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装备5存档在哪:【戲曲欣賞】黃梅戲藝術片106《三請樊梨花》(總130部)<附:同名剧其它版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5:56:16
雨中笠翁圖書館更多精彩請您欣賞

黃梅戲藝術片
106《三請樊梨花》(總130部)
<附:同名剧其它版本>  
唐代。薛仁貴率兵征討樊江關。陣間樊梨花鐘情薛丁山,私訂終身,回關告父。其父國已將樊梨花許嫁白虎關守將楊藩,怒斥其女,持劍欲殺,不料失足自觸劍鋒而死。樊龍、樊虎不饒其妹,亦被梨花失手殺死。開關降唐,薛仁貴收梨花,令與丁山成婚,丁山誤其殺父,休棄之;丁山陷烈焰陣,梨花趕救,丁山再休之;梨花收薛應龍為義子,再救丁山,丁山疑而三次休之,後丁山兵敗,不得已救助於梨花,梨花詐死,丁山悔悟,夫妻和好。
若是依典故來解:求平安或婚姻最終都會有好結果的,過程中是多磨難,不過真的經過風浪的佳偶才真正能白頭偕老。
[上]
',1)">
[下]
',2)">
湖南花鼓戲《三請樊梨花》唱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ece57580100lu1q.html


简介: [湖南花鼓戏《三请樊梨花》1 吴显军 康日升 金玲 龚春华 孙纯 曹正军 何小群 龙立华 张晓春] 湖南花鼓戏《三请樊梨花》1
薛仁贵=====吴显军饰
薛丁山=====康日升
柳 氏=====金玲
薛金莲=====龚春华
薛应龙=====孙纯
程咬金=====何小群
唐 王=====曹正军
樊梨花=====龙立华
扬 藩=====张晓春
益阳市青艺花鼓戏剧团
[1]
',3)">
[2]      [3]     [4]      [5]      [6]

程咬金:
皇爺兵困白虎關
別無良將退賊兵
今日老朽來到此
要請元帥發救兵
雖然王爺有點錯
三休梨花太不該
你家本是忠良將
盡忠報國保乾坤
你若不發人和馬
豈是朝中棟梁臣,
薛丁山:
聽皇伯來頒兵心中煩悶
恨的是老爹爹做事無情
自從我領聖旨把西來征
暢通無阻把賊平
為梨花休出營將我斬首
蒙皇伯講下情押入冷營
今日裏白虎關不能前進
要我出兵難依從,
柳迎春:
國公回朝頒兵將
休把仇恨記心房
薛家本是忠良將
兒要帶兵到兩狼,
薛丁山:
皇伯命母親言怎敢違抗
心問口口問心自己不仁
我這裏為江山把兵出動
要把那楊凡賊一股來擒。
薛丁山:
丁山打馬下山林
遊山捕獵散憂心
耳邊又聽風聲響
想是虎豹下山林
按穩刁翎放一箭
一箭射在雲霧中。
薛仁貴:
嘆當年投唐營三次才允
東西征南北剿費盡心情
憑功勞才拜得元帥大印
因此上平遼府掛帥封金
我在朝被奸賊受盡磨折
薛仁貴秉忠心舍死忘生
先只想平遼東太平永定
蘇保同打戰表才把西平
心只想中遼西凱歌高奏
白虎關鞭紮斷患病在身
將身打坐病房進
怕只怕此回有死無生。
耳邊聽得千歲到
夫人一旁淚淋淋
昨日關前打一仗
白虎關鞭紮斷心不寧
一時憂愁成疾病
行不安來坐不寧
違才夢中遊山景
見一小將放刁翎
一箭射在心頭上
心中好似滾油淋
說著說著心血湧
薛仁貴有死無有生,
開言罵聲丁山子
為何用箭射父身
一箭之仇今日報
黃河岸上箭刁翎
丁山摻扶病床下
遠望長安淚淋淋
為臣不能把忠盡
拜別吾主爵祿恩
千歲請上受我拜
你是薛家大恩人
丁山年幼全在你
我死黃泉感你恩
開言便把夫人叫
夫妻今日要離分
為夫陽壽皆巳盡
一雙兒女你擔承
上前扯住丁山手
好似亂箭穿我心
休怪為父心腸毒
三次將你入冷營
為帥必須有賞罰
方可管得眾三軍
倘若為父歸泉下
盡忠報國把西征
說著說著心血湧/
少時將要失靈魂
閻王制定三更死
再不留人到五更。
皇子:
自從國公到遼西
老皇崩駕歸了天
不料魏征遭不幸
徐卿一命喪黃泉
王爺帶兵兩軍往
白虎關前命歸西
一般老臣諸已喪
怎叫為王不悲傷。
柳迎春:
一見老爺歸天界
止不住珠淚兒滴濕胸懷
只見靈位不見人
只見白紙寫靈牌
老爺英靈今何在
只哭得一家人珠淚悲哀
從不記我和你初次相會
將終身許配你配合和諧
老爹爹聞此言怒沖天界
老爹爹她將我趕出府來
我和你夫妻倆中途相會
到寒窖愛盡了許多悲哀
又不料番邦賊興兵反界
奴的夫三次裏投軍而來
先只想平番賊來奏凱
又誰知白虎關命赴陰臺
丟下了這帥印誰人代管
丟下了兒和媳怎樣安排
丟下了你的妻獨守營內
再想見老爺面二次投胎
只哭得柳迎春如同灑醉/
難舍老爺怎丟開。
薛金蓮:
我父投唐保乾坤
平復遼東立功勛
此回帶兵西遼進
百戰百勝天下聞
班師奏凱回朝轉/
汗馬功勞一旦空。
薛丁山:
見爹爹喪了命珠淚淋淋
倒叫我一家人大放悲聲
老爹爹為江山晝夜砍殺
東西征南北剿費盡心情
今日裏白虎關大壽巳盡
這都是兒有罪射死父親
老爹爹請上來受兒一拜/
哭斷肝腸是枉然。
皇子:
一見卿家喪了命
不由為王痛悲啼
蓋世英雄今何在
失去孤的棟梁臣
征東英雄征西喪
再不能見卿把本提
再不能見卿兩軍往
再不能見卿立帝基
卿家功勞表不盡
怎不叫皇痛悲啼。
樊梨花:
樊梨花大披掛
鳳翎毛腦後插
護胸寶鏡胸前掛
三寸金蓮馬鞍踏
跨下一匹桃花馬
青銅大刀手中拿
吩咐奴羅把山下
只見紅燕叫喳喳
擺開圍場列開隊
營中不可鬧聲喧
整一整金鳳冠烏雲插鬢
緊一緊綠羅帶緊系腰間
上前來走幾步風流擺尾
蹬一蹬紅繡鞋三寸金蓮
姑娘生來美少年
射燕打圍在山前
人來看過刁翎箭
懷抱彎弓秋月圓
前面飛來一群燕
後的後來前的前
滿滿搭上刁翎箭
一箭射在雲霧中。
薛丁山:
梨花做事太無情
苦打四十差出營
若是求得十件寶
不會前來頒賤人。
薛丁山:
薛丁山在中途我好悔
悔不該別師父下了山林
悔不該領聖旨把西來征
悔不該與梨花一拜成親
悔不該白虎關射死父命
悔不該將梨花休出唐營
今日裏領聖旨樊氏頒動
頒不動樊小姐要問斬刑
可憐我薛丁山臉面丟盡
跪得我遍身痛雙膝無皮。
一見小姐把命喪
不由丁山淚淋淋
只見靈在人不在
只見白紙寫靈牌
不該將妻來休出
只怪丁山腹無才
靈前把夫來哭壞
還要守孝伴靈臺。
聽樵樓打動了二更鼓響
驚動了薛丁山如刀割心
樊小姐你為我悲慘喪命
你死了倒叫我怎麽回營
耳內裏又聽得鬼哭魂嚎
只嚇得薛丁山膽破魂消,
見小姐在靈前膽兢心驚
或是鬼或是人難以辨明
我這裏上前來仔細觀定
果然是樊小姐她巳還魂
你的夫三次裏將小姐請
還望小姐回唐營,
樊梨花:
開言我把丁山罵
罵聲丁山無義人
我為你二兄長刀下死
我為你老爹爹命歸陰
我為你朱崔關破了騷道
我為你青龍關險些身亡
誰知你無情無義將我休
要我下山萬不能,
薛丁山:
樊氏妻你不必大放雷霆
聽為夫將真情慢慢說明
初次裏進唐營殺父除兄
只怪我薛丁山未查詳情
二次裏將你休性情驕傲
三次裏為應龍休你出營
三次休三次請險些喪命
為的是唐王爺錦繡龍庭
你若是恨難消雙膝跪定
夫跪妻鐵心腸也會動情,
樊梨花:
一見奴夫跪塵埃
鐵石人心也轉來
奴夫不跪你請起
為妻哪有不依成。
……劇終……
二人轉《三請樊梨花》唱詞
醜(念)頭戴金盔不大點
身穿鎖子胡椒眼
上陣騎著老母狗
手使掏耙一根桿
要問我何名和姓
我是唐朝姜大膽
(說)我,霸王姜須,領了薛丁山元
帥將令,一到寒江搬請樊氏
梨花嫂嫂,就此馬上加鞭走走
旦(念)南征北戰數十秋
汗馬功勞不到頭
老祖看我功勞大
親口封我為威寧侯
(說)奴,樊梨花,獨坐寒江關
思念薛丁山!
[茉莉花]
女:懷抱小兒男
男:懷抱小兒男
女:為娘生你就在寒關
你的父帥領人馬
西涼外國又去征戰
隨師我上了高山
隨師上高山
高山學藝整整三年
我的父帥喜兒女
西涼外國去選好漢
最不該許配楊凡
男:最不該許配楊凡
女:楊凡醜陋夜叉一樣般
血盆口長獠牙
叫奴我實在難看
埋怨二老年
男:埋怨二老年
女:二老做事心眼太偏
早知楊凡醜
男:最不該把婚書獻
[反西涼]
女:西涼王子打來戰表啦不是嗎
人馬托托重如山
西門外紮下營盤
領兵元帥薛仁貴
男:前部先鋒薛丁山
差他來叫關
女:大哥出馬槍下死
二哥出馬染黃泉
醜鬼楊凡打了敗仗
老父又敗回關
樊梨花催馬到陣前
會會將魁元
只曾想替元兄把仇報
男:沒曾想馬到疆場亂心猿
愛上了薛丁山
[靠山]
女:一愛他素白銀盔頭上戴
二愛他身穿鎖子甲連環
三愛他白人白馬白槍桿
四愛他背後斜插打將鋼鞭
五愛他胸前掛口元帥印
六愛他萬馬營中執掌兵權
七愛他王禪老祖大徒弟
八愛他五鳳樓上奪過狀元
九愛他薛丁山人才長的好
十實愛上薛丁山
有心接著往下愛
我父城頭把陣觀
虛砍一刀敗下陣
小將後尾趕的歡
看看四處無人走
急忙摘下金鉤環
我把小將鉤下馬
刀按脖子問婚緣
刀按脖子問婚事
小將貪生怕死婚事應下咱
馬放荒山吃飽草
我二人山後結鳳鸞
夫妻拜罷天和地
他回唐營我回寒關
他回唐營保鑾駕
我回寒關守孤單
在那時我二人分了手
不知何年何月得團圓
要得夫妻重相見
男:除非是大破鎖陽關
[遊西湖]
女:深山配鳳鸞
男:深山配鳳鸞
女:夫妻定計要殺醜鬼楊凡
紅月坡前祭起一口斬殺劍
劍斬醜鬼楊凡
男:劍斬醜鬼楊凡女:斬了楊凡好嫁薛丁山
好夫妻得相會
遂了我心頭願
撥馬回寒關
男:撥馬回寒關
女:城頭之上氣壞二老年
罵一聲無義之徒
不把前夫戀
甩鐙下雕鞍
男:甩鐙下雕鞍
女:邁步到帳前
抱起薛猛小男兒
天又短夜又長
到叫為奴胡思念
[梨花五更]
一更裏梨花暗自傷慘
思想起兒的父咋不回寒關
恩愛的夫妻你全然不戀
撇下我冷清清獨守在寒關
二更裏梨花風吹竹簾
我低言巧語叫了一聲小丫鬟
叫丫鬟看過我的菱花鏡
挑銀燈對菱花卸去釵環
三更裏梨花上床去安眠
抖摟抖摟紅綾被扇著半邊
鴛鴦枕就在我床邊放
我好比失群孤雁守著孤單
四更裏梨花正在夢間
夢見奴的丈夫轉回寒關
我們夫妻一見面攜手又攔腕
手拉手入羅帷上床去安眠
五更裏梨花夫妻正團圓
忽聽得小金雞報叫一聲喧
罵一聲小金雞你咋叫的這麽早
驚醒了我南柯夢夫妻並蒂蓮
夫妻不團圓
[紗窗外]
清晨忙爬起
對鏡照容顏
面黃肌又瘦
大不象先前
樊梨花思戀唐營男子漢
男:丫鬟走進帳
大嬸要聽言
來了姜二爺
站在門外邊
單等大嬸你傳令箭
女:梨花忙開口
叫聲小丫鬟
賜給你一支令
趕快往外傳
我叔嫂二人見上一面
[傳令]
一支令箭傳下去
男:小丫鬟接過令箭跑在帳外邊
女:尊一聲姜二爺快接令
男:有老姜令箭接在手間
邁步我把大帳進
打量我嫂嫂美容顏
這幾年瘦壞嫂子的油頭粉面
我嫂子容顏不象先前
莫不是思念我小哥哥英雄好漢
我老姜來來回回把信傳
走上前來了一個傷天害理
問一聲嫂子虎駕可都安
女:梨花我離坐忙站起
二弟你坐下把話談
你問嫂子好嫂子可到好
姜二弟一路辛辛苦苦可安然
我聽說你們君臣大了勝仗
刀槍入庫馬放荒山太平年間
你不在唐營保王駕
來到寒關為哪般
[金錢梅花落]
男:叫嫂嫂你別扯讕
女:我不扯讕
男:你盡癜憨
女:我不癜憨
男:你知道我千裏迢迢來把兵搬
搬嫂嫂離寒關
搭救小哥薛丁山
我小哥中了蘇海唏裏光當
三朵梅花開
一朵金錢梅花落
蘇海人馬托托重如山
一門嗨一門嗨
三朵梅花一朵梅花落
女:摩天嶺哪來的山
就這知二弟來把兵搬
搬嫂嫂離寒關
搭救我小哥薛丁山
我再也不把唐營去
三朵梅花開一朵梅花落
旦(說)二弟,我送你兩個字眼子
言邊主下月山落山
醜(說)三軍們,我嫂子送我兩個字眼子
你們幫我猜猜
頭一個是言邊主月下
[搭架子]那念請
醜(說)我嫂子看我辛苦,
一定要請我喝兩盅
三軍們,還有山落山呢?
[搭架子]那念出
醜(說)我嫂子一定要出馬發兵了
這兩個字合一塊呢?
[搭架子]請出
醜(說)嫂子,你讓誰請出
旦(說)讓你請出
你給我滾了出去
[影調梆子]
男:老姜進帳跪在地溜平
哭一聲嫂子樊氏威寧
千裏迢迢來搬嫂嫂
我的嫂嫂不發兵
真叫我老姜無有章程
[影柳子]
姜須進大帳
兩眼淚盈盈
跪在溜平地
嫂嫂你是聽
黃松大徒弟
殺法武藝精
只殺得唐營人馬不敢出征
千裏搬嫂嫂
嫂嫂不發兵
搬去竇一虎
還有羅鳳英
加上薛金蓮
全都不頂用
高掛免戰牌
不敢去出征
小哥中飛刀
伯父傳將令
叫我來搬你
你偏不動坑
倒叫老姜我無有章程
[影調小嗓]
女:難壞了梨花樊氏威寧
姜須來到寒江地
又哭又笑發了瘋
開言便把二弟叫
哭壞二弟嫂嫂心疼
旦(說)二弟,那你陣前沒提嫂嫂我嗎
醜(說)提了
旦(說)不是嫂子誇口
提起樊梨花三個大字
得嚇得他大兵倒退四十裏
醜(說)嫂子,你可惡心死我了
那蘇海老頭說了
要把你拿進大營
做個小小的壓寨夫人
旦(說)氣死我也
[小重樓]
女:氣壞樊氏威寧
男:氣壞樊氏威寧
女:雪白的臉蛋氣得發青
罵一聲賊蘇海
不知我的刀法重
叫丫鬟打開箱籠
男:叫丫鬟打開箱籠
女:金盔那個金甲耀眼光明
這幾年沒出馬
銹壞我的那個護心鏡
快備馬能行
男:快備馬能行
女:三環肚帶緊緊的崩
這幾年沒出馬
銹壞我的葵花鐙
二番回帳中
男:二番回帳中
女:懷抱薛猛小兒童
叫矯兒隨娘走
搭救你父命殘生
丫鬟擡繡絨
男:丫鬟擡繡絨
女:繡絨那個大刀纏紅纓
這幾年沒出馬
兩膀發麻手腕發酸大刀拿不動
翻身上能行
男:翻身上能行
女:南來的兵北來的將
東擋西殺南征北戰
小心你們叔侄命
催馬往前行
眼前來到鎖陽城
叫一聲二弟哇
快快與我傳將令
旦(說)二弟,吩咐三軍
埋鍋的埋鍋,做飯的做飯
歇兵三日,大戰蘇海
正是(念)桃紅馬亞賽歡龍
七星劍鞘內裝盛
繡絨刀吹毛利刃
要殺進蘇海連營
三請樊梨花,巾幗不讓須眉——演義小說人物漫談之二
http://tieba.baidu.com/f?kz=179674858

一部三國,無論文和武,軍或政,都是那些大老爺們在唱主角,即便有貂蟬的連環計、孫尚香的龍鳳配偶爾露一下崢嶸,也就如當今那位紅極的張大導演一般,玩個興致,捧紅個把女星上位之余連帶自已一發炒作了。真正令女性揚眉吐氣,有能頂半邊天之感的還是在以隋唐之後為歷史背景的演義小說裏,其中尤以樊梨花(《薛家將》)、劉金定(《趙匡胤演義》)、穆桂英(《楊家將》)為甚。三請樊梨花的故事通過小說、影視、戲曲等各種傳媒在民間廣泛紮根,經藝術渲染後其情節曲折性、神奇性絲毫不遜色於三國中膾炙人口的段子--三顧茅廬隆中對。三顧對三請,“巾幗何需讓須眉”,臥龍自然不知身後若幹年還有同他一般牛的女子,現在的成功男士扮諸葛裝酷時小心別讓身邊的女性來一句“你們男人別以為三顧了不起,我們女人也有三請的光榮”給撅回去。
三顧茅廬,諸葛孔明只令男人拽過一回,可在三請樊梨花之後,卻有三請劉金定、三請穆桂英類似的總共三次女性風光史,當李世民、薛仁貴、趙匡胤、楊延昭這些男人中的男人束手無策、愁眉不展時,女性閃耀的光輝著實讓他們汗顏了一把。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三國在演義小說中堪稱陽春白雪、登得大雅之堂,相比之下,《薛家將》之流在文學創作手法可謂下裏巴人,略顯俗氣,且看某以下分析:
一離奇的身分背景
為了替三位超女非凡本領造勢,文本作者賜予他們一位地仙級的神仙師傅---黎山老母(亦稱黎山聖母),看過《西遊記》電視劇的朋友當有印象,便是設招婿局誘八戒上鉤的丈母娘大人。雖說薛丁山的師傅王禪也是位得道高人,但比起成仙的黎山老母還是下了一層,更不肖說師承祖傳槍法的高君保、楊宗保,無怪乎論武功尚可與超女招架,憑法力則全然入不得法眼。
二雷同的故事情節
白虎關也好、壽州城也罷,包括那個天門陣,爺們恁的不濟,大敵當前就把希望寄托兩三個明星身上,只苦了薛仁貴、高懷德、楊延昭輩,一旦千斤重壓下趴倒就剩得胡亂搬救兵一招,稍後登場的明星小爺們個個毛糙、有勇無謀,眼見得成不了大器,好在他們外表光鮮、夠女人緣,老公逢難,老婆自當拔刀相助,機遇面前人人均等,小爺們眼高手低,反倒成全了娘子出彩,此一嘆也。二嘆這世上恁多公子佳人,三生石上,命該前世有約,縱然你公子那邊薄情,奴家這廂卻是有義,令到三請權當買個教訓,收斂一下輕狂的少爺脾氣。三請故事經過固然一波三折,但故事結尾千篇一律,成就的是那夫唱婦隨的千古佳話,迷糊的是一幹聽書人如癡如醉,滿足的是多少看官期盼的花好月圓。
三荒誕的神鬼亂舞
為將不怕沙場真刀真槍,最忌諱的是旁門左道之術,以《趙匡胤演義》為最,比起南唐大帥林文善的精湛武藝,妖道余鴻的些許幻術要可怕得多,高懷德不經意間就喪失了戰鬥力。同理,《薛家將》中楊凡從扭頭祖那裏學到的暗器藏毒術、機關埋伏法亦使薛仁貴父子及唐營諸將頭疼不已。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代表正派仙根的樊梨花、劉金定等,便成了那大慈大悲觀世音化身,專門整治這些助謅為虐的“歪門邪/道”。《趙匡胤演義》的藍本《宋太祖三下南唐》第二十二回,劉金定同余鴻的較量集中體現在一連串的鬥法上,頗有些《西遊》、《封神》味道。三國之後年代的演義小說故事情節發展到高潮,往往形成一個非單純武力說話的怪圈,僧道婦尼、化外高人,等等三教九流人物頻繁穿梭戰場,攪得戰局撲朔迷離,饒是《水滸》這樣在文學地位上與三國平起平坐的名著,也難脫此嫌,試問武松讓包道乙飛劍砍了左臂,這樣的武評結果何人做得出?慶幸的是,《三國演義》內武將未曾遇得非常手段之人,保證了單挑中的費厄潑賴精神。
正是摻入了這些所謂的俗氣部分,巾幗英雄的風光體面變得順理成章。薛、高、楊父子一如三國前輩,走正規的名將路/線,然而卻跟不上演義小說的發展潮流,唯有邁向多元化、文武法三通的巾幗英雄才掌握克敵制勝的關鍵。陰盛陽衰的背後其實蘊育著一場演義小說的嬗變過程,《三國演義》代表傳統觀念,弘揚大男子主義理所當然,《薛家將》等突破創新,擡高女性地位亦無不可。就成色而言,歷史人物諸葛亮比起樊梨花是四九級的,後者畢竟摻了相當民間水份;在工藝水平上,一個儼然大師精品傑作,一個宛如作坊精雕細刻。盡管身價有別,然而迎合大眾化口味,所以人氣上有得一拼。
最後談談關於人物形象的塑造,大男人諸葛亮與奇女子居然來了個錯位,借水鏡之語、借元直之口,臥龍好比待字閨中的千金小姐,出場蒙著面紗,扭扭捏捏,害得大耳相公苦苦守候,為博一睹芳容;反不如梨花女等落落大方,直白心誌,敢愛敢恨。再觀出淵後的臥龍,民間戲曲形象更是一塌糊塗,動轍作高深莫測狀,擺出付陰陽怪氣的死相,神氣不足、妖氣有余,一看就不爽,羅貫中的造神計劃顯然算不得成功;又怎比得上哪些巾幗英雄,上馬殺敵英姿颯爽,卸甲梳妝郎情妾意,將女子的剛與柔完美結合,相得益彰,請來這樣的女子相助,娶得這樣的女子為妻,一個字:值。

點擊欣賞黃梅戲藝術片107《送香茶》
 
',4)">
201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