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 模型补丁:刘海粟十上黄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5:20:47
               

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这是南京艺术学院前身上海美专创始人、中国新美术运动与艺术教育先驱刘海粟(1896-1994)大师在黄山发出的肺腑之言。刘海粟先生自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八八年,十上黄山,时光逾越半个多世纪,创作各类作品四百多幅。从师法黄山到纵情写意、变法创新,不断升华,直至进入“师友黄山”的艺术境界,真可谓对黄山“情有独钟”。

 

黄山

    明代以前,很少有画家画黄山,那时黄山还是“久藏深闺人不识”。唯至明末清初,才有渐江、石涛等杰出画家深入黄山探奇作画。至民国时期,则有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汪采白等大家钟情抒写黄山,他们最有成就,事迹也最为动人。

 

黄山

    刘海粟被称为“近代中国美术史的影子”。黄山清秀伟大而丰富玄奥,时时变幻莫测,常令不少画家望山兴叹。不少画家画黄山,往往停留在描摹阶段,远近层次分不清楚,韵味稍显不足。时至今日,画黄山的固然很多,作品亦多,但仍以刘海粟大师画黄山最为成功,作品既多且新,形式多样,个性突出,被世人所公认。

 

黄山

    一九三四年秋末冬初,三十九岁的刘海粟首登黄山,兴酣所至,不能自己,不断赞叹“黄山天下无啊!好极了”,惊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刘海粟挥汗如雨,心跳如鼓,为黄山之美倾倒。此后对黄山之钟情痴迷一发而不可收。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屡登黄山,尽管九十高龄,仍步履攀登,传为佳话。

 

黄山

    散花精舍、清凉台、天都峰、温泉等景区都曾留下海老的足迹。他徒步攀行,边走边记,边行边画,他所画速写无数,为其作画积累了真实的素材。他为黄山而做的油画、国画、册页以及书法作品不胜枚举。他深入自然,现场泼墨,笔挟造化,刻画深邃,为黄山塑造了很多典型而独特的艺术形象。不凡的山水,须不凡的画家手笔,进行不凡的表现,始有不凡的杰作诞生。海粟大师所创作的《黄山红梅图》、《始信峰麓》等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史的瑰宝。海老九十三岁十上黄山之后,将其创作画黄山的各类作品九十四幅,于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二日在上海美术馆公开展出。江泽民同志为其作序。十上黄山画展,影响巨大深远。

 

黄山

    海粟大师的黄山画作,云气霞光,神韵独特,而海粟大师讴歌黄山的诗词也是大气磅礴,造诣精深。一九八一年七月,他八十六岁高龄,七上黄山,兴致勃发,填词两阙。

《满庭芳 · 七上黄山》

    云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山灵狂喜,迎客唤苍松。七度重来无恙,记当年积雾沉笔。补天手,旋钧转轴,旭日又当中。

    凭高先一笑,齐烟九点,郁郁葱葱。正不知费却多少天工。无限筇边佳兴,都化作挥洒从容。龙蛇舞,丹砂杯底,照我发春红。

 

黄山

    海老笔记本上有一句佳话:“深入黄山,表现黄山,跳出黄山,拥抱黄山,吞吐黄山,心和黄山风风雨雨一齐跳跃,和奇峰怪石一起创造”。他的心和黄山是相通的,他对黄山的爱和感悟在他以九十三岁高龄十上黄山的一首七绝里体现的更为明显。“年方九三何尝老,劫历三千亦自豪,贾勇绝顶今十上,黄山白发看争高”。

    海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黄山,钟情黄山,宣传黄山,师友黄山。他对事业的坚毅勤奋,献身精神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可贵风范,卓越的黄山画作是献给祖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永远怀念他。

 

黄山

                                                                        鸣谢黄山市旅游局

 

链接:刘海粟与江青,作者:小雨   文章来源:网友提供

 

  刘海粟在江苏省美术馆的画展于1983年1月9日结束之后,所有的作品都暂时存放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的保管室。刘海粟叫李国杰取来他的《太湖胜概图卷》,让我们以这幅画为摹本,代笔完成金陵饭店的画。

  刘海粟打开《太湖胜概图卷》,看到其中一段题跋,大声说:“你们看,冒广生!陈毅的老师!诗名很大,给我题跋的时候已经八十几岁了。”   

  郁宏达问:“这是哪一年的事情?”   

  刘海粟说:“1954年。当时陈毅叫我做校长,我说我不要做,我的政治水平不够。他说不,你挂个名,你不做国际影响太坏!噢--陈毅这个人好啊,他懂!懂得我的价值!”   

  刘海粟压低声音,对郁宏达说:“今天我不是挑拨你啊,许多人跑来同我说,我被打成反革命的时候,你专门跑到上海去怎么样怎么样。我说这是另外一回事。他就是打过我,他是个人才,很能干,我还是要推荐他。要就事论事!中国人坏啊,都是要搬弄这种是非的。”   

  郁宏达的脸色唰地变了,急切地说:“刘老,这一点我要向你解释清楚,当时1971年对你宣判,上海发来一个电报,说刘海粟是现行反革命,几月几号开宣判大会,要学校派一个人去参加,当时的革命委员会主任就叫我去……”   

  “就是你自己要求去的都不要紧。”   

  “不是我自己要去的。”   

  “就是你自己要求去……”   

  “不是的,真的不是的,刘老你要相信我。”   

  “我不相信你就不会同你说了。这都是人家告诉我的,挑拨啊!那天我是被骗去的,说好了去参加一个批判大会,好好交待罪行,结果到了那里就宣判了。荒唐透顶啊!”   

  “我记得刘老当时你昏倒了。宣判大会之后,公安局给了我一份宣判书:你的罪名是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判了25年。”   

  我问:“判了25年!有没有去服刑?”   

  郁宏达说:“当时因为刘老身体不好,所以监外执行。第二年刘虎回来,他是联合国的秘书长助理,说要回来看望父亲,结果上面叫赶快给刘老脱帽子。也就是说,判刑的第二年就没有事了。”  刘海粟交待我:“这些你都要记下来,以后写传记回忆录都是重要的材料!”   

  郁宏达说:“那个宣判,我们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你家里收藏的一张报纸上,有江青的事。一面是你的画,一面是江青的照片和消息。”   

  “她本来不叫江青叫蓝苹。我留这张报纸是因为上面有我的画,我真的不管她的事的。”

  “当时‘文革’期间《公安六条》规定,凡是攻击毛主席和毛主席司令部的人,就是现行反革命。刘老是因为这个被判刑的。”   

  “有一个事情我始终弄不明白:毛主席这个人我很佩服,气魄很大,学问也很深,但是他为什么会要江青这样的女人,我弄不明白。”   

  有好一会,刘海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喝茶。然后,他说:“1935年的夏天,我刚从欧洲回来。那个时候蓝苹同赵丹合演话剧《娜拉》,有一些影响。赵丹原来不叫赵丹,叫赵凤翱。这个人聪明极了,就是比较爱冲动。当初他刚到美专,就同成家和一道斗争傅雷,还打了他。赵丹本来准备去法国留学,继续深造画画。这个人如果坚持画画,一定会有大成就的。不过他后来搞戏剧电影,成就更大些。很多人说,赵丹改做演戏是因为偶然,其实不是的。他在美专三年始终是学校剧团的骨干,一直很活跃,也非常爱出风头。毕业的时候他们搞了一个毕业公演,演出话剧,他演男主角。我当时在欧洲还没有回来,听说演得非常成功,这样才被一个叫张石川的电影公司老板看中。很多事情表面看看好像很偶然,其实都不是的。你如果不是那块料,平时没有做很多的积累,给你再多的机会也不行。   

  “他们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公演,一个很大的海报,上面写着赵丹和蓝苹两个人的名字。那个时候赵丹在上海已经很有名了,蓝苹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一天,赵丹请我到一品香吃饭,我就问起这个蓝苹。赵丹很聪明,他说校长如果有时间,吃完饭我陪你去见蓝苹。我也是一时高兴,就答应了。他领我到他们的排练场,墙边有一个穿旗袍的女孩子,踱来踱去,在那里背台词。赵丹告诉我那就是蓝苹,就招呼她过来,告诉她,这是上海美专的校长刘海粟。蓝苹一听我的名字,很恭敬地向我鞠躬,崇拜得很啊!”   

  看刘海粟的心情不错,我大胆地问:“江青为什么在乎老师身边有关于她的东西,是不是当初老师真的跟她有一点说不清的关系?”   

  刘海粟大声地噢了一声,虚着眼睛摇头,很感慨地说:“人世间有许多事情说不清楚啊!谁也不会知道,一个同你做过模特儿,同你……被你冷落不要了,这样的女人,后来竟然……我的侄儿刘狮当年同赵丹他们时常有来往,后来由他出面把蓝苹约来给我画过两张油画。前面一张是清晨欲醒还睡的姿态,后来一张是像安格尔那种样子的躺姿。蓝苹这个人单说外表并不出众,但是她身上的……都非常好。还有一点,这个人倒是有一些艺术天分的,你同她说什么,她都能理解。有一种女人面相一般,但是身躯非常优秀。蓝苹就是这种女人。”   

  刘海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接着说:“赵丹也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啊,最后给死掉了。我还算幸运,‘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来了一群小孩子,红小兵,把我的素描、油画,统统拿到院子里烧,中间就有那两张蓝苹的人体油画。再后来,来了一批‘四人帮’的特务,住在我家里搜,不停地审问。我猜想他们是冲着那两张画来的。这个时候幸亏已经被烧掉了,要不然就不得了啦!”   

  沉默了一会,刘海粟神情严肃地嘱咐我:“这种事情一定不可以拿到外面同别人乱说的!要说,也要等到我百年之后写我的传记回忆录的时候。”   

  我连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