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宝玉:一条多伦路 百年上海滩(18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7:16:49

 

     上海多伦路修建于1912年,虽在理论上隶属华界,但却是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路的产物。多伦路全长550米,呈L字型,东、北两端都与四川北路(1945年以前称北四川路)交汇。这条小街曲折幽静,街边的小楼风格各异。夹街小楼,栉比鳞次,风格各异。

     一个多世纪来,上海走过了从开埠时期的沙船渔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直至形成今日东方大都市的沧桑历程。多伦路及其周边地区从一个侧面集中地展示了这个历程印迹和文化缩影,从瞿秋白、陈望道、赵世炎、王造时、内山完造到景云里、中华艺大、上海艺术剧社,名人故居、海上旧里,积淀成今天多伦路上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人流连忘返。真可谓“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
  多伦路号称“现代文学重镇”,因为30年代中国一群左联作家,诸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以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等人,曾在此频繁地进行文学交流。在现在的多伦路201弄2号还留有左联会址与纪念馆。这些左翼文学健将们的故居也多在这条小路上。而名闻遐迩的公啡咖啡馆(现已改为时装商厦)、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等遗址,更使得多伦路彷佛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文字来源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的红色之旅,竟然宿在多伦路上。起先我也并不知多伦路是“文化名人一条街”,而是晚上在外滩归来,让同伴先上楼洗涮,我就在楼下街道遛跶了一下,顺便拍了几张夜市场景,乖乖隆地洞,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呵呵,文化名人一条街!╮(╯▽╰)╭兴奋哎~ 趁着夜色,借助慵懒的路灯光,我慢慢遛跶,仔细辨认草坪间、门牌边的一些文字说明,不大不长的550米,我来回走了1个多小时。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在这里转悠了一圈.......

(以下只是简略贴上一些图片,记录这些影像,给自己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