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原莉乃文春 照片:方舟子: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2:39:37
方舟子: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2010-08-30 14:41:59) 

   【编者按:8月29日下午,知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住所附近遭两歹徒袭击。据悉,方舟子当天是在住所附近的一间茶楼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在采访结束回家路上遭到不明身份人员袭击。据媒体报道,袭击者共有两人,因辣椒水进入眼中,方舟子未能当场辨识两人相貌,在方逃离的过程中,再次被袭击者追上,腰部被砸伤。】

 

    这篇文章是《博客天下》之前采访方舟子所得的(年第44期),而方舟子也被评为当期的“博客之星”。现在看来,可能会有更多体会。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科普专栏作家。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教育界等领域的腐败现象。著有《科学成就健康》《方舟子带你走近科学》《爱因斯坦信上帝吗》等18部作品。

  “我的正常被人看成了不正常”

  因为披露了唐骏“学历门”,方舟子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其实,从被定义为“反伪斗士”的那天起,他就成了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人物。有人说他是这个社会的异类,有人赞誉他打假打得好,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有人崇拜他对科学的坚持,有人说他靠打假来弥补自己的挫败感,有人说他有学术洁癖……
  从2000年把“基因皇后”陈晓宁赶回美国,到2005年揭露院士候选人肖传国的学术不端,再到今年揭开“打工皇帝”唐骏的伪装……10年来,他全副武装地走向打假前台,声讨虚假、寻找真相。“我打假的目的不是打死谁,我跟任何人无冤无仇,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一些真相,引发人们对现象的思考和关注。”“我会一直做下去,还原一个个事实真相。”
  坐在记者面前的方舟子高高瘦瘦,目光纯净,面带微笑。说话时很谦虚,有时甚至会略显羞涩,尽兴时也会开开玩笑,无所顾忌地咧嘴大笑。只是在谈到有关学术等严肃话题时,眼神中才会发出犀利冷酷的光芒。“我生活中很随和,对人没什么戒备心。但只要涉及到科学、学术方面的问题,我就很较真,这其实很正常,但这种正常会被别人看成不正常。”

    “说我是偏执狂,意思就是说我较真,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
  很多人都骂他是个偏执狂、极端分子,甚至办了专门的网站攻击他,方舟子对此并不介意。“如果每个人骂我我都要在意,我真是不要活了。”“说我是偏执狂,意思就是说我较真,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方舟子说,他这种较真的科学态度是从留学美国开始的,在美国都是那样一个氛围,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都是不讲情面的,学术问题就是不问利益,只问是非的。“但是从性格上来说,我从小就很较真。”
  此次唐骏的“学历门”事件,公众再次领教了一把方舟子的“偏执”。“网友不停地发问,我就要找到证据去详细回答。”方舟子也承认,如果唐骏不回应,也许就算了,但是唐骏不但没有保持沉默,反而做出了反攻,他只有“追”到底了。“他秘书说我偏执狂,后来他又否认自己说过是加州理工大学这种话,特别是他说我先造假再打假,这影响到了我的声誉。”
  方舟子坦言,他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如果我觉得这是条大鱼,我不会随便在微博上一条条发,而是会写一篇论证详细的文章”。但没想到微博的力量如此之大。其实,方舟子玩微博的时间并不长,上面也主要是一些科普类的小句子,但他玩网站和博客就很有些年头了。

    “别人进来后,张嘴就会骂我信口开河。”
  他的博客虽然涉及中医批判、保健骗局、文化杂谈等,但却没有印刻记忆的流水账文章,没有描述心绪的感性文章。方舟子说:“我希望我的博客是有信息量的,别人看到会有所收获。我讲求有根有据地写作,不空发议论。”方舟子说,有时候自己在博客上被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博客在被推荐的时候用了一个很耸人听闻的标题。“别人进来后,张嘴就会骂我信口开河。”他有些无奈。
  前几年,他关闭了评论功能,有人也质疑,方舟子其实还是听不得别人骂的。“其实,你骂我我不在乎,很多看我博客的是中学生,很多家长就会找我,说这样骂人的话,会对小孩影响不好。”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方舟子也承认,自从走上打假这条路,被骂是必修课。“这是我必须承受的。”
  尽管方舟子不止一次强调,科普是他的主业,打假是副业,但是似乎打假带给他的东西,不管好的坏的,都要远远大于他的主业。因为敢于批判,他树敌无数,还会经常收到恐吓电话和恐吓信。除此之外,他还放弃了很多爱好,每天的生活就是不停地看资料,连他自己说起来都苦笑:“很单调。但有一个兴趣我坚持下来了,就是我每天都打太极拳,这个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压力,保持心平气和。”
  方舟子深知,私人打假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路会越走越窄。“个人打假缺乏权威性,资源缺乏,所以我只能打一些能够找到证据的,能核对的,学术地位比较高的,因为首先他们造成的社会危害比较大,打他们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那些曾经坚守打假前线的斗士们,不是兴趣转移就是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比如,那个曾经得过“反伪科学贡献奖”的刘华杰副教授现在就改而著书为伪科学辩护。我问他,你在这条路上走得孤单吗?他立即打断了我:“虽然站在前面的是我一个人,但我身后还有很多人在支持。很多网友给我提供打假所需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我不是孤胆英雄。”

    “我不是个做事冲动的人,我其实非常理性。”
  也许是因为“方舟子”越来越少,而“唐骏”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的方舟子越来越像一个异类,显得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他说,其实自己并不是要刻意保持“另类”,也不想塑造成“另类”的样子。“之所以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可能是我活得比较自由自在,敢于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不顾一切。”
  因为他的不顾一切,所以打起假来毫不留情、辛辣苛刻。于是,很多人说他喜欢“一棍子打死”、“扣帽子”、做事缺乏理性。我问他,你怎么回应这些评价,方舟子想了一下,扬了下嘴角,“比如唐骏,这样的虚假偶像必须打掉,不能手软,但是有人质疑他硕士学历真假,我就觉得过了,所以写了一篇《为唐骏、禹晋永说几句公道话》的博文。我不是个做事冲动的人,我其实非常理性”。
  多年来,面对媒体,他有一句话一直没变过:我是一个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并存的人。
  方舟子说,其实他理解的理想主义就是正义感。“我跟被打的人没有任何仇恨,我只是觉得作假是有害的,学术上的造假,会浪费资源,引起不正当的竞争;造假的保健品,会图财害命,其实这些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是看不惯。”“既然没人肯直面严重的学术腐败,我就来当这个说出真相的坏小孩,这就是我理解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