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底海峡:1950年台湾:全世界坐视蒋介石如何收拾残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6:39:20

1950年台湾:全世界坐视蒋介石如何收拾残局

更新时间:2011-09-22 15:19 互动:米尔论坛 文字大小:大中小次- .Zyi954 { display:none; }

  本文摘自《从南京到台北:蒋介石败退台湾真相始末》,张同新 何仲山 主编,武汉出版社,2011年10月

  1949年12月7日,蒋介石颁令,国民党“政府”迁往台北市。从此开始了其孤处一隅的统治时代。 米尔网 www.junshijia.com

  从4月22日南京失守起不足8个月的时间里,国民党政府已四迁其地:由南京而广州,而重庆,而成都,而台北。现在的形势明摆着,倘若台北再一失守,那么堂堂的国民党政府将无处可迁。逃到台湾来的人们,惊魂未定,便开始为将来的命运而忧心忡忡了。

  此时的台湾,可谓风雨飘摇,内外交困。

  对蒋介石来说,眼下的头等大事自然是站稳脚跟,保住立足之地,否则什么也谈不上。他深知,这个问题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共和美国两方面的动向,所以对于来自北京和华盛顿的任何消息,他都极为关心。

  很快,蒋介石迎来了在台湾的第一个新年。元旦的前一天,他携儿子蒋经国悄悄离开台北,来到台中日月潭的涵碧楼小住。此行原为寄情山水,消却愁绪,但蒋经国发现,日月潭的青山碧水丝毫引不起父亲的兴致,老头子整日沉默寡言,头上的银丝一天天地多起来。

  就在元旦的晚上,父子俩从收音机中听到了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元旦社论。社论庄严声明:在1950年新中国的四大任务中,首要任务就是“以一切力量完成人民解放战争,肃清中国境内的一切残余敌人,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完成统一全中国大业。……绝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

  听罢广播,父子俩相对无言,心事重重。

  华盛顿如何对待台湾,也是蒋介石至为关心的。

  在中共和国民党两个政权之间,美国也面临着抉择。对此问题,美国政府内部颇有争议。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上将为首的军方人士,更多地从军事战略角度估计台湾的地位。他们认为,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屏障,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如失去台湾,日本、菲律宾将受到威胁,因而主张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蒋介石防守台湾。而以国务卿艾奇逊为首的国务院人士,则偏重于从政治角度评价国民党政权,认为蒋介石政府已腐败不堪,无可救药,即使美国介入也无济于事,因而强烈主张抛弃台湾。国务院的一些苏联问题专家则走得更远,他们不仅主张抛弃台湾,而且呼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认为再拖延与中国建交,只会有利于苏联,而危害美国的远东利益。

  结果是国务院的意见占了上风。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明确宣布:“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中的途径”,并强调,“美国政府也不拟对台湾的中国军队供给军事援助或提供意见”。 www.junshijia.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随后,艾奇逊受命在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中国的危机》的着名讲演,正式把台湾划在美国的安全防线之外。这是继白皮书之后,蒋介石遭到来自美国的又一次重击。此后的数月内,美国及联合国在报刊或讲坛上,不断辩论应否承认大陆中共政权问题,重新评估对华政策。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酝酿从台湾撤离侨民,留驻台湾的只剩下一位“领事”级代表,最高级的“武官”不过是位中校。看来,杜鲁门是打定主意坐视蒋介石垮台了。宋美龄在美国无事可做,只好于1950年1月10日离开纽约,黯然返台。 米尔网 www.junshijia.com

  美国的态度对其他国家的对台政策也产生重大影响。当时世界一般舆论都认为,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在台苟延残喘的时日已屈指可数。所以,跟随国民党撤退来台的外国使节仅南朝鲜一家。印度、瑞典、丹麦、巴基斯坦等国则相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民党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