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五台山:说龙年——龙潜九渊必腾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8:07:00

说龙年

——龙潜九渊必腾踔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现实中不存在的动物,但它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却涉及到各个领域,中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意识都深深刻着龙的烙印,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

传说中的龙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按种类区分有颇通神明的烛龙、能帮助人们治水的应龙,有神秘莫测的夔龙,有潜于深渊的蛟龙,有呼风唤雨的飞龙等;按颜色区分有苍龙、青龙、黄龙、黑龙、白龙、赤龙、紫龙、金龙等;还可用有鳞与否,有角与否,有翼与否加以区分。如此而已,华夏民族的龙文化可谓异常丰富,为举世罕见。

若论龙的秉性,它不仅有着帝王的尊严,而且有着平民化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龙的形象随处可见,人们用雕刻、塑造、图画、舞蹈、刺绣等各种方式表现龙,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龙的艺术。在我国各民族中,有关龙的节日也不少,每个节日都有相关的传说为依据,内容大都是祷龙祈雨、企盼平安。农历二月二是汉族“龙抬头”的传统节日,其意是企盼一年风调雨顺。至于民间传说中有关龙的故事,更是林林总总、无奇不有,其间往往寄寓了劳动人民的爱憎好恶,反映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主题,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

中国人不但塑造了龙的形象,《尔雅》对龙赋予了“九似”的说法,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基本上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体。中国人还赋予了龙的品格和精神,说它能腾云驾雾,兴云布雨,翻江倒海,驱魔降鬼,神通广大。

曾几何时,有论者认为“龙文化”是皇权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腐蚀剂”,所以在今天应该抛弃。时下,还有西方某些人将龙翻译为恶兽,借机兜售“中国威胁论”。某些国人的怪议,我们可以当作无知来看待,而对于西方某些人的别有用心,我们却不能沉默。无须讳言,龙过去是曾被作为专制帝王的象征,也有民间被传说过的“恶龙”,但就其广义而言,人们赋予龙更多的是正义、勇猛、进取、善良、无畏的品格,表达的是众多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和精神寄托。这就如同我们称赞某人或某种事物“虎虎有生气”,而不必再考虑虎能伤人的一面一样。“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蹈,举则冲天翔”。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对于海内外华人永远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世上本无龙,但龙的象征意义和蕴含的精神元素,却深深地渗透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腾虎跃”表达的是事业兴旺,昭示中华民族的腾飞;“龙吟虎啸”展现的是一种气势,象征正义力量不可阻挡;“画龙点睛”教给人们一种方法,只要抓住事物的要害便可成大观气象;“龙蟠凤逸”比喻才貌非凡、飘逸气韵;“龙马精神”赞誉人精神抖擞、一往无前……

龙年的到来,使“龙的传人”多了许多期盼,更多了许多勇气和力量。“龙腾虎跃”的事业,更激发了我们“龙吟虎啸”的气势,展示了我们“龙蟠凤逸”的英姿,倍感“龙马精神”的可贵。“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的事业呼唤“龙马精神”——这是面对时代、面对历史的使命感,是面对社会、面对群众的责任感,体现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奋进的锐气、沉着应对的底气。有了这种精神,就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压力所迫,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埋头苦干,再接再厉,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龙潜九渊必腾踔”。20世纪80年代,一曲《龙的传人》曾唱遍海峡两岸、大江南北,成为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时代强音。今天“龙的传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世界眼光和战略眼光,更具凝聚力、创造力,更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继续发挥这些优势,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干得更实,“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不断谱写新的华美乐章,让“龙的传人”之歌震撼寰球、飞播天外。(向迎佳)《解放军报》2012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