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潜艇大战的电影:通往北大的捷径(四)落榜北大保送生 女儿的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4:12:22

通往北大的捷径(四)

落榜北大保送生  女儿的话

保送初试落榜!

这是当时兴冲冲准备面试的我从未想到过的——一月二十六日在网上查到“很遗憾,你未通过”的结果。事前,我曾经再三估分,再保守的结果也足以确保我通过初试——然而竟没有通过。

仔细想想,我的失误出现在这些方面,写下来也算是前车之鉴:

首先,应当有计划性。与平时考试不同,保送考试时的试卷是数门一起发下来的,在大致浏览过题目后,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迅速拟出一个做题计划。

其次,时间分配要合理。保送考试再开放再人性化也毕竟只是一场考试,最后还是分数说了算。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数才是首要目标。回想当时,我的失误在于一味想通过语文展现自我,投入了过多时间,结果直接耽误了英语和数学的时间。在这里奉劝同学们,除非你是真的才高八斗,相信自己单凭一篇文作得好就能被破格录取,可以把时间大大倾斜在某一科上,否则还是尽量先把那些“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的题扎扎实实做完,保证正确率,这样稳妥一些。

还有就是适应问题。大学组织的考试与平时考试有较大差别,事先找来真题模拟演练可以使自己在进入考场后尽快适应,避免因心理因素等导致的不必要失分。

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果却只有一个:保送已经是“此路不通”了。

挨了当头一棒后,我冷静下来分析:现在已经是2010年1月26日,没有时间留给我懊丧。路有两条,一条是走高考考北大。在剩下几个月里加倍努力,把我落下的课程和错过的一轮复习统统补齐。 “保送走不了就高考考北大”,当时说来轻松,现在却成了真实而沉重的事实。另一条就要轻松许多。虽然前十的大学保送招生已经结束,但学校手里还有最后一张厦大的保送名额。学校知道,虽然我参加北大保送落选了,但三校联考,我超出北航几十分,只是我没有填报北航,凭我当时的实力考厦大不成问题。学校老师给的建议也是让我不要太冒险,报名走厦大,不要错过最后的机会。何去何从,当下就要选择。

我从未作出过这样简单轻易的选择:留下,面对高考。理由非常简单:现在的情况就像打牌将近终局,而我手里的牌还没出完;假如我走,结局就永无改变的可能,我会因为自己的懦弱而遗憾很久。而留下来就意味着翻盘的可能。即使无法翻盘,我也会因为自己努力过而毫不后悔。就是抱着这样单纯的想法,次日,当保送生同学们离校回家,我收拾了书本文具回到原来的教室。

至此,在同学们进入高考复习数月后,我的高考备考生活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