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狼3首支预告片:性的历程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7:36:05
性的历程 中华版的“性学报告” 作 者: 王威 出 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 定 价: 29.8元 ISBN: 9787216060776 出版日期: 2010-02 版 次: 1 标 签: 性文化 性学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所属分类: 两性 文化 想读(1149) 在读(380) 读过(68)     我要写书评

作者其它图书

    相关图书

    • 日本人的色道

    • 神圣的欢爱

    • 好色的哈姆莱特

    • 看日本:逝去的面影

    图书简介

    以流畅的故事,揭开中国传统文化中性的神秘面纱,从性的视角展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

    阅读连载收藏本书

    书摘

    • 唐代 精神出轨是一件风雅事
    • 中国房中术为何提倡“节欲”?
    • 明清时期为何用春宫图做嫁妆?
    • 专家考证:中国第一个红灯区在哪里?
    • 中国第一位女同性恋者竟是汉武帝皇后陈阿娇?
    • 揭秘:古代最流行的婚前验贞方法是什么?
    • 揭秘第三种人妖:时男时女的两性人

    连载

    第1部分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一)

    “祖”字的由来是“示”在左边为神,“且”在右边为男根,合在一起,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男女两性在外表上的最大差别主要是在生殖器上,男性生殖器崇拜自然就是阳具崇拜。

    • 1.且且且——阳具崇拜(1)
    • 2.且且且——阳具崇拜(2)
    • 3.也也也--女阴崇拜
    • 4.天人合一--性交有理
    • 5.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易…
    • 6.谈性正浓--马王堆的性学书…
    • 7.谈性正浓--马王堆的性学书…
    • 8.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孔孟对…
    • 9.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 10.妾--一夫一妻制的补充
    • 11.“七去”与“三不去”--中国古…
    • 12.野合而生的孔圣人--上古时…
    • 13.夜合之资--娼妓神管仲
    • 14.愿为双鸟飞,比翼共翱翔--…
    • 15.男子去势,女子幽闭--宫刑…

    第2部分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二)

    “祖”字的由来是“示”在左边为神,“且”在右边为男根,合在一起,便是以男根祭神之意。男女两性在外表上的最大差别主要是在生殖器上,男性生殖器崇拜自然就是阳具崇拜。

    • 1.节欲--中国房中术的第一要…
    • 2.节欲--中国房中术的第一要…
    • 3.道士和医生--中国人的性学…
    • 4.道士和医生--中国人的性学…
    • 5.广嗣种子--房中术的首要理由
    • 6.采阴补阳--到底什么是阴精…
    • 7.采阴补阳--到底什么是阴精…
    • 8.男女俱仙之道--佛道的双修…
    • 9.男女俱仙之道--佛道的双修…

    第3部分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三)

    《白虎通义》上说:“妻,齐也,与夫齐体。”那么妻子地位是很高的。虽然汉朝时期三纲五常已经发明出来了,现代人都觉得是对女人的鄙视,其实恰恰是保证了妻子的地位。那么“妾”呢,则是财产,“妾则接也”,“奔者为妾”,其实都是指出“妾”并不归于家庭亲属之列,而是财产,是买来的,是男人的性欲工具。

    • 1.从牛郎织女说开去--两汉时…
    • 2.从牛郎织女说开去--两汉时…
    • 3.昏如妻礼--两汉的“小妻”制
    • 4.汉代人的婚姻法--律法与现…
    • 5.汉代人的婚姻法--律法与现…
    • 6.妻者齐也--汉代人的夫妻相…
    • 7.妻者齐也--汉代人的夫妻相…
    • 8.女为悦己者容--班昭的《女…
    • 9.断袖之恋--倾国倾城的第一…
    • 10.长门赋,怨无穷--中国第一…
    • 11.验处女,用守宫,快快乐乐…
    • 12.验处女,用守宫,快快乐乐…
    • 13.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
    • 14.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

    第4部分 性的历程:从上古到隋唐(四)

    唐代妇女的贞操观念是比较淡薄的,不过这个淡薄,并不意味着没有,至少在官方的正史里头,还是非常强调的,因为关乎社会风气好坏的问题,典型总是要树的,像李世民登基后即在《即位大赦诏》中明确表示:“节义之夫,贞顺之妇,州府列上,旌表门闾。”可见唐朝立国之初,就要求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将贞女烈妇的先进事迹上报。

    • 1.恨不相逢未嫁时--唐代的贞…
    • 2.恨不相逢未嫁时--唐代的贞…
    • 3.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唐代…
    • 4.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唐代…
    • 5.化男化女、时男时女的两性…
    • 6.平康坊(北里)--中国第一…
    • 7.名为风流阵--官妓鼎盛的时…
    • 8.名为风流阵--官妓鼎盛的时…
    • 9.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 10.子弟之心最易变--唐代人的…
    • 11.子弟之心最易变--唐代人的…
    • 12.从唐人的一夜情说开去--唐…
    • 13.从唐人的一夜情说开去--唐…
    • 14.五女一男嬲戏不休--唐代的…
    • 15.五女一男嬲戏不休--唐代的…
    • 16.大大是同,小小有异--《洞…
    • 最热评论
    • 最新评论
    网友:无钱 发表时间:2010-02-24 10:03 现在贪官都找小学生了,过几年就去幼儿园找孩子去了。 支持(109) 反对(0) 网友:佛陀游化 发表时间:2010-02-14 16:00 电视带大的孩子 转载
    雷久南博士
    孟子如果出生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他可能在电视机前长大,孟母可能因为没有立刻觉察到电视的长远负面影响,也不会阻挡。小孟子的大脑会因为失去正常童年的游戏、玩耍、运动、听故事、呀呀学语和好奇心驱使的学习而发育不全;成年后也不会有深度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没有高尚道德责任感,也不会对中国文化有特殊的贡献。如果电视早五百年在欧洲出现,现今我们可能听不到莫扎特、贝多芬和其他近代音乐家的杰作,也见不到达芬奇的画和发明;如果电视早在中国出现,李白、杜甫也不会写诗,很多艺术精华都不会见到,也不会有中国文化。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假设言过其辞,让我们看看电视普及四十多年后的美国文化、教育、道德和社会。美国学龄前的孩子平均一星期看三十小时的电视,大人是每天四小时,也就是除了睡觉、工作和上学之外,电视占据最多的时间,美国孩子在上学前已看了五千至八千小时的电视,到高中时,一生中看电视的时间已超过课堂的时间。电视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有什么样的影响?美国教育部报导,七千万的青年人是功能性文盲;美国的公司发现很多高中毕业应征者不识字、不会计算或思考;美国摩托罗拉(Motorola,Inc.)公司发现全国性的应征者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没有通过七年级的英文和五年级的数学;另一项报导发现,十七岁的青年中只有百分之七具足上大学科学课程的程度;美国十三岁的孩子在一项国际性的科学数学考试成绩是十二个国家中倒数第一名。
    资深的数学老师们从六十年代中开始发觉到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全国性的考试成绩也年年下降;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人士感叹后继无人;美国大学研究院学生,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只占少数。一位教学三十多年的大学科研教授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三年间,每年都回母校为大学生讲学,学生的反应,年年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在一九七三年那年,他突然发现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明显的下降,学校的物理教学完全改观,学生们不再学习如何解决物理题目,而是看大众化的电视、科学节目,问他为何改变教学方式,他回答说:“学生们无法应付传统物理课程,只好冲淡课程,以看电视、观摩工厂为教材。”
    不少人对美国教育失败归罪于学校或家庭,但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arniegie学习促进基金会在一九九一年询问美国七千位幼稚园老师儿童上学的情形,如身体状况、应付能力、情感成熟、语言的丰富、起码的知识和道德概念,结果发现,百分之三十五的儿童不具足上幼稚园的条件,这些孩子来自大小城市乡镇,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这些五岁的孩子们不知自己的全名,不知自己住哪儿,不会识别颜色,不会用铅笔,说话有限,注意力很短,没有表达自己的信心,不习惯听从指挥,不懂轮流合用一张桌子画画……,他们智力正常,只是缺少生活体验。
    初生婴儿的脑子平均重三百三十克,是大人的四分之一,到二岁时已成长三倍,七岁时是成人的百分之九十。
    所有动物实验都发现大脑的成长与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在柏克莱大学的Marian Diamond博士以老鼠为研究对象,住在“丰富”环境的老鼠的大脑皮层比住在“贫乏”环境大百分之十一。“丰富”环境的老鼠住大一点笼子,有不同的玩具和玩伴;“贫乏”环境就是普通的小笼子。如果将另一笼老鼠放在丰富环境中,他们只会看其他同伴玩,但不能参与,他们的脑部与贫乏环境一样,柏克莱野生的老鼠经验更丰富,大脑也最发达。
    被动性的看电视活动取代了儿童主动的参与活动,以至于脑部缺少刺激发育,电视本身对脑神经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与吸毒有相似之处,因此看电视也会上瘾。看电视时,脑波是Alpha 波,比平常的Beta波慢,左脑尤其没有反应,只有右脑接收画面和情感的信息,左脑是思考判断和分析的功能,看电视时关闭。也难怪广告利用这个弱点来推销产品,因为它不必以理由来说明,只要藉着生动的画面和简短的句子来吸引人,小孩、大人都会像被催眠一样地去买。
    也因广告,美国人喜欢吃高糖、高脂肪垃圾食物,肥胖症也成为流行性疾病。电视的荧光闪动每秒五十至六十次,超过我们神经系统所能跟上的每秒二十次,同时因为光线是直射光,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反射光,眼睛自然停止反应,眼球是在止静状态,视力完全靠眼球的频动来调整焦距,看电视造成视力衰退可想而知;不仅视力,其他感官也休止。有报导说,看几分钟电视,脑电波的反应与在知觉隔绝的环境九十六小时的人一样。德国某些医院已有专门治疗被电视伤害的儿童部门,一般父母不会想到孩子的睡眠不安、消化不好、心脏跳动不规律、情绪暴躁、疲倦、做事玩耍容易厌倦、吸毒、饮酒、硬心肠、性欲放纵、学习困难、手脚不灵活、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与看电视有关,欧美的一些父、母亲已认出这些问题所在,开始“戒”电视,观察家人是如何的看电视是第一步,也许渐“戒”,也许一夜之间就“戒”了。
    史丹勒博士所创的沃道夫教学系统一向不主张孩子们看电视,也许十四岁以后可选择性地看一些特别节目。电视大大减少儿童的想像力,因为儿童是藉着“假想”的游戏和听故事时的想像来促进想像力,同时,儿童的肢体活动促进意志力的形成,如果缺少活动,则到少年期会觉得生命无意义且没有目标,做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国电视普及比美国迟三四十年,因此这些明显的问题出现也会稍后,但现在,父母、教师已可看出电视对儿童和家庭的影响,现在挽救还来得及。
    编者语:除了上述感官和思维功能的严重受损外,我们更要关注电视内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适宜孩子看的内容现在有多少充斥在荧屏?美国青少年犯罪率高达6900万件/天,其作案手段有多少是从充斥了杀、盗、淫的电视节目中效仿的?中国安全部门的统计数字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连年攀升,为人父母者不能不警醒。用好的书籍,有益的家庭、社区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远离电视,保护他们的身心灵,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