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同盟结局是什么:泛泛之交,才可能是贵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1:04:19

泛泛之交,才可能是贵人

《简介》

二十一世纪的科学──网络科学

现今高科技时代,人与人的连结程度愈高,网络效应也愈明显。而在网络特有的集中效应之下通常只会出现少数的大赢家,因此,掌握了网络的规则,就能掌握成功的机会。

本书探讨了网络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各种影响与运作模式,剖析学术理论背后的意涵,例如「六度分隔理论」以及「小世界观」,也针对「长尾理论」提出颠覆性的独到观察与看法。而网络也直接影响了个人生活,个人该如何形塑自己的网络,以及面对不同网络时的取舍,都是成功人生的重大课题。

构成网络的三项元素:
强连结(Strong links):亲密的家人与朋友关系。
弱连结(Weak links):泛泛之交,不太熟悉的相识者。
社群(Hubs):个人所参与的或大或小的团体或组织。

柯克指出:弱连结将带来宝贵的知识、机会与创新;而一般人倚赖最深的强连结反而是往前迈进的阻碍。另一项更惊人的发现:企业界的网络主要是由握有超级关系的人脉王所形塑的,对市场结构、策略与产业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而这些个人与企业虽只是极少数,却能创造出不成比例的巨大连结,为我们搭起一座桥梁,通往相距遥远、非常不同的社会角落,让世界变得更小,让大家更能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元。

《书摘》

    三十七岁的菲尔德(Robin Field)自认怀才不遇。他该做的事都做了:刚出社会时在远东的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服务;到法国的商业学校(INSEAD)进修;在我担任合伙人的顾问公司LEK担任经理,表现得相当出色。我对菲尔德很有信心,两人一起创立策略企业(Strategy Ventures),专门收购表现欠佳的公司再使其转亏为盈。但我们找不到适当的收购标的,没多久已经没有时间和资金可以再撑下去了。菲尔德原本一心希望可以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但目标似乎越来越远。

然而,他后来确实做到了。短短一年内,我们为万用手册公司飞来发(Filofax)注入新的资金与管理人才。我们投入的资金并不多;那家公司原本有很大的财务缺口,正要申请破产。不过两年时间,菲尔德便让它起死回生。我们将公司卖掉时,收入、获利、现金流量都创下最高峰——投资人大赚七倍。菲尔德俨然成了企业变革专家,也有足够的财力实现不为钱所困的梦想。飞来发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在事业上胜任愉快,同时还能让他兼顾最爱的航海活动。

微弱关系的神奇力量
 
    这个改变一生的转折是如何发生的呢?答案是透过一连串的意外,以及几条非常微弱的人脉(菲尔德或我和这些人都不熟识)。我告诉菲尔德我正在写一本书,谈如何从「弱连结」——不熟识的泛泛之交——获得宝贵的资讯,他立刻说:「你根本就是在写飞来发嘛!」

「可能吧!」我已经忘了飞来发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我忘了一切是怎么开始的,你提醒一下我吧!」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嗯……,」菲尔德沉吟半晌,显然在努力思索,好半天才说:「有一个苏格兰会计师……,叫什么来着?」

我们花了五分钟才想起布雷克(Sandy Black)这个名字。 

菲尔德继续说:「我透过3i私募集团和布雷克有些认识。我向他推销顾问工作,他没兴趣,但邀我一起吃中饭。饭局将结束时,他提到有家市调公司敏特(Mintel)要出售。还记得吗?布雷克介绍我们认识敏特的老板克罗谢(Peter Kraushar),克罗谢再介绍我们认识敏特公司顾问部门的主管——那个一头鬈发的苏哈米(Steve Souhami),苏哈米的一个客户叫柯立钦(David Collischon——也就是飞来发的董事长。苏哈米介绍你认识柯立钦,一切就是这样开始的。」

    菲尔德最后说:「想想看这一切发生的机率有多小,结果却改变了我的一生。但如果我没有和布雷克稍微认识呢?如果他不是刚好有一场饭局取消,改邀我一起吃饭呢?如果他没有提到敏特呢?毕竟那家公司对他一点都不重要。如果他没有介绍我们认识克罗谢,或克罗谢没有介绍我们认识苏哈米呢?如果克罗谢的顾问公司没有与柯立钦合作,因而没有机会介绍你认识他呢?这么多环节要串联起来的机率恐怕只有几千分之一,而其中每个人刚开始都不是多熟识的朋友,根本只能算点头之交。」

如果你还没有发现弱连结的神奇力量,你不应再错过了,因为弱连结可能是最被忽略的网络元素。

不熟的人,反而给的更多 
 
    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一九六五年自普林斯顿历史系毕业后,转而研究社会学。我们知道他在哈佛攻读博士,正在为一篇极具可读性的论文做最后的润饰——他对论文的题目〈弱连结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非常满意。

格兰诺维特凸显两种对比的观念,一是亲朋好友之间的「强连结」,一是「弱连结」,亦即比较不经意的、偶然、未经计画、短暂的接触。他的中心见解是,弱连结往往比强连结更有价值——乍听之下确实有些令人费解。格兰诺维特说,不常相处的人通常远比那些每天见面的人对我们更有帮助。有些人与我们每天见面,关系密切,也可能积极想要帮助我们,但格兰诺维特说那些不常相处的人对我们的帮助可能要大得多。他还说,相识者或陌生人对社会的重要性胜过强固的友谊。这是从何说起呢?

下面简单的分析他的论点:亲近的朋友通常和我们很相似,涉足的社交圈也差不多。亲近的朋友自成一个紧密的网络,格兰诺维特称之为「紧密交织的社会结构区块」,在这里面多数人彼此认识,拥有相同的资讯。但每个人又有另一群不甚熟络的相识者,不同的相识圈之间多半不认识。每一个相识者又各自与一群好友紧密交织,彼此分享相似的资讯。因此,相识者之间的弱连结「不只是泛泛之交的关系,而是两堆紧密的好友群之间的重要桥梁……。这样说来,一个人拥有的弱连结若很少,便无法从相距遥远的社会系统获得资讯,而只能局限于好友圈狭隘的资讯与观点。」

如果资讯要从一个群体传递到社会或地理上遥远另一边的群体,唯一的方法是透过桥梁——亦即两种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之间的连结,这种连结本质上是弱连结而非强连结。诚如格兰诺维特在论文中所说的:「这表示,当资讯透过弱连结而非强连结散播时,才能触及更多的人,跨越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格兰诺维特接着探讨一件几乎每个人都会关心的事——找工作。他找来最近换过工作的经理、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士,询问他们如何打听到现在的新工作;结果发现,连结人与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人脉。以此方式找到工作的人比透过直接应征者多,且薪水优渥职位高的理想工作通常来自人际关系。运用弱连结找工作的人也比较不必担心失业。

求职或创业,都派上用场
 
    为什么会如此?亲戚朋友的资源不是更容易派上用场,也有更大的动机帮我们找工作?格兰诺维特以「不亲近的人掌握较优质资讯」来解释此一吊诡,泛泛之交可能有不同的人际圈,因而能掌握我们没有的工作资讯。格兰诺维特说,我们若想要进行重大的转职——从某种领域转换到另一种——机率大约和你在不同领域认识多少人成正比。

艾伦与金巴尔?马斯克兄弟(Elon and Kimbal Musk)有意在硅谷创业,成立了网路科技公司Zip2,准备大展身手。金巴尔说:「我们有很好的构思,好的产品,优秀的团队;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有一个小问题——他们没有募集到任何资金。虽找了一些创投业者,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兴趣。 

他们告诉彼此,好吧,创投业者没眼光,就去找天使投资人吧——亦即有钱的个人,总不难找到一个对电脑充满热忱又拿得出钱的人吧!试了几个月后一无所获。正当他们想要放弃时,房东太太问他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两人说明困境,预期顶多换来茶与同情。

没想到房东太太给的更多——介绍他们认识一个有钱的朋友,那人同意投资,这笔钱已足够让公司跨出第一步。但几个月后,他们还是得追着创投公司争取资金,也还是没人理。这时他们的一位不太熟的业务员得知公司缺钱,便介绍一位不算熟识的创投业者。不久,Zip2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发展基金,事业终于起飞。

金巴尔比任何人更深刻体认这故事的启示:「有些人似乎完全无法给你任何帮助,但他们的朋友却可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极大的助益。」(本文摘录自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