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之间斗图表情包:《消渴根原》要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2:57:10
《消渴根原》要点2011-09-06 21:42

消渴,症见口渴、善饥、尿多、消瘦等。
脾陷兼胃逆,二气不交,则上消下淋。
脾陷(木不能泄),胃不逆(水能藏),则淋而不消。
胃逆(水不能藏),脾不陷(木能泄),则消而不淋。
己土湿而不升 → 乙木郁陷不泄而强泄 → 壬水不藏相火 → 淋癃于下。
戊土甲木不降 → 风火合邪而耗血伤津 → 甲木逆于胸膈 → 消渴于上。
木旺,水不封藏,偏寒,则小便太过,为淋。此谓盗泄母气于子家。
木虚,不能疏泄,偏热,则小便不利,为癃。此谓遏抑子气于母家。
肾气丸:茯、泽,泻湿燥土;地黄、丹、桂、清风疏木;附子温肾;山药、山萸敛肾精之泄。此方通治消渴淋癃。
猪苓汤:猪、茯、滑、泽,泻湿燥土;阿胶滋木清风。此方治上消下淋。
此外,饮一溲二,上下俱寒,病初起可治,施以桂附苓乌汤。
桂附苓乌汤:苓、泽,泻湿燥土;姜、附,暖水温中;桂枝、首乌,达木荣肝;龙骨、牡蛎,敛精摄溺。


类别:四圣心源||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浏览(68)|评论 (0) 上一篇:悬壶学步记(4)——治开水烫伤    下一篇:诊家枢要(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