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蝎子铜火锅图片:朱军回故乡兰州签售新作:观众爱春晚才"挑毛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9:55:26

朱军回故乡兰州签售新作:观众爱春晚才"挑毛病"

  

朱军签售。
读者非常热情。
朱军为本报读者签名。本报记者 房毅 摄


  1月7日,应甘肃新华书店集团诚邀,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携其新作《我的零点时刻》在兰州西北书城举办读者见面会暨签售会,当日,从兰州走出去的“央视名嘴”朱军受到了家乡人的热捧,现场等待签售的读者人流如织。

  朱军将这本最新力作《我的零点时刻》称作是“自己的坦诚之作”,在书中以近乎率真的笔触披露自己从1997年到2011年数年来主持春节联欢晚会的台前幕后,首次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并真情回忆了那些属于他自己的“零点时刻”荣光时、黯然时、欢歌时、悲泣时……就像朱军在《我的零点时刻》中写道:“一年一年总是踏着零点钟声诞生,写这本书最后选择以"零点时刻"作为书的主题,因为"零点"从来都是孕育无限美好的时刻,看似一无所有,实则包罗万象。”在《我的零点时刻》一书中,朱军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为什么放弃在兰州的优越生活,毅然选择北漂?他是怎样突出重围,战胜对手,成为央视晚会的当家主持?以及他和范曾、赵本山、周涛董卿、冯巩等人的情谊。

  在一个多小时的签售会上,朱军就读者和媒体的各种提问一一做了坦诚回答。

  说 乡情:一个人不能忘了故土

  8年前,朱军的第一本书《时刻准备着》的首发选择在兰州;8年后,他的第二本力作《我的零点时刻》全国签售的第一站还是选择了兰州,这样的选择都是源于朱军心底的一份浓浓乡情。

  见面会上媒体提问之前,朱军简短的开场白是从讲述乡情开始的。“这是故土,我觉得一个人无论飞得多高,走得多远都不能忘了当初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能忘了牵扯着像风筝一样的我们的那根线。我知道牵扯我的那根线的一头就绑在我们的黄河铁桥上,因为在这里有我们的历史、我们的黄河,这里就是养育我们的故土。”

  1993年朱军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兰州去北京,那时候的他已是金城名人他是这座城市春晚以及各类大型晚会不可或缺的主持人、他还是当时《社会经纬》等拥有很高收视率的栏目主持人……离开,意味着一切光环和辉煌的失去,意味着他将要从零开始。

  为什么离开?

  “人生挑战是一件好事,人生和写书法一样,总是在破坏一种平衡之后创建另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它应该是用你自己的心智构建的一种美丽。”朱军坦言自己不喜欢四平八稳的人生,因为那没有什么意义,“虽然翻篇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相信机会总是愿意拥抱奋力向它奔跑的人。回头看,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去北京,那我就没有机会参与见证那一件件国家大事件的发生。从香港回归、1998年的抗洪救灾以及奥运会等等,我很庆幸这些大事件发生时,自己能以一个见证者和记录者的身份在现场,而在那些时刻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谈 春晚:观众有爱才“挑毛病”

  期待春晚、议论春晚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岁末的重头话题。见面会上,朱军在面对“如何看春晚”的提问时,表示他觉得关于春晚的种种声音,其实都表明每一个发声者心中都藏着一份爱,因为这种爱才发声,才去“挑毛病”,他就此打了个比喻,说这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每一次的责问抑或是批评都是从爱而出发的。“无论是说(春晚)好的,还是挑毛病的,我觉得只要是善意的,都应该感谢大家。”

  从1997年第一次主持春晚,十多年来朱军是春晚当仁不让的首选主持人,如果有一天离开这个舞台,他会有怎样的心情?“对于还没有到来的(事情),我不知道(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离开),应该说不舍一定是会有的。当然也会挺开心的,因为那时候我终于可以快乐地和家人一起享受零点时刻了。”朱军说。

  聊 慈善:做给内心

  作为一位知名人士,朱军曾担任过不少公益事业的形象大使,就此,在回答记者的“名人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提问时,朱军直言慈善是做给自己内心的,如果把它当成一种浩浩荡荡的宣传之后去做的事,那就失去了慈善本身的意义。“总是听到被帮助人感谢帮助人的声音,其实是帮助人更应该去感谢被帮助人,因为是他们接受了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