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揭秘:中国悄然降低中美关系等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2:57:29
揭秘:中国悄然降低中美关系等级 2012-01-20 06:52:28.0   .Pzu222 { display:none; }

  中国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字,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能够做出多种表述。表述的变化,也往往代表对此类事物认识状态的变化。

  就外交关系而言,中国的表述也多种多样。有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互惠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等等。不同的表述方式,代表着双边关系的不同等级。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最高等级,具有准盟性质。目前的中俄关系就是。

  对于中美关系,中国的表述几十年来历经多次变化。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一度使用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性”这一定语代表了中美关系当时的实质,也就是努力累积共识、不断化解分歧、不断开创、不断发展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这段时期,中美关系有分歧、也一度发生危机性事件,但是,总体而言,中美关系呈健康发展状态,是好的。

  打着变革和多边主义旗号上台的奥巴马,在初期阶段表现出重视中美关系的积极态度。并借助舆论,有意与中国建立起“中美共治”的G2体制。对此,尽管中国并不赞成,也无意做美国称霸世界的帮闲,但是,对于改善中美关系,却持积极态度。毕竟,中美关系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而言,具有关键性影响。中美关系好,中国的外部环境相对好;中美关系坏,中国的外部环境相对坏。因此,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深化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合作比争斗好、伙伴比对手好、对话比对抗好。2009年11月,奥巴马访问中国,中美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提出建立“21世纪积极全面合作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对此,青衫老祖发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评论,被媒体广泛传播,《***》也予以播报。核心观点是支持中美关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G2除外)。

  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和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最新定义。这一定义,无疑比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了一步。已经接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显着高于中日的战略互惠关系。

  但是,最近,青衫老祖发现,中美关系表述发生重大变化。习近平在出席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中,将中美关系定义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并呼吁“以更加重视彼此利益和关切的方式加强在国际地区问题上的合作。”这一表述,实际上是对中美关系性质和目标作了新的思考和调整,降低了中美关系预期。第一,中国依然希望中美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第二,为中美合作设置了条件和前提。也就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为中美关系设置前提,应该是当前中美关系状况的合理反应。中国所以提出“相互尊重”,说明中国感觉美国对中国不够尊重;提出“互利共赢”,说明中国感觉中美关系中存在“不共赢、不互利”的问题。美国跑到亚洲管有关中国的事并来势汹汹的搞军事威胁,当然不能说是尊重;美国一面要求中国购买其国债,一面搞企图排挤中国的TPP,当然不能叫共赢;美国一边要求中国扩大美国产品进口,一边搞贸易保护主义,当然也不是互利。

  有了前提,实际就增加了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中美关系的缰绳实际握在了美国手里。美国不尊重中国,就别指望中国尊重美国;美国搞零和游戏,就别指望中国继续讲合作。从美国目前的实际作为看,美国正把中美关系推向对抗的危险境地。这是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中国所不惧的。

  青衫老祖之所以特别引用了“我们要以更加重视彼此利益和关切的方式加强在国际地区问题上的合作”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用积极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中国的不满,也可以叫绵里藏针式的严厉警告:美国不重视中国“利益和关切”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中美在国际地区问题上的合作,美国须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