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忍shinobi:奥一,撞了南墙又回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2:33:51
中国互联网十八摸之第六摸:奥一,撞了南墙又回头
作者:徽剑 提交日期:2006-8-6 5:45:00 中国互联网十八摸之第六摸:奥一,撞了南墙又回头
  
  本人开始写<<中国互联网十八摸>>,总共将有18篇文章,咱将摸遍中国互联网,呵呵,欢迎大家指正QQ:543914296 有朋友给我发来消息说有些问题似乎没有展开,这确是有,因为网上写时间有点仓促,文字上非常粗糙,在写完全部后,我会进一步整理,添加详实的内容,有机会咱也出一本书,呵呵呵
      
      
  =============================
  
  
  一,收购的牛气
  二,外行搞网络
  三,结婚12天就想儿子出世
  四,不可不说的八分斋
  五,撞了南墙又回头
  
  先说明一下为什么要说奥一,奥一并不大,但是他的前身是著名的深圳热线,也是原来互联网初创的老牛网站。后来一直偏安于一方,一致一年不如一年,终于在2005年被南方报业收购。
  南方报业在收购伊始,也曾雄心勃勃,提出了不少新的点子,也是一个传统媒体试图大张旗鼓地向互联网发展的例子,值得摸一摸。
  
  
  一,收购的牛气
  
  奥一网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原深圳热线合作的网站。去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复变更域名和网站名称,今年1月11日上线公开测试。升级改版后的深圳热线为“奥一深圳”,作为奥一网旗下重要子频道,升级后继续全力服务于深圳市民。
  
  我们来看报道:
  “经过两个月时间的调试,奥一网今日正式上线,将着力打造中国第一个面向web2.0的新闻互动社区网站。今日正式上线后,奥一网将随即拉开系列互动活动序幕。 ”
  
  “奥一网的核心理念为“看见了一切”,以“一个中国,四个城市”框架循序出击。面向中国城市年轻人群,重点植根于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四个都市。”
  
  “奥一网有关负责人介绍,正式上线的奥一网将牢牢坚守“杂交、两栖、混血”宗旨,依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优质资源,着力于打造中国第一个面向web2.0的新闻互动社区网站。所谓新闻互动社区网站,主要产品包括: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通过内容整合、协同策划、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提升互联网在信息生产链中的地位,形成全新的“杂交”产品;打通新闻、牛客(newsblog)、博客、报料平台、论坛等各板块通道,形成以新闻生产、传播、评价、再生产为循环的互动社区;着力开发博客、牛客、EDM电子杂志、RSS等web2.0内容,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社区;另外还将加强城市工具资讯社区建设。”
  
  看完这些雄心壮志的豪言壮语,你有什么感想?是心潮澎湃吗?是眼前一亮吗?
  
  再来看一首诗:《奥一网,第一网 》
  
  奥一网,已进入倒计时,
  横空出世的那一刻已扑面而来。
  那一刻,将成为传媒界之盛事,
  那一刻,将成为全球华人网民之幸事,
  那一刻,将会让业内为之恐慌……。
  
  几大门户网站,我们不屑一顾,
  我们同类,但决不同质,
  他们所有的,我们将摒弃,
  他们没有的,我们将开创,
  我们摒弃的,正是网民为之生厌的,
  我们开创的,将是受众期盼已久的,
  重建秩序重新洗牌的时刻已经到来。
  
  我们所拥有的,他们将无法模仿,
  我们具有良好的企业体制和文化,
  我们具有独到的新闻理念,
  我们具有成熟的经营理念,
  我们具有成功的经营团队,
  我们具有线上线下的互动优势,
  我们具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
  这些他们有吗?他们没有,他们已无法具有。
  
  我们万事俱备,我们枕戈待旦,
  我们豪情满怀,我们成竹在胸,
  我们将颠覆门户网站,
  我们将撕裂广告市场,
  我们有勇气有精力面对一切挑战,
  我们有激情有智慧成为网络界的王者,
  王者之冠,必将非我们莫属。
  选择奥一网,选择双赢!
  选择奥一网,选择未来!
  
  还看今朝
  
  牛吧?哈哈哈,我们今天再来侃侃而谈看看现实
  
  二,外行搞网络
  
  南方都市报当初的想法是不仅仅把奥一当作其报纸媒介的补充,而是报纸和媒体两条腿走路。3月28日,南都隆重推出的专为奥一而专门作的宣传《奥一圣经》,可见其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南都梦想的就是要成为“媒体上帝”,让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得到完美的结合,于是用圣经来传达奥一的理念。
  
  一直以来,网络上的原创东西不多,都是你我之间互相复制粘贴,然而网络资讯的原创越来越重要,省去中介化,所谓奥一网的“牛客”带来了一种新的媒体整合方式,通过报纸与网络的协同的作用新方式。直接把新闻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奥一大举宣扬:牛客,号称比博客更牛的客,取意NEWS BLOG,强调所有关心新闻的博客,“在个人的博客里,将每天所见所得的最新社会事件加以记录,就成了牛客,人人都是牛客。”,不需要名气和地位,只要你每天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写出来,哪怕是芝麻大的一点小事,都会有影响力, 因为来这里的人都是来看新闻的,哪怕是花边新闻,这样接近了新闻及时性。
  
  我们可以看到,南方都市报实际上想以所谓的“牛客”为核心,使奥一网跟南方都市报来一个“网报互动”,其实这种形式本质上就是博客新闻。定位于“中国第一个面向Web2.0的新闻互动社区网站”的奥一网按照这种模式发展又如何呢?
  
  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它让世界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博客的力量。1998年1月17日深夜,德拉吉在他的网站上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复印前的最后一分钟,星期六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抽掉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没有人知道德拉吉的消息来源,但他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报道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的人,并在整整半年时间内,引领了美国的“舆论导向”,使传统的主流媒体蒙羞。
  
  方兴东曾经在一次传播学论坛上说过,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2.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者叫跨媒体就是1.5,而2.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或者叫“个人媒体”。
  
  博客具有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的特点,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天然地与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作为业余的非商业性的传播力量,相对于专业传媒组织系统专业的报道新闻来说,显得还比较稚嫩。对此,学者彭兰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对现代社会来说,信息是一刻都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保证其全面性、稳定性。只有专业机构才能通过规范的、持续的信息采写、发布活动,满足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二是非专业人士参与网络传播,会导致信息的复杂化,人们很难判断什么信息是准确的。”
  
  一项关于公众对媒体信任度的全球调查显示,公众对互联网博客的信任度最低。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委托某公司进行的这项调查显示,在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10230名受访者中,有82%的人称国家电视台是他们最信任的新闻来源,75%的人信任全国性报纸,69%的人信任地方性报纸,67%的人信任无线电广播,只有25%的人信任互联网博客,有2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信任博客。
  
  真实、准确,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传统新闻报道,由于是通过专业人员和专业途径来进行的,所以报道具有很好的全面性和深度性。
  
  奥一网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互联网的一个本质特点:所谓的WEB2.0网络上实际是鱼龙混杂.。
  
  笔者在第四摸博客上说了:
  
  “博客的出现确实打破了新闻传播由新闻机构进行垄断的格局,使得“草根”也享有了新闻传播的权力,形成了对既有传播格局的颠覆。这是博客出现的意义所在,仅此而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因为博客与像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相比力量实在是太小。在中国,门户实际上是整合了全国的新闻资源的一个平台,全国的新闻媒体都在为这些专业门户打工。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数十万新闻人才和数百万通讯员等来提供的,这种规模是单枪匹马的博客无法具备的。虽然,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身在现场的博客往往能利用随身携带的简便数码设备进行第一现场的报道,但这种时候往往是有限的,只能是对新闻机构报道活动的一个补充,属于偶尔为之的多。
  
  其他由门户提供的内容也正是由于“基于编辑选择”,从而具有系统、全面及时等特点,博客可能会在比如某些问题的角度上有独到见解,但是毕竟属于业余,而且互相之间无法像门户网站编辑那样形成一个分工明细组织严密的队伍,所以在整体编辑内容和效果上是无法与之相相抗衡的。”
  
  离开了互联网的特点去搞所谓的“网报互动”,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奥一是由根本就不懂网络的外行在领导。
  
  三,结婚12天就想儿子出世
  
  奥一网于2006年元月11日上线测试,同年3月16日正式上线, 3月28日,奥一网就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行一场盛大的上线答谢会兼广州地区广告推介会。在会议上如此宣传:
  
  “奥一网在战略规划中提出按“一个中国、四个城市”循序出击的思路:奥一网将继续稳定和提升其在深圳的影响力,以深圳作为奥一网的发展基础。目前奥一网在深圳己成为当地的第一网站,拥有注册网民40多万户,论坛、非常男女、品味深圳等栏目深受网民欢迎,在深圳市场积累良好,优势明显。”
  
  其实在这里,奥一的高层估计是昏了头,要知道"奥一深圳"是实际是原来的"深圳热线",本来就是深圳地区的第一网站,所谓的这些成绩跟现在的奥一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奥一深圳”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于深圳,也就是说所谓的新奥一在广州没有任何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奥一管理层居然脑袋发热就想打开广州的网络广告市场:
  
  “奥一网一位高层认为,华南地区经济发达,广州、深圳这两个城市因其城市网民的消费能力强,素来都成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根据2005年CNNIC的互联网调查,华南地区在用户比率和网站数上,明显不如互联网发展红火的北京及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互联网企业与市场,整体上仍处于积极培育阶段,也正意味着市场充满了更多可能与机会,奥一网在市场不饱和情况下扎根深圳、抢滩广州正是良机。 ”
  
  “奥一网方面表示,奥一网在广州的主要营销模式,仍然是以广告为主、电子商务与短信增值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奥一网背靠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可以为奥一网提供优质的用户资源和客户资源,可以通过报网互动进行各类线上线下产品、活动的结合,对于城市进行全方位覆盖,这正是其它网站所不具备的突出优势。 ”
  
  我们不妨想一下,一个在广州没有任何影响力的网站,也就是相当于没有发行量的报纸,会有人来投广告吗?所谓的“报网互动”也是滑稽,要知道,报纸和网络的受众不是完全一致的,报纸有人读,并不等于网站有人看。网站的人气积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不是你报纸一宣传,网站就火的。
  
  结婚12天就想儿子出世,可能吗?
  
  
  四,不可不说的八分斋
  
  说到现在奥一,恐怕就不能不说一下八分斋此人了。
  
  八分斋,本名孙国瑜。自称毕业于郑州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获市场营销学士,
  
  很遗憾的是郑州大学商学院,前身为郑州大学经济系,创建于1980年,1993年在原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成郑州大学商学院。按照孙国瑜的说法,他就读时间为1994年-1998年。可是郑州大学商学院从来没有这个市场营销专业,估计八分斋是郑州大学超越时空系毕业的。
  
  当然我们也不要太计较,因为连比尔。盖茨都没有大学文凭啊。当我们来看看八分斋的所作所为,看看网友是如何评价的:
  
  “八分斋自从被原来的老板――根本社区扫地出门以后,又回到了以前的“深圳热线”,不过,这次深圳热线换了新东家,也是八分斋的老东家“南方都市报”报业集团收购深圳热线后的奥一。任总斑竹。最近突然吃猫事件在网络风生水起,奥一深圳也随之人气激增,总版主的八分斋红袖挥舞,光头频频在媒体亮相。又让人想起他在总结在深圳热线的功劳:半年让深圳热线点击率翻翻。让人感到,经过陈易事件后的八分斋,确实重新找到了他的舞台,这次能量更足了。”
  
  这里提到了吃猫事件:
  
  广东冬天的火锅店,很多都写"猫/狗肉火锅",据说广东人什么都敢吃,而且把猫跟蛇一起做叫龙虎宴.。有一天,在八分斋的鼓动下,奥一网友沙龙置顶帖子里的宣传图片介绍了杀猫吃猫肉的图片和介绍,于是,深圳猫网的一众人物浩浩荡荡去砸猫店,吃猫肉从来不是什么秘密, 吃猫和不吃猫,好像还没有上升到道德层面上去.,为什么这家猫肉店就成了人神共愤的对象?
  
  小店关门了.本以为此事该告一段落了,不料两天后奥一网友沙龙再次出现召集猫宴的,也是总置顶,想看不想看的都能看到,这个帖子跟帖达到一千多,报名品尝猫肉的也有几十人.。(谁让召集猫宴的帖子上了总置顶的,而且挂了一周的时间,奥一没有表态,,这里备注:能够让贴子总置顶的只有奥一的编辑人员有权限。)
  
  如果你以为此事就此尘埃落定,那么你又错了,过了几天,论坛总置顶的帖子变成了处置一个版主和召集吃猫肉的ID的内容.。奥一在这里表现出了反复无常的特性。如果奥一支持不吃猫,就不应该将吃猫的召集帖挂顶,如果相反,为什么要处置别人。媒体的良心是什么,道德底线又是什么?这样的媒体还要做最好的媒体,真让人笑掉大牙,目前了解到的结果是这一切都是这位身为奥一网友沙龙总版主的八分斋在后面操纵的。
  
  有网友指出“不可否认,八分斋的确有炒作天分,是恶炒的天才。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奥一今时今日的难堪局面,正因为奥一过份信赖八分斋,将八分斋当成奥一的救世主,让这位本来就狂妄自大的总版主,变得更加不可一世,目中无人……我常常为八分斋狂妄自大的幼稚表现感到可笑。八分斋常常将网民称为“小样的”,仿佛自己真坐在金銮殿一样般高高在上,在处理“砸猫肉店”事件中,八分斋“坚持原则”——就不跟你们这帮“小样的”道歉,看你们能咋的?八分斋自以为是,根本不将网友放在眼里,一点也不尊重网友们的意愿,一味跟网友对着干,将网友们当成他脚下之“小样的”,以为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人气和点击率。这里面,靠恶炒起家的八分斋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对一个BBS而言,网友才是它最重要的资源,跟网友过意不过,其实是在跟自己的论坛过意不去,离开网友们的支持,八分斋你再怎么有能耐又能怎样呢?”
  
  其实从八分斋的事件可以看出奥一的问题。有评论指出“平心而论,奥一无论从新闻资源、信息资源或娱乐资源等方面,都无法鹿逐深圳论坛和深圳社区。虽然奥一也有新闻媒体背景,但奥一单一的新闻资源远远不及深圳论坛所属的报业集团丰富及时,奥一刚改名的“深圳视点”,无论人气的凝聚力或文章的点击率,以及版面的质量,也远远不及深圳论坛的“我说深圳事”;信息方面,奥一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块版面能与深圳社区的“跳蚤市场”相比拟;情感交流方面,奥一聊天室的同时在线人数,更被深圳社区的“鹏城聊天室”远远抛在后面。在这种被动的状况下,奥一还被总舵主八分斋牵住鼻子,走进了恶炒的误区,将恶炒当成救命秧,错误以为靠恶炒能激活奥一,拯救奥一。”
    
  
  五,撞了南墙又回头
  
  奥一网络创办的初衷和2005年整个中国报业的状况是有着很大的关系,2005年受宏观和整个报业机制的影响,多年快速发展的报业进入一个拐点,发展模式陷入悖论:发行量越来越大,报纸印的越来越厚,赚的钱却越来越少——但是不这样发行,又不能吸纳到广告!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南方都市报也在思索,创办奥一网就是基于这样的尝试和探索。
  
  《奥一网》是南方报业集团和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联合打造的一个新闻门户网站,公司在“网络改变世界,我们改变网络”的鼓噪声之中,上下员工热血沸腾.,三个月后,奥一网为了生存,决定战略收缩,撤消广州分公司。
  
  奥一网一位高层介绍,在内容上,奥一网强调精确而不做海量;美学上,引入屏幕平面概念,追求简洁明了;方法上,强调出奇兵,不作性价比低的事情,不以消耗资源来求发展,走集约型路线;在发展重点上,奥一网前期主要重点是新闻与社区,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再慢慢导入资讯和其它增值性服务。在区域设计上,前期依托好深圳热线现有资源和广州的现有资源,以两个城市为前期重点,挖掘城市资源。
  
  结果如何呢?
  在内容上,奥一网强调精确而不做海量,目前的情况是海量确实没有,但是好像精确也不存在,奥一的牛客里面基本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深圳新闻的深度比不了深圳新闻网,全国乃至于国际新闻无法与门户网站相比。
  
  一开始奥一网的版面还是南都的风格,蓝色的颜色很重,色块太粗,在电脑前看的太累,不太适合于打造一个网络门户,做报纸的思维还没有调整过来。所谓的屏幕平面概念就是整个一个平面设计的电脑版。现在版面终于知道改过来了,但是整体设计使用了大量眩目的色彩,看上去实在别扭。
  
  强调出奇兵,不作性价比低的事情,结果是完全没有性价比可言。强调不以消耗资源来求发展,走集约型路线,结果是内容贫瘠,整个网站缺乏可读性。
  
  在发展重点上强调奥一网前期主要重点是新闻与社区,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结果新闻没有做起来,社区更是一塌糊涂,奥一原来开始搞一个论坛,将原来深圳热线的网友沙龙会员数据全部导入,试图以新版论坛来取代原来的网友沙龙,结果呢?奥一上线几个月,新版论坛迟迟不见人气,最后只好关闭了。反过来将版面整合到网友沙龙里面了。
  
  强调在区域设计上,前期依托好深圳热线现有资源和广州的现有资源,一开始完全抛开深圳热线,另起炉灶,在奥一主网上面几乎看不到深圳热线的影子,对于深圳热线的资源,想尽可能塞进奥一高层自己所谓的套子里面。现在事实是,当前的奥一只不过是原来的深圳热线改了个版面而已。广州的资源早就不知道在那里了。
  
  关于奥一,曾平治讲了这样一句话:因为我们无知,所以我们大胆。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知尽管无畏,但是通常都是莽夫,常常会把自己额头碰起了包。
  
  用平面传统的媒体的方式来经营网络,以为有了平面的优势就有了网络的优势,这就是奥一网的核心问题
  
  现在奥一已经缩回来了,下一步该如何?
  
  如果还是这帮传统媒体的人士在那里指手画脚,恐怕玄了。
  
  顺便说一句,一般而言,每天都上网的基本不买新闻类报纸,买新闻类报纸的,一般都是每天不上网的。
  
  网络和平面,是两回事。
  
  奥一,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