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3的电影:形八太極重現武林祕笈 網站收錄清末民初高手資料 --轉貼 - 八卦掌论坛 - 武术万维网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0:00:18


形八太極重現武林祕笈 網站收錄清末民初高手資料 中時電子報 14:45 李義/高雄報導金庸小說中以「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中神通」形容武林高手,在真實的中華武術世界裡,清末民初的內家高手也一如小說中的人物都有其稱號經歷及武術的傳承,在廖景松設置的「形八太極」網站裡,不論是傾心追尋武術或沉醉於武俠世界,都可獲得滿足。 幾十年來,奔波全台各地遍訪隱士高人,以武結緣而獲得不少珍貴的武術照片及史料,目前這類史料多散佚在兩岸三地,大陸的史料多集中在北京大學體育系圖書館內,台灣則是由各宗師收藏。 在網站內可以看到姬際可在明末依古傳六合拳經創形意拳的歷史,沿續的傳人有綽號「神拳」的李洛能,後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雲深,與太極楊露禪、八卦董海川揚名北京,號稱「內家三拳震北京」,看一部拳術發展史,彷彿是置身在武俠世界中。 網站內也有清朝最後一任大內統領宮寶田的師叔,綽號「賽天霸、閃電手」的內家大師張占魁的照片,這在清末照相機被國人視為有攝魂作用而備受排斥的年代裡,照片更顯得彌足珍貴。照片中的張占魁,就像武俠小說裡精瘦矮小其貌不揚,卻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人。 還有他的徒弟,縱橫日本武術界廿多年,被譽為「台灣神人」的王樹金照片,連大師于右任都贈墨寶讚嘆其神功。 網站成立近兩年,雖然僅有八萬多人次上網,但對一心想發揚國術的廖景松而言,每個人都可能是個可造之材,是個種子,因此他也毫不藏私,將所有珍藏與大家分享。GENE2001-11-22 07:11:49 縱鶴拳法 創於清道光年間,祖師方微石,字世培,福建福清館口人氏,世代書香,幼敏而學,尤嗜技擊,喜少林白鶴拳(創於乾隆年間方七娘),年弱冠,中武舉人,以無意於仕途,遂雲遊各省名山大川,尋師訪友,探就各派拳藝 深覺白鶴拳仍偏剛猛,若能柔化當更上一層樓,故苦心研究,偶觀寒鴉淋雨,樹顛抖羽,樹幹竟隨之動搖,遂領悟輕柔彈震之勁意無窮,由此而生追尋方向 後得茶山天竺寺禪宗長老教授道門氣功,氣入奇經八脈,融會白鶴精義,力練十有寒暑,終大成而後開創縱鶴一脈,縱鶴拳道,以鬆柔、圓化、甩彈,抖震。行拳中,內力源源不絕,登門試技者無不應手極仆,遂威震八閩,成一代宗師。 其應敵,飄身如絮,身形變幻莫澈,招式自然而玄奧精奇,身力驚人,身法奇奧,發勁無形,發勁快如飆風閃電,瞬息已往復而敵已跌於丈餘。 縱鶴拳傳於福建及台灣雲林一帶,百年來名家倍出。 中華四大拳藝,太極、形意、八卦,少林(以縱鶴而入內家),淵遠流長,即有清一代,亦初盛於乾隆,極盛於嘉慶道光,於此間紛紛開宗立派,現雖式微,但尋根猶存,凡我同道,喜研內家拳藝健身自娛者,可由此內家四門入,必可入寶山而得秘寶。 縱鶴自讚: 縱鶴拳法深於意 吞吐浮沉中練氣一通三關勁不息 氣灌週身海底嘻 少林白鶴方七娘 福清武舉方慧石食宿鳴飛鶴分枝 偶過茶山現鶴蹤 臂若楊柳身如梭 乘風拔柳海角揚身如弓弩掌似彈 飄身如絮動壁擊 內家三拳揚北京 獨留縱鶴震八閩今日四拳會寶島 他朝共飲在九州● 三家手法比較 有謂鶴拳練精,有謂練氣,其實內家者都是練精化氣。 鶴拳技擊實用性高,特點尤在鶴翅彈抖開展彈擊頭臉,快若閃電,應手即仆即此技法,形意擗拳喜用合勁撲人頭臉,號稱閃電手,鶴喜用開勁輕快彈擊人顏面頸項,各有千秋 此技用來驚敵或仆人,八卦用掌在兩家之間,穿翻之間取人頭臉,三家手法兼取,則應手即仆,快若閃電,誠非虛語。 若言取胸腹,鶴之火型手,形意之虎撲,八卦之開掌,太極之按,勁意皆同,只在剛柔之間變化而已。若言殺敵,鶴之木形手,形意之崩拳或馬形,八卦之點錐,太極之進步搬攔捶,勁意亦相彷彿。 武術築夢 養氣培本為內家之體】,求【一橫一豎天下無敵】之渾元一氣。手法在【擗拳快崩拳毒】,終以【有形有相皆是假,身形應當似水流。】最終則【養氣即養靈根。】【養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然後知佛教之【空中妙有,畢竟空。】則身心俱妙,如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述,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此生參作武術大宗師之一夢也。【四拳本一也。】 縱鶴紀事 福建白鶴祖師方七娘生於清順治年間,有謂係方世玉後代。據古拳譜記載,方七娘當時所教的白鶴拳為單式練法。康熙年間福建提督施瑯從台灣帶來福建一名拳師白戒,將寸勁節力及抖勁融入白鶴拳,使技法更完備。白鶴拳歷經兩三百年發展,演化出飛鳴宿食四種風格不同的鶴拳,其中宿鶴又稱縱鶴。縱者,福建方言,發勁曰縱,其勢如人體突受冷而抖顫。以縱為名,其意在突出鶴拳的震身抖力。此為道光年間文人方慧石得榮山天竺寺道夫長老教以道門內功氣入八脈後頓悟而得。同治九年方慧石首次以縱鶴之縱勁,技挫福建省總督左宗堂府中有【御賜華北七省無敵拳王】之稱的郭其泰,由是聲名大噪。光緒二十五年,方慧石首徒唐依鶴參加福建省總督府武術總教練之考試,經十幾場比試都保持不敗佳績,最後由清廷御前侍衛韓忠國親自下場比試,雙方交手不及三回合,韓忠國即被唐依鶴以縱勁打跌於擂台上,總督府武術總教練一職由唐依鶴奪,自此縱鶴拳如日中天,遂威震八閩。方氏另有一徒,程學深(擅使圓形手、抖手,功力深厚),傳金紹峰,金氏曾與大成拳王嚮齋講手,切搓,對王氏意拳之創作有相當貢獻。方氏姪方永蒼曾與王嚮齋講手,四大敗六小勝,可稱旗鼓相當,往王氏由此在福州長住三年共研拳義。方永蒼傳徒林國仲,駐足台灣雲林,別號二高師,擅轉馬接技法,接敵從不出第二手,開創台灣縱鶴一脈,威震全台。 本文資料摘自永村春蘇瀛漢手抄本『白鶴拳家正法』,李良『福建縱鶴拳』, 張伊蝶『福建白鶴拳史台灣傳承記』,劉故『白鶴拳』,李英昂『意拳正軌』力與美雜誌,李剛【福建白鶴淵流與傳揚』,林英明傳授手抄本『縱身鶴法』, 福建福清唐氏一脈傳人陳老家傳『縱鶴本意』手抄本。 縱鶴抖震二訣真傳: 抖也氣斂力極節節刁頓耶 震也氣蹦力聚層層波波然 此訣得之於吾友縱鶴嫡傳某氏 為虎尾二哥林國仲得之於方永蒼 林由此一訣遂威震全台搏得世稱: 可過西螺溪,不過虎尾溪之威名 與滄州以武盛古有雁過拔毛之威名有異曲同功之妙公諸於世也讓世人知我縱鶴門 有內家真訣 不負內家之名 欲明此奧訣須由放字入netevil2001-11-22 09:23:45 GENE兄此人的网站是什么?及時雨2001-11-22 09:41:17 netevil兄, come.to/taichi卦痴2001-11-22 11:04:12 这种x.x/xxx的网站大陆一般上不去,请问谁有好些的代理服务器贡献出来! 冷眼观潮,笑看武林!不平时2001-11-22 15:54:21 别费事了, 看到的唯一好处就是浪费时间. 那个人还到本站取经. 本站是两岸三地最好的. 这里的网友才是藏龙卧虎. 无论台上台下, 真功夫都在国内.  终南散人2001-11-22 20:55:07 GENE:你好! 据王芗斋的门人说王曾在福建与鹤拳名家方怡庄比试,互有胜负。可能你说的方永苍就是方怡庄,你能否把此人的情况讲详细一点。铁剑2001-11-22 21:42:01 你给的拳术发展史资料详细情况的网站网址是什么?我想找找八卦掌的历史资料借鉴学习一下。要是你直接把八卦的发展情况和各代名师贴出来让大家看看更好了。netevil2001-11-22 22:14:25 既然访问不到,能否请GENE兄多贴一些,以广见闻,我想要形意方面的,看看此位仁兄从台湾挖掘的资料是什么内容!GENE2001-11-22 23:54:33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心意六合拳 比武 故事一則 Tue Nov 20, 2001 3:45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心意門 河南系 尚學禮 袁鳳儀頂門大徒弟 為河南形意近代最傑出者 後在開封打擂 當時督軍劉刺主持擂台 擂台主為少林大洪拳高手張麒麟 兩人功夫相若 後 尚以四把之懷抱頑石反背把 加膝打傷張 而獲勝 尚也小腹中腿 不久後 張死於此招之傷 兩年後 尚亦死於小便不利 尚以內功排打精深稱雄 亦死於一腿 勸曰: 我輩武人 不可自恃有鐵布衫 金鐘罩而好鬥 且以為可任人擊打 須身如處女不可觸摸才是上策 廖白評: 有年青武友自恃敢打 以為拳腳打中 吃吃傷藥即可 此是不曾遇好手故 不知高手之內勁 透勁甚深 輕觸即大傷 (我八卦拳 王師言 八卦勁 一摸人就打壞了) 廖白半生不敢打人 只控人跌人 何也 王師傳公保田法之時 告戒深矣 功夫練到 拳稍揚 內有混勁混回時 其透勁甚為可怕 參 精武會教師 趙連和曾作拳術百則一書 曾解釋 功夫至此 著人非死即重傷 趙駁斥 說來文 稱是八卦拳所為 是為八卦拳神其說也 趙以為 任何拳家 功夫練到精深時都一樣 (當時為山東檢察暑以公文問精武門 山東有多人被打死後 身無傷痕 疑是八卦拳所傷) (其時 大內侍衛頭 宮保田回到山東煙台) 故廖白以為 武友間 友善了解時 切搓玩玩控跌即可 無端鬥氣 廖白即寧可退讓不比 怕傷人 終身有悔也 年青武友以為廖白此是文人膽怯 而故意嚇人 非也 是君不知真傳 內家透勁之可怕也 簡言之 年青人 沒練到 沒看到 不知怕也 aa3廖白GENE2001-11-22 23:58:35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形意 河北分三大系 Fri Nov 16, 2001 2:53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形意發展到郭雲深以後 在河北分成三支 一支為保存派 以李存義為代表 傳技以五行舊架為主 一私不茍 苦練苦修 根基最固 出名弟子即多 以尚雲祥及定興三李言 即威振全國 此系妙在功底極實 且 古技法 最醇 鷹捉技法 半步崩拳(陰陽單手勁) 及 雙手勁 (沾身縱力及 腹肋打) 此系極美 一支為心意復古派 以王瓖齋為代表 先生雖為形意門人 而傳技不談拳式 純以心意發揮意拳之妙 此系 妙在雙手抖勁混元力爆烈 鉤挫打手(同腹肋打) 此系發勁乾脆 舉世稱美 (此種抖震勁 山西宋世榮系亦極善長 以得三山西四內功經故 郭雲深則為形意頂門大弟子 故獨得李洛能此打人如掛畫之形意內功 而孫祿堂早歲即得此四內功經及郭雲深真傳 只性情溫柔故 初抖震 功夫深時 抖震之像若無 且已入 打若不打之技 廖白能為王薌齋之抖技 功雖不及 卻已能看懂 孫祿堂氏之功夫確實遠在王薌齋之上 化之極也) 另一支為孫祿堂代表之綜合派 融太極 形意 八卦於一爐 三拳皆造其極 三拳本一 無非一氣流行爾 此系妙在身法靈妙 變化莫測 如身法以隨機應變以 截(形意知實) 順(太極之履化) 閃(八卦之變閃) 極高明時 更 能入 神化境之極 廖白觀此參系 亦明其義 知其變 三支系各有其美 亦一氣之能爾 為孫祿堂獨的 郭雲深及宋世榮真傳 又融八卦 太極之神意 心胸大 心胸慈 故其境最高 aa3廖白 頂禮三系之賢GENE2001-11-23 00:02:56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此內家螳螂破外家螳螂也 Mon Nov 12, 2001 4:22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秘門螳螂拳總要歌訣   螳螂鬥螳螂   秘門有真傳   你快我短克   你靠我點破   鉤摟用提拿   番車迎轆轤   閃來我挪開   騰進我轉外   一肘遮半身   猿猴步法進   八剛十二柔   剛柔在我手   七長加八短   長短都無妨   全身秘了門   任意隨敵人 廖白拜讀蘇前輩此文後 笑唱 天下把式是一家 外家 硬快勁力 取勝 一翻內家 短韌沾粘渾圓輕靈取勝 更上一籌 先有外家之底子 再有內家之高明 此為中華全面真武學 秘門螳螂 得真得全者 再修得整勁成熟 可誇入內家矣 故言 中華把式是一家 只問得真傳否 不問掛哪家拳 空掛名號練不出好果實 也是徒然 aa3廖白GENE2001-11-23 00:04:56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秘門螳螂拳闡祕(一) 蘇昱彰 Mon Nov 12, 2001 3:50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秘門螳螂拳闡祕(一) 蘇昱彰 作述   台灣秘門螳螂拳唯一從大陸傳教的人,是山東萊陽張德奎先師,他到了台灣就住台南縣東山,先住在我家左隔壁,二年時間就移居到對面的碧軒寺,因為不用付租金,十多年之久,而後逢嘉南大地震整個古寺全塌毀,正巧他出外教拳,而免受害,他的家人也平安無事,而後也在附近居住,長年來就在東山鄉裏和近鄰鄉鎮教拳與醫跌打傷科為生,年老邁移居台北市他兒子張福寬師兄奉養,九十多歲仙逝台北。他功夫了得,會輕功提縱術,精擒拿分筋截脈法,暗器毒傷藥也精,教法很慢按古傳習慣,這一招功力未達七八成熟練不會教新動作,教一招要求學生把這招應用法能使用,學生領會不出來,他親自作給學生看,經常把學生打出丈外遠,頭破血流骨痛肉腫幾天不舒服,有內傷就向他買傷科藥粉,一服就全癒,他的藥很靈他不怕打傷學生而學生也知道死不了,因此我們早期師兄弟各各能打能戰,而後產生各界級上下流的人都有,在社會上影響不少。   他教螳螂拳不說分流門系,以後我同衛笑堂先師學八步螳螂拳和李崑山先師學七星梅花螳螂拳的時候,他們二位看我的螳螂拳都告訴我,這種是秘門螳螂拳,在山東螳螂拳系統內是列為秘密擇人而傳授的技術,傳人不多也不能誤傳亂教的,原因是這秘門螳螂專克致螳螂拳用的,螳螂出拳快秘門更速,螳螂手毒秘門更狠殘,以後我返鄉問張德奎先師求證,他對我說就是秘門螳螂拳,他不說原因怕同門螳螂拳的人來打擾,也怕同門指責是非,他空手來台,也有家庭要養活,因此不可能遵守門規擇善良者而教,為了生存不如閉口而教,時代改變人為也是不得已的事,一生守口但傳授拳譜就証明了秘門了。 下面是 秘門螳螂拳總要歌訣   螳螂鬥螳螂   秘門有真傳   你快我短克   你靠我點破   鉤摟用提拿   番車迎轆轤   閃來我挪開   騰進我轉外   一肘遮半身   猿猴步法進   八剛十二柔   剛柔在我手   七長加八短   長短都無妨   全身秘了門   任意隨敵人 以上歌訣以後在"暗室明燈"內解述 請參考觀賞錄影帶"秘門螳螂拳" 秘門螳螂拳闡秘(2) 蘇昱彰 作   張德奎先師一生教拳生涯,可分三段時期,早十五年教法是他最認真盡力傳授,不秘不留唯恐學生不學,教材豐富傳教嚴格,中期十五年教法比較保留,不太輕易傳秘訣,他說時代習慣人性變質往壞方面走,要留一手有必要,後期十五年他生活經濟改好可觀,教拳比較少多是慕名而來者,他說應付而已,重要一點他年老記憶力健忘,因年青家庭遭受政治迫害而致成,生活以醫術而生,不太重視武術了。   他傳教我的套路不多,但散手磨手技術特多,最主要是螳螂古傳九十手秘手精華動作技藝,所以經久年我的研究結果,螳螂秘手和八短拳是秘門螳螂拳之精華秘訣也是代表技藝。      秘門螳螂拳 十二字訣  鉤。 刁。 採。 掛。 提。 拿。 封。 閉。 粘。 連。 幫。 靠。 aa3廖白 敬讀       GENE2001-11-23 00:06:54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蘇昱彰 續說八極 五行步 Mon Nov 12, 2001 3:46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五行步是碾步。殿步(沉墊)。疊墊步(落拍或闖步)。磋步和磨盤步。 碾步(圖2)發肝木勁是左右發勁,腳底根生氣是腳尖腳跟連同外腳底緣觸地,出拳時穿腳(八極拳術名,同八卦蹚泥步或螳螂箭步,腳進步時要伸直膝關節向前邁落。)向前落步時腳尖九十度旋轉,神位精位腳底外緣同落沉地,而成碾步動作的熊晃步,左右衝拳就是,功夫深能發寸暗勁及透勁出來。 殿步(圖3)亦叫沉墊步是熊靠步的一種,動作有二,一為腳跟提離地再用力往下沉殿,有技術勁力還要加體重重心力,平常用于固定一邊,如雙栽捶式卦塌式,二為腳全提上下落時先腳跟精位沉殿,技術上用在轉身換邊使用,如千斤墜地式落步砸捶式,五行勁氣是腎水勁氣,專由上引下氣勢,可發出爆發勁。 疊墊步(圖4)落拍步熊闖形步法,腳底心氣血位落拍而生肺金勁,雙手發前後勁用,也能纏身捆挾使用雙臂,使用搯肚雙托或大纏圈抱等,功力高時能將人打出丈外遠,或使人體內氣血翻滾陰陽失調而亡。 磋步(圖5)是上擊發心火勁用,熊形抗步的一種,雙腳底順勢往前衝身,用腳尖神位煞住重心,而爆出上沖火勁道,如托塔掌降龍式,六肘頭拳內提藍肘都是,勁發如閃電著人身上,如觸電流熱流使神經麻痺,腦血充爆心脈血流閉塞失神空意而亡。 磨盤步(圖6)為發脾胃土勁用,熊擺步的特性,腳雙雙提空向左或向右擰旋轉,落地時用雙腳底外緣搓地而成,一是將勁由中心椎脊骨往身外發出,是纏絲外爆發勁功力,如蟒蛇纏身或橫捶,二是勁由外內旋纏擰到身內中軸心,是內爆發勁功力,如熊形抖肘或旱地拉舟(八大招式內動作),這土勁道有爆發勁外還有透化勁,著人身上會爆浪體內氣血使五臟器官毀壞,或斷脈亂氣呼吸無有而命亡。 以上簡要開秘,有信者按方法練習,就能體會我的不假,功力得入門裏真傳,這基礎"立根生氣"要領有得到,再繼續活步法的八極拳研究。 轉刊採用本文者,請注明出處,我負真假責任,現在或以前有些武術界人對我負面惡意批評我,我一笑置之,圓滿性德一切容內,謝謝他們幾十年尚記得我,還賣力的宣傳我,人因為嫉妒。仇恨。自愛自悲而用心惡質化向別人指責,如果他們能得到好利益,我應該讚許他們,就像台灣選舉花花邊邊看不完攻奸下流新聞,劉雲樵師父仙逝十年,我現在就站在他的位子代替他宣揚他的武學,有時候短瞬的站台不是永久霸著這位,許多人責罵我,說我的是假傳謊說,實在代替劉師父傳教沒有真假的問題,可是內容各學生有深淺程度之別而已。一半歲月生活在外國,也創建二十多國家武館,從來迄今沒有外國武術界責備惡評我者,僅出生地給我高捧臭名,這也是收獲人生,為了真武學技藝我不願意一些新學者,誤入不真的迷途,才於劉師過世十年之後,開始揭開師門秘技,這是有原因的,以後有機會再說明,如果你對我有偏見看不起我,我開示解秘的文章對你沒有好處,就像帶了紅色眼鏡看這世界五光十彩視野,其色彩同真實情景不同,你不要看不要批評,這裡有深淺內容程度沒有真假傳授的事,這處是劉師父的暫時講台。 aa3廖白 敬摘GENE2001-11-23 00:08:35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蘇昱彰 如是說 Mon Nov 12, 2001 3:36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腳底分三才位,把腳底分三等份,腳尖份位屬"神",腳心份位屬"氣",腳跟份位屬"精",兩腳並靠腳心成"神氣同精氣"(參考圖一)。 腳尖的神位是連貫頭腦內思想意念,發勁最終目的,要使氣勁帶有靈性技巧,勁集中一點,碎脈阻血循環,常使用在發火行心氣或木行肝氣,生氣之根點由這裏發動產生,開始原頭不知心火勁和肝木氣,發勁變成假象不實的虛招空力,點不死人,多運動這神位,能安神健腦強記憶良判斷意念。 腳根的精位是身軀重心力量接受位子,穩固重心推送重心體重,發勁目的不但活動勁力還加上固體的重量,勁打一面,散內氣毀筋骨,常使用在發水行腎氣,生氣之原根由腳根送出或沉殿震湧出,打面是小面積,"靠打"用全肩背,"落步砸捶"用手臂面擊打,下使腿胯面封打鎖彈的,勁打上下面法,勁道力加重量力,是精位生氣秘要,多磨練去病強身動作靈活耐力長氣。 腳心的氣位是用在推送內氣出體外,形成帶有磁波電流高過平常人身體臨界面,能改變別人氣流和能量,發勁目的是打透入體內摧毀內臟或神經系統或氣質交換,是金土勁使用要點,壓迫震盪旋窩鑽入的勁道,由腳心氣位生氣而產生,多震動能使體內內氣平均暢通,去內傷瘀結經脈順流,長耐力強內勁養正氣。 aa3廖白 笑語諸君子 看人前輩量多大 為發揚中華武學 身心如此盡力 人比人 諸君可慚愧兼景仰乎 廖白曰: 功夫程度與度量成正比 度量小者 難成大器GENE2001-11-23 00:09:52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八極拳立根生氣秘要 蘇昱彰 Mon Nov 12, 2001 3:28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八極拳秘芨真本 蘇昱彰 作述 八極拳立根生氣秘要 "根"者腳或腳底或下盤立根之處,八極拳發勁的要領,生氣由腳底起,運氣由中丹田五行導引產生氣質,領氣由手指指揮發勁氣而出體外,分屬有歸要清楚不能含糊走樣,不對勁氣不出,錯誤凡而勁力反震回身傷害到自己,健康受損久來成疾病,練功不成纏病伴一身,因此發勁時先從腳生氣升上到身軀,在運氣五行氣所屬氣勁,由手指領這五行氣勁而出,這才是發勁最先生氣的立根點原則,開始動作不正確發勁不實,秘要在此。 八極拳腳底所產生的氣,生氣秘要視為門內秘傳,不輕易傳授,就是外界武術文獻著作,也從未見公開講述,別的門派有沒這秘要不清楚,劉雲樵師父門下系統,得真傳者現在功力深厚弟子,都是由基礎功就獲傳授指點這生氣秘要,因此久年之後功力實際有得,藝高超凡,如果門下的人不知道這最根本立腳生氣入藝開始要領,恐怕你心術不正得不到真藝,如果你認為誠心敬師受業,但連這最基本要領都沒聽授過,那你一定是進了一家,掛羊頭賣狗肉的黑店,花錢受騙枉走一程,但是狗肉是香肉更好吃價錢更貴,也是禍而得利,給人家打腫了臉還認為容光滿面神氣昂昂,可憐不知者太多,明知是毒但沒決心戒這毒,現在我就把這"立根生氣秘要"第一次公開出來,讓有志練劉師八極拳新手上門,第一步就真正受益不假。 aa3廖白 恭敬摘要 以享武友 喜讀全文者 問 蘇昱彰前輩GENE2001-11-23 00:11:13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螳螂八極高手 蘇昱彰 說功法 Mon Nov 12, 2001 3:25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五勢舒氣法     歌訣           動作指要  吞肩縮骨緊靠身 肺: 雙提雙跺挫人中,   螳螂起式氣丹田。  兩腿並立踏千斤 腎: 螳螂取水又偷桃,   拍地出寶下擊地。  頭如鑽天,腳跐兩灣 肝: 黎花擺頭寒雞式,     偷步盤肘展雙腰。  靈心下氣,氣運丹田 心: 側番車破骨千斤,  下蹲身沖天砲拳。  腎門一閉水火靠 脾: 螳螂斬腰用腰力,   美人照鏡疊身肘。  目不斜視,心不外遊。 五勢運氣為金肺。水腎。木肝。火心。土脾胃五行五臟,秘門螳螂練習初功的運氣功法,能舒氣而強內臟,妨練功受內傷,能扶助五行拳勁早悟得要領,動作全部是螳螂拳招式,不是練拳者很困難,氣功和招式同時操作,使用招式對敵時,氣勁自然而發出威力嚇人,俗說:螳螂一天敢出門,太極十年閉著門。 蘇是比廖白前輩的現代高手 沈茂惠 徐紀 蘇昱彰 梁紀慈 如是 aa3廖白 尊敬諸前輩GENE2001-11-23 00:13:06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太極 詠春已在國際上打下天下 Mon Nov 12, 2001 9:35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如題 太極拳 在美國 據報導 已有一半以上的空手道館 改教太極 (二十年前 大都市 若有兩百家空手道館 功夫館約一家) 日本 現教授太極之館 量與聲勢已比 空手道 柔道 劍道 毫不遜色 詠春 已侉國際 數十國家成企業經營 多年前 日本格鬥技K-1 先是號稱 終極武術 後 詠村春拳協會 挑戰抗異 後日本格鬥技K-1 以公開道歉而落幕 何以故 國際詠春協會 實力驚人 人才倍出 打法採中式 渾涵之手 粘手中心拳 非K-1 所能勝也 其創辦人 即葉問 關門徒 梁挺 西人稱其橡皮手(內勁也) 得永春內勁 打西方體能高手 如吃鬥腐 罩得住(用中式打法) 又懂企業經營 故成為 讓 日本格鬥技K-1 不敢正視之 團體 此亦發揚文化也 觀此二系 廖白 為之喜 諸君 心胸格局 焉得不大 aa3廖白GENE2001-11-23 00:20:39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近代形意三大高手 Thu Nov 8, 2001 5:00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如題 孫祿堂(1860-1933)(虎頭少保 天下第一手) 尚雲祥( 1864-1937 )(半步崩拳腳 打遍天下) 王薌齋(1885-1963) (大成拳王) 嚴格說 三個人都是郭雲深的徒弟 (丟開古代奇怪的師承輩份觀) 孫隨李奎元學三年(李是郭雲深的弟子) 後由李推薦給 郭雲深 從學郭約九年(以實質言 亦是郭之弟子) 尚雲祥是李存義的弟子 李稱郭為師伯 郭雲深聞尚之苦學成就與天份 特上門指點 稱吾宗之惠能 以實質言 亦是郭之弟子 王薌齋則是郭雲深晚年關門弟子 孫以輕功 身法獨步武林 尚以功底渾厚 稱鐵人 鐵足佛 半步崩拳腳 打遍天下 王以雙手抖勁 發人成飛 稱大成王 孫年長王二十五歲 尚年長王二十一歲 40年代 孫祿堂已故逝七年 尚雲祥當也已逝三年餘 其時 王薌齋55歲 王對北京報紙發表一系列談話 認為武界已失真傳 並向國內外武界要求試手 1937年以前王尚兩人還常在一起研究武技 尚雲祥七十幾歲 王薌齋五十幾歲 有人寫 王尚曾在郭雲深面前比槍劍 此當有誤 郭當於1906 即故逝 其時 王僅21歲 王尚兩人比試 故事有三節 由王薌齋晚年告訴其弟子 當在尚七十 王五十間 (須再考証) 一日 王從外回來 尚在練拳 王以虎撲 尚直立不動 任其施為 王在尚身上一滑一按 尚的身體突然飛起 頭肩直插入頂棚 落地後 二人都惊詫目瞪口呆相視 尚要求再一次 王道: 無心才能 再哢也不行了 二次 王請尚以崩拳進(尚稱 半步崩拳腳) 王截接 一接 王頓感頭昏眼花 滿頭金星 口苦咽乾欲仆 請暫停 坐下修習 三次 兩人試手 剛搭手 尚以鷹捉落下 王頓感 手臂直麻 到半邊身全麻木 學生問王 以此三故事 王師自覺誰高 王對其弟子言 尚是大水桶勁 但有少部份是竹干勁 我是周身大碗勁 廖白如此解讀: 水桶蹦碰大碗時 當水桶勝 當竹子捧碰大碗 當大碗勝 如何碰 功夫在聽勁與身法靈動處 故所謂神意氣者 由此知靈動神意與身法在高明境中之重要性 此功夫在三大形意高手中 以孫祿堂為最 若言功力雄渾 則尚雲祥大桶勁為最 若言善利用大地之爆發勁打法心得 王薌齋獲郭晚年獨到心得 孫尚兩人感情很好 尚王兩人也感情很好 只孫亡兩人似有芥蒂 何以故 只孫以五十高齡 武林盛名中 再學太極 想王感不樂 認為姑負形意一門 孫且於 1923年,撰写出版《拳意述真》中 將極虛之境 只列 李洛能 董海川 楊露禪 武余禹襄 將郭雲深列於化極 但未極虛 未入不可見聞之神化之境 郭雲深與董海川 楊露禪齊名 稱內家三拳震北京 此一漏列 是王薌齋四十年代 公開批評 王宗岳 楊賂禪只學得內家之半 非通家 且 一生 不提孫祿堂 其弟子著作更有意的亂編輕蔑之 原由 廖白評: 楊祿禪 董海川 雖說與郭雲深齊名當代 但董 楊實際年齡比郭雲深多三四十歲 當孫祿堂二十歲隨郭雲深入北京之時 楊露禪已逝十餘年(73歲) 董海川也老勱將逝 (近85歲) 其時 郭雲深才近 四五十歲 人逝 傳說多神化多 較尊敬也(此中國人之特性) 此為孫祿堂年青時即種下之印像 故排序 孫不免把眼前人郭稍降 此為人之常情 (誰都不太接受現在自己隔壁有偉大詩人住 但能接受已逝古詩人偉住自家隔壁) 簡言之 王薌齋不滿孫祿堂 老年學太極 還說太極神化 此心結也 故造就王薌齋 打遍天下 發言藐視太極之偏激 故意說江北無人 說中華百年人才 眼中只有 董海川 車意齋 郭雲深 (不提楊露禪) 百年內高手 說了一堆 就不提孫祿堂 aa3廖白 註: 有關身法(亦是一種最高級之功力) 靈動亦可勝功力之故事 可由 曹晏海 兩次浙江 上海與 銅頭鐵臂鎮江南 劉高升 一戰得解 廖白曰: 內家三拳皆美 孫祿堂 尚雲祥 王薌齋 都是大英雄 知其心結 徒子徒孫 焉須崇己系 扁他系 當一笑 莞爾 廖白自心覺得 王薌齋功力 廖白目前已稍能為(混元勁打人成飛) 雖較小號 但追其境 此生猶可期 孫祿堂之身法輕功 則此生無望GENE2001-11-23 00:21:59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馬承智 散手五法 之一 截之震 Thu Nov 8, 2001 11:46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如題 所謂震 是在對手勁欲發之瞬 于正面接定對手勁 微吞 將對手勁引出 觸點處不即不離 同時移轉重心使對手之勁瞬間走空 并在同一觸點以整勁擊其重心 所謂 粘點研打謂之震(研圓粘轉) 此勁由順截二勁合一所生 aa3廖白 先迎上而 對 次 吞而直取者 曰震 同一瞬完成 化圈小至幾無也 腕粘打其觸點 拳衝其中心點也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馬承智 說孫傳散手五法 之一 截法 Thu Nov 8, 2001 11:32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所謂截法 是在對手之勁 將發未發之瞬 我奪機踐位 以瞬間整勁正面截住對手欲發之勁 不先不後 使對手有勁將發卻被鐵牆截回之感 此謂之截勁 此非步捷身整者難盡其法 截法中除截勁外 還有震撞兩種勁道 aa3廖白 此法廖白可為 Edited by - gene 重新编辑於 2001/11/23 00:23:50GENE2001-11-23 00:33:49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馬承志與韓慶堂之戰 Wed Nov 7, 2001 8:39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韓慶堂為中央國術館第一 名畢業 (曾於館內比賽中 曾獲第一名 為當時北少林之代表人物) 現在台少林高手 姜長庚 沈茂惠等(精擒拿 有手見手無處走之稱) 為其高徒 有韓門五虎之稱 馬承志(1888-1977 壽89歲) 自幼習少林功夫 青年時 已能用手指捻碎綠豆 且周身上下不怕踢打 能舉手仆人 於北洋軍中任武術教官 1917年 辭去軍中職物 北上京城 為訪孫祿堂老先生(孫當時享譽 虎頭少保 天下第一手美譽) 不得(孫隨徐世昌出遊) 由此由北南下 游蕩江湖十餘年 遍訪名家 高手切搓較技 少遇敵手 歷福建 江西 湖南 湖北雲南 貴州 河南 河北 山東 江蘇 十餘省 訪南北各派拳師不下數百人 博採眾長 內外家兼修 自成一体 因功夫硬 技藝全面 故有 把式包袱 之稱 考國術史上 曾參加南京首屆國考 浙江 上海 三次全國最重大國術擂台 均能名列前茅 優等者 唯馬承志一人 後終得心願 拜師孫祿堂 顧留馨說: 30年代的技擊 是以馬承志 曹晏海 胡鳳山 朱國福四兄弟 為代表人物 除了他們的老師孫先生外 當時其他人是無法和他們匹敵的 但孫先生 對他們的功夫還是不滿意 認為還沒有入道 暫時打住 aa3廖白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馬承智與韓慶堂之戰 續 Wed Nov 7, 2001 10:57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參考前人描述如下: 馬韓相遇於第五輪 進入到此的選手剩九人 韓精螳螂拳 太祖諸拳 一開始 韓取靜式 馬則以高步緩緩相逼 相距約三四尺時 馬緩步如前 不過此時乃縮身蓄勢 虛進而實退 韓以為馬仍有前逼之意 遂即踏中仆打 馬卻早已後腿變前腿 前腿撤為後腿 同時 起蹬勁 以形意馬形踐點迎打 韓出手未中馬要害 反而撞在馬的力點上 被震打出數步之外 踉蹌幾仆 韓即調整身形 仍取靜式待敵 馬亦如前 高步緩進 韓見馬走近便緩退誘敵 馬即更進 韓瞬時虛退而實進 腳踢拳發 組合連發 馬不退不架 矮身為熊形 鑽隙曲步對進 躲閃過韓之攻擊 同時兜打韓之下頦 韓應聲倒地 賽後 韓盛讚馬之身步靈活矯變 曰: 兄之身步如燈影相隨 變化奇詭 弟看不清 打不著 馬承智第六輪 遇師弟胡鳳山 馬被胡踢中腳面而擊仆 以致步法難移 不堪再戰 經孫祿堂調治 一周後始愈 故未能參加第二天前六名決賽 終 僅得最優等 第六名 aa3廖白 民初幾次重要全國擂台賽 可見渾涵之手 一觸成碗破之象 此略可參詳 故為之摘錄 始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趙道新 張長信都先後敗給馬承志 Wed Nov 7, 2001 11:30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王薌齋生於1885 30 當為四十五歲 已相當有名 想以其輩份高(形意郭雲深晚年關門弟子) 故未參賽 但其得意門徒 張長信 於第一屆南京國考(1928) 得中等獎 (三十七名外 八十二名內) (此役 孫祿堂弟子 有朱國福 顧汝章 朱國偵 朱國祿 馬承智 等五人得最優等第一名) (第一名 至十五名) 上海一戰 (1931) 王薌齋得意高徒 趙道新 張長信都先後遇馬承志 都敗北而遭淘汰 最後為馬承志(2)與其師兄朝曹晏海(1)(都是孫祿堂徒弟) 爭冠亞軍 浙江一戰(1929年) 孫祿堂弟子有四人入前十名 朱國祿(第2名) 曹晏海(4) 胡鳳山(5) 馬承志(6) aa3廖白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太極拳 之練直力 找直力 Tue Nov 6, 2001 11:27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如題 此言對練形意者 十分明白 只對練八卦 練太極者 會傻眼的居多 此曲中求直也 楊太 進步搬攔捶 栽捶 指襠捶 掩手紅捶 為實戰中常用手法 此即直打法(斜打法) 真能打時(得機得勢中) 都走近路 不走弧形 此言由旁人來說 文太極諸友 恐又要跩文諍論一番 此言由 楊家第四代嫡傳 楊守中 楊振基 來說 諸太極友人會 較懂得接受 楊說: 下盤穩固 兼得機得勢 就直力打出 此是技擊效果 楊家真傳 故 不只練粘化 諸君 太極也練直打 找直力 功夫越高 圈越小時 太極就與形意曲直槍 無異了 aa3廖白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形意打的是身法 Fri Nov 2, 2001 8:45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如題 形意功底極紮實 以樁功將身打成一塊 則周身神氣貫通 內外如一 故曰 六合 樁功是最上乘心法 以不動心中而得法 故古拳經曰: 全憑心意用作功夫 故曰 心意六合拳 初靜心收攝極難 故古賢找出許多容易長功夫之拳姿 脈絡隨五運六氣 外形周流而有不同氣注之像 由形得心意之斂 故祖師 神拳李洛能 改名為形意拳 以名進階程序 當功成渾圓一氣後 取法萬像動物之情 以變其意 以適其情 如虎撲之威 如龍變之象 如猴之敏 此亦形神以全心功 故形意由此而定其名 形意功成 神意極敏 一動無有不動 即遇身大力極勇猛之大敵 亦一去即敗敵矣 況與一般小敵較 故形意名手 功成後 常曰無敵 或曰打遍天下 (都是讚辭 內家功成高境後 看同道高人 已不須較 一看即懂 亦猩猩相習爾 故有內家三拳會北京 內家三拳震北京之說 三全拳同稱無敵 而交會融合 彼此看懂也) (李洛能 宋世榮 車毅齋 郭雲深 孫祿堂 王薌齋 尚雲祥 孫存周 宋鐵麟 布學寬 等等名手極多) 形意神靜而後動(由樁功 立禪而成就之功夫 神極靜) 一動如箭 其快如風 彼來我往 目不及瞬 故曰 拳打三節不見形 如見形影不為能(全在一心而已) 不能此 功夫不稱能 故曰 形意易學難精 (不遇形意明手 會誤以為形意像外家 ) 明手者 一動即敗敵 而敵不知己是如何敗跌 形意全憑身法敗敵也 形意一門極重選徒 教以武德 故其能甚高 其心甚慈 故曰 屠手佛心 aa3廖白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翻來覆去說先天 Mon Oct 29, 2001 1:54 p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如題 孫存周說 一氣渾圓 但不知法 功達上乘 又言 一氣渾元 但知法 功達最上乘 能返虛故 (此法為一心之妙也 神意氣 一也 轉化之機 一念純也) 故江南妙手 解鐵夫 近六十以功勝王薌齋 (三十餘歲)(兩人較功力也) 孫存周卻以二九歲 江南 勝 解鐵夫 (近七十歲) 此孫以八卦之巧 技法之高勝解 變化之巧 靈而出其意外也 此兩故事 有兩派人 有相信前 有相信後 以廖白之修 兩者都信 也如看掌中珠 此虛極知法再忘法 最上乘能勝上乘也 故唱曰: 神足最上 古歌唱: 用時最好是精神 精神煥發耳目真 任憑他人飛燕手 蟻聲卻是龍虎吼 何能此 實極是上乘(班侯 尚雲祥 解鐵夫 王薌齋等) 實極轉虛 能上最上乘(董海川 孫祿堂) (楊露禪 郭雲深 勉強 近一個 孫存周 算半個 托孫祿堂之餘蔭也) 故 廖白唱曰: 形意加八卦 神仙一把抓 aa3廖白 翻來覆去說先天 氣足雖稱美 神足最為上 廖白心中寸譜反復數英雄 作者: aa3廖白 主题: 縮身之妙 Mon Oct 29, 2001 11:33 am [ 寄文章 | 邀请朋友 ] 内容: 如題 縮身如猿 此句描 楊露禪 尹福 孫祿堂等等名家實戰中神情 八卦掌歌唱到: 掌分八勢轉為根 左旋右轉要縮身 二人相戰腕中求 動手取勝步法輕 八卦奧妙要學真 走轉擰翻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 旋轉變化到彼身 廖白回憶壽山王師 其走掌神情 用藝神情 此縮身如猿之妙 體悟更深 王師言 師祖宮保田練武用武 神韻身手 亦活像大猿猴 再看到楊振國形容其先祖楊露禪和人動武神情 亦有此言 此縮字 能讓 身法發揮也 (據說 清末 光緒皇帝老師大書法家翁同籲 親身看到楊露禪與人比武實況 高興地 回去形容給王公大臣聽: 楊進退閃躲神速 虛實莫測 身似猿猴 手如運球 獲太極之渾圓一体也 並隨即寫了一副對聯給陽祿禪 對聯是: 手捧太極震寰宇 胸懷絕技壓群雄 ) aa3廖白 供參 排豪傑 遊戲爾 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