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迪拜飞机多久到:江西 ----梦境现实品婺源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7:47:06
 江西   ----梦境现实品婺源 清明,踏青婺源。是第三次去了,虽然又添了新的感受,却萌发不再去的念头。原因一个:游客如织,人满为患。
清明,踏青婺源。是第三次去了,虽然又添了新的感受,却萌发不再去的念头。原因一个:游客如织,人满为患。 欢迎浏览我的其...







在婺源的时候忍不住激动写了篇文章,后有人说很文字很恐怖,当然这恐怖是正面的回应。

婺为妇女,且为文武双全的女子。婺女之源,盛产美女,且为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女子。

婺源对于我都像是周庄、同里之类的地方,喜欢自然里的古色古香,似乎前世里一定是要生活在这镇里,最好还一段爱情发生。呵呵,这是小资的不切实际,为什么要有爱情发生,因为这里草长莺飞,四色宜人,这气氛和这色调,是非要用旧时的某种气质去做陪衬,又不能是西北粗犷里的火舞黄沙,话扯远了。有这思想,估计也是短视,开个玩笑,自我娱乐。

婺源出名是三月油菜花的盛景。在夏末秋凉来看婺源,倒也别有洞天,没了那早春清冷的期望,倒有秋日的高天碧空,水蓝清爽,青山如黛,小家碧玉似乎的养着这景,生怕惊了。

先去彩虹桥,彩虹桥是《闪闪的红星》中一个场景的拍摄地,是一座廊桥(想到了廊桥遗梦的爱情,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扯远)。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宋代建造,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

很俊朗的秀美







恍然凝神,思绪九天外。

简简单单一处景,商业气也浓。出来买了好吃的桔子。

下一站,思溪延村。

这个村落是导游竭力推荐的,说是商业气息少,去了在整村改造,解说的是村支书,原来,这些古村落的景是村民的家,所以去打扰人家的感觉总是不太好,小心翼翼地看着,生怕了惊扰了人家的生活。而这些村民也习以为常地看着我们。

思溪延村的建村者俞氏取意鱼思念清溪水得名。几百年经商的人们,荣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府第、祠堂等。

  一进村口,修得气派的牌坊,里面是在巨型的算盘,才修好,大意是以商会友聚天下财之意吧。



灰暗的天际,渐渐隐去的余辉,层次地在高墙层迭中映出青白的天,天井里也透出了光影的退去,墙上开了小窗,游人所不知的古村生活有了想像的空间,那深墙里的历史与住家曾经的辉煌。







整个村落在傍晚的清冷中,黑白相间,朴素淡雅。青石板的小径穿梭在紧紧相傍的高墙间,粉墙黛瓦的古旧以青山为邻,枕靠清溪,稻田里袅袅薄雾。







日复日,年复年,这古村的生活就如这水边的洗浆,原生而平淡





祖上殷实的生活倒没体现,大都是如此的简单





只这气派的马头墙和精美的雕刻承载着历史中的那熙嚷的过往



这酒坊在婺源很有名,他家的米酒,醇香好喝





廊桥也是集市,市井繁忙











天色渐沉,喧闹隐退后的村落迅速静谧,因这个村曾做为聊斋电视剧的取景地,所以在这暮光中,沉静下来的村庄让人浮想联翩





最后一瞥

触摸历史的回应,这古巷里可能的记忆
整个村子都在改造,家常般的混乱,倒也平和,比起后来去的那些村庄,呵呵,这里如世外般悠然的详和与安宁...

越到年底,那种收关的工作越紧。手上的材料是堆在了一起,所以整个大脑就在官方的、理性的、条理的、严谨的构架中,不停地搭建今年、明年,让点滴的工作在这个构建的虚拟世界里逐渐清晰而明了,甚至把明年的一起也像外科医生一样看到了骨骼。

这种状态说好也好,全身立体地紧张起来的时候,只能是天天崩着的严阵以待。却连那些浪漫的、感性的、柔情的东西都打压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句政治的用词在这里倒贴切。哎,有什么办法呢,比起那些小情调的东西,饭碗才是第一位的。

年底,再拼最后的老命吧。

再说婺源,接着去江湾,这个地方与卸任的江总书记渊源颇深。所以奇闻佚事就多,听得真时真亦假。

整个村落是再无古风遗韵,有的只是旧时的架子当今的幌子。店铺是一家接一家,家也是景,景也是店。就这样,看过去,了解江家这名门旺族的前世今生。只有感慨的份。





宁静的村口内里却是喧嚣,想起那句江湖的话:这水很深

江书记从来没有给村名专门题过字,所以只好把他在江湾小学题的字里的江湾抠了来用



资料:萧江宗祠最早建于明朝万历六年,由明万历年间右都御史兼户部侍郎江一麟所建,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一九二四年,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和近代实业家江知源先生共同出资重建,可惜文革期间又遭拆毁。目前是2002年第三次重建。在古代被誉为婺源四大古建之首,近代有文献记载,是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大的一座。

现场看很威严,不得近观的地方。



是旧时的架子,新式的里子

江姓来源于萧,是萧姓的一个分支。

整个村里都是与萧江密不可分,花园族谱里从古到今的达官显贵,显示着这个家族的不寻常。

现在的村子里是喧嚣着,商业着,所以只用了耳朵。







中午吃饭,来了这礼耕堂。说婺源人大都从商。这饭店老板也是几经沉浮,花近一百万重新修缮了这祖屋,开了这饭店,到处是自家的影子,到处也刻意着古风遗韵,当老板热情地介绍着发家史时,我只是感叹人在历史泱泱长河中的际遇。



这门头的砖雕可是老板以古言今,家族的几点几落。一幅幅,一件件,老板说得激动,那半辈子的兴衰大概也是中国这上了年龄的人的一个缩影吧。看得出那刻意的精心。

吃过午饭到晓起。喜欢这个村名,大概和我名字有几分像。

晓起的村屋也多为清代建筑,村中青石板延伸出曲折的小巷。村里古樟树闻名,傍山而建,环境很美,山路绕村,油茶飘香。资料里有“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只是村里照旧是家家开店,依山吃山,把个樟树锯成片片地卖。家家卖樟树,那樟树做的箱箱柜柜可是价钱了得,却真是好看。很喜欢那种旧式木柜,想刚毕业的时候,没有柜子,老乡家的一只裂了纹的柜子用了好久,想来有些凄楚。如果现在,一定买了这樟木柜子,放在醒目的去处,心里得到安实。







这沿街的铺面就在这历史印迹中堂而皇之地陈列着,成了一景,让我们这些赶站动荡尾巴的人好奇而陌名



小时候,在四川冬天天冷烤火笼,这江西的倒真是科学,休息取暖两不误,挺人性化的设计



这大概是晓起村名的由来吧。 这后面的古樟有百年历史,却是实心的,罕见。



油茶花,很是动人的花香





晓起村旁浓荫蔽日、古樟层迭

晓起也是有很多的历史佚事,只是我记得不清楚,大都混乱,不写也罢,怕露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