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骗局 有声:技术投入是否能形成护城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2 23:43:33
技术投入是否能形成护城河?
-  上官信

最近看到不少关于$格力电器(SZ000651)$的巨额技术(2010年30亿研发)投入是否能产生护城河的讨论。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认为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因此科技企业在某项产品上的领先技术会很快过时。

个人认为,虽然长期看任何技术都会过时,但是在一定的投资时间范围内,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是可以产生壁垒的。我觉得在讨论技术之前,首先得分清几个概念:1)颠覆性技术换代2)跨行业整合3)以及一般性技术换代。

1)颠覆性技术换代

从科技发展历上,马车被汽车取代,电灯取代煤油灯,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等都属于颠覆性技术换代。这种换代的特点是,“基础科学”的进步使得过去红极一时产品彻底被消费者抛弃。这种“技术革命”实际上是一种无规律的“系统风险”。其发生频率虽然近几年有所加快,但仍然是不可测的(比如,基础物理学在爱因斯坦时代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就没出现过什么重要进展)。

作为企业和投资者,防范这种挑战的最好方法是在新技术出来的时候尽早的识别它。好在历史表明,从新技术的出现到产生颠覆性毁灭是个很长的过程。无论是汽车取代马车,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还是数字媒体取代传统媒体都要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反复。而这类新技术往往都伴随着巨大的投资泡沫(如美国历史上铁路投资高峰和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因此并不难识别。

2)跨行业整合

跨行业整合是指技术的发展(比如芯片集成度提高)使得原有单一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功被整合进其他产品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整合相机功能,以及电脑对电视功能的部分取代。这种技术换代的破坏性相对没有那么大,但发生频率更高。这种挑战会往往会迫使原有企业把企业做的更专业,比如相机厂商转向专业单反相机领域。

3)一般性技术换代

这类换代是大多数技术公司都要做,也是必须做的。比如电脑处理器主频越来越快以及汽车发动机功率越来越大等。个人认为在这种领域的有效技术投入,是可以带来护城河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技术壁垒。这种壁垒是以现代社会的“专利保护体系”的为保障的。更为重要是,长期技术方面的护城河会转化为品牌上的护城河。当企业规模变得很大时,往往能够通过收购把潜在的技术竞争对手消灭掉。

瞎扯了那么多,回到$格力电器(SZ000651)$的例子上,我认为其每年数十亿的研发投入是可以产生护城河的。这足以让其应对来自$美的电器(SZ000527)$等竞争对手的一般性技术换代的挑战。对于跨行业整合,起码我没看出来$苹果(AAPL)$等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做空调。而颠覆性技术换代更是连个影还没有。所以在这之前,我仍然看好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