结论。否则,当风险集中释放的时候,就会打穿操作帐户的风险底线,或者打穿操作者的心理底线。实战的教训:2009年初,在世界金融风暴之后,全球商品期货价格与美圆指数呈强烈负相关,同涨同跌。当时我们用了七个模型同时对多个帐户进行操作,结果在2009年二月和五月出现了两次风险集中释放。我们所采用的七个模型,平均单个模型最大连续亏损4次,可我们把七个模型组合使用,竟创造了最大连续亏损12次的记录,资金最大回撤比例高达24%。后来我们总结经验得出结论,风险集中释放是由于所用的七个模型中,有四个属于强相关模型,于是我们就做了调整,并规定:“针对同一帐户操作的所有模型之间必须相关系数足够小。”。这可以通过对模型概念的判断,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比如,道氏理论的压力线向上突破和大参数KD指标向上穿越,表面上看,相关性不强;实质上看,相关性很强。因为这两种状态都是由于价格上涨而形成的。十一、模型的实际交易参数与研究参数的比较:模型的实际交易参数一定比研究参数差,这是长期实战的结论。究其原因,首先实战的进场价位和止损价位一般会比研究数据差;其次,当有实盘资金针对某一状态介入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价格运行规律,换句话说,就是存在一定的冲击成本。
 
经验结论:
   模型的实际交易参数=研究参数*(0.85)十二、程序化交易原理合理性探讨:
 
     由于价格是人的行为结果,所以价格波动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否存在规律,就自然而然地转换到另一个命题上---人类群体行为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否存在规律性?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假设在沙漠中有一个点,立着一块空白的石碑,一个人走到这里,继续前进还是转头后退,结果是随机的,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如果我们让10万个人在这里做选择,就可能有规律。如果10万人的选择是前进、后退各50%,没有呈现出显著的规律特征,我们可以换个方式,继续测定。如果我们在这里设置一幅美好的图案,比如一幅沙漠绿洲、一幅田园风光等,那么继续前进的人是不是会增多呢?如果我们在这里设置一幅恐怖的图案,比如一幅骷髅图案、一幅金字塔图案等,那么转头后退的人是不是会增多呢?有可能。我们把这种测试重复N次,就可以得到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就表示了沙漠中10万人在特定环境下群体行为的规律性。而这美好的图案和恐怖的图案就相当于金融投资专业研究领域内不同的模型概念。在沙漠中,我们用不同的图案去测定那10万人群体行为的规律性;而在金融市场上,我们则是用不同的模型去测定金融市场参与者群体行为的规律性。我们做金融投资的专业研究,就是要去发现各种不同的市场状态发生时,金融市场参与者群体行为的规律性,我们要知道他们大概率的选择是什么。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十九节  论对冲交易对冲交易就是对两个强相关标的进行等量反向的交易。对冲交易可分为无风险对冲和低风险对冲两种。一、无风险对冲:   无风险对冲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股指期货-股票的无风险对冲;第二类是同一期货品种不同交割月份之间的无风险对冲。1、第一类:股指期货的交割规则规定,‘期指’到了交割期,依据‘现指’进行现金交割。也就是说所有股指期货最终以‘现指’为标准平仓。该规则保证‘期指’到了交割期必须向‘现指’回归。但在股指期货的交易期间,‘期指’是围绕 ‘现指’上下波动的,经常会出现正、负价差。可在‘期指’对‘现指’的摆动高点,做空股指期货、同时按沪深300指数的权重,买入全复制的300支股票(有交易软件可协助完成),等待出现‘期指’对‘现指’的摆动低点,可获利平仓。该项操作完全无风险,如能掌握技术、熟练操作,年收益率可达10-15%。2、第二类:  同一期货品种不同交割月份之间出现顺差价(前低后高),即可进行无风险跨期套利交易。由于投机因素的存在,同一期货品种不同交割月份之间有时会出现前低后高的顺差价,当此差价大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无风险套利的交易机会。
对于期货商品无风险套利价差的研究,相同的价差对不同的商品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通过公式将价差转换为年收益率,这样对所有的商品就有一个统一的统计标准。我们研究的方向是首先统计在历史上当实时价差偏离合理价差后,所对应的年回报率达到什么位置会向合理价差方向回归。以此来确立我们可以进行套利操作的年回报率范围,通过对这些发生过回缩的年回报率回缩幅度进行统计分析,来确立我们了结平仓的年回报率范围。依据统计结果,我们将交易机会分为三类。第一类机会:当顺价差满足我们的收益最小期望值(比如价差折合年回报率4%),且在统计结果中发生回缩相对集中的年回报率位置,我们运用30%资金(套利操作总资金)进行第一步建仓。若建仓后价差回缩到预定位置,我们就了结平仓。若建仓后价差没有回缩,而是进一步放大,我们就不平仓,继续等待第二类机会的出现。第二类机会:统计结果中发生回缩次数集中的年回报率相对较高的位置(比如价差折合年回报率7%)。在第一次建仓后,价差未回缩,且到达第二类年回报率范围,我们运用40%资金第二步建仓。建仓后若价差回缩,我们平仓了结所有仓位。如果第二类建仓后价差仍未回缩,继续放大,我们就等待第三类机会的出现。第三类机会:统计结果中接近历史最高年回报率且发生回缩次数相对集中的位置(比如价差折合年回报率11%)。在第二次建仓后,价差仍未回缩,且继续扩大到第三类年回报率范围,我们运用最后30%资金进行第三步建仓。若价差回缩,则我们平仓了结所有仓位。若第三步建仓后价差仍继续扩大直到近月合约交割,则我们交割近月实盘,等待远月交割。付出合理成本后回收资金。以上是整个对冲的操作原理和操作行为规则,该类操作模式,可以在无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年收益20%以上。
这是一种无风险的投资方法,但是这种投资方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可以实现:(1)一定量的后备信用资金:顺差价跨期套利的开仓量是由可接现货的资金规模来确定的。由于杠杆效用,期货交易的资金用量是很小的。如果有一定量的后备信用资金,就可以将顺差价跨期套利的开仓量放大。而十次套利操作可能只有一次需要接实盘,九次都可以盈利平仓。后备信用资金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以放大一次接、抛实盘的操作规模为基础,把九次盈利平仓套利操作的交易规模都放大了。(2)开一个法人期货账户,且该法人企业,有所有期货品种的经营权。为接、抛现货做好准备。二、低风险对冲操作低风险对冲就是对两个强相关标的进行等量反向的交易。该类操作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发生的概率小切风险率很低。低风险对冲模型可分为两类:强相关商品对冲模型和股指期货-股票阿尔法对冲模型。1、强相关商品对冲模型:强相关商品可分为两类:(1)、原料相关(如罗纹钢-线材);
(2)、用途相关(如菜油-豆油)。两个强相关商品的价格波动,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以用比价(或差价)关系曲线来描述。利用比价(或差价)关系曲线的波动规律研制的模型,即为“强相关商品对冲模型”。(实盘交易数据):2009年11月1日~2010年8月02日
1、总交易时间:10个月
2、总交易次数:117次
3、月平均交易次数11.7次
4、胜算概率:88.74%
5、总收益率:47.96%
6、最大风险回撤:1.48%
7、收益率曲线(以100万为起始资金)
2、股指期货-股票对冲模型。原则上说,股票与指数应该是同涨同跌的,相关性很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去发现一些特定的股票组合,他们的表现强于平均水平。买入股票、同时等价值做空股指期货。将此股票选择策略模型化,即为股指期货-股票的阿尔法对冲模型。阿尔法对冲模型的股票组合选择标准是:要求该股票组合的价格波动强于平均水平(牛市中比大盘涨得多、熊市中比大盘跌得少。)。这样就可以形成超额收益。目前已经开发的主动性对冲对冲模型有两个。(a)、强庄概念对冲模型:中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格局是:政策市+庄股特征。强庄概念对冲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强庄股强于大盘平均水平。利用技术手段发现强庄股,在强庄股建仓完成、洗盘结束,主拉升展开的初期,买进股票,同时等当量做空股指期货。将此做法模式化,即为“强庄概念股指期货-股票对冲模型”。
强庄概念股指期货-股票对冲模型参数:
胜算率:70%;
收益率:47.5%;
资金最大回撤比例:10%。(b)、优质概念对冲模型:优质概念对冲模型的基本概念是:“做空股指期货,等量买入优质概念股票组合(20支)。优质概念对冲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优质股强于大盘平均水平。模型资金曲线如下: 第二十节   论战术性投资与战略性投资
所谓战术性投资是指:市场价格与所交易头寸相对静止的交易。也就是说,本身的交易不推动价格,换言之,自身交易量相对足够小。战术性投资一般表现为技术盘操作。   所谓战略性投资是指:市场价格与所交易头寸相对运动的交易。也就是说,本身的交易推动价格,换言之,自身交易量相对足够大。战术性投资一般表现为庄盘操作。  战术性投资与战略性投资的分析方法、行为模式、风险特征、流动性要求等都不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一、 分析方法不同:战术性投资以技术分析和学术分析为主要分析手段,强调行为的精准性,操作行为易于模式化。战略性投资以基本市场分析为主要分析手段,强调平均交易成本,操作行为难以模式化。战略性投资者也会做技术分析,但是,战术性投资者和战略性投资者做技术分析的立场是完全相反的。作为战术性投资者,其技术分析的目标是要让自身的交易跟上市场价格波动的韵律;而作为战略性投资者,其技术分析的目标是要让市场上大多数战术性投资者的交易跟不上价格波动的韵律。二、行为模式不同:  战术性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一般体现为“点”进出,就是在一个价格点上,完成进场或退场。行为精准度可以很高,同时,可以模式化操作。而战略性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一般体现为“区域”进出,就是在一个价格区域内,完成进场或退场。行为精准度可以很差。同时,战术性投资行为一般体现为顺势交易,而战略性投资一般体现为逆势交易。三、风险特征不同:战术性投资的操作风险可以精确控制,甚至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的数量级别。而战略性投资者的操作风险不可能精确控制。我在2000年以前,是做战略性投资(庄盘操作)的。但是在2000年之后,就放弃了者种操作模式,改为技术盘操作。这根源于我当时读的一本书,该书上阐述了金融投资的最高原则:“在风险最小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我对该原则做了如下思考:“风险最小的前提是控制风险、控制风险的前提是评估风险、评估风险的前提是精确描述风险。”。我认为庄盘操作的风险无法精确描述,所以2000年之后就放弃了庄盘操作。也许在将来,等我找到了精确描述庄盘风险的方法之后,我还会继续进行战略性投资。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二十一节 定性交易法则(做你会做的,赚你会赚的)战术性投资可分为两类:图式化交易和模式化交易。图式化交易是对交易机会进行定性判断(某状态下看涨还是看跌、买还是卖等),强调行为的艺术性,对交易者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该类交易属定性交易。模式化交易是对交易机会进行定量判断(固定市场状态+固定行为规则,要求胜算率、年化收益率、风险值等数字明确),强调行为的科学性,对交易者的心理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我本身是做定量交易的,是一个模式化交易者。但是作为一个模式化交易者,必须要有模型产品,这是要以长期的研究工作为基础的。目前,股票、期货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不具备作为一个模式化交易者的基础,所以他们只能做定性交易。定性交易法则:1、趋势:通过技术分析、基本分析等方法,明确趋势的方向,然后顺势交易。当然没有一种分析方法可以100%的明确趋势的方向,任何分析方法所得出的趋势方向判断结论,都只能是概率意义上的结论,只是定性分析方法不能得到概率的准确数字而已。2、大小:明确分析者所判定的趋势规模,是小规模的中短期趋势,还是大规模的长期趋势。3:阶段:明确分析者当时的市场环境,是在一轮趋势初期、中期、还是后期。4:好坏:明确趋势的健康程度。一般说来,交易者总是在“推动形态+调整形态”之后,新一轮推动的初期介入市场(突破跟进)最为有利。所以,趋势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推动形态+调整形态”的好坏。“推动形态”速率越快越好、结构越简单越好,反之为坏。“调整形态”角度越小越好、结构越紧凑越好,反之为坏。交易者可以通过上述四个原则的判断,做你会做的,赚你会赚的。“做你会做的,赚你会赚的”属于合法经营,“做你不会做的,赚你不会赚的”属于抢劫。抢劫的风险是巨大的,一直抢下去,总有一天你会被抓到的哦。日内交易图书馆欢迎您的光临! 
 第二十二节  论投资大师的生成
一、论股票、期货的赢利能力:   操作股票、期货的赢利能力相当于合法抢银行的能力。大家想一想,抢银行的成功率只有2%,98%的概率会被抓到,而且抓着就枪毙。就算成功了,抢到的钱是赃款,还不敢随便用。做股票、做期货赚100万,就是一个数字,往你的帐户里一写,就是你的了,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接下来大家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么珍贵的能力,怎么可能轻易获得?二、投资技术水平分级:由于股票投资的赢利能力非常珍贵,所以很多投资者为了获得该项能力,用尽心机。他们到处去学习,花费了很多的工夫,但始终不能真正获得赢利能力。这其中的问题很多,但学习不对机是一个重要且普遍的问题。所谓“学习不对机”是指:学习内容和投资者当下的投资水平不匹配。比如,一个张三,他是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水平,我现在教他‘微积分’,你们说他学得会吗?当然学不会。所以,教学对机很重要,小学二年级水平,就教他加、减、乘、除;初中水平,就教他代数、几何;大学水平可以教他‘微积分’。教投资也一样,必须清楚受教者当下的水平。为了帮助广大投资者进行有效的学习,特将投资者的投资水平由低到高进行六个级划分:
1、学前班水平:   不掌握任何专业理论,靠耳朵决策。行为无计划,无主动性止损经历。追求单次行为结果,不赢利不退场。2、小学水平:看过几本投资书籍,对专业理论略有了解,但不深入。自以为会看图,靠眼睛决策。行为无计划,有少量主动性止损经历。绝大多数交易,追求单次行为结果,不赢利不退场。3、中学水平:  基本掌握技术工具(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及常用指标等)。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靠大脑决策。有明确的交易计划,但不能坚持执行,常有不执行计划的事件发生。其决策模式属于主观化交易(定性交易计划)。4、大学水平:  拥有一定的投资内功。精通各种技术工具(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及常用指标等)。拥有一般功能的客观化投资决策模型。靠模型决策,其决策模式属于客观化交易(定定量交易计划)。行为有计划,基本能坚持执行,偶而有不执行计划的事件发生。
5、硕士水平:
拥有深厚的投资内功。精通各种技术工具(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及常用指标等),同时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工具。拥有功能卓越的客观化投资决策模型(卓越的模型参数)。靠模型决策。行为有计划,能够坚持执行,绝无不执行计划的事件发生。6、博士水平:   拥有深厚的投资内功。精通各种技术工具(图形结构分析理论及常用指标等),拥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工具,同时拥有自创的逻辑结构完整的投资理论体系。具有做教官的水平。拥有功能卓越的客观化投资决策模型(卓越的模型参数)。靠模型决策。行为有计划,能够坚持执行,绝无不执行计划的事件发生。三、学会一种投资操作技法的标准:  在时下的金融市场,存在一些金融投资培训公司,找一些投资水平好的人做教官,去开收费培训班,传授五花八门的投资操作技法。很多学员都有这样的体验,老师教的操作技法都学会了,可实际一做交易,照样继续亏损。他们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是教官教的技法没有用吗?其实不一定,完全有可能是这样:教官教的技法是有效的,只是你没有真正学会。教官教你:当A状态发生,你就采用B行为规则。你都记住了。表面上看,你学会了,但从本质上说,你并没有学会该项技法。学会一种投资操作技法的标准是:“你必须在历史数据库中,对该项技法做过检索性研究。”。只有你对技法做过检索性研究之后,你才真的知道它是成立还是不成立。如果你的检索是—它不成立,你会放弃它。如果你的检索是—它成立,那么你在应用过程中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坚持执行。四、成为投资大师的路径:“学习+训练+实战”是成为职业投资家的前提。一般说来‘天才’可以直接学技法,这相当于佛法里的顿法。而一般的人才只能按照:‘原理+工具+技法’的学习程序,循序渐进地学习,这相当于佛法里的渐法。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训练(模拟交易)和实战(实盘交易),你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投资大师’。然而,原理和工具的学习往往枯燥的,但这是必须的,除非你不做股票。五、论教官与学员的关系:金融投资教官与学员的关系类似教练员和和运动员的关系。例如,我可以教大家,最标准的蛙泳动作是什么,最科学的训练路径是什么。但是至于你游泳的速度能到什么水平,取决于你的训练,那一下一下的划水训练是要你自己做的,我不能替代你。金融投资的教学与此类似,我可以教大家投资原理和修炼方法,但那一本一本的专业书要你自己读,那一幅一幅的图表要你自己记,模型研制要你自己做,我不能替代你。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学会一招绝技,就能打遍市场、纵横天下,这只是白日做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