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维密的模特:《内经》:“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6:18:04
《内经》:“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类之疾病,大凡都与经络有关。《黄帝内经》曰:“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由此可见,人体经络是人的生命线,它维系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中医处病之根本,而“调虚实”即是治病养生之关键。

   “调虚实”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是“经络之气”的调和,简而言之,经络之气也是阴阳之气,经络的阴阳表现为:逆与从,清与浊,营与卫,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热与寒,动与静、强与弱(力、压力、液压、气压、光压)、生物电的正与负等,阴阳的调和,经络的调和与通畅对神经血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泄东(肝)补西(肺)”的调和是典型的脏腑之气的调和,但归根到底是通过经脉的疏通致使络脉的畅通与调和,调节阴阳的实质是调节经络之气的阴阳——即调节经络中的阴阳之气的升降有序,使其循环和谐顺畅。这里必须明白的是经络与神经血管的关系,本站国内率先提出:经络实质是"气",是神经血管外围、组织液间的"气化"的通道.这条通道就是所谓的经络.但调和要懂得“经络之气”正确的循环路径,否则,就会气血相撞,物极必反。疏通经络,首先要从调气开始,同时结合经络、穴位,以经(脉)通络(脉),从而优化神经、血液循环乃至各项循环系统,各项循环畅通了,而人体本身具有自我修复细胞的能力,所以为治。因此,疏通经络(神经与血管),乃养生之要,可治百病(未病、慢性病、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