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邻居家打架:中国经济发展核心主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20:20:18

中国经济发展核心主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 2012-01-06 星期五

       中国如果不能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即便制造业规模做得再大,依然难以摆脱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弱势地位。

       在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产业主导权与资本控制力争夺的今天,像中国这样的超级新兴经济体,如果不能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不能参与制定初级产品与高端产品的定价权,即便制造业规模做得再大,依然难以摆脱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弱势地位。提升产业控制力与定价权理应是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

       金融危机似乎已成为全球经济版图重新切割的催化器。

       依然是今日全球经济与金融信息传播主导力量的英国媒体日前热捧中国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实力。老牌的《经济学人》杂志2011年12月27日刊文指出,在21个主要经济指标中,中国实际上已经有12个指标超过了美国,包括制造业产出、外汇资产、出口额等;如果引入长期经济增长预期、通胀率和汇率变化等因素,预计到2018年,中国的GDP总量就将超过美国。而到2025年,则中国所有主要经济指标都将超过美国。差不多与此同时,英国知名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称,英国的第六经济大国地位已被“金砖五国”之一的巴西所取代。并且十年之后英国的世界经济排名还将进一步滑落到世界第八;欧洲另外两个经典资本主义强国——德法的经济地位也会持续下跌,而俄罗斯与印度将位列世界经济前五强。

       假如不引入比较客观的全球经济竞争力参照系,似乎今日全球产业与经济中心真的已经东移与南迁。先得承认,从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空间来看,国土面积差不多是英国35倍、人口数量是英国3倍且资源极为丰富的巴西在工业化进程中超过英国是迟早的事;即将享受“入世红利”且资源力雄踞世界首位的俄罗斯,其经济增长潜力更是欧洲工业强国难以比拟的;印度则早已把自己视为主要经济大国;至于排名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中国,在西方眼里,已是比肩美国的全球性经济力量。因此,近年来所有关于中国经济的指标性数据发布差不多都会在工业化大国中产生一定的心理波动。例如,一向喜欢看高中国制造业实力与趋势的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今年3月发布报告称中国制造业产出去年首度超越美国时,英国就有学者惊呼。这标着着“经济史上一个500年的周期走到尽头”。而美国竞争力协会也对美国的最大商品生产国地位被中国夺走深表担忧。

       其实,一向忧患意识浓厚的西方媒体近年来不断释放工业化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力量此消彼长信息的用意非常清楚,即通过放大中国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醒依然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必须高度正在发生的全球产业与经济版图变迁的趋势。其实,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真实经济实力与产业竞争力远未达到可以取代传统工业强国的程度。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国位居全球100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指标首位的判断并不准确。简单的市场份额比较根本没有实质性意义。就以制造业来说,中国目前每年2万亿美元的制造业产值中,真正有产业竞争力意义的部分,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若以劳动生产率、产业获益程度、产业控制力等关键指标衡量,所谓中国制造业超过美国的说法最多只是说法。美国1150万产业工人每年创造的产值超不多相当于中国1亿产业工人创造的产值,只能说明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美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何况中国日渐做大的制造业规模,实际上是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不断膨胀为底基的。如果GE、苹果、通用汽车等在华投资美国企业果真实现产业回流,如果日本和欧洲在华投资企业也采取类似行动,则中国制造业规模将迅速跌出世界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