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菜摘 滨田雅功:观荷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9:50:07

  观 荷 有 感

                              

滴水观音立莲池

2010-7-28 17:18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0-7-28 17:20            

花是佛灯心更明

2010-7-28 17:21          

 

时值七月盛夏,正是南源寺荷花盛开时。周末,邀上几个同伴,一路欢歌,穿行于青山绿田,直奔寺院。

当车行至离寺院约500米的森林人家时,迎着晨风,隐隐约约地传来阵阵清香沁鼻,这“香远益清”的气息告诉我荷花开了。车停荷花池畔,放眼望去,参差不齐的荷叶,一片连着一片,挨挨挤挤地形成一池青翠,更有朵朵玲珑水红的荷花点缀其中,有的呈桃形,含苞欲放,有的正盛开,热情奔放,俨如点燃盏盏晶莹剔透的宝莲灯,微风中摇曳生姿,妩媚非凡,阳光下愈发熠熠生辉。翠叶衬着红花,映在碧波荡漾的清池中,如是天上宫阙,吸引了无数蜂蝶,瞧,那机灵的红蜻蜓,时常流连驻足于初露尖角的小荷上。面对此情此景,无需老师教导,世人也能明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义。是的,人在亲近自然时,往往更能领悟到大自然那博大精深的内涵,大自然也就常常如此般催生了无数文人的灵感。又有高达10米全身洁白的滴水观音,端立荷池中,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以其端庄的佛容,尽洒手中玉瓶甘露,仿佛这红绿交映、清香悠远的八亩莲池便是菩萨自仙界装来,再从这玉瓶中倾泻而出,福洒人间。

阳光下的荷花是如此艳丽照人,月光下的荷塘定有另一番景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于诸多读者只能借助作者的描绘,任凭内心想像那片美景,而对那寺中的僧侣而言,他(她)们能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在此日夜一饱眼福了。

我曾游历过许多寺庙,发现荷花与菩提树一样,备受佛家推崇。不论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还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其座皆为莲花,照佛古灯是莲灯,寺院帷帐织荷案,就连唐僧帽也是荷花形。在佛国印度,更是以荷为国花,相传1990年遭人暗杀的印度前总理拉吉夫,其名字就是他外公尼赫鲁(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在狱中时给他取的,按印语为“洁白无瑕的白莲花”之意,寄寓了一代名门旺族对子孙未来成材报国的纯洁美好期望。我想:许多寺院广植荷花,也许就是要让修行僧侣日夜与荷相伴,耳濡目染,有助于他们净心修行、参禅悟道,以早登佛门吧。

荷,以其姣美的外形、实用的价值和纯洁无瑕的品质,深受人们喜爱。据史书记载:远在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今江苏吴县)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自修筑“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可说是人工砌池栽荷的最早实录。时至今日,我国大江南北各地的荷塘比比皆是。湖南就是我国最大的荷花生产基地。每逢仲夏,采莲的男女,泛着一叶轻舟,穿梭于荷丛之中,那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多么美妙。至于旅游赏荷的去处就更多了。诸如济南大明湖、杭州西湖、肇庆七星岩等都可看到连片荷花的芳容。昔日曾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济宁微山湖竟有10万亩野生荷花的壮丽景观,年年花繁叶茂,吸引无数游人,真可谓“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

在苏州一带的民间,传统地把农历624日定为荷花生日,并有把当天作为观莲节,观赏荷花的习俗。荷花还被大家公选为与兰、菊、梅等齐名的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许多城市,如湖北的洪湖、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岳阳莲湖等地均以荷花为市花,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也以莲花为图案,表达了人们对莲花纯洁高贵内涵的崇尚。

其实,栽也好,赏也罢,人们对莲花的喜爱关键是要领会莲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气。为人诚信坦荡,处事率真刚直,不阳奉阴违、不曲意迎合。失意时,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得意时,不骄横忘形、目空一切,这样才不失为真正的爱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