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阿妹唱山歌:荐: 筹码分布指标运用技巧图解11 ---上善若水股票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20:49:45
           5.主力的仓位估算

  主力的仓位是这个市场中最大的秘密。知道了这个秘密,对散户来说就象知道了埋金子的地方,甚至无异于在阿里巴巴的宝库门前喊了一声:"芝麻开门"。

一、 探知主力仓位的原理

  在现实情况中,人们一般是很难探知这个秘密的。这个秘密主力不会讲,也没地方打听。某些投资者希望通过累积盘面上的大额成交单去计算主力的仓位,但这种方法,其实与事实的出入非常大。因为就我们所知,为了反追踪,主力常常把自己的筹码分成若干份,像已经公告过的亿安科技的主力,他就一共用了600多个散户帐号,来进行一只股票的运作。
  假定一个10个亿的资金在盘面上运作。10个亿应该算是比较大的资金了,但当它被分割成100份、或者被分成1000份的时候,它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因为即便是10个亿的大资金,如果分布在1000个帐户上,那每个帐户上就只剩下100万,那么在盘面所看到的交易量,无非是一个中户的交易量,你找不出庄家在哪。也就是由于大家特别关注这些大笔的成交,反而使得主力又多了一种骗线的方法。如果主力想吸筹的时候,他会故意放出一个大单子做为抛压,让你以为有大户要离场,他却可以用小单子完成吸筹。反过来,主力要出货的时候呢?可以用单笔大成交单买进,然后再用10倍于大成交单的小成交单渗透式卖出,你拿主力一点办法也没有。
  很多人幻想可以通过结交操盘手个人来获知主力的持仓。市场上的传闻有很多,但是这些传闻也有相当大的问题。回忆一下,我们确实听说过某个主力拥有某上市公司股票的传闻,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主力在哪只股票上减仓的消息。这个市场事实又一次说明,主力拥有哪只股票的消息很可能是故意泄露的,主力暴露自己持仓和公开自己所获知的信息的目的是一样的,无非是想在其拉抬的过程中引诱大家抬轿,甚至是在其出货的时候引诱公众资金入场。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个细节,每每当我们获知某只股票的消息的时候,这些股票的价格一般都不低,既然这些市场灵通人士可以打探到主力仓位这个核心秘密,那为什么在主力低位吸筹期间却毫无消息传出?在主力出货期间,更无从获得警告。看来,庄家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经常不惜拿自己的熟人和朋友开涮。本人曾经跟一位股友争论了不下一个小时,这位朋友说,庄家亲口告诉他,他们(庄家)仍然在东方明珠这只股票中没有走,而这个时候东方明珠恰恰处在暴跌前最危险的高位上。还有更滑稽的故事,本人有许多朋友是各大传媒的主编甚至总编,这些著名电视台及报刊的编辑部,经常是一个办公室,从上到下全套在一只股票上,谁骗了他们?有意思的是,这些大记者居然还在为他的庄家朋友辩护,意思是说他的朋友原本打算护盘,无奈抛压太重,想扛也扛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测算主力仓位呢?
  我们必须换个思路。既然捉庄如此困难,测算主力的仓位如此困难,那么我们不妨采用一个否定式的方法,我们不再问庄家了,我们问散户:这只股票你们拥有了多少?这个市场除了主力就是公众投资者,货不在散户手里,就一定在主力手里,反之亦然。  于是,我们问散户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你们不愿意再持有一只股票了?遗憾的是问了这个问题之后,本人的散户朋友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似乎大家还没有时间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于是我换了一种问法:有谁习惯于获利30%才把股票卖掉?大约一千人左右的礼堂中,只有一个人举手。接下来再问:有谁习惯获利20%以上再了结?这时候有十几个人举手。最后一个问题是:有谁习惯获利10%到20%之间把股票卖掉?这时候举手的人就非常多了。这个结果和本人的操作习惯也非常接近。我看了自己的数百张交割单,绝大多数的抛出位置是盈利8%到15%的这个区间。这是个非常普遍的散户操作习惯。我们且不评价这样做是否划算,只是得到这样一个市场事实:即散户很难将股票的浮动盈利做到20%以上,于是我们就有了第一个原理:获利不抛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二、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

接下来,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筹码获利不卖。
  首先,获利多少叫获利?大家各有各的说法。我给大家一个参考标准:获利25%依然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筹码。因为按照散户的操作习惯,这25%足够促成获利了结了。但大家显然不愿意每次都用计算器来算算25%的位置是几元几角,好在软件上有一个10%等比坐标线,每两根线的间隔是一个10%的涨跌停板,从图上大致估计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用此来代替刚才所说的25%(两个半涨跌停板的价格幅度是27%):先左右移动K线图上的光标,把它指向您所关心的那一根K线,再上下移动光标,光标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下方的筹码数量,这个筹码数量就是主力持仓量。
  图5-2是著名的亿安科技,其最后交易日是1999年6月11日。这时亿安科技的股价并不高,当天最高价是29.48元。把K线图的光标从29.48元这个近期最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23元左右的位置,然后再看筹码分布窗口右下角的那个随光标移动的数字,这就是现在在光标位置上可以看到的89.95的数值,意思是自光标以下的筹码总量为流通盘的89.95%,这就是我们测量出来的主力持仓量。
     
    
      图5-2:亿安科技(0008)1999/06/11 
  这种测量方法到底准不准确?
  由于我们没有资格去交易所查人家的帐,又由于主力采用的是分仓手法,所以很长时间里大家对这种测量方法心里没底,恰恰是亿安科技这只股票给了我们验证该方法准确性的机会。
  2001年,随着亿安科技操纵市场的行为被全面爆光,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司法调查。最终查实:从1998年10月5日起,亿安科技的四个庄家公司――广东欣盛投资、中百投资、百源投资和金易投资是利用627个个人股票帐户及3个法人股票帐户,大量买入亿安科技之前身"深锦兴"股票的。四公司其时据称共持有公司股票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而到2000年1月12日止,四公司所持亿安科技股票已达3001万股,占到了流通股的85%。(据《财经》杂志2001年6月号报道)。于是我们把光标移到2001年1月12日,再下移两个半跌停板来估计一下当时主力的持仓量,结果是主力持仓约为86.87%,与政府调查的结果仅相差了不到2个百分点。看来这种测量方法的准确度还是可靠的。
  我们定义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叫"下移法"。它开创了技术分析的一个新时期,在此之前精确计算主力仓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开个玩笑说,这个方法发现于2000年有些遗憾,如果它早些问世,我们就可以在1999年亿安科技的股价仅为20多元的时候发现这只股票庄家高度持仓,那时和庄家玩一把会很有意思。而到了2000年2月,该股已涨到了126元,就是借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与庄共舞"了。
  我们再看一下1999年6月24日的东方明珠。见图5—3。
    
   
    图5—3:东方明珠(600832)1999/06/24 
  图5—3与图5—2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图5—2所测量的那个交易日是该股最高的收盘价,但图5—3的股价已经从近期最高价向下做了一些小幅调整。请大家记住,下移法测量主力仓位,光标要从近期最高价格向下移动,在图5—3中,近期的最高价出现在11个交易日之前,从该日的收盘价下移两个半跌停板,大致移到30元股价附近,同时把光标对准你要测量的那一根K线,就是图中最后一根K线(1999/06/24),随后,我们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是6.71%。东方明珠此时此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一个月以前,同样是用下移法测量,我们测出主力的持仓量约为60%,而现在主力持仓量只有大约6.7%了,剩下的筹码到哪里去了?不能排除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尤其是1999年6月份,东方明珠高位强势横盘,沪市股市大旗不倒,非常风光。接下来甚至又创了一个小小的新高。其主力在充分搭建了市场公众对这只股票的想象空间之后,该股风云突变:两周内跌去了6个跌停板,中小投资者全线被套,苦不堪言。
  但下移法也有缺点:如果股价不实现向上突破,我们就无法采用下移法测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横盘的个股,主力筹码、散户筹码混在一起,用下移两个半跌停板的方法几乎看不见任何筹码,因此下移法主要适用于正在强劲上扬的拉升期的个股。

三、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种测量股票拉升期主力仓位的技术方法,那么,有没有在股价的相对低位区精确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呢?有,这种方法叫"横盘法测量主力仓位"。
      
    
     图5-4:山东巨力(0880)1999/12/21 
  这只股票自1999年10月26日开始,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的横盘,其间震荡幅度为10%。从K线图上看,在这个震荡空间内有很多大阳线和大阴线,盘面上非常热闹。而在这个长达两个月的横盘中,我们把光标对齐这个横盘箱的箱底,结果发现,有高达58%的筹码在长达两个月的横盘震荡中,没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该股主力的持仓量不会低于58%。
  这种测量主力仓位的方法就叫横盘法。横盘法要求一只股票要在一个横盘箱体内横盘两个月以上。这时候把K线图的光标对准横盘箱体的下沿,然后再从筹码分布窗口中读出光标之下的筹码量,这个筹码量就是主力的持仓量。
  这只股票的主力在完成了吸筹之后,于2000年1月26日向上突破,半年内总上涨空间约为70%。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大黑马庄股,在其股价向上突破后,我们用下移法测量了该股的主力持仓量,其结果是61%,这个数据与当初横盘法测量的主力仓位非常接近。
  由此看来,获知主力的仓位状况并不困难,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再用一个最简单的工具--筹码分布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价位区发现高控盘主力,你最少也会有30%的获利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高控盘庄股的总涨幅要在一倍左右,否则主力要出货是非常困难的。

四、估计主力仓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们探知主力仓位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复杂而多变的股市不会给我们如此的幸运,让主力老老实实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并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相反,神机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变金刚,千方百计的掩盖其仓位、动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们也必须多练几手,总结出更多的探寻主力仓位特征的方法。

A、筹码密集区的低位无量上穿

  主力吸筹往往在筹码分布上留下一个低位密集区。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筹之后并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价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区的下方,因为这个地方市场基本没有抛压,所有投资者处在浅套状态,护盘相对容易一些。一旦时机成熟,主力从低位密集区的下方首先将股价拉抬到密集区的上方,形成对筹码密集区的向上穿越,这个穿越过程极易暴露主力的持仓状况,如果主力巨量持仓的话,盘面上就不会出现太多的解套抛压。即股价上穿密集区而呈现无量状况,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该股已由主力高度持仓了。
  技术上我们必须对“无量”这个市场特征给出较明确的参考标准:即用换手率来精确估计成交量。通常我们不单纯使用成交量这个技术参数,因为股票的流通盘有大有小,同样的绝对成交量并不能说明这只股票是换手巨大还是基本没有换手。如每天900万股的交易,对于中国石化(600028)来说仅占其流通盘的千分之5.8,而对于胶带股份(600614),这900万股已经是它流通盘的全部了。用放量与缩量来监控获利抛压也不是一个好主意。而换手率则本质得多。
  依照本人的经验,我们可以把换手率分成如下个级别:
绝对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温和:2%——3%
成交活跃:3%——5%
带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异:大于25%
  近一年以来,我们常使用3%以下这个标准,并将小于3%的成交额称为“无量”,这个标准在指南针技术指标中得到广泛认同。更为严格的标准是2%。
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图5—5):
 
      
     图5—5:综艺股份(600770)1999/03/23 
  这是综艺股份(图5—5)1999年3月末的K线图。当时这只股票的价格仅为8.11元(复权价)。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该股正在从筹码密集区的下方实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换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换手率仅为1.74%,属于成交低靡范畴,而在上穿筹码密集区的过程中有约60%的筹码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卖的筹码占了流通盘的60%。我们由此可以认定,这60%的筹码大部分为主力所有,于是这只股票的庄家持仓量已经合格了。该股后来的走势是众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该股创下了63.95元的最高价。
  以上是通过筹码密集区的无量上穿来判断主力的持仓量的方法,即一旦发现筹码密集区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则被穿越的筹码大部分是主力持仓。这种估计主力持仓的方法尽管简单,但对于低位捉庄的参考价值却是巨大的。  这个方法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因为它没有实现指标化,设计和实现电脑自动识别系统时会感到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