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梦见大公鸡死了:2011年納米諾貝爾獎頒獎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0:35:55

2011年納米諾貝爾獎頒獎辭

納米諾貝爾無中生有委員會鄭重決定將2011年納米諾貝爾獎頒發給野靖环女士(@野靖环)、王雪臻女士(@wxz0909)﹑鄧二晃晃先生(@dc_b),以表彰他們以堅定和非暴力的方式,在堅持個體尊嚴、爭取公民權利、要求司法公正、追求社會公平以及展示人性良知方面堅韌不撥、身體力行的卓越貢獻。

納米諾貝爾無中生有委員會一直堅信,個體尊嚴、公民權利、司法公正、社會公平、人性良知,是公民社会的基本元素。權利意識乃是無中生有在有生之年所希冀的实现个體尊严之先決條件。為此無中生有一直在追求和拓展體現個體尊严的空间,並力所能及地付之於行動,我們認為這是人生而為人的基本標準。

在過去嚴峻的一年,納米諾貝爾無中生有委員會欣喜地發現,我們在乎的每個個體的生命尊嚴,依然有眾多的公民一起在持守。我們贊許並且敬佩他們的勇氣和堅持。真實地,有尊嚴地存在理應成為我們共同的追求。在此我們也重申:當堅持一種立場都能成為生活的危險源時,選擇正視,其实是需要莫大勇气的。如果我們感覺到危險和恐懼有所降低,那或許是種錯覺,因為被危險與被恐懼成為一種常態時,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和習慣弱化了我們的痛感。

理想主義可能會是激發網絡躍遷的動力,也可能會是戮破氣球的大頭針;我們應該盡可能平靜地對待自己缺乏足夠的勇氣和迴旋空間的現實。或許有一天,我們中的有些人會改變初衷,各回各家。可是,我们中的有些人,却能够冒著危險和壓力去爭取這些在公民社會本應享有的權益,並且堅持。對於每一個家庭和親人,這份疼痛和壓力,是真實的。他們,他們的行動和堅持,是無中生有認為的希望的種子。

無中生有很榮幸地發現,野靖环女士、王雪臻女士﹑鄧二晃晃先生三人的行為,與無中生有的原則理念相契合。無論是體現公民精神的獨立參選嘗試,溫榆河法庭外的理性圍觀,抑或東師古村探望失去人身自由的盲人,其間他們所展示的堅毅和果敢,使無中生有有充分的信心認為,比疼痛和生命更珍貴的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尊嚴。正是這個原始、本真的信念為他們的公民行動提供了原動力。

此獎項,無中由生。我們無意使他們三個人成為豐碑,但他們的勇氣,他們明知艱險依然堅持的勇氣,如果成為豐碑,我們願意樂觀其成。

祝各位平安快樂!

                  

納米諾貝爾無中生有委員會

民國一O一年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