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vsSia:日本要统一国家情报职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8:30:09
日本要统一国家情报职能
http://www.21cnci.com 时间:2006-06-30 10:15:00

  6月22日,日本前外相町村信孝领导的“强化国家情报机能研究小组”决定向内阁提交建议报告,建议在下一届政府设立“对外情报机关”,其机能相当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

  “町村报告”建议增强情报机能

  当前,日本政府没有专门从事对外情报搜集、分析的机构。因此,该报告建议在内阁情报调查室之下,设立“对外情报机关”,整合现有各家情报机构,增强日本的情报机能。同时扩充现有的由外务省、防卫厅、警察厅和公安调查厅组成的“共同情报会议”,把海上保安厅和金融厅也拉进来,成立“内阁情报委员会”,加强中央政府的情报搜集、分析和评判能力。

  今年早些时候,日外务省宣布在各驻外使馆设置“情报担当官”,强化日本的海外情报收集能力。此前也有报道称,日本内阁情报调查室准备从现有的150人的规模扩展到1000人。这次,报告建议日本政府提高内阁情报调查的地位,将内阁情报官由副长官助理级别,提升为副长官,直接向首相负责,目的是要在近期建立起一个如同美国CIA的情报机关。

  报告用意十分明显:提升情报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强化首相对情报机构的直接控制,在加强情报机构的同时,也强化首相的权力。

  5大情报机构分工各有不同

  日本现在拥有多家情报机构,最重要的是内阁情报调查室,其主要任务是搜集、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治安等方面的情报,为内阁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承担着协调各情报机构的职能。

  外务省的“国际情报总括官组织”利用遍布全球的日本驻外使领馆,进行情报搜集工作,是日本国际情报的主要来源。

  防卫厅情报本部是主要的军事情报机关,成立于1997年,下设5个部和1个通信所。其中,音像部利用地球观测卫星的照片数据搜集情报;通信所负责日本电波情报的搜集与保密传送。

  公安调查厅隶属法务省,被称为是“日本联邦调查局”。其任务是:对内监视和控制激进人士与团体;对外搜集反间谍情报、监视外侨。该厅与美国联邦调查局、韩国国家安全企划部、台湾“法务部”调查局等联系密切。

  警察厅警备局的职能大致与公安调查厅类似。

  部门各自为政情报整合不够

  日本情报机构数量众多,覆盖面涉及政、经、军事等各个领域,但是日本国内普遍认为情报机构有许多缺点,急需整合。

  首先,情报机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日本情报机构政出多门,利益各有不同,情报交流极少。原外务省总括政务次官东祥三就曾揶揄日本情报体制,“缺乏中枢神经的控制,就像海绵一样,只知道各自使劲地搜集情报,缺乏分析和提高”。由于缺少整合,日本情报机构常会对情势做出错误判断。著名学者日高义树认为:“去年,因为情报机构对东南亚不支持日本‘入常’的形势误判,导致政府错误地大量向这些地区投入金钱,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此外,使馆中的武官由防卫厅派出,代表军方利益,他们和代表外务省利益的使馆文职官员常发生龃龉,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其次,缺乏情报分析整理。尽管内阁官房设有“内阁调查室”部门,但外务省、警察厅、防卫厅等首脑往往选择绕过内阁调查室,直接向首相报告。实际上架空了内阁情报调查室。

  再次,没有最高情报决策机关。日本目前的情报体制是“自下而上”的单向逐级上报体制。由于首相很少直接发出情报搜集指令,各单位往往不得要领,人力、物力投入很多,搜集情报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为“正常国家化”铺路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的情报机关助纣为虐。战后,在和平宪法的指导下,日本情报机构地位下降。日本国民对战前的“警察国家”记忆犹新,强烈反对建立权力集中的类似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机构,日本政府只好在各部门零散建立情报组织,形成了“多头为战”的情报体制。

  近来,日本官员提出,日本要实现政治大国化、军事大国化的“正常国家化”,前提是要成为情报大国,情报体制的弊病已成为日本加强军事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建立日版CIA的报告出炉了。这是日本谋求“正常国家化”的必然结果。日本希望通过建立对外情报机关,加快“正常国家化”的进程。

  不过,因为涉及部门利益,建立日版CIA计划不可能特别顺利。作为日本情报机构“老大”的外务省一心想主导建立这一机构,并最终将其纳入外务省掌控之下,这伤害了其它省厅的利益,他们对此反应消极。而且从报告提出,到纳入国会议事日程,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省厅间的“利益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