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7农业气象女主持人:实用类文本阅读 “国之大医”吴阶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1:30:54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国之大医”吴阶平

摇曳的烛光,舒缓的小提琴曲,遗像中的吴阶平,在洁白的鲜花丛中微笑着静静地倾听。这是一个温馨的追思场面,他的学生和同道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缅怀这位新中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他自己,生前总喜欢别人称他“吴大夫”。

吴阶平的人生经历是独特的。在他94年的人生中,从医达60多年。他被称为“红色御医”。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长达20多年,这期间,他更是与周恩来总理长期接触和交流,伟人的光辉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在他的后半生中,时时以周总理为榜样,认真、勤勉忘我地工作。他还给世界各国的许多政要看过病。他的医术名播海内外,他的逝世引起世界泌尿外科界的重视,国际泌尿学组织、欧洲泌尿学组织、非洲泌尿学组织都纷纷发来唁电,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

“一个老人走了,他的音容笑貌却长久地留在我们心里。”他的学生,朝阳医院吴克让教授, 每每讲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老师一起工作的情形,都被他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认真劲所感动。友谊医院的杜林栋教授,感受到的是一位医学大师的平易。那会儿,杜林栋刚刚穿上白大褂,吴阶平接过病人的片子,首先问他:“你看到了什么?”而来自301医院的王晓雄教授,则谈起了吴阶平的“讲话艺术”。每当与病人在医疗上达不成共识时,他总是请吴老出面,而最终问题总能迎刃而解。

学生们记得,吴阶平很欣赏培根的警句:“学问本身并不教给人如何运用它,运用学问的智慧在学问之外,靠观察体会才能得到。”他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思考是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1987年6月13日北京医科大学向吴阶平颁发了首届“伯乐奖”荣誉证书和闪光的银鼎。吴阶平兴奋地表达自己的感想:“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只一种,但我最重视的是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第一个'伯乐奖’。”

几十年过去了,他的学生仍然记得当年课堂上的情形:身材不高的吴阶平在讲桌后站定,首先把目光投向所有在座的同学,全场立刻静下来。他讲课效率高,讲得生动、具体,中心思想突出,思维逻辑严密,语言精炼富有哲理,引人入胜。学生们人人爱听,认为有兴趣,易懂,好记。

临床医生们最爱跟吴阶平一起查病房,听他主持病例讨论会。和讲课一样,他启发诱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吴阶平经常能从哪怕是一份常见病的病例记录或是一张普通的X光片上,发现和提出不寻常的问题,给人新的启示。这样的活动常常是座无虚席,气氛十分活跃,同行和后辈都很受益。

吴阶平领导的泌尿外科研究所是全国闻名的,几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从各地来进修深造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先后百余人成了各自单位的骨干,有些已卓有贡献。

2002年11月30日,在吴阶平从医60周年之际,中国科技界和医学界专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高士其之子、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高志其(吴阶平为高士其基金会会长)特撰写《大医赋》一文,称赞吴阶平不愧为令人敬仰的“国之大医”。吴老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大爱情怀,赢得了海内外患者的尊敬,他作为国之瑰宝,当之无愧。   (自《光明日报》211年03月10日)

(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阶平作为周恩来总理的保健医生长达20多年,长期接触与交流,他深受伟人影响而忘我工作,以至于被称作“红色御医”,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医学科学家。

B.吴阶平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同事平易近人,“讲话艺术”高超,他身边的学生、工作人员深受感染,而他生前也总喜欢人们称自己为“吴大夫”。

C.学生们爱听吴阶平的课,是因为他讲课因材施教,举例精当,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思维敏捷,逻辑严密,中心突出,语言精彩,富有哲理,引人入胜。

D.吴阶平查病房,主持病例讨论会,往往能从常见病的病例记录或普通的X光片上发现和提出不同寻常的新问题,这引起了医生们的兴趣,并诱发他们去思考去探讨。

E.本文通过对“国之大医”吴阶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作为令人敬仰的“国之瑰宝”的伟大医学家的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大爱情怀。

(2)吴阶平说过“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只一种,但我最重视的是北京医科大学授予我的第一个'伯乐奖’”。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3)高志其撰写《大医赋》一文,称赞吴阶平为“国之大医”。为什么?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吴阶平在教育学生时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请就你对“实践”、“思考”、“知识”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2、(1)选E得3分,B得2分,A得1分,选C、D不得分,共5分。(A项中“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与原文有出入,判断有过头之嫌。C项中说吴阶平讲课“因材施教,举例精当”,文中无据。D项中“并诱发他们去思考去探讨”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吴阶平引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病例,而不是吴阶平的作为。)

(2)(6分)吴阶平作为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很看重培养医生和研究人员这一事业。事实上,他从医60多年,始终致力于医学研究与教学,他领导的泌尿外科研究所,培养出大批医生与研究人员,其中有百余名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大大地推进了我国泌尿外科的发展,所以吴阶平最看重北京医科大学授予他的这项“伯乐奖”。(意思对即可,共6分。)

(3)(6分)①吴阶平从医60多年,医术精湛,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20多年,还给世界各国的许多政要看过病,名扬海内外。②作为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他为人谦虚、平易,对工作一丝不苟,深得同事与学生的敬重。③在教学中,吴阶平注重实践、思考和知识三者的辩证关系,启发诱导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深得同行与学生的喜爱。④吴阶平的努力付出,使中国的泌尿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几十年来又培养了大批医生与研究人员,其功不可没。因而称他为“国之大医”。(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共6分。)

(4)(8分)观点一: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真知。

只有经过不断反复的实践,才能总结出真知,而真知还需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方能成为真知。吴阶平教导学生说,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这强调了实践出真知及实践的检验作用,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很有见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观点二:在实践中,思考推进科学发展。

思考是实践、思考、知识三者自觉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要在实践中通过多思考来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吴阶平不但这样教导学生,而且在查看病房,主持病例讨论会时,他启发诱导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探讨,这样可以发现并提出不寻常的问题,给人新的启示。

观点三:知识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

知识来自实践,经过总结归纳上升为理论,再来指导实践,循环往复,科学便得以前进。吴阶平欣赏的培根警句:“学问本身并不教给人如何运用它,运用学问的智慧在学问之外,靠观察体会才能得到。”实际就是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他主持病例讨论会,就是通过病例来验证知识,并运用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过程。

(选一种观点作答、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