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姐妹han的经典台词:做个乡下人(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9:31:30
英伦一雨

                                  做个乡下人

 

 

             当人们被高呼引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候,我选择了逃离都市,归隐在异国的乡村小镇。

 

 

             之前的年月里,我做过乡下人和城市人。小时候,我们住在一个农场,名曰'农业科学研究所’,母亲工作的地方。父母都是城市人,因为大学修读了农科,便被'派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乡下。母亲穷了半辈子精力,作出了各种努力和牺牲,包括坚持和父亲分居两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回城’。我们自小被告知,乡下的生活是暂时的,大城市才是终极目的地。每当学校放假,我们都被送回城里去受教育,接受城市气息的熏陶。最终,我们都回城了,过上了烦嚣热闹的城市生活,然后我又出逃了。

            乡下生活的记忆都是一幅幅美丽图画,春夏秋冬,蓝天白云,雨后彩虹,鸟鸣蝶舞,皓月繁星,鲜花果实,田园牧歌。春雨绵绵中,成片的白色李子花透明雪白、晶莹欲滴,阳光出来时又银光炫目,真有掬一把入怀的欲望;上学的路上,有好多参天的桐油大树,春寒料峭时开满了白花瓣红花心的小花,大风掠过,花儿沙沙地掉到地上,围了树头一个个白色圆圈,我幼小的心亦为缤纷落英而伤感,有时会捡一捧落花串成一个个花环。夏日凉风下,鲜甜可口的水果挂满枝头,最是解馋的时候,番石榴、杨桃、李子伸手可摘,我便偷偷地钻进茂密的果园林子里,吃饱一肚子才出来。秋收时节,最喜欢在收割后的稻田铺上一层新鲜稻草,用稻秆搭一间容身小屋,躺在其中,任散碎的阳光扑撒身上,听着附近传来的打禾机唧唧之声和男生们抓到田鼠的欢呼声,童年的白日梦里有燃烧稻秆散发出来的芬芳。水稻收割后的初冬,田里便种上小麦、紫云英(一种肥料)和油菜,田里成片成片的小麦和草花,绿色、紫色和黄色一望无际,行走其间的我总会凝神发呆,迷失在这美丽的乡土之中。

             我上的是一所乡村小学,每逢春秋两季的农忙时节,学校会放两周农忙假,让老师和学生回家帮忙插秧和收割水稻,我便多了游玩的时光,穿越果园蕉林,闲逛田埂塘边,挽个篮子到田里捡掉在地上的稻谷。有时母亲的同事们叫我下水田里玩几把,教我插水稻秧,割几把稻子,惹上一身泥水。同学们都是农村娃子,有很多乐趣无穷的乡土玩意,他们教会我抓秋蝉斗蟋蟀玩弹弓弹果子,同桌的女同学时常给我带些从山上采来的鲜甜山捻果(类似现在昂贵的蓝莓、黑莓之类的野果)和辛辣馥郁的桂皮桂枝,还有他们家腌的咸菜,我一边听课一边咀嚼,很是津津有味,有些同学还带我到他们家的自留地,摘些青菜给我带回家。

             农场里有几个来自城市的技术员,母亲是其中之一,其余的都是农业工人(他们不叫农民,户口都是'非农’,尽管干的都是农活),来自当地农村,我经常和他们的孩子玩在一起,那些大姐姐们有很多手艺,如编篮子、织帽子等,材料从竹篾到麦秆,我也跟着学,戴上自己编织的草帽儿,颇有几分自豪感的。母亲要培养我做城市淑女,我却喜欢到山野林地乱转,经常瞒着她和邻居的小同伴们一起去附近的树林捡柴火,特别有记忆的是用一根大铁线串树叶,一端弯一个环当把手,另一端磨得锋利,串满了整条铁线便回家,树叶都给同伴了,带回家会穿帮呢。

             在物质匮乏年代,我们在乡下的食物显得相当'富足’,农场里有不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这个农场是政府的农业试验基地,占地很大,实验养殖很多动物和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些农产品收获后直接分配给员工,每次到了分发物品的时候,我就去排队认领,鲜鱼、红薯、木薯、甘蔗、玉米、花生、各种豆子和香蕉之类的东西。谷子收获后要交公,我们吃的都是粮站里的陈年大米。农场有两个养猪场,专门用来配种和育苗的,一般情况下不会杀猪,但春节前场里都会杀几头猪,给各家各户分些过年的猪肉。

               记得家门外有一棵'树菠萝’的果树,是一种热带植物,根茎疯长四处,果实类似榴莲,通常挂满树身。有一次,这棵树的根蔓延到了我们家里的一个角落,我们小心保护这棵幼苗之余更是每天都查看它的生长过程,直至长出一个硕大的果子。农场里有好几个香蕉园,蕉树开花是一长串的,花蜜是糖浆一般的透明液体,香甜可口,凝固在花瓣里,惹来好多蜜蜂,我们有时冒险和蜜蜂'抢食’,但自从被蜇过一次后,再也不敢了。那里还有好些鱼塘,每年这些鱼塘都会'干塘’一次,用抽水机把塘水抽干,把大部分的鱼捕捞后,就让员工家属下去摸'塘脚’,大家蜂拥下塘抓鱼摸虾,只有看的份儿的我也兴奋莫名。夏天时常有'过云雨’,阳光下突然下大雨,雨很快便停,阳光很猛,这时鱼塘的虾都浮到水面,随便用个竹箕子一捞就有一大把。

               乡下生活也给我留下了两个无法磨灭的阴影。那年的我4、5岁,晚饭后母亲去了打篮球,我一个人在球场边玩耍,被一只患狂犬病的狗咬了一口,落下了日后惧怕狗只的心理障碍。另一个阴影是杀牛的场面。附近一个畜牧场里养了好多牛,不知为何突然全部要杀掉,几十头牛被牵到我们农场的一个水井边上屠宰。工人们先让耕牛跪下,然后用很尖很长的刀子捅到牛脖大动脉处,鲜血顿涌,牛身慢慢变软倒地,整个水井平台都被牛的血液染红,那些牛被杀前都在流泪,这个过程我看在眼里,惨烈得令人发抖。

               沧海桑田,三年多前的同学聚会把我带回到这里,那个储存了美好幼年回忆的地方已消失在城市化进程之中,一幢幢楼房矗立在我曾经嬉戏的田野上,与城市的住宅小区没有什么两样。看着这些建筑物,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但这片土地的风霜寒露、落日朝阳已经定格在我的脑际,无论变迁几何,这些珍贵景象都不会湮灭泯没。今天的我,做了一个后现代社会的乡下人,但愿在我耄耋之年,也拥有一份浓浓的乡村回忆。

 

 

 

 

 

 

 

 

 

 

 

 

 

 

 

 

照片摄于2011年5月15日,在英格兰中西部与威尔士Bracon市之间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