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上的恐怖游戏:揭秘吴法宪的晚年生活:“不可与外国人接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39:27
                         揭秘吴法宪的晚年生活:“不可与外国人接触” 2010年05月24日 08:31 党史纵览 【 】 【打印共有评论70

核心提示:山东省有关部门根据中央的指示,除要求吴法宪遵守“不可离开济南市,不可与外国人接触”等几条规定外,生活上尽量给予他们夫妇特殊的照顾。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共山东省委还改善了吴法宪的住房,让他们搬进了一幢独门独院的小楼,医务部门定期为患有多种老年病的吴法宪提供良好的保健医疗。这些使吴法宪深受感动。一次,中央文献研究室来人外调,问他在济南生活习惯不习惯,他说:“我感觉山东人热心、仗义,有人情味。济南山好、水好、人更好。来这里是来对了。”

本文摘自《党史纵览》2010年第5期 原题为:吴法宪的人生沉浮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十年浩劫”的漩涡虽已逝远湮没,但人们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犯下的种种罪行始终无法释怀。作为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的吴法宪,也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吴法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犯事”后的晚年生活如何?本文通过链接他一生的足迹,或许可以给读者客观地审视历史提供一些参考,带来些许人生的感悟。

追随革命队伍身经百战

吴法宪,江西永丰人。1930年,年仅15岁的吴法宪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为了反抗地主恶霸的欺压,在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凭着聪明和勇敢,他很快成为红军队伍中的青年骨干,入伍两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又担任红十二军第一○五团政治处青年干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均在机关从事青年工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吴法宪与战友们顽强拼搏,多次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在战火的锻炼中,他渐渐成为组织上重点培养的青年干部。红军长征时,吴法宪已是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的总支书记。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他的两个手指被弹片打掉,仍顽强地攀踏着悬空索桥,勇往直前,为此在战后受到上级表彰。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吴法宪升任第二师二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法宪在八路军中先后任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苏鲁豫支队政治委员等职。他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取得辉煌战果。特别是在苏鲁豫支队任职时,吴法宪同支队长彭明治指挥得当,一连打了几个漂亮仗:1939年6月1日,他们在皖东北萧县张山集、前杨庄一带设伏,粉碎日军1700余人的6路进攻,毙伤日军300余人;3日后,三大队又在津浦路曹村车站附近击退日军步骑兵2000余人的进攻,毙伤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3辆……仅5天时间,他们共歼敌700余人,让日军闻风丧胆。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作出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决定,并将吴法宪所在的八路军部队编入新四军,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部队改编之初,吴法宪深入基层,指导加强党支部建设。他组织开展的“创造模范连队党支部活动”有声有色,有效地总结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的经验,在新四军中得到广泛推广。新四军第三师在抗日战争中,打了大小无数次战斗,如刘老庄战斗、大胡庄战斗、阜宁战役、淮阴城攻坚战等等,其中战士们之所以能够顽强拼杀,视死如归,应当说与吴法宪参与领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分不开的。

在解放战争期间,吴法宪被调往辽西军区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并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吴法宪先后任第十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卷入反革命的漩涡不能自拔

位居显赫,本应知足。可吴法宪在野心的驱使下,搭上了林彪的反革命战车,最终从人生的巅峰摔跌下来,落得个身败名裂。

吴法宪走上反革命的道路,可以追溯到1964年。那年,叶群在江苏太仓搞“四清”,空军也在那里派了“四清”工作队,已是空军政治委员的吴法宪身在其中。也就是从这时起,吴法宪和林彪夫妇接触频繁起来。

1965年,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因病去世,时任空军政委的吴法宪因为老战友的逝世悲痛万分。当时在场的林彪看上他的忠顺,决定拉拢他,于是抢先向毛泽东举荐,将他由空军政委改任为空军司令员。为了收买人心,林彪还提前向他透底:“空军司令员很重要,谁都想当,我考虑还是由你来接这个位置,不要传出去。”吴法宪当上空军司令员后对林彪感激涕零,对妻子陈绥圻说:“我这个空军司令员是林副主席叫当的,真正的空军司令员是林副主席。”“他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从此,吴法宪对林彪唯令是从,成为其手下最为“忠心”的干将。

刘亚楼逝世不久,吴法宪便按照叶群的授意,无中生有地捏造事实,诬陷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罗瑞卿,迈出了自己实施反革命阴谋的第一步。首先,由叶群向毛泽东告状,说罗瑞卿有向林彪伸手要权的野心,并提到吴法宪可以作证。随后,在中央于上海召开的会议上,吴法宪绘声绘色地说,罗瑞卿曾要刘亚楼转告叶群4条意见,大体意思是林彪身体不好,早晚要退下来,要放手让罗总长管军队。

听了吴法宪的发言后,刘少奇、周恩来都不相信,在会下都问吴法宪,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吴法宪咬牙坚持说有。对此,邓小平在会上一针见血地反驳:“刘亚楼已经死去,这是死无对证嘛!”

虽然罗瑞卿坚不承认此事,但在林彪夫妇与吴法宪等帮凶的蓄意“举证”下,罗瑞卿最终于1966年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遭关押审查。“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他便被“红卫兵”迫害得左腿伤残。当时,周恩来曾亲自打电话给吴法宪,请他在空军找个安全的地方将罗瑞卿保护起来,可是吴法宪千方百计找理由搪塞,周恩来只得另想他法。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法宪也受到过一些冲击,是林彪出头为他解了围,并封他为“正确路线的代表”。为此,他对林彪更加感恩戴德,林彪交代的每一件事,他都使出浑身解数照办。朱德、贺龙、陈毅、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开国元勋,无一幸免地遭到吴法宪的攻击。他与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在林彪的支持下,先后担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并控制了军委办事组。林彪要他们“不要把权交给别人”,吴法宪等人则表示“誓死保卫林副主席”,结成了死党,并逐步向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伸出了黑手。

早在1967年初,林彪就别有用心地把儿子林立果安插在空军。吴法宪为了博得林彪夫妇的欢心,在不到3年时间里,帮助林立果青云直上,先后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作战部副部长。他还大加吹捧说:“林立果不简单,可以指挥空军的一切,调动空军的一切。我这个司令还要靠林立果,我们都要听林立果的。”

正是有了这“两个一切”,野心勃勃的林立果才得以在空军拼凑起了反革命的“联合舰队”,建立起了14个秘密据点,制定了《“571工程”纪要》,妄图“实行暴力政变”,以“夺取全国政权”;也正是这“两个一切”,林彪夫妇才能密令林立果采取多种手段,密谋杀害毛泽东;才能指使林立果私调三叉戟飞机,在其阴谋无法得逞时仓皇外逃。

坐在人民的审判席上痛悔不已

随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行的败露,吴法宪首当其冲被确定为主犯之一,被关押审查,这一关就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