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电视剧大全:萨尔斯堡及其美丽湖区 - 悠游微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0:15:32
萨尔斯堡及其美丽湖区 

萨尔斯堡

结束了瑞士之行,进入到申根国家奥地利,首先到达的是萨尔斯堡。

萨尔斯堡(Salzburg)是伟大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诞生地,是音乐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萨尔斯堡因莫扎特而光芒四射。其实, 莫扎特生前最恨的城市就是萨尔斯堡,挨了大主教的管家一脚而辞职后, 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罢了, 罢了,我再也不想和萨尔斯堡有任何联系了, 我恨煞了大主教, 几乎要发狂了。”  莫扎特怎么也不会想到二百多年后的今天, 萨尔斯堡铺天盖地是莫扎特的印记, 莫扎特的名字给萨尔斯堡带来多少财富。另一件使萨市名声大扬的是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部令世界上无数观众倾倒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讲的是发生在萨尔斯堡的故事,在萨尔斯堡实地拍摄,影片放映后,更是刮起了一阵萨尔斯堡的旋风。

萨尔斯堡被萨尔察赫河(Salzach)分成新区和老区,火车站就在新区,出了车站经Rainerstr路一直前行,可见米拉贝尔宫殿(Scholb Mirabell)和米拉贝尔庭园,花园在1690年由当时大主教建成,众多的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雕塑、精美的花卉拚图、神奇的侏儒花园和迷园等让所有的旅客乐而忘返,最值得一看的是天使阶梯,这座阶梯直接通往大理石大厅,这是中欧最美丽的婚姻大厅。            

再往前走,便到了跨在萨尔察赫河上的马卡特桥(Makartsteg),过了桥就到了老市区。这里的一条主要街道便是格特拉伊德路(Getreidegasse),这是一条窄窄的古老的街,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出生在这条街的一幢黄色墙面的房子里。一面长长的红白条的旗帜从楼顶上一直垂下来,招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之友蜂拥而至。这房子作为向游客开放的莫扎特纪念馆。第一层中一个房间作为临时展览厅,第二层展出莫扎特歌剧世界以及当时舞台设计和乐谱等资料的复制品,第三层展出莫扎特一家当时使用过的家俱、物品、信件和笔记等,这条街据说是奥地利最漂亮的购物街,它保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情,精致的煅铁招牌悬挂在一家家商店门口,富于艺术气息的门面橱窗以及漂亮的连拱廊呈现既古朴又浪漫的情调。

格特拉伊德路到了市政厅便易名为尤登路(Judengasse),从这里出去便到了莫扎特广场(Mozarplatz),广场中央屹立着莫扎特像,在这里还可听到大主教官邸钟楼的音乐之声。和莫扎特广场相连的是莱西登茨广场(Residenzplatz),广场的东面是大主教官邸,自1120年以来便成为萨尔斯堡大主教的居所。1600年至1609年重建,这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了180间房间和3个大庭院,富丽堂皇的加冕大厅、骑士大厅和卫兵大厅,绚丽的壁画和天顶画是这座建筑物的精华。莫扎特年轻时常在大厅里为主教和王候演奏。

广场的南面是大教堂(Dom),它最初建于774年, 1598年,毁于一场大火。1614年重建,于1628年建成。这是萨尔斯堡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其雄伟的园形屋顶、线条优美的立面以及立面上雕塑着基督的使者彼得和萨尔斯堡的保护神鲁佩尔特。大教堂和峻拔的双塔、宫殿般的侧厢及与之相连的修道院形成了庄严的气势和华美的构架,是罗马风格与早期巴洛克凤格的完美结合。大教堂内那大管风琴堪称欧洲第一,大教堂前的广场上矗立着玛丽亚的雕像,在大教堂后面山坡上乘缆车可以到达霍恩萨尔斯堡。

城堡始建于1077年,直到17世纪才完工。是当时的防御工事,堡垒曾作为王室居所,现在是城堡博物馆。陈列着各式武器,行会徽章以及与国王、大主教有关的物品,这座城堡是欧洲中世纪城堡中保护得最完好的一座,它已成为萨尔斯堡光辉形象的象征。整个萨尔斯堡老城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城堡所在的门希斯山下,有着萨尔斯堡音乐节的中心会场__音乐节剧院。该剧院由大厅、小厅和岩石厅三个会场,岩石厅(Felsenreitschule)巧妙地利用了门希斯山的岩壁,音响效果绝佳,在这里上演歌剧会有身临其境的幻想气氛。剧院旁有一处洗马池的泉水,再往前是一个很有趣的玩具与乐器的博物馆,叫比尔格斯波特(Burgerspital)。

大教堂前的广场是全市活动的中心,游人如织。这儿既是参观游览的热点场所,也是游客喜欢闲坐休憩的地方。我就拣了一个阴凉的地方用我的午餐,当我把汽水瓶一打开,里面的汽水一下子冲了出来,射到我旁边一位老太太身上,半瓶汽水淋得她浑身湿透,我忙不迭拿出手帕地给她擦干,看着她一身漂亮的衣裙给我搞成这样,我真是窘迫万分,只能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她却起身哈哈笑道,我要去洗桑拿浴了,边说边笑着走了。好一个善良的老人啊!

哈尔施塔特

在萨尔斯堡的东南面,有许多星星繁繁的湖泊,点辍在巍峨的群山之间。这个地区有一个很难记住的地名__萨尔斯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这儿风景优美,吸引着追求浪漫生活的文人骚客前来居住,其中圣吉尔根、圣沃夫岗以及哈尔施塔特等小镇,都是远离尘嚣、享受惬意舒适乡村生活的天堂。为了在湖区多看几个村子,我一早就在萨尔斯堡火车站坐5:25发出的第一班火车,(为了赶火车,旅社供应的早餐也放弃了)在7:25到斯坦纳赫__伊尔特宁(Stainach__Irdning),下车后在同一条站台的另一边乘上另一辆火车,车应在8:13到哈尔施塔特,这是一个招呼站,只有乘客自己按下车门旁的按钮,车才会停下。我一直在注意着,但这车站只有一个小小的站房,无站名牌,站前也没有能交汇的双轨,车过了站我还没察觉,直到下一站的站牌从我眼前晃过,我才着慌,赶紧下车已过了二站了。只能在站上等反方向来的车,这样一个来回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哈尔施塔特车站与村子之间隔着美丽的哈尔施塔特湖,湖的四周是山石嶙峋的岩壁,湖水很深呈一片黛绿,为防止污染,州政府禁止在湖区开摩托艇,口渴的游人可放心地一捧这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清冽甜美的湖水解渴。从车站旁的石阶往下走到湖边,乘上渡船摆渡到对岸村子,这是一个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湖畔小村。

上岸后想在即将逝去的晨光里拍到这个看得烂熟,默记在心的湖畔小镇,便急急向左拐一直往前走,边走边回望,寻找最佳拍摄点。一会儿下到湖边,一会儿上到沿湖农舍的阳台上,不是看不到湖畔村舍的全景,便是前面有树枝或电线碍事,这样走了约有一二公里,走出村外,拍到的画面上村宅和教堂又太远、太小,我方悟到最佳位置应该在码头的另一个方向,这时我身边有一对年轻人也在拍照,我跟他们说最佳的拍摄位置应该在那边,我用手指给他们看,他们上车并带我一齐往那边驶去,这是一对来自匈牙利的年轻夫妇,自驾车到奥地利来旅游的,车到了那儿果然景色如在画片上看到的那样美,匈牙利先生笑着向我竖起了大姆指,总算赶在天色尚未阴沉下来时拍到这张照片,码头旁高高尖塔的新教教堂它秀美的身姿倒映在静静的湖面上这是每个旅行者必摄的画面,层管这儿地处偏僻,然而这画面也是风景画册、旅游杂志中出镜率最高的画面之一。

穿过窄窄的石板路便到了村中心马克特广场,广场上有酒巴、餐厅,有趣的是在一幢小屋前种植的树被修成薄薄的一片,像贴在墙上一样。除了门和窗以外,其余墙面上全部被绿叶所覆盖。这时我看到一位穿民族服装的妇女,我请她在那幢屋前的条椅上坐下,我要给她照一张相。她欣然同意了,不过她说那张椅子是私人的,她只能坐在广场上公共的椅子上。我就用那幢墙面上贴着一片树的屋子做背景,拍下了这张很独特的照片。沿路往前右侧是史前博物馆,陈列着远古时代在哈尔施塔特出土的文物,天主教堂建在码头右面的山坡上,教堂后面有一处纳骨堂,哈尔施塔特是在临湖边的一条狭长地带,没有宽敞的地域埋葬尸骨,所以新坟下葬后一二十年就要把遗骨捡出,再让另一具新近遗世的尸体入土,而检出的遗骨就进入到纳骨堂,遗骨上还刻上生卒年月,人们也时时可来凭吊。

昨晚在青年旅舍内听同室的韩国青年说,他是乘汽车先到圣吉尔根,再从圣吉尔根坐船到圣沃尔夫冈,然后坐汽车到哈尔施塔特,再坐火车回萨尔斯堡的。我觉得哈尔施塔特必须在清早去,到了下午村子和教堂会落在阴影里,景色将大为逊色。所以我决定反其道行之,等我游览完哈尔施塔特村时,已是中午12:00了,这时没有公交车去圣沃尔夫冈,有一辆旅游车停在村前广场上,我问司机这车去哪里,他说去圣沃尔夫冈。我问几点开,他说下午二点。我说我付款能上车吗?他说”I am a driver。”(我是司机)我想大概问题不大,就等在湖边的一所小木屋内,这时天已下起了小雨,在避雨等车时遇到到一位来自美国芝加哥的老妇人,她说她在湖区已有半个月了,就在湖区几个小村转悠,这些村子太美了,别处哪儿也不想去,说得我心里痒痒的,真恨不得一步跨到那几个美丽的小村去。老妇人走时,竟用生硬的中国话和我说:“我叫*****,见到你,我很高兴。”我也用英语对她说;“My name is ***,I am glad to meet you too。”(我叫***,我也很高兴遇见你。)

等到二点正,十多个坐着轮椅的日本残疾人上车了,这是一辆残疾人专用车,车上有升降机将一辆辆残疾车提升到车内,安置完毕车就要启动了,我问那奥地利司机说现在我可以上车了吗?他说你去问那导游,导游是日本人,他不同意捎客,只能眼睁睁看着这辆车开走。原来我以为他的话意是:我是司机,我说了算。可是他实在的意思是:我是司机,我不能作主。问村里的老乡去圣沃尔夫冈的汽车什从时候到?回答说平时汽车较多,今天是星期六班次很少,要到下午4:00才来车。这时雨下个不停,只能决定放弃那两个美丽的村子了,再乘渡船回到对岸,乘上火车返回萨尔斯堡。要是没有早晨那一个多小时的转折,要是今天不是星期六,要是天不下雨、要是那导游有一份善心,那一日游三个湖畔小村是完全可能的,真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只得与另外二个美丽的湖村失之交臂了,遗憾万分。

萨尔斯堡旅社资料缺失。

下期内容: 音乐之都----维也纳

全文共57篇,将陆续刊出,敬请阅读。

更多内容,见我博克: http://blog163。Com/yy_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