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招聘:关于中医的起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3:11:21

我们的《黄帝内经》里面,有这样的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等的。我们大家一直认为这就是说营养学的内容的,讲我们吃什么好的,其实,这都是没有明白里面真正的道理。 陶弘景的《辅行诀》里面说:“经云:毒药攻邪,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尔乃大汤之设。” 什么意思,原来,在最早的中医方剂的书《伊尹汤液》里面,很多方子是叫“大汤”,意思是正式的方子,这是中药方的最早的形态,是非常正式的,正规的,每个方子非常的讲究,方子里面用药物来治病,这叫“毒药攻邪”。同时,用其他的食物来辅助药物,行药力,护正气,每个方子里面必须要用到菜、谷、果、肉,来起到这些作用,比如炙甘草汤,我认为它一定是《伊尹汤液》里面的方子,因为它有大汤的建制,比如,菜是生姜、谷是清酒(是谷物酿制的)、果是大枣、畜是阿胶(动物皮熬制的)。 讲到这,大家该恍然大悟了,这就是《黄帝内经》里面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个话的内涵,这是说开方子要用的方法,我们的中医,在最初的时候是十分灿烂辉煌的,那些方子开的如此的精致,大家想想吧,这是多么的炫目,每个方子,都有药物来治病,然后配合,蔬菜、谷物、果实、肉类来辅助药力,补足正气,每个方子都整整齐齐,建制完备,这就是我们中医最早的方子啊,如此的灿烂,但是,非常遗憾,这些方子大多丢失了,剩下的方子,比如炙甘草汤,用到现在还效果卓著,但是这些方子大部分基本上都丢了,《伊尹汤液》有三百六十方,我们现在知道的没有几个了,很多内容现在大家都不会了,反而退化了,没有这种开方的思路了。一听一个药方里面要有菜肉谷果,估计很多人会闻所未闻的。 当时的很多方子都是这样的,我以后慢慢给大家讲,会用到一些肉类和蔬菜水果的。我给妇女开的药膳方子,为什么会用到肉呢?就是这个道理,是跟老祖宗学的。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中医开始的时候那么灿烂辉煌?我说,其实,你们自己看看,如此精致的方子,是给老百姓服用的吗?不是,这绝对是当时给王者用的,绝对不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劳动人民种地吃饱就不错了,而这每个方子,会用到菜、果、谷、肉,来进行充助养益,这简直是考虑极致了。所以,我猜想这应该是当时的王者,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创制的内容,为自己服务的,尤其应该是在奴隶制社会完成的,所以这些不是后世凭个人的力量能够追赶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医古代的经典,会用诸如黄帝、神农、伊尹等王者的名字命名,我想其中很多内容应该是当时的王者,组织全国力量编写的,所以才会如此命名,这是一种人类学证据,这种研究方法和单靠文献证据来分析不同,如果单靠文献证据,那么这些文献出现的都很晚,战国西汉了,这就好比说,我们今天有几何教材,2010年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被埋在了地下,五千年后,出土了,如果之前的证据都消失了,那么靠文献说话的学者就会说:几何是2010年才形成的(估计还会加上:广大教育战线的职工在劳动中创造的);但是,人类学研究会根据一些人类学证据,判断这主要是一个叫欧几里得的人干的事儿。 我甚至想,这些方子之所以效果特别好,很有可能是奴隶主们用大量的奴隶做实验得来的,这只是在奴隶社会有可能,封建社会都不大敢干这事儿了。 这样的方子,被张仲景保留了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效果非凡,我对于这个炙甘草汤简直是熟悉无比,从我给自己吃好了以后,遇到此类情景,就给人也开这个方子,包括自己的家人,也曾经出现此类问题,都是立刻解决问题,至今已经不下几十人了。 2 U1 I9 h9 _" t# h$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