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站图片批量下载:为什么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买?用简单的语言来一一揭示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1:27:35

 

东西越贵,反而越好卖,越有人买,来看看卢现祥教授在《寻找一种好制度》中是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揭示是一深刻的道理的:

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说过一句话,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是第一规律。按照价值规律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越贵,买的人就越少,反之则越多。但现实生活并不完全如此。一百货大楼的一位销售经理说:“一件裘皮大衣标价4000块钱,摆了一年多,无人问津,而一件质地跟它差不多,标价2万元的大衣,却有人买”。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这叫做东西标价越高越有人买,价值规律也有“失灵”的地方。

为什么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买?在我国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优质高价,便宜没有好货。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时期,每个人每个月发票供应4两肉、4两油、定量供应粮食、定量供应布匹,东西南北中,中国人的穿着几乎一模一样,单调、乏味。那时候老百姓手中没有什么钱,他们如果通过开后门、拉关系买到最便宜的日常用品就是一种满足和享受了。改革以后,人们收入增加了,也没有必要尽买便宜货了。从理论上讲,高价往往是与优质联系在一起的有了钱谁都想享受优质的商品或劳务。此外,目前我国假、冒、伪、劣产品太多了而大多假、冒、伪、劣产品又与相对的低价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些消费者并不是想买高价商品,而是想通过高价买到真正的商品。

二是公款消费。众所周知,我国每年有近千亿的公款吃喝(其他公款消费无法统计)。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2年全国大中型饭店、宾馆的60%--70%的收入来自公款宴请。公款消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管(也不怕)价格的高低。因为公款消费是一种软预算约束,它不需要自己掏腰包,因此也没有必要像家庭主妇一样去劳什么神讨价还价。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公款消费多的地方也就是价格相对较高的地方(如高级烟、酒等)。一个经济学家说过,如果有一天我国废除了公款消费,那么我国不少商品的价格(如高级烟、高级酒等)将会大大下降。因此在我国反腐败也是降低价格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是“凡勃伦效应”。所谓“凡勃伦效应”是指人们为了显示富贵,不爱便宜,反爱昂贵的消费心理。由此可见,显示富贵,是一种世界性现象,不是哪一个国家国民的专利。由于广告、社会交际等方面的原因,那些富起来的人们的消费愈来愈讲究名牌。“凡勃伦效应”还会带来一种示范效应,即哪些没有高消费条件的人爱“虚荣”也追求所谓高消费。这就完全不可取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但是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价值规律也有“失灵”(或叫例外)的地方,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公款消费等的存在就使价值规律失去了作用。总之,在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买这种现象既有正常的一面(如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名牌效应等),也有不正常的一面(如公款消费等)。从理性的角度讲,人们都希望通过低价买到更多更好的商品,这是价值规律存在的根本原因,但是任何社会都不排斥一些人通过高价商品显示自己的“身份”。因此我们不能用这个“例外”来否定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