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谢泳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16:45
谢泳说
1、 谢泳说: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2、谢泳说: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谢泳说: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谢泳说: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谢泳说: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释。
6、谢泳说: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谢泳说: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乏善可陈。
8、谢泳说: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谢泳说: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谢泳说: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谢泳说: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府应该听听不同的声音。一个政府犯错误是难免的,而我们的历史是,一个政府从来都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圣人之举,这是很可怕的。
12、谢泳说:现代政治是不记仇的,尤其不记异己的仇。政治是有成败的,成的不一定都是好人,败的也不一定就都是坏人,政治的成败和人格的高下不是对等的关系。
13、谢泳说:新政权让许多大学教授去参加了土地改革,这可以说是后来发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前奏。许多大学教授不是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才与新政权妥协的,而是在土地改革时就开始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当时参加了土改的知名大学教授潘光旦、全慰天、孙毓棠、李广田、萧乾、胡世华、、贺麟、郑林庄、朱光潜、吴景超,都写过文章来检讨自己的过去。
14、谢泳说:对工农群众的简单认同,是1949年以后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一个基本逻辑,这个逻辑的前提就是工农比知识分子强,其实这是非常荒唐的。
15、谢泳说:思想改造运动是四九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政治运动,由于运动的主要对象是知识分子,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知识分子的第一次清理,为随后到来的1952年的院系调整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从此以后,知识分子就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了。这次思想改造运动到1952年基本结束,它带给知识分子心灵上的伤害是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