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传:英国绅士罢工风格赏析 司马南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4:05:24

2010-11-06 | 英国绅士罢工风格赏析

    

英国绅士罢工风格赏析

                       司马南/文

 

司马白话视频连接

http://v.v1.cn/dyzstx/2010-11-4/1288839812262v.shtml

 

中国人喜欢跟着人家说,“要三代才能出贵族”。这话大体不错。贵族也罢,绅士也罢,大体是是200年里全世界的金钱堆出来的。而当没钱的时候,贵族绅士是很难当的;当没钱的时候,贵族绅士也要罢工;贵族绅士罢工,自有贵族绅士的风采。

彬彬有礼的英国罢工,2010欧洲的一道新风景线。

 

 

昨天,伦敦地铁工人熬不住,也开始罢工了,罢工24小时。伦敦地铁乘客感到不便,伦敦警察有点麻烦。

英国绅士罢工与浪漫法国人的有什么不同,很值得分析一下。

英国人的承受力比法国人强。法国人一听说要延长两年,62岁以后才给退休金马上爆发声势浩大的罢工,各行各业走上街头,连清洁工都不扫大街了。人家英国人66岁才发给退休金,英国人并不罢工,英国绅士有风度,端得稳,拿得住。

这次英国工人急了,因为不是晚两年拿退休金的问题,而是地铁直接裁员,现在就让一部分人回家。

但即使是罢工,英国人也是比较节制的,比如说这次罢工只有24小时,而且是事先有通知的,地铁并非停运,只是有些站不停了,乘客多走一段而已,无非造成不便,是可以理解和可以克服的不便。所以,罢工方发言人出来说,“这些小小平常的罢工,不会影响到伦敦市民出行”。

伦敦这个老城市一天才300多万人次乘地铁,比我们广州地铁高峰时候六百多万人次差远了,广州地铁才建了几年啊。

可是诸位不要觉得这些罢工不厉害,说话温文而雅,不断进招,却不失态的的凉水煮青蛙式的罢工实际上是很厉害的,这样的态度最具压力。英国地铁工人说,我不影响你正常运营,但是我保持后续再罢工能力。就像两个人吵架,我开始是小事一件一件数落(曝光),我知道你十件事,我慢慢跟你说,只说三件怎么样?再说三件怎么样?一种理性的、带有英国绅士风度的彬彬有礼的罢工足具威慑力。

对英国人来说彬彬有礼是他们的日常习惯,有修养或者自认为有地位的英国人都以是否绅士为基准,严格遵守礼仪。传统的绅士风度,首要是服装穿着上合适得体。其次性格内敛讲话幽默,第三就是女士优先。

一位在英国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说,英国人不像法国那样见面又抱又啃,他们一般不搞拥抱,甚至儿子大了父亲也不拥抱儿子,更绝的是英国人竟然也较少跟别人握手。此外,绅士的毛病还有比较怪异的,比如,英国人相处,像一只大狗一样,喜欢搞得地盘大一点,不喜欢与人距离过近,即使近距离谈话一般也保持5O公分以上,小一米的距离。国人烟友喜欢凑到一起,一边冒烟一边嘀嘀咕咕距离弥尔近之,英国人依旧会保持距离,且凑到一起,不能一次点三根烟,不少英国人竟然相信三根烟会给三个人中的某位带来厄运来。

在英国贵族当中,那繁文缛节就太多了,连戴安娜王妃都受不了。我多次讲过,这些毛病都是钱多烧的,娇贵的日子惯出来的。

在英国人,通常认为保守主义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很多的英国男人喜欢拿本书,带把雨伞,彬彬有礼地与优雅的女士讨论哲学问题,他们认为人性是有缺陷的,认为社会弊病只可减缓而难以根除。所以法国那样的激进的狂飙突进式的社会变革,英国人一般不屑于参与,英国保守主义核心的观念是反对一切激进的革命和革新,主张节制政治,以妥协手段调和各种社会势力的利益冲突。保守主义视国家为一个有机体,局部不能离开整体而独立生存,地位和财产不平等是自然形成的,社会的领导权应属于素质优秀的贤人而非群众领袖。保守主义强调代表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法律和秩序,维护传统社会纽带诸如家庭、伦理、宗教等。

所以,体现在罢工的风格上,我们看到英国和法国人明显不一样。法国的浪温个性和英国人保守的刻板的个性在这两次罢工当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但是我们又看到了,两个场罢工也有一样的地方——导致罢工的原因都是一个字,钱。钱相当重要,利益高度重要。列宁有一个关于利益的语录,说得相当精彩:“任何国家,任何个人,离开了利益就要出丑”。

英国为什么要地铁裁员?

英国社会二百年来相当稳定,他们无疑过着好日子,但是,他们的好日子建立对世界资源掠压性占有的基础上,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国军舰游弋于世界各地,用炮舰直接换回财富,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圆明园的无价之宝和鸦片战争用鸦片从中国换回来的瓷器绫罗绸缎。但是现在情况变了。他们没有办法保证过着以前的生活了,钱紧了,国防开支削减了。这种局面,换成年轻的政治家也没有办法。我们知道政治家用政治手段政治办法处理问题,殊不知所谓政治处理,其实本质上就是关于利益的一种妥协,关于利益的重新分配。有人开玩笑,能够用人民币解决的问题都是人民内部问题。套用到英国,能够用英镑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英镑也解决不了啦。因为英镑太少,镑不够了。

有人问,英国这一阶段的罢工浪潮会逐渐增大,还是会有所节制?我认为,这主要看世界经济复苏的速度。现在经济复苏的速度是在减缓,这个减缓的表象直接意味着法国、英国、欧洲各国的日子不那么好过。

也有人追问,英国法国钱怎么就没有了?

我以为,英国、法国原来的收益是一定的,支出也是一定的,钱有固定的来路,消费有固定的尺幅,大概是个正态循环,虽然“英国病”——寅吃卯粮的富贵病已经很多年,但是不至于太坏,一切尚可维持。

是啊,现在英国法国怎么突然钱就没有了呢?

这事导致政府的政策调整,政府的政策调整导致罢工,突然缺钱的罪魁祸首在美洲,英法的钱是叫美国华尔街折腾没的。

美国那个华尔街,一帮智商特别高的人。他们天天捣鼓一些能把“自己欠别人的钱的窟窿”包装成产品,总名叫“金融衍生品”,然后分别包装,起上一个个好听的名字,分卖给世界各国,包括法国和英国。,某一日,突然间这个产品出事了,哪能不出事呢?所谓产品本质是一个“窟窿”,这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低收入阶层买房子的贷款,在房价升的时候可以维持虚幻,但房价一落,这些东西反映在债务链上,就是英国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当然也包括中国,在金融业在银行业的巨额亏空。英国法国买了美国的漂亮的金融衍生品,赚不到钱,钱也没了。这就是罢工的原因。

中国人喜欢跟着人家说,“要三代才能出贵族”。这话大体不错。贵族也罢,绅士也罢,大体是是200年里全世界的金钱堆出来的。而当没钱的时候,贵族绅士是很难当的;当没钱的时候,贵族绅士也要罢工;贵族绅士罢工,自有贵族绅士的风采。

彬彬有礼的罢工,2010一道欧洲的新风景线。

                                     (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