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蹲:台山古今五百年(下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24:09
 台山古今五百年(下篇)
一、工业蓬勃发展
 侨乡温饱有余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3日台山全境解放,侨乡迎来了新时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到台山建县五百周年的时候,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仅仅是台山建置五百年的十分之一时光,而台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工农各业蒸蒸日上,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五十年变化之巨大,发展之迅速,成就之辉煌,是任何一个历史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古语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经历过民国三十二年的大饥荒,侨乡人民记忆犹新,谈饥色变。人们都希望能够过上温饱的日子,盼望结束“岁入粮食,仅支半年,余则仰给洋米”的历史,免却被粮商拧着人们的颈喉,能够过上粮食自给自足的日子。千百年来的愿望,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解放五十年来,台山的人口由57万多增长到100万,差不多翻了一番。而种植粮食的面积没有多大的增加,总产却以每10年增产1亿市斤的速度发展,不仅足以养活全市人民,而且还有粮食外销,成为全国3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台山侨乡粮食由输入变输出,由缺粮变余粮,由配给到敞开供应;人们吃的由薯六米四到一日三餐白米饭,由吃粗粮到优质粮,体现了粮食产供求的巨大变化。这一巨变,是台山侨乡最重要最根本最民生的变化。
           地处南海之滨的台山,幅员广阔,3213.2平方公里的境内,有耕地面积80.5万亩,其中水田66.6万亩,旱地13.9万亩。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8度,极端最高气温37.2度,极端最低气温0.1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1890毫米。阳光充足,全年日照2030小时。土地肥沃,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沉积层更为富饶,农业资源丰富。
           解放前,土地为剥削阶级所占有,贫苦农民缺乏赖以生存条件的土地,因而农业耕作原始,生产落后。加上缺乏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很低。农民终年辛劳,不得温饱。本县生产的粮食养活不了全县人民,正常年景缺粮4到6个月。遇上灾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1949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62.29万亩(以单造计),总产量149869吨,平均每亩产粮食92公斤;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432192亩,总产量141388吨,平均每亩产稻谷99公斤。当时水稻产量是很低的。如果按照1949年全县57万多人口计,人均占有稻谷492斤;除去公粮、种子、饲料粮之外,人均占有稻谷400市斤左右。这么一来,台山缺粮大约是三两个月。若果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全县人口88万多来计算,台山则缺粮半年。不管怎样,台山解放前粮食未能自给,长期缺粮,却是一个客观事实。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全县135358户农户,473420人分得了土地,平均每人分得一亩二分六厘。
           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要求各级党委试行。从此,广大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在“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导下,开展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生产运动。1955年秋,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又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全县成立了2526个农业合作社,还有110多个常年互助组、2800个临时互助组。这些政策措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依靠集体的力量,兴修了小型农田水利,耕作条件有了初步的改善。到解放后第4年的1953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82.64万亩,平均亩产109公斤,总产198423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55.86万亩,平均亩产稻谷118公斤,总产183177吨。以当年全县人口565567人计,人均占有粮食647市斤,除去公购粮、种子、饲料粮,人均占有稻谷可达550市斤。这一年,全县征购稻谷53470吨,销售36281吨,购销对比余粮17189吨。从此,台山粮食在统购统销、定额供应的情况下,自给并稍有盈余。
          1958年全县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大规模兴修水利,移山垒坝,兴建水库山塘,沿海沿江垒土筑堤,防咸防涝,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农田易旱易涝的情况。大量原来一年只能耕作一造的围田,改造成可耕双造的水田。以后又坚持进行平整土地、大围间小围、实现农田规格化,整治排灌系统,加建电动排灌站,因土施肥,改造低产田。到1989年,全县的耕地面积91万多亩,而且抗灾能力大大增强,基本上达到了旱涝保收。
五十年来,历届县市的党政领导,认识到粮食与生命同在,坚持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发展工业不放松农业。在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改革。五十年代完成了单造田改种双造后,接着大力推广合理的小科密植,配合疏播育壮秧,逐步完善高产栽培技术。同时对原来抗风抗倒伏性能差产量低的高秆水稻品种进行革新,大力推广水稻优良品种。五十年代引进和推广矮秆品种;六十年代普遍推广“广场矮”、“珍珠矮”,七十年代推广科字号品种,八十年代以后大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良种。我县农科技术人员积极试验栽培水稻优良品种,如都斛农民育种专家卫炳思培育的“木新占”、大江农科站技术员雷洽群培育的早稻良种“台珍”,农科所技术员苏清海培育的水稻良种“农科九”,端芬农民育种专家梅国衡培育的水稻良种“新油占”等等,都为水稻良种化生产,使水稻生产稳产、高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全县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在1985年前经过较长时间对全县的土壤情况进行普查之后,由1985年开始,应用土壤普查的成果,推广水稻因土配方施肥。各镇各管理区普遍设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为农民当好技术指导,及时预报稻田的病虫害,推广使用新农药,做好植保工作。1994年,台山市与江门市的党政领导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副省长组成领导机构,在都斛镇莘村、古逻等管理区建立万亩水稻高产指挥片,以后又推广成二十万亩高产指挥片。除了按高标准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外,通过高产片的实践,指挥水稻生产。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有充分的自主权搞好自己的责任田。由于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更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台山粮食生产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五十年来,台山粮食生产大发展,实现了温饱有余粮。由1953年起,台山上调给国家的粮食逐年增多,1953年到1988年36年,纯调出稻谷11488136吨,是广东省调出粮食较多的县份之一。自1963年起,每年向国家交售稻谷1.073亿公斤,成为广东省每年提供稻谷1亿公斤以上的13个县之一。1992年11月,台山市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30个高产优质商品粮大县(市)之一。1996年1月30日,国家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台山市被评为全国10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之一。
           五十年来,台山粮食生产一步一层楼,不断夺取高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发展的轨迹:五十年代,全县水稻种值面积在75万亩至91万亩(双造计)之间,年亩产最低208公斤,最高304公斤,稻谷年总产量最低1.6亿公斤,最高2亿公斤。六十年代,水稻种植面积在77万亩至84万亩之间,年亩产最低278公斤,最高392公斤,年总产量最低1.89亿公斤,最高3亿公斤。七十年代,水稻种植面积在79万亩至89万亩之间,年亩产最低344公斤,最高456公斤,年总产量最低2.6亿公斤,最高3.89亿公斤。八十年代,水稻种植面积在71万亩至81万亩之间,年亩产最低406公斤,最高652公斤,年总产量最低3亿公斤,最高4.4亿公斤。九十年代,水稻种植面积在59.8万亩至67.8万亩之间,年亩产最低540公斤,最高750公斤,总产量最低3.4亿公斤,最高4.6亿公斤。从上述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到台山的稻谷生产,耕地面积每十年有所减少,亩产每十年有较大增长,总产量以每十年增长5000万公斤(1亿市斤)的速度发展。每十年总产登上一个新台阶,而且每迈上一个台阶,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总产由5亿斤增长到6亿斤要7年;由6亿斤增长到7亿斤要8年;由7亿斤增长到8亿斤要6年;由8亿斤增长到9亿斤只要5年,而且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就达到了9亿斤的总产量。1999年全市稻谷总产量45.59万吨(9.11亿斤)。我市的粮食生产,不仅在于量的增加,还在于质的提高,重视优产、优质、高值。1996年以后,全市水稻良种覆盖率每年均达到九成以上,优质粮达到七成以上。
              随着稻谷的增多,1992年4月,台山粮食敞开供应,结束了长达38年实行粮食供应“按人定等,按等定量”的历史。不单如此,台山出产和加工的优质米,近十多年来畅销深圳、珠海、广州等地,并享有盛誉。由于粮食增多,中央于1998年9月决定投资4165万元,在我市大江镇上冲管理区兴建仓容量5000万公斤的中央粮食储备库。这座粮食储备库于1998年12月17日动工,已于1999年12月建成并通过质量验收。
               侨乡温饱有余粮,台山粮食生产每十年登上一个新台阶,这一历史性的变化,这个伟大成就是前所未有的。
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 收割水稻机械化 金黄稻谷满铺晒场 育秧工厂   水利建设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台山侨乡的水利建设空前浩大,其成就之辉煌,是人们一致赞扬的。
            历史上的台山,水利失修,灾害频繁。不少地方潮涨白茫茫,潮退结盐霜;旱天咸酸泛,遇雨涝成灾;台风涌海潮,人民惨遭殃;农田产量低,仅够半年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台山县水灾善后救济委员会专刊》记:当年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三日大水灾,全县普遍受灾,计死亡56人,伤137人,塌屋7700多间,淹没农作物214800多亩。又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农历七月初一,台风夹着海潮,猛烈地冲击着沿海地区。汶村茭新围,堤坝矮小,被海潮冲垮9公里,全围顿成泽国,水深3米,塌房161间,居民走避不及,溺死477人。至今茭的义坟,就是这一惨痛历史的见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系。新中国成立后,把水利建设作为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来抓,坚持不懈地加强水利建设。刚解放的1950年,我县建成了首宗能灌溉2000亩农田的四九玄潭陂。1951年,全县共兴建山塘、水闸、水陂、水渠、江海围堤、抽水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91宗,其中有能灌溉2500亩的都斛坑板陂。1952年,全县乘土地改革分田的形势,大办水利,全县办起小型水利3038宗,其中较大的有深井的长潭陂、蚬滩陂和那扶的禾雀陂。1953年,全县建成水利工程496宗,其中有解放后第一个较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附城的拉头山分洪改河工程,由张边书坑村至淡云拉头山村前,裁弯取直1250米、阔20米、深2米,开挖土方20万立方米,使到数千亩田解除涝患。这一年,还开始疏浚潭河。1954年,全县办成小型水利工程875宗,其中有我县第一座小型水库——赤溪的白秀山水库。1955年,全县办成小型水利6006宗,建成库容141万立方米的梅子岭水库;解除上万亩洼地涝患的潭河疏浚工程也在这年完成。1956年,全县办成小型水利工程4707宗;建成库容211万立方米,灌溉5000亩的胡林堡水库。以上几年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329.7万多元,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5350宗,使不少农田受益。
           1957年,全县建成三合饭箩岗、烂塘;四九斋公田;都斛小金;北陡叶坑等水库。这年建成的水库,大多灌溉面积在二三千亩至六七千亩,可以说是水库建设拉开了序幕。
           1958年,全县水利建设出现了跃进的势头。建设大中小型水库的工地遍布全县各地,全县每天出动10多万人,最多达到20万人。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改造大自然斗争中,农民是主力军,工、商、学、兵和机关干部也组织大队人马支援。在水库建设工地上,爆石爆土之声如雷轰鸣,肩挑、推车运土垒坝人如潮涌;晚上点上汽灯、发电照明,挑灯夜战至深夜。水库的建设,犹如愚公移山,往往要搬走几个小山丘,利用山泥到水库坝址垒土。在坝址处用泥土垒成坝基,运来泥土推平,再抽水灌入泥土使之沉实,这种土办法称之为“水浸坝”。工程技术人员,水利干部和机关干部驻扎在工地,组织和指导施工。1958年,全县建成水步长坑水库,都斛都下水库,白沙葫芦咀水库、山猪围水库,汶村鹅斗水库,三合八字坡水库、蛇坑水库。其中以长坑水库为大,库容55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1万亩。大型水库大隆洞水库,也于这一年9月动工。
           1959年11月,大隆洞水库建成,11月26日在工地举行剪彩放水典礼。大隆洞水库主坝高35.18米,搬运土方319万多立方米,砌石33500多立方米,使用水泥5600吨、钢材100吨、木材1800立方米。建成的大隆洞水库,集雨面积148平方公里,总库容2.26亿立方米。
          建筑这座大型水库,台山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共搬动了319万多立方米泥土,搬砌了33500多立方米的石头。这么艰巨的任务却完成得很迅速,1958年9月16日动工,1959年10月底完工,仅用了一年多一点时间。水库建成后,又及时开挖了灌溉渠道。总渠从坝脚到平咀分水闸后,分南北两大灌渠:北渠直达冲蒌莲花;南渠直至广海乐家,各长二十多公里,还有不少密如脉管的毛渠。水库水通过条条渠道,顺从人意流进端芬、广海、冲蒌、斗山、赤溪等地,使20万亩农田解除了旱患。1977年,台山连续8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土雨,出现了比1943年更为严重的旱患,但大隆洞水库灌溉的端芬、广海、冲蒌、斗山、赤溪等地区的水稻都报增产。大隆洞水库集雨面积广达148平方公里,还能发挥防洪作用,防洪保护面积达25万多亩。
          大隆洞水库建成四十年来,出现过两次超过防限水位的最高库容:一次是1973年9月2日,库容达到2.1亿立方米。另一次是1993年9月26日,大隆洞库区大雨,下午4时后以每小时560万立方米的水量进库,库容急剧上升到2.2466亿立方米。这两次超防限的库容,都在县市的党政领导及水利气象部门缜密的部署和科学决策,加强防范下胜利度过,没有发生险情。1996年4月,市的党政领导,抓住抗旱的时机,及时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大隆洞水库放水塔的套筒闸门进行更换。工程从4月7日动工,20天内突击完成,为水库的放水设备加强了安全措施。
           1959年建成的还有:都斛南村塘水库,附城朱洞水库,斗山鲤鱼崩腮水库、正坑水库,广海康洞水库,海宴碌古水库,沙栏大隆迳水库,汶村小担水库。其中以正坑水库为大,库容38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万亩。
           1959年,我县东南沿海还进行着一项省级水利工程建设。地处广海、斗山、田头相连的三夹河两岸,有一片广袤的海滩平原。过去这片土地潮来白茫茫,潮退结盐霜,有田不能耕,水咸不能用。为了根治这个地区的旱、涝、咸灾害,使海滩数万亩处女地开垦成良田,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省政府)决定在烽火角附近兴建一座防潮、抗咸、蓄淡、灌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1959年4月15日,数千民工开进烽火角水闸工地。他们以勤劳双手、一双铁肩,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成水闸和船闸。水闸长221米,48个大闸孔;水闸的西面附设一座公路桥和一座10米阔、260多米长的船闸。制造和安装了48块闸门、10台闸门启闭机、8块船闸门。接着,在水闸的东面直到田头白霄围,拦筑起一条8公里长的海堤。
            1963年春,停顿了两年的烽火角水闸工程继续动工。为了加快工程进度,1964年初,解放军生产兵团数千人浩浩荡荡开进烽火角工地。解放军指战员以战斗姿态投入开挖引河以及在三夹河入海处堵口的战斗。省派来了“广东号”挖泥船前来协助,使用机械挖泥;部队也用上沙泵水枪等机械施工。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挖成一条5公里长、200米阔、4米深的引河;同时经过一番突击行动,把原来三夹河200米阔的出海口堵住,使水闸内的水统一经闸孔排放,以保持三夹河的水位,方便排水和灌溉。烽火角水闸总体工程开挖、填砌土石方400多万立方米。
            1965年2月5日,烽火角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庆功会上的对联“当今朝好汉抗咸排涝夺丰收;做南海愚公移山填海锁狂澜。”显示了军民合力改造山河的雄心壮志。
             从此,南海之滨,烽火滩头,一座雄伟水闸尤如长龙伏波。它挡住海潮不准内进;储蓄河内淡水,灌溉两岸农田。每当台风侵袭,渔船还可通过船闸,进入闸内避风。1989年初,由台山县水电局设计施工,对烽火角水闸设备进行更新,使用了电动控制,既取得调控主动权,又使水闸设备更加安全。
            烽火角水闸控制区的集雨面积780多平方公里。受益面积包括广海、端芬、斗山、冲蒌、都斛、赤溪等地27万亩农田。烽火角建成35年来,有力地抵挡历年的台风海潮,遇到旱灾,又能利用河内的蓄水灌田。1977年,在无雨250天的奇旱中,烽火角水闸内河储存的淡水,配合大隆洞水库水源,使东南6个地区不仅如期插秧,还获得了丰收。
           烽火角水闸建成,使水闸附近5万亩咸围和海滩盐渍地,逐步开垦成为良田。通过给海泥掺入沙子,引来淡水冲洗咸渍地,把荒滩开垦成田,先是种植甘蔗,以后种植水稻、香蕉、水果,近年又开垦成水产养殖场地,荒滩地已经变成了聚宝盆。
           1960年,建成三合茭笋塘水库、大水迳水库,大江鸡婆头水库,海宴桂南水库,四九坂潭水库、塘田水库、蛮坡头水库、山蕉坑水库,都斛南坑水库,那扶丹竹水库,端芬牛角潭水库,北陡果子园水库,上川黄坡坑水库。其中以桂南水库最大,库容33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3万亩。塘田水库次之,库容2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万亩,并且成为台城自来水水源之一。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台山人搬走了座座山头,运来担担泥土,垒成道道土坝,建成座座山塘水库。到1960年,全县建成蓄水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一个,蓄水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7个,蓄水100万至10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40多个,3条排灌河,几个水闸和引水渠道以及各种小型水利3100余宗,受益农田46万亩;农田灌溉面积38万亩,抗旱能力大大增强。
           六十年代建成的水库有官冲、西坑、石门、鼠山、山耳、鸡笼山(以上小型水库)及灌溉1万亩以上的大坑、铜锣、陈坑、猪潭和灌溉3.8万亩的冲蒌歧山水库共11个。建成大型水闸——烽火角水闸一座。
            1970年8月,台山县水利水电工作会议公布,全县兴建了大中小型水库143宗(其中大型水库有大隆洞水库1宗,中型水库有桂南水库、塘田水库、歧山水库、猪潭水库、南坑水库、陈坑水库、丹竹水库、老营底水库8宗),有效库容43988万立方米;电力排灌站993宗,装机容量8460千瓦;江海围堤长177公里;小型水电站11宗,水轮泵66台,装机容量2660千瓦。 


一九五九年建成的大型水厍--大隆洞水库
   层林叠翠郁葱葱
           台山山多、丘陵多,全市林业用地240.73万亩,大部分山地在海拔300米以下,为中丘陵、台地,土壤一般为薄腐殖质厚土层红壤或砖红壤,酸碱度(PH值)在4.5——5.5左右。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林木生长。
           但这些优越的植树造林条件,历代未能充分利用。1949年,全县的森林面积只有43.14万亩,而且基本上是天然林,森林覆盖率仅9.4%。
           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市党政领导十分重视造林绿化工作,从1955年起就设立林业科,1960年改设局,主管全县的林业生产。五十年代,先后建立九迳、甫草、红岭三个苗圃场,逐步建立林业生产育苗基地。以后又建立起国营古兜山林场和永红林场。
           适应全县植树造林的需要,优良的松种湿地松得到了保护和育种繁植。湿地松俗称古巴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1931年,沙栏萧美村的旅美华侨,为了支持故乡发展经济,集资回村在村后的蒲岗兴办一个园林畜牧场,并于1936年6月由萧德钦从美国带回一批珍贵的果木种苗,其中就有3斤湿地松种籽。这种松树,干形圆满通直,生命力强,抗病虫害,速生快长,十年时间便可成材,最高可达30多米,直径90多公分。木材质坚纹幼,耐水浸,不易变形。1964年,广东省政府和国家林业部门发现台山有这种优质的林木良种,下达红岭种子园担负湿地松育种任务。红岭种子园的职工采用嫁接的方法,使湿地松由7年结果提前到3年结果。1979年12月,红岭种子园在湿地松无性系繁殖实践中获得成功,获得优秀科技成果奖。到1979年,红岭林木种子园总面积达到3080多亩,几乎全部种植湿地松,有母树林1600多亩。每年收获湿地松籽1900多斤,可供15—19万亩面积种植。这种优良树种除了供本地造林绿化外,全国有16个省、市、自治区都到红岭林木种子园购买种籽,引种湿地松,台山的湿地松种遍布神州。1992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与我国签署计划,在台山红岭种子园建立湿地松改良种子园的科研项目。
           五十年来,台山的党政机关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每年拨出专款补贴植树造林的种苗,组织群众进行突击性植树造林,采用飞机播种松林。1950年至1985年37年间,全县造林面积358万亩,平均每年9.7万亩,四旁植树3388.8万株。但营造的林木未能很好加以管理,成活率较低,况且乱砍林木的情况严重。尤其是1958年砍树烧炭“大炼钢铁”,原始林天然林遭到空前浩劫,几乎被砍伐贻尽;十年“文化大革命”,强调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群众大砍四旁林木,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85年冬,台山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提出“五年绿化台山”的奋斗目标。从此,我县掀起了一场造林绿化、消灭荒山的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全县认真规划,增加投入,科学营林,加强管护,组织专业队伍和群众性突击行动相结合,展开植树造林行动。同时,加强林业法规宣传,实行依法治林,禁止滥砍乱伐,封山育林,改燃节柴,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经过3年全民性的植树造林行动,原有的天然林得到了保护,新种的林木复盖了原来童山濯濯的山头,使台山大地的高山低山、远山近山层林叠翠,郁郁葱葱。1986年至1988年3年间共造林76.75万亩,大多是连片大面积的工程林,成活率达95%以上。到1988年,全县森林面积已达到131.13万亩。1988年8月,台山县造林绿化工作受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通报表扬。1991年10月28日,广东省绿化验收组对台山的造林绿化进行验收,认定我县的林业用地栽植率、林业用地绿化率等14项指标均达到省定的标准,宣布台山县提前两年实现半山区的绿化达标要求。1995年3月全国绿化委员会评定我市为全国首届造林绿化百佳县。以后,我市的林业生产进一步加强管护,大力改造林相,提高林业效益,逐步形成山上针叶林,山腰阔叶林,山下经济林的立体式结构。1992年5月8日,旅外乡亲黄锦文与台山林业发展总公司签订协议书,成立金准(台山)林产有限公司,投资在三合、附城等地营造10万亩赤桉、尾叶桉等速生丰产林。两三年后,这些速生丰产林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1999年,全市森林面积20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4%。


植树造林绿满侨乡
 大榕树郁郁葱葱     花繁叶茂果满枝
             台山过去种植水果少,除了各家各户零散种植一些果树外,极少果园或果场。因此,县内的水果供应,长期靠外地输入。
以往不少华侨归国,带回一些橙果,人们称之为“金山橙”。其实这些“金山橙”,就有着我市华侨的培植心血。附城横湖旅美华侨刘锦浓,赴美之后长期在佛罗里达州经营果园,他以其不平凡的天才和勤奋实践,培植出橙、柠檬等新品种,其中以橙果为最佳,荣获美国果艺学会颁发的“怀特奖章”。但是在刘锦浓的家乡却很少种植柑、橙。六十年代,台山大力推广种植水果,橙果才成了台山一大特产。当时种植柑橙,最先是台城园林管理处在城东办起柑橙种植场,取得成果后才推而广之。农村较大面积种植,是斗山其乐带了头。这里的农民起先利用河滩种植,后来又移种到山上。端芬曾拥有大小果场200多个,种有柑橙果树22万棵,成为当时全县水果种植之冠。山区的大隆洞,家家户户办起了小果园,水果生产也呈现一番新景象。
              家乡水果生产的发展,不仅吸引了华侨回乡品尝台山柑橙,还吸引了华侨回乡办果场,发展水果生产。旅居美国西雅图乡亲陈荣畅,离开温馨的家庭,放下在美国的实业,于1984年6月毅然回到家乡大江陈边陈成里,投资700余万港元,开垦荒山,种植水果,创办大同公司。果场面积2000亩,经过5年的努力,柑、橙结果累累,1989年和1990年,先后有110吨和400吨柑、橙远销香港、加拿大。海宴旅港乡亲谭达贤回到家乡投资办起一个600亩的农场,种植香大蕉等水果。1986年,沙栏什和的旅港乡亲李保照约同结义兄弟林伟雄、潘祖回到家乡,兴办义兴果场,种下荔枝龙眼等果树400亩。
              到1990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54500亩,这一年挂果的32000多亩,水果产量27000多吨,其中柑橙占了6300多吨;其余则为香(大)蕉、菠萝、荔枝等。由于柑橙的种植要求高,市场供大于求,更为主要的是这些果树遇上“黄龙病”,即蔓延扩散,导致成个果场果树凋败。因此九十年代以后,全县的柑橙种植逐年下降,不少果场改种较为适应台山气候和土壤条件,多年结果的岭南佳果龙眼、荔枝。
             七十年代的水果种植,较为大宗的还有菠萝,其主产地是上下川岛。清末出洋到檀香山的下川塔边华侨区尊让,先替菠萝园主打工,后来自己辟园种植菠萝。他种植的菠萝又大又多,在当地名声大振,有“菠萝王”之誉。1920年,区尊让曾偕妻带子回乡,还带回自己种植并制成罐头的菠萝,给乡亲们品尝。但在“菠萝王”的故乡,过去却没有种植菠萝。1973年起,上川浪湾的农民,开垦荒山种下20万棵菠萝。由于加强管理,又有海雾滋润,菠萝长势特别壮旺,菠萝结果大,一般每个有4斤,最大的达到7斤,创造了亩产菠萝7200斤的高产纪录。地处海拔200多米高山的米湾,全村310多人,却种有菠萝20多万棵,人均800多棵。到1979年,上川岛种有菠萝五六十万棵;下川岛也种下菠萝数十万棵,成为台山菠萝的主产区。1987年,全县出产菠萝1264吨。
              从八十年代开始,台山的水果种植以龙眼荔枝居多。各地办成了大大小小的果场果园,其中以汶村在九岗办起的万亩果场规模最大。10多公里长的山脚坡地都种上了荔枝、龙眼、芒果。林业部门办的林果场,首先摸索成片大面积种植龙眼、荔枝的经验。红岭林木种子园、台山农科所等单位,大面积种植龙眼、荔枝,重视培植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管理,使这些果树硕果累累。1999年,我市林业系统种下的果树已达4000多亩。种植荔枝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海宴仑定,形成颇具特色的特产“芝麻荔”。这种荔枝肉厚核小,清甜爽口。荔枝种植面积较大的北陡镇,出产的荔枝皮壳特别鲜红,果汁多,清甜带有花香味。各地办起的龙眼、荔枝果场,吸取了过去种植柑橙的历史教训,十分重视科学种植和管理,大面积推广种植经过筛选的优良品种,普遍聘请园艺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台山市科委还在四九镇南区谭忠果场办了科学种果示范场,逐步解决龙眼、荔枝的结果有“大年”“小年”之分,力求大小年都能丰产。1991年由海宴农业技术员罗礼兴发现选育的“宴中龙眼”,以其果大、质优、丰产、早熟的优点,通过江门市成果鉴定。到1999年已嫁接繁植6万多株。1999年,是龙眼、荔枝的大年。全市荔枝挂果面积2万多亩,总产量达到8700吨;挂果面积和产量均比1990年翻了一番。这一年,全市水果总产量2.8万吨。
               现在,锦绣台山大地,不少地方已经呈现高山植树树木成林,山腰种果果树成行,山脚种茶茶树丛丛的种植格局,形成全市20万亩水果生产基地。每到果树花期,花繁叶茂,幽香阵阵;每当果熟时节,硕果满枝头。台山,已经成为“水果之乡”。          台商兴办的七巧花木场马拉巴栗观赏树 荔枝丰收 优质芒果结果累累  遍山青绿茶叶香
            台山产茶,历史上已有记载。清道光十九年编纂的《新宁县志》物产中记:“白云茶,以产于瓶山顶者为上,性最寒,能解积热,不可过饮”。清光绪年间金武祥著述的《赤溪杂志》记:“产有土茶,民间采摘贩卖,间获微利。余烹而试之,质颇香嫩,惜焙制未精”。这些史籍记载的茶叶,采自深山野岭的野生茶树,因常有云蒸霞蔚,味甘清香。市东北峰山中的瓶尖、锅盖顶;西南的牛围山;东南的曹峰山,生长的野生茶树,都称之为“白云茶”或“云雾茶”。这些茶,冲泡之后,汤色红赤,入口甘凉,饮后提神醒脑。饮了一杯浓白云茶,精神亢奋,整夜不能入睡。白云茶能解积热;用瓦罐或玻璃瓶把茶叶与蜜糖浸泡,取出少许用开水冲饮,能治肠胃病,功效如神。白云茶长在高山,采摘时要攀崖越涧,稍为不慎,会有生命危险。由于产量较少,物罕为贵,价值不菲。
            台山大面积种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6年,水步新塘石鼓村,自力更生办起一个茶场。老农刘德和12位青年,到凤凰山上开垦荒山建茶园;又到5公里外的黄北坑,把残留的零星茶树一棵棵挖回来种植。同时派人到高鹤县学习种茶、制茶技术。这条村种植的茶树由最初8亩逐步发展到120多亩,年产茶叶由50斤增加到5500多斤。1972年秋季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了石鼓茶场的红茶,标明“台山凤凰石鼓坪出产的红茶”。
             六十年代后,县农业林业部门组织发动农民,充分利用台山山坡丘陵多的有利条件,广辟茶园,发展茶叶生产。以出产白云茶著称的四九,国营古兜林场在瓶南建起大茶园,除种植云南大叶红茶外,还试验从野生茶引种培植白云茶。1972以来,水步甘边的农民开垦荒山建茶园,种茶面积达到620多亩,丛丛茶树给原来光秃秃的黄土山丘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山区的大隆洞,大多数村庄都建有小茶园。
   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各地相应建起了制茶厂,配备揉茶机等机械,制茶技术不断提高。台山生产的茶叶,以红茶为主,“台山红茶”已经成为新兴的土特产。不少华侨归来,都以品尝红茶为一乐事;不少人出国,也带上一包白云茶或“台山红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台山红茶,具有汤色浓亮,香味清爽,滋味醇厚的特色。
            台山茶叶的产量逐年增长。1970年全县种植351亩,茶叶产量仅3.45吨。到1982年,全县种植8049亩,茶叶产量过100吨,达到102.70吨。到1989年,全县种植4902亩,茶叶产量175.31吨。1999年,全市种植2788亩,茶叶产量219吨。
 茶场的茶树绿树如盖  花生增产油料丰
花生丰收后            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全市各地都有利用半潮田、丘陵地种植花生的耕作传统。在过去的历史,花生生产水平较低,1949年,全县花生种植面积30661亩,亩产花生32公斤,总产量980.55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下功夫抓好油料作物的生产,使花生种植逐年有新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1959年,花生种植面积达到63000亩,比1949年增加了一倍多,但是亩产还是老样子,靠面积的增多,总产量达到1795.5吨。六十年代,花生的种植面积有了更大的增长,1967年,全县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达到112671亩,亩产也比五十年代成倍增加,达到73公斤。在以后的七、八十年代,我县的花生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11—12万亩之间,1981、1982年两年,曾经达到13万亩,亩产在70—90公斤之间。到八十年代末的1989年,全县种植面积112096亩,亩产达到105公斤,总产量达到11783吨。1999年,我市花生种植面积10万亩,亩产提高到175公斤,总产量达到1.75万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县花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有较大提高的历史时期,1980—1988年9年间,平均亩产87.75公斤,比前增长115%。这段历史时期,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国家调整了花生的收购价格,剌激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在这段时间,农业科研单位大力开展了科学种田的实验,积极推广花生的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方法,促进了花生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改革。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不少地方推广冲蒌龙湾村水田改种花生的高产经验,实行花生水稻轮作制。这一轮作制,使花生普遍获得大幅度增产,大面积亩产达到200—250公斤。1980年,冲蒌农科站、龙湾村,那扶厂下村,海宴农科站,附城西湖农科站,隆文、端芬农科站等单位,分别创出花生亩产304.5—354.5公斤的丰产田。县农科所春植花生丰产试验田,亩产还达到396公斤,刷新了我县花生生产的高产记录。
            八十年代以后,全县大力推广花生种植的“两增一防”(适当增加苗数、增施肥料,防治病害)的增产措施,大面积推广经过筛选能够高抗青枯病的高产良种“粤油92”“粤油256”等优良品种,使花生亩产有较大的增长。
            花生榨油,过去采用落后的油槽压榨法,用一棵大树挖空,将花生捣碎形成个个饼麦夫,逐个放入挖空的树内(俗称油槽),然后用木为尖楔,用人力敲打,使花生麦夫饼压迫出油。这种榨油方法古老,工人劳动强度大,出油率低。现在,大多数的油坊都已采用电动机械榨油设备进行生产了,既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出油率。
            花生增产油料丰,城乡人民的食油供应不断改善。到1988年,结束了39年凭证定量供应食油的历史,食油敞开供应,实现了人们多年来“食油如食水”的愿望。     蔗糖生产的兴衰
          台山种蔗制糖,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史书便记有;“糖蔗是甘蔗异种,密叶紫干,质坚味浓,生于岗田,为作糖之用。”“竹蔗,土人以为糖,约岁计值万金。”可见当时甘蔗种植已较大面积,随之而来制糖业兴起。清代同治年间,台山甘蔗主产区三合,已利用岗田种植甘蔗3000多亩,有土榨糖寮70多间,年产片糖9000多担。台山时称新宁,所产的糖,行销省内,称为“宁糖”。民国年间,广东出现不少“无烟糖厂”,进口洋糖,充斥市场,导致蔗糖业的衰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台山甘蔗种植面积只有1800亩,产量3600担,糖寮寥寥无几了。
          新中国成立后,台山县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从资金、种苗上支持农户发展蔗糖生产,因而带来甘蔗生产的复兴。1952年,全县种植面积3100亩,年产甘蔗5890吨。过去,农户收获的甘蔗,多送到当地的糖寮制糖。这些糖寮以牛拉石辘压榨蔗汁,放入大口铁锅中蒸煮,适当时候投入适量石灰,然后将糖浆倒在铺上草的平板上,凝结后用刀切成块,谓之片糖;因呈黄色泽,多称“黄糖”。直到1953年,台山蔗糖生产基地三合,才出现有史以来首家机械制糖厂——三合糖厂,设备能力日榨甘蔗100吨。1956年,在端芬的墩寨圩建成第2家糖厂,日榨量30吨。这两家糖厂出产的都是黄糖。
          六十年代,台山甘蔗生产发展进入中兴时期。由于大隆洞水库、烽火角水闸先后建成,水利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沿海大片围田、滩涂可以改造,甘蔗种植也逐步从岗田扩展到围田。到1969年,全县种植甘蔗33736亩,总产39348吨。于是,拥有较为先进机械的制糖工业兴起,1966年建成日榨甘蔗500吨的斗山糖厂。1972年以后,甘蔗种植向西南沿海的海宴、汶村等地区扩展,并且出现誉为“甘蔗生产状元”的汶村红花村,平均亩产甘蔗7吨,最高达到11吨。1976年2月,在海宴横岗建成了一座日榨甘蔗500吨的横岗糖厂投产。由于海宴华侨农场全面改种甘蔗,1982年,农场办起了一座日榨500吨的糖厂。台城西郊也于同年建成日榨500吨甘蔗的新宁糖厂。这些糖厂,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生产雪白的白砂糖。1987年,新宁糖厂技术员梅雪娟、黄野的科研项目“气浮法清净蔗汁”获得了国家轻工业部的二等奖。以后,适应蔗糖生产的发展,机械设备较为先进的斗山、新宁两家糖厂,通过增添设备,日榨甘蔗扩大到1000吨。先期建成的三合、墩寨两家糖厂,则因设备陈旧而先后停产。1988年,全县共有新宁、斗山、横岗、华侨农场等4家糖厂,日榨甘蔗3千吨,年产白砂糖14119吨。
          七十年年代中期起,台山种植甘蔗的技术不断革新,甘蔗的平均亩产由不到1吨提高到3吨,以后提高到平均亩产5、6吨,部分高产的达到9—11吨。甘蔗的耕作技术不断提高,将春植改为隔年秋植,延长甘蔗生长期。本县的农艺师陈国沛,多年进行摸索革新,创造了甘蔗种植“少耕法”,提高了甘蔗的产量。甘蔗种植最高峰的1981、1982年,全县种植面积分别为8.1万亩、8.9万亩;总产量达到27.7万吨、28.9万吨,可称是台山甘蔗生产的鼎盛时期。
           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甘蔗收购价格不断变化,从事这方面的生产,费工大而收入少,农民种植兴趣大不如前,种植面积变动很大。九十年代后,甘蔗收购价格虽然有所调整,但糖厂生产的糖,由于市场价格较低,造成严重亏损,工厂难以为继,只好收缩停产。1999年,全市甘蔗总产量21.1万吨,产糖8937吨。仅余下斗山、海侨(原华侨农场)两家糖厂正常开榨,其他糖厂已先后停产或转产。           除了种植糖蔗之外,各地不少农户种植果蔗。果蔗分青皮的腊蔗和紫色皮的“雪梨蔗”两大类。腊蔗以海宴石阁、水步灌田等地出产的最佳,这些腊蔗节疏、皮薄、渣软、清甜,使人一啖难忘。紫色皮的“雪梨蔗”是四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株高且粗,渣软清甜,可称果蔗中的佳品。          高级工程师发明甘蔗少耕法与外国甘蔗专家交流经验 六畜兴旺鹅鸭多
鸭群贵妃鸡养殖场 鸵鸟养殖场            “马、牛、羊、鸡、犬、豕、”,古称之为六畜。如今的畜牧业,除了六畜之外,还有鹅、鸭,鸡类也有竹丝鸡、山鸡、珍珠鸡等多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还从国外引进鸵鸟等饲养,使台山的畜牧业出现了空前的兴旺时期。
            过去,台山畜牧业以生猪、鸡、鸭、鹅为多,均以单家独户的饲养为主。1949年,全县耕牛存栏56117头,其中从事农事劳役的47843头;山羊存栏911头,生猪存栏54405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鼓励、扶持农民发展畜牧业。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5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279466头,上市67963头,年底存栏112883头;耕牛年底存栏64352头;山羊年底存栏4277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农村体制变化,一段较长时间农村将家庭饲养牲畜当成“发展资本主义”,家庭饲养鸡、鸭、鹅也要限制数量,超过了要“割资本主义尾巴”,畜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196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618441头,上市264096头,年底存栏308308头;耕牛年底存栏61385头;山羊7562头。197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827951头,上市361892头,年底存栏466059头;耕牛年底存栏55883头;山羊饲养16518头。1977年,我县还发展了饲养梅花鹿和奶牛,养鹿主要在赤溪龙潭养鹿场;饲养奶牛主要在附城红星林场。全县共饲养梅花鹿59头,奶牛114头。
            改革开放使我县的畜牧业呈现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1979年,县政府设立了畜牧局,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配备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搞好牲畜的防疫治病工作。头10年,畜牧业就有长足的发展。1988年,全县耕牛存栏74338头,山羊存栏14386头,生猪饲养697819头,上市量349421头,鸡饲养634.92万只,肉鸭上市46.88万只,肉鹅上市47.3万只,奶牛92头。
            进入九十年代,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势头更大,最显著的特点是不仅农户饲养,还涌现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饲养场,大批量饲养鸡、鸭、鹅、白鸽、鹌鹑、珍珠鸡,养猪,养鸵鸟。大多三鸟饲养场,养鸡在数千只以上,养鸭、养鹅在数百只以上。生猪饲养涌现了一批饲养100头以上的专业户,还兴建起大型的养猪场,注重基地化、现代化的规模发展。其中汶村镇的养猪场为最大,建成栏舍3万平方米,可年养肉猪三四万头。1998年,长江实业集团公司在隆文镇寻皇兴建了大型的良种猪育苗基地。1998年12月经营长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又投入资金建设和完善年饲养肉猪2万头的红岭猪场和年饲养肉猪3万头的广海烽火角猪场。同时广泛与饲养生猪的农户挂钩,签订产销合同,提供优良猪苗、组织饲料供应、提供饲养技术、帮助做好生猪防疫治病、提供销售信息,支持农户发展生猪饲养。1995年3月,端芬旅美华侨梅景尧投资在端芬镇兴办永明鸵鸟养殖场,从外国引进鸵鸟15只进场养殖。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台山畜牧业步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1999年,全市生猪饲养量68万头,上市量39.7万头,猪肉产量2.53万吨;饲养鸡、鸭、鹅2800万只,禽肉产量2.46万吨,禽蛋产量1.93万吨。  濒临南海水产富
镇海湾上蚝丰收沙堤渔港养殖场下川镇利用滩涂养殖翡贻贝            台山濒临浩瀚南海,3200多平方公里的市境,海岸线长293.3公里;市属的海域,有95个大小岛屿,岛岸线长达355.93公里;沿海100米水深以内的海域7000多平方公里。台山渔场广阔,海产丰富。海域有5个主要渔场:崖门口渔场(由崖门至赤溪大襟岛)、广海湾渔场(赤溪扯旗角以西,海宴望头以东,上下川以北)、川东渔场(上川岛以东、大襟岛以南、乌猪岛以北)、川南渔场(上下川岛以南)、北海湾渔场(北海湾及漭洲岛、下川岛以北)。这些中浅海渔场,鱼类十分丰富。过去崖门口渔场盛产赤鱼,这里正当潭江、新会银洲湖淡水的出海处,每年清明时节,赤鱼回游到这里产卵,形成丰盛的赤鱼汛。近20年来,因为新会崖门围垦,影响了淡水的排出,赤鱼汛不能正常形成,已经转移到北海湾。北风湾外下川至海宴之间的海域渔场,中秋前后,毛虾特多,下川等地渔民将捕捞到的毛虾,腌制成咸虾及晒制成咸虾膏,甜香可口,成一特产。台山海域捕捞到的仓鱼、马友、黄花、白花、马鲛、鱼曹白、牙带、门鳝等鱼,冰鲜或腌制成咸鱼出售。广海地区的鱼货晒家,讲究腌制方法,制成的咸鱼味美清香,“广海咸鱼”成为驰名海内外的特产。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改革开放的经济环境,促使有着悠久历史的台山水产业突飞猛进,在广东省内占有较重要的位置。据1996年广东省海洋水产厅统计,台山市1995年水产品总产量18万多吨,首次在全省县市中排名第1,二十世纪最后一年的1999年,台山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5.5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占18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4.4万吨,淡水产品产量3.1万吨。台山水产品产量在广东省排在第1位。
           由于滨临南海,台山的渔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从事渔猎生产。但是,过去台山的渔民,船小且烂,网具残旧,所有渔船都是以风作动力,渔业生产操作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世纪,台山的水产品生产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从事渔业生产的渔船由小变大,由风帆变机帆,由低吨位变高吨位,由小马力变大马力。1949年,全县虽然有1700多艘渔船,但都是吨位小靠风作动力,只能从事中浅海作业。1958年以后,渔船逐步实现机帆化,以机械作动力;1963年5月,全县渔船1255艘,其中机帆42艘,马力2468匹。改革开放以后,机动渔船的发展势头更大,不少渔船超过二百吨。现在,全市机动渔船已发展到3443艘,最大马力为680匹,最大吨位250吨,不少都能从事中深海围、刺、钓和深海作业。南湾、上川、下川等地有80多艘渔船可以到东沙、西沙、南沙群岛进行深海捕鱼。1996年,台山赴南沙生产的渔船达到43艘,当年产值占广东省南沙渔业生产总值的四成。1995年12月19日,我市上川镇粤远渔720、721号船启航赴南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海域,进行钓刺生产,成为我市进行远洋作业的第一批渔船。
           渔业生产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过去,由于缺乏精确的天气预报,渔船的动力靠天时,遇到台风,往往造成船翻人亡的惨剧。新中国成立后,台山在省的重视支持下,建成了气象站、局,并且在上川岛设立了气象站,专门向渔民发布天气预报。近20年来,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助渔导航仪器在渔船上广泛应用。1999年,全市配备雷达180台,定位仪1200台,探鱼机1300台,对讲机1500部,手提电话50部。实现通讯电信化,渔民在海上生产不仅生命财产有了可靠的保障,还大大提高了科学捕鱼的生产能力。
           适应渔业生产的发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渔港建设,逐步完善后勤补给设施。1954年4月上川三洲避风港工程竣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最大的一项渔港工程。1956年在县内海域建立起6个台风警报站和6座渔业航标。1977年建成5处总长260米的防浪堤。到1988年,全县共建成码头9宗,总长590米;防浪堤617米,护岸堤1100米。有避风锚地11处,总面积2341万平方米,可容纳大小渔船1万艘。1989年投入239万元建设横山避风港及扩建码头、加固防浪堤和疏浚港池等工程。近十余多年,被列为全省8大渔港之一的上川沙堤渔港,展开较大规模的渔港建设,各项设施日臻完善。1996年10月,国家农业部渔业局根据上川岛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港口配套设施完善情况,认定沙堤港为国家一级群众渔港。近年正在公湾进行大型的网箱养殖基地建设,1997年10月1日公湾防浪堤动工。新设的横山渔业镇,兴建了渔船避风港,加强了镇海湾的渔港建设。历史悠久的南湾渔港,为了改变海门淤浅的状况,从1996年起在码头基新建一条长堤,挖深航道,改善渔船湾泊条件。适应渔业生产需要的造船、渔业机械、自来水供给、鱼货加工等行业随之兴起。1961年仅建立一家制冰厂,日产能力13吨;1999年,全市已建有制冰厂11家,日制冰能力达到200吨,每日能急冻70吨,冷藏量达650吨/次。渔船已普遍带冰出海生产,冰鲜、鲜活水产品已占海洋捕捞产量的80%。
           科学捕鱼促进了水产业的发展。到东、西沙群岛进行深海作业的渔船,发展了潜捕作业,不少捕鱼能手潜到一二百米水深的海底捕捉质优价高的须眉、青衣、石斑等鱼。中深海作业有的渔船也一网万金。1990年2月,南湾渔民杨容长,一网捕获黄花鱼418担,时值10万多元。1995年春汛,南湾镇鲲鹏渔业管理区张立结船一网捕获带鱼1万多公斤,时值20万元。
           年年月月的潮涨潮落,使得台山沿海冲积成一片片滩涂。沿海地区的群众利用这些滩涂开筑成一个个鱼,利用海水的涨潮退潮,设闸放网捕鱼捞虾,成年累月取之不尽。沿海滩涂,盛产各种贝类。赤溪东面大排、二排石屿生长的蚝,当地人称“黄蚝”,长年一样肥美。深井、汶村、北陡、横山利用滩涂养殖的鲜蚝,又大又肥,久负盛名。养蚝已由传统的插滩养殖改革为伐式立体吊养,产量增加,并在镇海湾形成颇具规模的养蚝基地。1999年,全市放养蚝苗4.3万亩,年产鲜蚝4万吨。每到逢时节令,海边滩涂出现瓦碌(泥蚶)、猪螺、米蚬等贝类,还有形态逼真味道鲜美的将军帽、狗爪螺、青口螺等名贵贝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上下川岛已进行育苗养殖青口螺。青口螺,有“翡翠贻贝”的美称,既有鲜蚝的风味,又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除了鲜卖还能加工成干。下川镇与浙江一个科研单位经过多年的试验,已于1998年泥蚶育苗成功,泥蚶养殖由自然育苗发展到人工育苗,大大扩大了养殖面积。
            上川、下川两岛,近十多年来,利用港湾海水水质良好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网箱养殖。从1997年开始,下川岛还充分利用挂榜湾的自然条件,在处发展沉箱养殖。网箱是在浮子上用木料搭成渔排,在渔排上分成一个个两米丁方的网箱,放养石斑、章红、龙虾等优质鱼,定期投以小鱼虾作饲料。网箱饲养的鱼成长较快,渔民获利甚丰。全市已形成渔排8200多个,面积68000多平方米的海水网养基地。沉箱用水泥钢筋制成,每个20立方米左右,分成两大格;四周开有小窗,窗外用铁丝网网住,箱面有口,用铁网作盖,用以投放饲料。沉箱沉放在恰当的水深处,低潮时露出箱面,到时投放饲料。沉箱养殖石斑等优质鱼,一般年内每尾就有一斤多重。沉箱养殖的鱼,肉质同海生的一样,卖得好价。由于沉箱制作牢固,沉在海里,可以避免台风海潮的袭击,比之网箱养殖更为省工和安全。1999年全市沉箱养殖已达到70多个。
            由于海水养殖逐步发展,到1989年,台山海水养殖的水产品产量已达到11000多吨,当年是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过1万吨的5个县之一。1999年,我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养殖鱼类14万亩,贝类12万亩,蟹类2万亩。海水养殖产量已跃升到24万多吨,稳居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之冠。
            过去,由于海产品比较丰富,台山的淡水养殖未为人们所重视,养殖面积小,方法落后,放任自流,产量很低。1949年,全县淡水养殖的水产品仅得400吨。近五十年来,我市在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同时,积极发展淡水养殖。淡水养殖的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不断增长。1987年,全县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达到12118吨;1999年,跃增至31000吨。除了原有的鱼塘之外,近20年来,不少地区将低产偏远的水田、岗地开挖成鱼塘。现在全市拥有鱼塘5万多亩。淡水养殖还引入外地资金、技术,逐步形成基地化生产。如烽火角淡水养鱼基地。原来反咸反酸严重的冲蒌八家牛肚围、端芬海阳龙舟滩经过改造后使荒滩成为淡水养殖基地。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富有鱼塘养殖经验的顺德市,组织企业集团到台山,租用或合作经营淡水养殖业。这种办法,不仅引入了资金,还引来了技术,对我市的淡水养殖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四九镇下坪管理区,1996年1月将2000亩的河滩和低产田承包给台顺水产养殖场,开挖鱼塘养殖鳗鱼(白鳝),形成了鳗鱼生产基地,并且收到了当年挖塘、当年投产、当年收益的成效。由于讲究科学养鱼,淡水养殖的水产品不单产量倍增,品种更多,除了过去的鱼崇、鲩、鳊鱼外,还有海鲈、泰国鳅鱼、桂花鱼、脆肉鲩、水鱼(鳖)、罗氏沼虾、淡水龙虾等等。那扶镇泗门自1996年起试验养殖台山特产优质淡水鱼——印鱼成功后,已经逐步形成印鱼养殖基地。这种鱼,肉质幼嫩,无论清蒸还是用来煲汤,味极鲜美,是淡水鱼类的上品。             工业发展史无前
年产值超亿元台山制药厂             台山工业,清末民初随着新宁铁路的兴建和运行,有过初步兴起的时期。适应铁路的运作需要,在公益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维修厂,在各地的铁路起运点、终点站,也设立具有一定机械、发电等设备的维修车间。但自抗日战争期间新宁铁路被政府当局摧残拆毁以后,台山工业发展的生机也随之凋败了。
            新中国成立时,台山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有一些机器设备的工厂,只有台城几家行车公司的修车车间,几家印刷厂,一家发电厂和散处在广海、端芬、斗山、冲蒌、都斛、白沙、公益、大江、水步、海宴等十来家小型发电厂和辗米厂,工人不过200人。分散在各圩镇的手工业者,人们称之为“手作仔”,一般由个体或几个人组成小作坊进行生产。据1954年县人民政府手工业管理科的调查,全县手工业者5357人,其中城镇手工业专业人员4534人。经营25个行业,其中以铁器、木器、竹器、渔业网具、车衣、食品、白铁、皮革等行业为重点。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台山工业按照国家提出“利用、限制、改造”的和平赎买政策和对手工业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发展,逐步改造”的方针,到1956年,全县的工商业和手工业实现了公私合营和组成手工业合作社。工业布局相应作了调整,原来较多的印刷业,除由原《大同日报》印刷厂与台城印刷厂合并为台山人民印刷厂外,其他的印刷厂调出部分机器和熟练工人到粤西,帮助湛江、徐闻等地建立印刷工业。其他工厂也进行了改组和合并,分别成立了台山烟丝厂、台山皮革厂、台山食品厂、台山饼厂等等。
           手工业者则积极引导组织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4月,我县成立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台城第一铁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6月扩大为台山县农具机械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县已建立手工业生产社114个,社员3919人;生产小组3个,组员22人。手工业者联手的合作,逐步形成生产力,为向机械化发展,促进技术进步打下了基础。
           1958年,台山掀起了大办工业的热潮,建起了一批地方国营的工厂。4月初,刘得之成药社、新药业南华联合制药厂合并成立台山制药厂;5月成立地方国营台山沙边盐场,台山细菌肥料厂投产;7月中旬台山县农具机械厂改为地方国营台山农业机械厂,并于8月试制成功“台山八一号水击扬水机”;11月台山滚珠轴承厂与台山电机厂合并为地方国营台山电机厂,台山土化肥厂改为台山县化工厂,成立台山县机械修配厂;年底,由广东省冶金局主管的坂潭锡矿也改为台山坂潭锡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县有着悠久历史的制盐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1958年在海宴、沙栏两地交界的海边建起了沙边盐场,面积125公顷,盐田面积58公顷。     1959年动工,1960年建成投产的沙栏盐场,面积141公顷,盐田面积15公顷。当年由于设备简陋,生产条件差,产量不高,1960年两个盐场的产量只有1177吨。1963年以后对盐田进行改造,增添机械设备,改革盐田流程,产量逐年增加,1977年年产11655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1999年,我市两家盐场的总面积321公顷,其中有效生产面积142公顷,年产盐7000吨左右。
           五十年代,台山还形成了建材行业的水泥生产规模。1958年9月,县政府决定在石灰石藏量丰富的白沙,兴建首家水泥厂,次年10月投产。尽管当年产量只有6000吨,但结束了过去台山人建筑楼房使用“红毛泥”(英国产的水泥)的历史,揭开了台山水泥生产历史的新一页。以后,经过扩充设备,建成机械立窑生产,到1977年台山水泥厂年产突破10万吨。同年阳岭石灰厂增设水泥车间;那扶水泥厂兴建;1978年,白沙镇建成白沙水泥厂;1981年白沙煤矿下马后建成矿山水泥厂;1984年建成深井水泥厂。到1988年底,全县共有水泥厂6家,当年生产水泥33.6万吨。1989年白沙镇又新建了一家年产能力8万吨的水泥厂。到二十世纪末,全市共有水泥厂6家,年产能力达到60万吨。
            六十年代后,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全县的工业、手工业进行调整压缩。全县原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50间,到1962年10月调整之后,关闭4间、停产1间、合并2间、转产1间,压缩1间,保留41间。当时规模较大的工厂、矿山有:台山农业机械厂(包括炼铁车间),白沙煤矿、坂潭锡矿、沙边盐场、白沙水泥厂、阳岭石灰厂、台山华侨瓷厂、台山化工厂、三合糖厂、广海造船厂、台山肥料厂、台山烟丝厂、台山酒粉厂、台山食品厂、台山饼干厂、台山人民印刷厂、台山华侨粮食加工厂、台城玻璃厂等。1962年全县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2.9万多吨,硫酸25吨,农用化肥15吨,石灰3.5万吨,农用水泵4台,机制纸131吨,原盐1593吨,食糖1140吨,饮料酒648吨,日用陶瓷382万件,日用玻璃186吨,中小农具31万件,食油306吨……。1965年11月25日,台山县磷肥厂在潭江畔的公益镇建成,生产磷肥、硫酸等产品。1967年,建于斗山圩的台山县氮肥厂建成投产,可年产合成氨化肥1万吨。
            七十年代,台山国营工业有着更大的发展,形成了机械、化肥、制糖、造纸、水泥、原盐、自行车零件、电线、日用陶瓷等生产门类的工厂。1978年,全县有地方国营工厂企业30家,职工41710人。这一年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9万吨,水泥9.78万吨,硫酸7256吨,合成氨1.28万吨,农用化肥9648吨,化学农药153吨,石灰6.26万吨,交流电动机7500台,农用泵3234台,电力电缆478公里,钢芯铝绞线251吨,机制纸1112吨,自行车链罩等零件折合产值714万元,原盐6910吨,木挂钟3590只,食糖1.16万吨,酒精355吨,饮料酒390吨,味精61吨,日用陶瓷1372万件,日用玻璃679吨,中小农具60万件,食用植物油382吨。从中可以看到,无论工业产品的品种、产量,都较之六十年代有显著的增加。
           改革开放后,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工业生产也由过去的计划经济、指令性生产转变到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节生产。八十年代,由于引进了外资和随着电子行业的新兴,我市工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到1985年,全县的工农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0亿元,工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为7.4亿万元,首次出现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台山机电厂改为台山日用电器厂,生产电风扇系列产品,曾经出现过兴旺时期。1983年该厂生产的钻石牌56寸、48寸、36寸交流吊风扇荣获国家机械工业部年度优质产品称号。全县的电风扇产量,1989年达到200余万台。台山通用机械厂与台山农机厂合并为台山电热器具厂,转产家用电器。新建的台山电子器具厂生产收录机等产品。1984年,台山食品厂转产化学医药产品红霉素成功,改为台山化学制药厂,还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生产治疗胃萎缩的药物维霉素。县氮肥厂虽然在1975年4月16日完成3万吨新系统的扩建首期工程,生产出固体碳酸氢铵化肥,但由于小型氮肥厂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加上对附近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终于无法摆脱终结的扼运,于1982年停产。1985年,全县地方国营工厂企业有24家,分别是:电线电缆行业的台山电线厂,机械行业的台山机械厂、台山农机厂,药品行业的台山化学制药厂、新宁制药厂、台山化工厂,食品行业的台山糖饼厂、台山酒厂,建材行业的台山水泥厂、阳岭石灰厂,日用陶瓷业的台山瓷厂,日用电器行业的台山日用电器厂、台山电热器具厂,化肥行业的台山磷肥厂,制糖工业的斗山糖厂、新宁糖厂,制盐业的沙边、沙栏两个盐坊,印刷行业的台山人民印刷厂,此外还有台山玻璃厂、台山皮鞋厂、白沙煤矿和台山氮肥厂转产的壁纸厂。
           八十年代的台山工业,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工厂的规模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及发展。1984年台山电线厂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研制的110千伏钢芯稀土铝绞线荣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8月,台山化学制药厂采用大孔树脂新工艺提取红霉素成功,被评为省技术开发成果一等奖,该厂生产的维霉素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5月,台山电热器具厂研制的全自动豪华电风扇和自动电热锅通过鉴定属家用电器节能新产品;10月,新宁制药厂研制的超微次硝酸铋为国内首创新产品。1987年我县被评为广东省的优质产品有:台山磷肥厂的工业硫酸锰、硫酸铝,广海钢丝绳厂的镀锌钢丝绳,台山化学制药厂的无味红霉素,台山钟厂的舵牌T1—15机械挂钟,台山自行车零件厂的24、26寸全链罩。1988年,台山机械厂开始与外商合作生产汽车用的千斤顶;1989年1月,该厂生产的GYQ—2滚轮卧式千斤顶获得广东省1988年优秀新产品称号。在1989年广东省质量光荣榜上,我县荣获省优质产品的有:台山磷肥厂的工业硫酸,台山锁厂的570球型门锁,台山家用电器厂的JMC牌FC—15吊扇,台山电线厂的钢芯铝绞线,台山电热器具厂的电热杯,台山机械厂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台山化工厂的钼酸铵,台城制药厂的复合维生素B溶液、人参五味子糖浆,海棉厂的聚氨酯泡沫塑料。
           九十年代,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外商合资在台山兴办起具有现代化规模、科技含量较新较高的工业企业。1986年8月,由台山县纺织工业公司、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分公司、广东省纺织工业技术服务部与香港名驹制衣厂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台山纺织厂,开拓了台山纺织工业的新史页。该厂占地面积242.2亩,总投资1.26亿元。全厂由纺纱、染整、织布三个部分组成。工厂的主要设备如清花机、双联梳棉机、并条机、气流纺纱机、球经机、分纱机、剑杆织布机、自动结经机、复验布机等设备,具备八十年代国际一流水准。1989年建成后,下半年全面投产,可以年产高档石磨蓝牛仔布1200万米。
           台山机械厂经过30多年发展壮大,到八十年代后期,已经成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其中按国际标准生产的QYG型1.5t、1.8t、2t系列滚卧式液压千斤顶,得到西欧TUV和美国ANSI等国际机构检测认证;在国内获得广东省1988年优秀新产品奖、广东省和国家对外经贸部优质产品称号。该厂与香港MVP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辉宝发展有限公司于1990年3月8日签署了关于成立信华(中国)机械有限公司的意向书后,同年11月22日即动工建设。1992年4月12日落成投入生产。信华(中国)机械有限公司的建筑规模、工艺装备及生产能力,均达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国际一流水平。整个业务运作,从流水线数据处理、财务资料、生产数据储存、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及一天24小时的订单接收,全部由电脑处理。在长120米、宽78米的宽敞的厂房内,由5000米流水线组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零部件进入厂房,经过全自动砂磨,使零件光亮圆滑,然后送入组装、喷漆、火局漆、成品检测、包装,分别由7条自动化生产线完成。投产当年就产出卧、立式液压千斤顶87万台,支架千斤顶75万台,微型空气压缩机10万台。1993年生产更迈大步,卧、立式液压千斤顶最高月产达20万台以上,大大超过国外同行最大厂家的历史纪录,全年生产系列千斤顶297万台,微型空气压缩机105万台,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千斤顶生产经营企业。1994年生产系列千斤顶423万台,又比1993年增长42.4%。出口创汇连续六年在全国机械工业中独占鳌头,荣登榜首。1993年动工进行工厂第2期工程建设,建成厂房面积2.2万平方米。1994年7月竣工投产,开发运动健身器材系列产品,设计能力为年产运动健身器材50万台(套)。1999年5月,信华(中国)机械有限公司与意大利FINI公司合资经营台山市信力空压机制造有限公司开业。首期生产规模为年产MK245空压机20万台,OL195无油空压机10万台。台山机械厂生产的富华牌XSP—15液化石油气钢瓶被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当时是广东省内同类产品中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产品。1999年5月,该厂完成22.5万只液化石油气瓶钢出口的生产任务,开拓了开业以来批量最大的出口纪录。
           1992年,台山空调器总厂生产的“三宁牌”空调器也已逐步形成系列产品面市。1992年11月台山电缆厂生产的钢芯高导电稀土铝合金绞线在国家科委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奖。建材行业新添一支新军——设于斗山的台山彩釉砖厂1990年9月15日建成试产。台山水泥厂生产的425号R水泥又于1992年1月获得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1994年8月28日,中外合资企业台山金桥集团公司下属的铝型材厂、铝门窗城投入生产。1995年3月,台城镇办企业台山凤凰家电厂自制大型冲压机械,一次成型大浴缸,在这个基础上,成立台山凤凰搪瓷有限公司。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于1992年8月18日成立英达利企业集团,9月9日成立台山机械企业集团、台山医药企业集团、台山三宁制冷企业集团;以后又成立台山市新丰集团等。1995年,全国食品制造业排名最大50家企业中,英达利集团排列第24位。
           1993年,台山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新增了水泥50.3万吨,布1197万米,糖23167吨,服装2075万件,釉面砖271万平方米,电风扇207.58万台,千斤顶297.2万台,液化石油气钢瓶58.5万个,快食面13050吨,民用锁46.76万把,电力电缆1225公里,钢芯铝绞线1694吨,家用空调机75531台。
           1999年,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原盐、机制糖等产品产量下降,新产品电子原件、电力电缆、锁、水泥等有了新的增长。年产电子原件317507万只,电力电缆626公里,服装8279万件,塑料制品31429吨,化学原料药729吨,钢丝6138吨,水泥54.4万吨,锁4980万把,电风扇328万台。
           原来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转厂过渡、调整压缩,一部分转为或归并到地方国营工厂,一部分组织联合,形成集体工业,一部分恢复传统的手工业经营方式。1977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将水步农用合作工厂、公益五金轧钢合作厂、冲蒌机械合作工厂等35间手工业企业,划归当地人民公社管理,只保留台城几家骨干企业。1979年原来的手工业工厂、二轻工业实行企业整顿。直属县二轻局主管的集体工业企业有:台山自行车零件厂、二轻五金厂、家具厂、塑料厂、木器厂、钟厂、汽车配件厂、工艺厂、工艺制衣厂等。产品有金银首饰加工、出口服装、15天机械挂钟、汽车头外壳、缝纫机台板、塑料制品、自行车转铃、挡泥板、自行车全链罩、球型门锁等。
          人民公社化后,各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曾在大办工业的号召下,办起了一些小型的工业企业,当时称之为社队企业。后来撤销公社后,这些工业企业又改称乡镇企业,到1974年县成立了社队企业管理局进行管理;1984年又设乡镇企业办公室,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经济结构。到1988年,乡镇企业已形成合资合作企业10家,“三来一补”企业147家。个别基础较好的乡镇企业,如水步镇的台山家用电器厂,发展成具备生产电风扇的流水线设备,年产电风扇50多万台。乡镇企业的行业,遍及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工艺编织、化工、塑料、金属制品、机械、家用电器、印刷、包装、农产品加工、饮料、家具等行业。
         1993年开始,台山的工业企业朝着建立现化企业体制的目标,深化改革。在地方国营企业、乡镇企业、二轻工业中,大力推行股份制、公司制、国有民营、公有私营、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的改制,使地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逐步摆脱政企不分,企业长期依赖政府,经济效益低、负债重、亏损严重的状态,逐步做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1990年我方在台山纺织厂的股权已转让给外商经营管理。1996年7月,台山电缆厂经过改制,成立“台山市富华股份有限公司”。至1999年年底,全市有28家国有企业转制,其中转为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1家,转为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7家,实行资产出租的13家,实行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约的5家,实行承包经营的2家。
  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自1993年以来,全市民营企业有了较大发展,不仅企业增多,而且规模增大,科技含量提高。1994年外资、中外合资、民营等经济成份的企业,工业产值达到11.83亿元,比1993年增长了21.81%。1994年产值1亿以上的外资、民营企业,就有台山标信制衣厂、台山市金桥集团、大江镇龙江电熨斗厂、台山市钢铁厂、附城镇国际电器厂、四九镇金春明电器厂、台山威艺电子实业公司等。与此同时,又出现了生产微型电机的祥达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微波炉的爱达电器厂有限公司、生产电脑调控器的华富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银行保险箱的平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科技含量较高和以生产工艺玻璃出口外销的大亨企业集团等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
    1995年10月,金桥铝型材制造厂经英国LLOYD′S劳氏质量保证公司的考核,以满意的结果喜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2系列品质保证系统的认可证书,并得到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认可。创办于1985年的大亨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工艺玻璃,也于1999年5月荣获国际(DOS)IS9001质量认证。
  1997年4月,华富电子有限公司被广东省定为高新科技企业,成为江门五邑首家高新科技民营企业。到1999年底,我市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利华电子厂有限公司;评为江门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有祥达电器厂有限公司、利华电子厂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有台城制药厂、平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爱达电器厂有限公司、华富电子有限公司、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万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被评为江门市级民营科技企业有万通罐机设备有限公司、江口电器厂有限公司、江南电器厂有限公司。   电力明珠放异彩
            电力是工业的原动力,电力是人民生活的明珠。一个地区用电量的多小,反映出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程度。
           台山侨乡的电力工业出现比较早,民国八年(1919年),华侨侨属伍时修、伍俊庭、伍于郁等人集资,在台城火车站的北面(今环北大道20号)办起了台山第一家火力发电厂——永明电力公司。这家公司的发电能力仅40千瓦,输出电压110伏,供台城一些商号、居民照明使用。永明电力公司经营到民国十四年歇业,后来股权易手给侨眷谭蔚亭、谭裔简等人,民国十五年购进新机组发电,4年后,这家发电公司的装机容量528千瓦。到抗日战争的民国三十年,这家发电厂厂房被日机轰炸倒塌,因而停产。1945—1946年间,台城重新出现两家火力发电厂,发电能力也仅70千瓦。在县内,广海、斗山、海宴、白沙、都斛、端芬、公益、三合等10个圩镇办起的12家小型火力发电厂,总共装机容量只有303千瓦,年发电量25万度。一九五三年四月建成的蛮陂头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南地区第一座水电站
          蛮坡头水力发电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台山首家电力工业。蛮坡头原是清代雍正晚年,当任新宁县知县王为解除五十圩附近的农田旱患,而兴修的一项水利工程。在王建筑蛮坡头水利工程后二百多年的1946年,地方人士看到蛮坡头水源丰足,于是发起组织王水利合作社,吸收华侨、侨眷及县内人士的投资,筹划建设水力发电厂。由于筹建水力发电厂的进程缓慢,直到1949年,购得的一台175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仍搁置在香港。1950年3月,台山县人民政府主持成立台山县蛮坡头水电公司,继续发动各界人士投资,建成简易公路以便运输,动工兴建厂房,及时从香港提回水轮发电机组回来安装。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水电厂铺设的水力压力管,只好将就使用广州出产的有缝钢管代替。台山人民自力更生,蛮坡头水电厂终于1952年4月21日建成发电;装机两台总容量355千瓦,由水电站升压为1.5万伏向台城供电。蛮坡头水电站建成,成为中南五省首座水力发电站,输电线也是当时全省电压最高的一条线路。
  1958年9月到1960年7月,蛮坡头水电厂进行第一次扩建;1960年12月蛮坡头水库建成,主要用于蓄水发电,水力资源更为充足,电厂装机容量增到650千瓦,发电能力比原来翻了将近一番。1986年7月,由我县水电部门设计施工的第二次扩建工程竣工,包括新建厂房1座,压力水管1条,新装机组2台总容量1500千瓦,新建升压站一个,增高电厂至台城3.5万伏输电线路长18公里。扩建之后,蛮坡头水力发电厂年发电量可达450万千瓦时。
          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县不断兴建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站。1961年11月,首座较大型的火力发电厂——白沙电厂建成发电,装机容量2000千瓦。1962年11月13日,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台山县电业公司,以统一对全县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建成了台城35千伏变电站,将江门至坂潭矿场的35千伏线路改造至台城变电站简易投入运行。从此,台山的电力开始与珠江电网联通。这一年,新架设一条22公里长10万千伏的线路,联通白沙电厂。1963年1月,台山电业公司改为台山县供电公司。
          1960年以后,我县投入资金,进一步利用1958年后相继建成的水库,兴建水力发电站。1965年11月,大隆洞水力发电站建成发电,总投资182万元,安装德国机组一台,容量2000千瓦。这是我县解放后建成的第一座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站。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电力的供求矛盾越来越显得突出。1960年,全县售电量为260万千瓦时,按当时全县69万人口计,人年用电量3.76千瓦时。到1970年,全县售电量增加到5107万千瓦时,按当时全县84.5万人口计,人年用电量增长到60.4千瓦时,比1960年增长了19倍。当时全县缺电情况严重,工业企业等电开工,一周时间经常开3停4或开4停3;农村双夏大忙等电脱粒排灌,不少农村和圩镇晚上的照明用电供应不足,需要轮流供电。为了缓和电力的供求矛盾,台山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水力资源丰富的实际,作出了发展水力发电的决策。兴办水电站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归谁所有”的政策,并且采取“民办公助,低息贷款,并网售电”的措施,扶持各地兴办小水电站。1971年到1988年18年间,全县兴起大办小水电的热潮,先后建成水电站58座,装机106台,总容量30590千瓦。七十年代建成的24座水电站中,最大的是四九鳅鱼角水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其次是深井水库水电站,装机容量1360千瓦。八十年代建成的34座水电站中,最大的是四九王三水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其次是大隆洞水库水电站,装机容量1600千瓦。这些水力发电站,在台山的供电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1975年,全县用电量9036万千瓦时,小水电的发电量3621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四成;1985年,全县供电量19477万千瓦时,小水电发电量4843万千瓦时,占全县供电量的27%。1987年,我县小水电全年发电量6636万千瓦时,荣获江门市小水电的先进集体。
            为了进一步解决电力的供求矛盾,我县于1986年10月在台城北郊建成了台山发电厂(后来更名台港发电厂)。这家发电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发电机组投资430万美元,厂房建设及线路设备配套投资780万元人民币,引进西德产机组2台,总装机容量17600千瓦,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1991年8月22日,台山发电厂扩建工程完成,两台装机容量共2.0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功。1993年11月20日,台港发电厂第二期扩建工程竣工,第5、6号机组于10月28日一次并网发电成功。本期工程投资1217万美元和1569.1万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为2.2万千瓦,年发电能力1亿千瓦时。从此台港发电厂成为我县发电的主要力量。在边远的上下川岛,也于1988年建成了上川火力发电厂,装机3台,总容量2000千瓦。1983年7月,在下川建成装机容量55千瓦的湾水电站。
           经过七、八十年代的电力建设,我市的发电能力已有较大的提高,到1988年底,全县已有火力发电厂2家,装机5台,总容量19600千瓦;小水电站58座,装机106台,总容量30590千瓦;另有厂矿、企业自置发电机组300多台,装机容量2万千瓦。1988年发电量7672千瓦时,比1978年4105千瓦时增长86.9%。1999年,全市发电量6485万千瓦小时。
           1992年,广东省电力局着手在我市田头镇铜鼓湾畔,兴建一座大型的燃煤发电厂。台山发电厂计划安装8台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504万千瓦。
           台山发电厂的选址工作,早在1986年已经开始进行。经过电力、交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多次到现场观察勘踏,于1988年8月28日至31日,交通部及省、市有关单位的60名领导和专家,对在铜鼓湾兴建大型发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一致认为铜鼓湾具备建设大型发电厂的条件。1993年1月14日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台山发电厂筹建组于1992年10月8日挂牌办公后,即加紧进行筹建工作。广东省第一工程局、水电十四局,大宝山矿务局的建设大军开进铜鼓湾,1992年12月18日,平基工程打响了开工第一炮,560多名建设大军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移山填海的壮举;开动摇臂挖泥机挖山,载重反斗车来往奔驰,搬土填海。鹅头山上,风钻鸣响,炮声轰隆,定向爆破曾经最多一炮充填10多吨炸药。
           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地进行,1994年建成了斗山浮石至铜鼓的22.4公里的一级水泥公路;沟通厂区的公路隧洞长1543米,也于1994年12月10日贯通,次年4月18日举行通车仪式。至此,台山发电厂形成了一条高标准的进厂公路。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施工,鹅头山已被挖走420万立方米的泥土,平基后的鹅头山将成为基础稳固的厂房。挖出的山泥回填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筑堤围堰2600米,完成了煤场的围堰。建成适应防洪及施工用的水库。与主体工程配套的10万吨级环抱式煤港码头,要在海边抛石填土,堆筑1700米长的东防波堤。这一艰巨工程已于1996年7月完成。接着又完成煤港重件码头、港池南护岸1300米。到1997年,台山发电厂已完成工程投资7亿多元,厂区的平基、煤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已经全面完成。
          由于二十世纪末,广东全省的电力供应趋于饱和,因而使台山发电厂的建设进程放缓,未能按原订1999年完成第一期工程达到4台机组发电的计划。但台山发电厂的基础工程的完成,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五十年来,我市随着输变电网络的建成,供电能力的提高,全市供用电量逐年增长。六十年代的1960年,全县供电量285万千瓦时,用电量260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仅3.76千瓦时;到七十年代的1970年,全县供电量5618.6万千瓦时,用电量5107万千瓦时,人年均用电量60.4千瓦时,10年相比增长15倍。到八十年代的1980年,全县供电量14986万千瓦时,用电量13199万千瓦时,人均用电量141.2千瓦时,比1970年增长133%。九十年代的1990年,全县供电量33826.59万千瓦时,用电量29959万千瓦时,人年均用电量304.6千瓦时,比1980年增长115.7%。九十年代用电量最大的是1999年,全市用电量57393万千瓦时,年人均用电量569.9千瓦时。从五十年间全市用电量的增长,充分反映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为适应电力供应的要求,我县从六十年代开始,不断建设输变电网络。35千伏的台城变电站建成后,六、七十年代,又相继建成了斗山、北陡、深井、汶村、都斛、海宴共6个35千伏的变电站,建成了110千伏公益变电站,使全县的小水电联结上网供电。这期间,台城、斗山变电站相继扩建增容为110千伏变电站。1982年10月,海宴变电站升压为110千伏变电站。又先后于1984年5月、1985年7月、1986年6月及1988年3月建成广海、三合、端芬、四九4个35千伏变电站。1987年底建成110千伏白沙变电站。1988年10月,在附城大亨建成了110千伏台城东区变电站。至八十年代末,全县共有35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10千伏供电线路1283.4公里,除川山群岛外,全县已形成统一的供电网,95%农村用上了电。进入九十年代,我市的供电网络进一步完善。1990年8月28日,投资2700万元的台山变电站第一期工程竣工,原台城东区变电站升压为220千伏变电站,这是我县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1994年12月28日,又完成了第二期扩建工程,主变容量比原来增加一倍。1991年6月28日,110千伏台城北区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1992年10月20日,新的110千伏公益变电站建成运行;1993年12月28日,110千伏鱼塘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1994年12月28日,110千伏四九联盛输变电工程竣工;1996年11月8日,110千伏横湖输变电工程建成;1999年4月28日,110千伏水步长塘输变电工程竣工投入运行。这些大型输变电工程的相继建成,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电压质量良好、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大大改善了我市的供电条件。1996年,我市消灭了“无电村”,实现乡村通电率100%。到1999年底,全市共有变电站18座,总容量663250千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0座,35千伏变电站7座。已架设220千伏输电线路82.23公里,110千伏供电线路226.072公里,35千伏供电线路175.02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2009.15公里,380伏以下低压主线路8521公里。供电最高负荷13.1万千瓦时,年总供电量6.22亿千瓦时。 台城城东22万伏输变电站 二、科技经济同迈步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食物的微量元素 发展科技促进生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我市五十年来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业生产的不断革新创造,都紧紧依靠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市的农业科研工作,五十年来经历了创立、推广、普及、提高的过程。解放前,台山的农业科研极其落后,全县仅有一所农林推广所,全所只有11名职员,5名工人。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重视农业科学的研究和推广,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先后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局、农科所、林科所、地热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情报所;还成立了各个专业性的科研学会。适应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的需要,各区镇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站、农科站以及科普协会,部分管理区、村民委员会还建立了农科小组。这样,形成了县、镇、管区(村)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网络。通过这个网络,层层举办科技培训班,或定期不定期举行专题农科讲座,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不少农业、林业、水果生产的新技术,科研部门还通过联系试验点,现场示范等办法进行推广应用。改革开放以后,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多数农户自办的农场、林场、果场、水产养殖场,都聘请了科技人员作技术指导,有部分场还实行了技术承包。这些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场,由于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种植优良品系、养殖优良品种,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收入大大增加。市科技局为四九南区谭忠荔枝园进行技术指导,试验挂果不分大年小年,荔枝保持稳产高产。
           推广农业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粮食生产耕作技术的变革和普及优良品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推广水稻的合理小科密植,稻田单造改双造;六十年代推广“两禾两肥”耕作制度,水稻的“分厢插植”;七十年代推广尼龙薄膜育秧;八十年代以后推广因土配方施肥和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等等。农谚说:“耕田勤换种。”五十年来,我市水稻生产坚持不懈推广优良品系,使稻谷产量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提高,效益不断增强,全市培育、推广水稻良种50多个。从1971开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发挥农科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杂交水稻协作攻关。1974年“三系”配套后,台山是广东省第一个试验杂交水稻制种和种植杂交水稻一代种籽的两个单位之一。以后又进行杂交水稻的制种、繁殖及生产栽培攻关。县科委在水步独树惠儒村坚持5年办好100亩杂优水稻示范点,获得了连续9造持续高产的好成绩,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1994年以后,又在省、江门市和我市联合经营的都斛万亩高产指挥片进行多项水稻耕作的技术试验和推广,指导全市的水稻生产迈向高产稳产优质的新台阶。花生种植改蔓生种为直生种,推广红花126、粤油551等优良品种,改迟植为早植,改春植一熟为春秋双熟,改进施肥方法及其配方,改连作制为花生、水稻轮作制。甘蔗生产除了推广良种外,创造性地推广地膜复盖和少耕法。水产养殖,八十年代在墨吉对虾低盐度育苗方面取得成功,以后又推广了海水网箱养殖;1997年在下川推广了海水沉箱养殖。“名贵海鱼类沉箱养殖开发”的科研项目,1999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沿海地区还对泥蚶育苗、育肥蟹、养殖优质鳗鱼、印鱼等获得了成功。
           五十年来,我市农业科技人员创造的科研成果共84项,获各级政府奖励的有246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广东省科学大会奖32项,其他获地区、市的奖励。1978年端芬中学梅景儒完成的“磁化水器和磁化应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县科委副主任雷锦镛、农艺师潘崧生和助理农艺师黄鼎明等,获得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特等发明奖。端芬农科站梅国衡、梅春枝等选育出晚造优质良种“紧粒新四”,获佛山地区1980年科技成果1等奖。县高级农艺师陈国沛、农艺师甄逸德等试验地膜覆盖甘蔗技术,获得了省、市的奖励。高级农艺师陈国沛、邓绍同(广州),农艺师余硕彦、甄逸德,助理农艺师陈卓荣等创新“甘蔗少耕法”,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国沛、邓绍同还被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授予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县水产局工程师吴伟城,助理工程师曹国基、甄光炳、陈子仪和技术员陈国英等,对墨吉对虾低盐度育苗等几项试验中,分别获得佛山地区和江门市科技成果奖。
           1996年9月19日,旅港乡亲伍舜德,为了支持家乡实行科教兴市,助民致富,决定捐资600万港元在台城城东建立台山农业科技推广中心;1999年10月18日落成剪彩,成为我市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应用的基地。
           我市工业生产在形成支柱产业的同时,重视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设备,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台山化工厂工程师李甲先,助理工程师朱超林、郑如璧等,利用本地的低品位软锰矿与该厂生产锑白粉的废水,以全湿法制造硫酸锰,既治理“三废”,又生产了出口产品,获得1983年省化工厅和省科委科技成果3等奖。台山电缆厂1983年试验成功高效节能新产品钢芯稀土铝绞线,以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形成了系列产品,199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产品销售持续兴旺。以生产红霉素为主的台山化学制药厂,曾经是被广东省认定的我县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科技部门掌握科技信息,组织企业进行高新技术的学习交流。同时发挥侨乡优势,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办起高新技术企业;依靠国家科研机构,消化利用高新技术科研成果,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扶持民营企业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兴办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生产微型电机与同步电机的祥达微型电机厂;生产各类家用电器电脑程控系统产品的华富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银行保险柜和各款UD型不锈钢保管箱的平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太空设备配件、医疗设备、各种电脑保密设备和仪表通讯系统产品的利华电子厂有限公司;生产各种精密铜锁具系列产品的华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等高新技术企业。1999年,台山电缆厂研制的双屏蔽电缆,通过省机械厅成果鉴定;万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QKDW微机监控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柜、TKDW微机监控高频开关整流电源柜,祥达微型电机厂研制的空调无刷直流离心风机三项高新技术产品通过了省级鉴定。1999年6月,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查,确认我市台城制药厂、万和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平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爱达电器厂有限公司、华富电子有限公司、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祥达电器有限公司等七家民营企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从总体来看,我市工业企业的高新科技含量还不高,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逐步形成气候,并且具备一定基础,为将来进一步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我市的旅外乡亲从国际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中,看到科教兴市的重要作用。早在1983年香港陆海通有限公司就捐资建成台山县科学技术馆。16年来,科学馆一直成为我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科技情报中心、科技人员培训中心、科学普及活动中心。1994年8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北京10多个科技单位和高等院校到我市科学馆举办“最新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信息发布会”,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科学馆还是我市科技学术交流的中心,不少海内外的科技人员、学者、专家应邀前来讲学。其中有加籍华人刘仍威博士关于“不饱和树脂加强塑料和CR—39透明胶片”的学术报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及心理学缅顺女教授关于“病人心理学”的学术报告;国际水稻研究所奴耶博士关于“土壤结构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的学术报告等等。这些学术报告,使我市的科技人员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
          经过五十年的努力,我市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科学技术人员队伍。至1999年底,全市历年获得科技(含社会科学)职称的2867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的9人,副高级职称的272人,中级职称的4347人,助理工程师的18647人,员级5371人。由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科技人员受到社会的尊重,生活上得到照顾,知识技能得到发挥,正在为我市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贡献聪明才智。   交通运输四通八达
          台山地处南海之滨,在广东省内处于偏处一隅的地理位置。过去,出入县门要跨过潭江,但有江无桥;南面南海,有海无港;县内公路,未能与县外公路连接。虽然铁路建设曾经在国内一时处于领先的地位,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5月至民国九年(1920年)3月建成的新宁铁路,通车里程达133公里,且通过铁路,沟通与新会、江门等地的交通。但自抗日战争期间,新宁铁路被毁,台山的交通运输也随之衰落。
          台山的交通历史,明、清以来,只靠人力和畜力。除了人力肩挑外,还有抬轿、手推车、牛车、马车。在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县人黄毓棠、赵醉生、李孟容、李毓华等发起以每股100元双毫,集得50多股,组成利安公司。在台城设立马车房,用马拉车,每辆载客6人,若载货约十余担,来往于台城至冲蒌之间,每天上下午各对开一次。直营运至宣统元年,新宁铁路台城至斗山段建成通车,利安公司才告结业。这项马车运输业务,可算是台山县内最早的公共交通。在清末、民国初年,县内的交通运输还依靠人力肩挑、抬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侨眷依靠侨汇,进口不少“克家路”“三支枪”牌子的自行车代步和进行运输。当时还有一些人出卖体力,在通往沙栏、海宴、汶村的交通孔道上弓岭迳帮人托着单车爬越山径。
          公路建设在新宁铁路建成之后的民国十一年(1922年)才开始进行。当年,台山成立工务局开始筹筑公路。民国十一年(1922年)台山县公署工务局开始测量台城至广海、台城至荻海、台城至新昌路段,以解决这些未通铁路地区的交通运输困难。民国十二年(1923年),华侨商人李金钊承办台山全属行车公司,以股份制形式集资兴建公路。民国十三年(1924年)最先建成台城至圆山仔路段,接着相继建成台城至端芬上泽以后延至广海路段。到民国十七年,台城至大江、台城至斗山等公路相继建成,全县汽车运行76公里。
          民国十九年(1930年),台山县政府取消了台山全属行车公司的专利,按汽车运行的线段,分设台鹤、台海、台赤、台新、台荻等5家行车公司。台鹤线由台城至公益,台海线由台城至广海,台赤线由台城至斗山,台新线由台城至新昌,台荻线由台城至荻海,汽车通达里程101公里。
         抗日战争期间为阻止日军的进入,全县破坏公路;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以后,各行车公司又重新组织注资,到次年才陆续恢复汽车运行。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10月,台山境内有公路265公里,有16家行车公司,共有客运汽车65辆,货运汽车14辆,运行于台山境内。但南部的沙栏、海宴、汶村,西南地区的深井、那扶、北陡,山区的大隆洞,海岛的上川、下川等地,还未通行汽车。
         解放后,台山的公路交通得到了空前大发展。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间,逐步形成台城至各中心圩镇的公路交通网络。1951年建成了赤溪至田头的公路,使赤溪地区两个主要居民点沟通起来。同年,适应蛮坡头水电站建设需要,新建成由五十圩至蛮坡头水电站的专用公路。1956年9月,兴工建筑广海至海宴的公路,全程36公里,1957年5月1日通车。以后又展筑了海宴——汶村——横山的公路,1962年7月15日,台城直达横山公路通车,使海宴地区人民希望通行汽车的宿愿得以实现。五、六十年代,先后建成横山至犸咀,端芬至大隆洞至深井,浮石至烽火角达广海,那扶至深井,深井箩谷迳至小江、南井,横塘至联安,上川岛三洲至沙堤、高冠、鲇沙,下川岛由略尾圩至川东、芙湾码头,略尾至獭窟、东湾等公路。1963年汽车由台城经斗山至镇口到广海烽火角达广海;同年11月,新开台城至那扶、深井班车。1969年10月深井至隆文圩公路工程竣工,1970年又展筑由隆文圩至端芬墩寨路段,与1963年5月中旬通车的台城至大隆洞水库公路接通,使县西南边陲的那扶、深井同县城交通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全县境内镇镇相通的公路交通网络。八十年代以后,在巩固提高公路网络的同时,发展镇内公路建设。
           1975年前,我县的公路都是泥沙路。由于注重对公路的养护,做到路面平实整洁、晴雨通车,因此1958年至1960年连续3年获得广东省公路养护的第一;1961年3月中旬,全国公路养护现场会议在台山召开。
           到1988年底,台山全县列入管养的公路达到888.5公里,比1949年增加了2.35倍。公路交通网络的建成,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大隆洞通行汽车后,一位老伯欢喜地说:“我在大隆洞生活了七十年,过去发梦也不敢想到山区行汽车。今天我能坐上汽车,真是夹生换骨了”。汶村五乡平坑村盘兆隆,旅居墨西哥五十年,1964年回国,从台城乘汽车回乡。他深有感触地对儿子说:“旧时我辈自汶村至广海、台城,翻山越岭,跋涉竟日,苦不堪言;且沿途盗匪如毛,行旅常有洗劫丧生之虞。如今修筑了公路,盗贼敛迹,交通方便,行旅平安。今世之人,当饮水思源啊!”
            台山与县外的交通,也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逐步联络起来。从1950年起,台城有客车开往粤西的阳江、电白、茂名、湛江等地;1956年7月起,台城通行经开平、鹤山、顺德、南海达省会广州的客运班车。通过广州与航空、火车、轮船的交通联成一体。目前,我市汽车运输除开通省内汽车客运30多班线外,还开通了湖南、四川、广西、江西等省区班线;1998年,还开通了台城至香港的汽车客运班线。
   五十年来全市综合运输能力大大增强,1999年全市汽车拥有量9372辆,其中大客车438辆、小客车2163辆、小轿车681辆、客货车1852辆、大货车1348辆。开放改革20年来,我市私人汽车从无到有,数量逐年增加。1999年全市私人汽车4100多辆;全市拥有摩托车57400多辆,摩托车已成为城乡居民的交通工具。1999年全市有机动客货运船190艘。
             八十年代,台山完成了两项空前的交通建设——北桥南港。北面的公益大桥,是县境北大门的通衢。过去从台城到广州,往返每程要过澜石、九江、潭江三个渡,用轮渡运载汽车过江,时间根本无法掌握,从台城到广州,往返每程至少5小时,有时长达9小时。公益大桥于1985年1月5日奠基,同年5月16日正式动工,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于1986年12月15日竣工。这座长1001米、桥面宽12.5米,共46个跨位,47个桥墩的大桥工程,在我县的建桥史上是前所未所有的。这座横跨潭江的大桥,南面的工程由我县交通部门负责施工,这也刷新了台山建桥史的纪录。1986年12月建成的公益大桥公益港货运码头
     南面的广海港于1985年10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是当时全国唯一县级对外籍船舶开放的港口。广海港选址在广海城东的烽火角头。建港工程于1986年2月18日动工,1988年8月3日竣工验收。广海港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港口的建筑亭台楼阁,飞檐黄瓦,富有民族特色。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分别建有联检楼、办公楼、餐厅、商场;港口的场地宽敞,有广阔的停车场,建筑物之间,有绿花小景区占缀,别具园林特色。码头建筑是空心方块重力式结构,长245米,设有4个泊位,客运可停泊500吨级以下的客轮,货运可停泊1千吨级货轮。广海港建设耗资3200万元人民币。1988年8月28日开航广海港至香港客运航线,双体快速豪华客轮“新宁号”,由澳大利亚柏斯奥斯达船厂生产。设备先进,豪华、舒适、美观、快速。1993年6月又购进同厂生产的新式双体豪华客轮“台山号”,同年8月28日投入营运。广海港建成后,除每天往返香港——广海——香港一航班外,还有旅游船通航上川岛。广海至香港的航班,航行至1996年11月8日,改行公益港至香港客运航线。
           形成台山交通建设的宏伟构想和组织大规模的行动,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年5月,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分析台山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现状,认为发展经济必须交通先行,实施大交通、大港口的战略。经过研究分析,在1992年5月台山撤县设市之后,形成了台山交通能源建设要实现“一厂、两港、两路”的战略构想。具体规划是:竭尽全力支持配合广东省在我县选址,建设大型燃煤火力发电厂。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争取尽快在台山大地建成两个港口——北面的公益港、南面的货运海港鱼塘港;两条高速公路——一条是横贯台山南部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另一条是贯穿台山南北的高速公路。这是彻底改变台山交通落后状况的战略决策,这是构筑台山大交通网络的伟大构想,这是台山面貌大改观的千军万马行动。
            在这一构想形成之前的1987年7月,我县曾租用广州民航局直升飞机公司的直升飞机,通航台城至铜鼓,台城至广州等地,为电厂在台山的定址和建筑浮石至铜鼓的电厂进厂公路创造了条件。
           1990年12月8日,台城至公益水泥公路通车,经过全线裁湾取直,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线型,还使原来24公里的路程缩短为21.6公里,机动车道宽9米。1997年,市政府又投入资金对台城至公益的水泥公路进行扩宽,机动车道两边各扩阔3米,形成15米宽的机动车道。1995年1月24日,公益大桥北岸引道1.5公里的水泥路扩建工程竣工,由2车道扩阔为4车道,中间还设了分隔带。以后又将北岸引道延伸至开平市水口镇北面,建成全长4.2公里的一级水泥公路,使我市北面的出口与佛开高速公路的入口联通。
          从1993年至1997年,我市交通建设出现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兴时期。
1993年,全市铺筑水泥公路25.1公里,山咀至横山段24.8公里的水泥路铺筑工程基本完成。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公益港货运码头建成,首期投资2500万元。港口建设规划为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500吨级、200吨级件杂货泊位4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件杂货25万吨,标准集装箱1万个。公益港于1993年11月18日试航成功,12月8日正式通航。沙栏山咀、下川独湾陆岛运输码头和上川三洲码头正在施工中。
          1994年,南北高速公路浮石至鱼塘段20公里建成一级水泥公路。全市新铺水泥公路56公里。1995年1月26日,横山至北陡汽车轮渡通航,渡轮航程仅12分钟。这个渡口建成,使我市开通了西南部的出入口,吸引粤西等地车辆由此过渡,缩短了粤西到中山、珠海、深圳的路程。1995年1月1日,具有现代化气派的台山汽车站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我市汽车运输中心。台山新车站主楼高11层,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站内外停车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各种设施齐备,集运输调度,维修及旅客食、住、娱乐于一体。
          1995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一年。这一年,全市围绕着江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交通建设达标的目的,层层立下军令状,广泛发动群众投入交通建设行动,交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全市共完成四级以上水泥公路650公里,完成市通镇水泥公路179公里,另完成四级以上沙土路285.7公里。这一年,除投资1500万元,建成于11月15日通车的公益大桥北引道4.2公里、路面20米宽的出口外,还斥资在新会市司前镇买下了南北高速公路的出口土地,并且动工推筑泥土路基,为南北高速公路的建设作好准备。适应城市建设及方便群众生活的需要,从3月1日起,台城东、南、西门分设三个汽车分站,同时开设了四条市内公共汽车线路。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市共铺筑水泥公路650公里;1995年末全市通车里程130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9.5公里;公路密度从1990年每百平方公里29公里提高到40.4公里。还先后建成了横山至北陡汽车轮渡码头,陆岛运输的上川三洲、下川独湾和山咀码头等。这一年,台山市荣获广东省“八五”交通建设先进市的称号。
          1996年交通建设继续发展,全市投入1.24亿元,铺筑水泥公路12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10座,沿海高速公路重点工程镇海湾大桥于11月18日举行开工典礼,开始施工。台城至广海二级水泥公路于1995年10月开工,1997年5月7日完成,全程38.3公里,比原来路段缩短2.7公里,水泥路面宽9米,共投资5500万元。经济基础较差的北陡镇,亦于这一年经多方努力,建成了贯通全镇的20多公里水泥公路。乡村铺上了水泥路乡村铺上了水泥路
           1997年,全市投入1.46亿元,铺筑水泥公路78公里,新建改建桥梁6座。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7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6.5公里;水泥路面789.1公里,占通车里程44.8%。
     1999年全市通车里程1781.2,比1978年的843.5公里净增938公里;全市水泥公路739公里,比1978年的40公里净增699公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每百平方公里26.36公里增加到1999年每百平方公里49.2公里。全市属省道的公路干线有井横线、腰广线、新浮线、齐大线、江北线。井横线东起斗门县的井岸,经新会崖南,从我市都斛金星农场经斗山浮石、烽火角、广海、沙栏、海宴、汶村,到达终点横山,全线长135.6公里,在我市境内90公里。腰广线北起肇庆新兴市腰鼓镇,经开平市荻海,入我市三八镇、台城镇、三合镇、端芬镇,到达终点广海镇,全线长167.2公里,在我市境内90公里。新浮线北起高要县新桥镇,经高明市合水、鹤山市宅梧、开平市水口,在公益大桥入我市,经台城镇、四九镇、冲蒌镇到达终点斗山镇浮石,全线长150.88公里,在我市境内57公里。齐大线西起开平市齐堂,经蚬岗、金鸡进入我市那扶、深井直至汶村镇大担,全线长74公里,在我市境内43.5公里。江北线西起阳江市新洲镇,在北陡镇庙仔迳进入我市,自北至南贯穿北陡镇境到终点长沙湾,全线长60.7公里,在我市境内12.7公里。1997年2月3日,投资1800万元建成的下川镇独湾码头通航,使从山咀到下川的航程比原来缩短三分之二,仅需30分钟。该镇连接独湾码头的川中公路,可以说是全市最笔直的一段公路。
           在大办公路交通中,除了地方政府和国家的投入之外,我市还发扬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兴建交通事业的优良传统,建设公路。早在1928年,我县白沙旅居泰国华侨马立群,秉承其父的遗愿,捐资兴建由白沙圩至长江圩全长4公里的棠政公路。改革开放后,各地的港澳同胞、华侨捐集资金,建设当地的公路。1995年3月,旅港乡亲陈策文捐资300万元人民币,兴建由斗山镇其乐至端芬镇海口埠的水泥公路,路面宽7米,全长7.3公里。1995年4月,陈策文又捐资港币40万元,为其太太梅杏仙的故乡端芬海阳村建筑至海口埠3.5公里的水泥公路。1994年,旅港乡亲刘炳光、甄兰爱伉俪,捐资160万元,建筑由冲蒌圩至西海的水泥公路,全长9公里。河网交叉的三八镇,还通过发动海内外乡亲,兴建联络本镇交通的主要桥梁,龙冈大桥于1996年4月11日开工。三八镇的华侨、港澳同胞捐资450多万元支持家乡建设公路。
            关乎台山千秋大业及子孙后代幸福的两港两路工程,经过多年的积极争取和努力,获得了良好的进展。北面的公益港由国家交通投资公司、台山市交通建设公司和香港大旋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建设,设计年吞吐能力件杂货25万吨,标准集装箱1万个。1993年11月18日货运试航成功后,12月8日正式通航。通航以后,货运量逐年递增,至1999年达46万吨,大大方便了我市三资企业的货运进出口。我市大型的中外合资企业信华(中国)机械有限公司的千斤顶、健身器材等产品,从1996年4月下旬开始,由公益港货运码头运输美国,比到广州黄埔港出口,节省近20小时、每个标准集装箱节省运费1000余元。1996年11月8日,公益港客运码头建成后首航香港,由于避免了海上航行的风浪,旅客感到安全舒适。南面的鱼塘港于1993年初动工,当年年底已完成填筑防波堤240米,预制码头沉箱24个。1995年6月2日,鱼塘港万吨码头中的关键工程——水下沉箱吊装进行作业。鱼塘港工程后来因为资金不继而中辍。
            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从1992年开始筹建,经过多方积极争取后,于1993年至1995年分三个独立项目经省计委及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沿海公路台山段起点为金星农场,终点为北陡镇,全长86.85公里,路基24.5米,全线按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四车道实施并按六车道控制预留用地范围。1994年1月上旬,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初步设计完成并通过了审查。1994年8月14—15日,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招标投标,从90多家施工单位筛选出36个符合投标资格的单位参加开标,最后选定7个单位投入建设。同年8月14—15日,又邀集专家到现场,对镇海湾大桥桥位进行讨论。1994年9月8日,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开工典礼在广海镇古隆举行,揭开了施工序幕。沿海公路台山段的建设资金起初由香港国际德祥有限公司投入。到1995年底,已经有54公里路段进行了路基铺筑。后来由于投资方担心台山段公路建成后,无法连通东部、西部路段,加上资金压力,以致筑路工程停顿。到1998年,由广东省交通厅统筹安排,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由广东交通实业投资公司与台山市合作投资兴建。台山南北高速公路北面经新会市司前连接佛开高速公路,南面与沿海高速公路交接,全长53.9公里,其中台山境内45.6公里,1998年定名为“新台高速公路”,由广东省高速公路公司与台山市合作兴建。沿海高速公路于1998年7月15复工;新台高速公路也于同年9月30日动工兴建。沿海高速公路的关键工程镇海湾大桥全长2896米,是目前全国第3、广东第2长度的公路桥梁,最长桥跨190米;1996年11月18日举行开工典礼后,工程进展顺利,可以在2000年5月中旬桥面合拢,10月1日前建成通车。到1999年底,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建设顺利进行:1998年下半年完成6.71亿元工程量,1999年完成15亿元的工程量,高速公路的路基及隧洞、桥梁、立体高架桥等工程已经基本完成,2000年可以全面转上铺筑路面。
    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我市的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将成为国内市境拥有高速公路最长(共132公里)的一个市。台山交通史册谱写新的一页,形成了新的交通网络,为今后经济腾飞,为子孙后代造福,实在是台山划时代的巨变。       
邮政电信联五洲
台山电信大楼              邮政电信是人们感情交流、互通信息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它还起着为经济服务的重要作用。因此,一个地区的邮政电信业务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生活改善的状况。台山的邮电事业发展在改革开放中,不仅适应了经济发展,而且适度趋前,1992年被评为全国邮电百强县(市),名列第15位。
            台山的邮政电信业务,在历史上与别的县份相比发展还是较快的。明、清两代,新宁县设有邮铺6处,以联络各地递送信件。到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十八日,“新宁大清邮局”开办。同年底,先后在冲蒌、三合、五十、大江、广海、上泽、海口埠、海宴等地开办了邮政局;以后又增设了斗山、都斛、公益、端芬、水步、白沙、沙坦市、三八等邮政局。民国3年(1914年)新宁县易名台山县,邮政局亦随之改称“台山县邮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县共设有邮政局、所18个,邮路8条,邮路长147公里;农村投递线路24条,长816公里。
            台山的电话设备,是与新宁铁路同时诞生的铁路专用电话线路。全县性的公用电话,却是在民国十六年后才逐步建设起来。1949年,全县设电报电路1路、长途电话1路,中继电路14路、架空明线240公里。除了台城、新昌、荻海有市内电话外,县内电话只有台城经端芬到广海,台城经冲蒌斗山、都斛至赤溪,台城至三合,台城至新昌荻海,台城至水步、大江等线路,而且这些线路只通达圩镇,农村则不知电话为何物。
            新中国成立后,台山邮电事业适应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1951年,全县各区(镇)全部建立邮电支局,负责各区(镇)通讯和报刊发行工作。1951年6月1日,台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县府电话所与私营同声电话公司合并,于9月1日成立台山电话公司。各邮电局装上电话交换机,实现了全县各区可通电话。1952年,全县除下川的漭洲岛外,实现了乡一级电话全部开通。以后,邮电设施逐步完善,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1975年2月,我县开通了与香港、国际的长途电话,但这一服务要客户到各邮电支局、总局拨出。
            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的1979年,全县有电报电路8路,长途电话电路11路,台城城内电话架空明线36对公里,电缆皮长11公里;1978年台城开通准电子自动电话800门,实有用户537户。农村电话中继电路82路,架空明线3550对公里,电缆皮长55公里,电话交换机2550门,用户1958户。
           随着侨乡改革开放,我县邮电事业自1979年后有了飞跃的发展。电话通讯引进了瑞士等国家的自动电话交换设备,使我市的通讯设备由过去的模拟人工磁石交换、模拟纵横制、模拟载波,明线传输,模拟微波等,进入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容量、大通道、数字化的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光纤、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等现代化。过去较多使用的电报业务,亦被先进科技的图文传真所代替;还开通了移动电话及无线寻呼业务。1985年12月21日台山县邮电局举行台城地区4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开通典礼,从此,我县的电信业务进入了自动化时代。自1986年12月底大江、水步8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开通后,各镇的自动电话相继开通。1990年1月14日零时起,台城8000门程控电话开通;用户可直拨国内560多个市县、国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实现全市城乡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程控电话尤如顺风耳,万里之外,声音互通,信息互传,台山侨乡同世界各地的沟通更方便了。以后随着电话用户的增多,程控电话不断增加容量,电话号码亦随之升位,1991年9月15日零时起,电话号码由5位升至6位;1994年10月9日又由6位升至7位,台山电话网同时并入江门地区本地网,长途区号统一为0750。1994年3月20日下川镇程控电话开通后,台山全境实现了镇镇、村村通上程控电话。1992年2月4日农历年初一我市移动电话开通使用,标志着我县通讯发展迈上了八十年代先进水平。以后又不断完善设备,建设基地站,形成移动电话的覆盖网络。到1999年4月,台山移动电话分公司第四期扩容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新建公益、那扶、隆文、赤溪、北陡、三八、铜鼓、温泉以及台城东门、城西、文化宫等11个基地站,并对原有16个基地站进行信道容量扩充。这个工程完成,台山GSM移动电话网络达到2.5万户,而且解决了原来的信号盲点,使信号覆盖到台山所有城镇。为各界群众喜欢使用的新式通讯工具——无线寻呼业务,自台山邮电局于1989年5月开通后,次年宁安传呼台、通达传呼台先后开通。这种携带方便,传呼灵活,收费低廉的通讯业务不断发展。到1999年,全市无线传呼用户已达7.32万户。1999年1月8日,台山电力寻呼台开业,同时开拓中国联通130手机市场。随着程控电话的普及,图文传真已进入机关、单位、工厂企业以至家庭,成为又一先进的传输通信业务。1999年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95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城乡固定电话14.92万部,无线移动电话3.79万户。全市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14.8部。IC卡电话停遍布城乡
             人民群众使用邮政业务也越来越方便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的1979年,全县邮政所46个,其中支局21个,邮路44条,长178公里;农村投递线路60条,长3736公里。与解放初期相比,邮路增长4.4倍,邮路长度增长10.6倍,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增长了3.5倍。乡邮员风雨无阻,爬山涉水,骑着单车、驾着摩托车,串乡过村,把邮政信件和报纸刊物送到户。不论是交通方便的地区还是边远的山区,大都已经做到了收信不用出门,寄信不用出村了。赤溪邮电支局乡员员张金荣,不怕艰苦坚持在山区派送邮件,服务工作优良,于1994、1996年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优”乡邮员和邮电系统劳动模范。适应侨眷给国外亲人邮寄东西,台山邮电局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台城开办收寄国际包裹业务,次年又在侨眷较多的邮电支局开设这类邮政业务。1988年,台山邮电局又增设了特快专递业务,以更快速的时间传递特种邮件。现在我市的邮政业务包括函件、包裹、特快专递的交寄,邮政汇兑、储蓄,报刊收订派送,集邮代办等项目。
             邮传通四海,电波联五洲,侨乡台山同全国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市场繁荣交易旺
渔港市场兴旺             历史上随着侨乡的形成,侨汇的汇入,我市的商品流通,工商贸易,逐步形成兴旺的市场,群众的购买力较强。适应市场流通,除了台城这个中心城市商业繁荣,向有“小广州”之称外,历史上曾先后形成了七十多个圩镇,其中各行政区域的中心圩镇,又是一个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农副产品交流的集散地。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逐步建立国营商业,原有私营商业也通过改造,实行“赎买政策”,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与此同时,从1951年起,由群众组织的消费合作社,供应副食品及日常生活资料。这一商业组织由台城开始,继而扩展到广海、四九、五十、附城、三合、白沙等地。1951年春,台山县人民政府拨出5000元经费,筹办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吸收群众入股的资本,购进销售各种商品供应市场,年终盈利分红。1951年5月,正式成立“台山县供销合作总社”。到1952年底,全县基层供销社已发展到17个,群众入股金额30万元,有干部职工626人,有零售、货摊店114个,固定摊位23个,批发部42个,农副产品收购站33个,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全县性的供销合作社商业系统。
            处于商业主导地位的国营商业,也由1950年4月建立起第一家公司——台山县国营贸易公司,发展到1954年先后建立起百货公司、糖烟酒专卖公司、花纱布公司;以后,又相继建立纺织品、文化用品、医药、药材、水产、果菜、杂货、食品、饮食、服务、糖果糕点等公司。到1956年,我县国营商业已建立了14个专业公司,职工801人。国营商业由此成为全县商业的主体,形成从管理到经营、从批发到零售、从上到下的商业体系。1956年5月成立台山县商业局,负责全县的商业领导和管理工作。
            1957年底,适应国家贯彻华侨政策,县百货公司首先在台城设立“华侨特种商品供应商店”,接着在侨眷较多的斗山、大江、都斛、端芬、白沙等地设立华侨商店。1961年9月,建立“台山华侨商品供应公司”,全县的华侨商店共17间,未有华侨商店的三个公社也设了华侨商品供应专柜。这些华侨商店供应的物资,都是同海外华侨汇进的侨汇挂钩,凭侨汇物资供应票购买。
            国营商业、供销社商业、华侨商品供应,都是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计划分配的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商业经营机构。解放后的30年间,市场供应人民生活必需品大部分都实行计划分配,定量凭证供应。1953年12月10日起,我县实施粮食市场统一管理;1955年6月7日,实行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1955年6月30日取消油料自由市场,统一由国营油脂公司经营。1954年9月16日,开始定量发放民用布票,全县66.8万多人,每人发放布票13.6市尺,棉布实行凭票购买。以后,每个家庭除了粮票、油票、布票之外,还有肉票、鱼票、糖票、肥皂票等等。这些计划分配的商品,都是通过国营、供销社商业和华侨特种供应的渠道供应的。
           供销合作社的商业体制,除了计划供应生产生活资料外,还负担为生产服务的任务,为农村培植货源,帮助和扶持农副产品发展,实行面向群众、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的宗旨。
          由于计划经济对商品实行计划分配,商业贸易受到一定的局限。195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4239.9万元;1959年,增长到7631.7万元;1969年增长到11540.5万元;1979年,增长到22129万元。1979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商业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逐步开放,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商业贸易出现多家经营、多家竞争的局面,市场更加繁荣,交易更为兴旺。改革开放十年后的1989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呈现飞跃式的增长,达到132654万元。从1949年到1989年新中国成立四十年间,全县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1950年的4240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132654万元,四十年平均每年递增9.23%。而改革开放十年,却由1978年的19024万元,增加到1988年的117877万元,十年平均每年递增20%。199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9亿元,比1989年13.26亿元增长2.53倍。集市贸易成交额也由1978年2774万元,增加到1988年16453万元,十年平均每年递增19.49%。1999年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12.96亿元,比1989年1.99亿元增长5.51倍。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市场的兴旺。国营商业、供销社商业改革了原来的经营机制,1993年12月28日,成立了台山市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粮食企业集团公司、食品企业集团公司、供销社集团公司。各公司的下属企业,推行经营承包制,加强经营管理,开拓流通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
   在改革开放中,我市的集市贸易和个体工商业应运而生,争相发展,成为商业贸易崛起的新生力量。过去,我县的集贸市场,设施十分简陋,全县30个镇级瓦棚市场,都是五十年代以前建起来的。这些简陋的市场总面积仅有1.17万平方米,各地的集市交易基本上是以街边、路边摆摊居多。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市贸易日益兴旺,加强了集贸市场的建设,促进个体工商业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我县对集贸市场实行统一规划,扩大市场面积,多渠道、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到1988年,全县镇级市场已经发展到59个,其中钢筋水泥结构的市场16个,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1999年,全市镇级市场已达到61个,其中钢筋水泥结构的市场58个,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这些市场,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专业性的水产品市场,有南湾、横山、台城城东等。台城地区还构筑了饮食企业市场,附城镇在环市路建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食街。各地的综合性市场配套完善,整洁卫生,集市贸易与经营吃、用、穿、玩的商品齐全。台城地区自1985年以来,先后改建了南昌市场,新建了东门市场、城北市场、城西市场。1999年8月又建成了新宁市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1985年10月投资240万元,将南昌市场改建成三层,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大型市场;1994年5月又投入1000万元,扩建5400平方米的市场。扩建后的南昌市场建筑面积达到1.51万平方米。南昌市场成为经营肉、鱼、蔬菜、副食等综合性的市场,设有700多个摊位;二楼成为服装专业市场,有摊铺520间。由于商品齐备,交易活跃,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方便了群众生活。南昌市场由于加强管理,文明经商,1995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场商品供应丰富,营销方式也向超级市场、连锁店、货仓式发展。1997年9月,由旅港乡亲经营的城东利迪超级市场开业,成为台山市首家大型的超级市场。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和海外乡亲探亲观光的旅游生活需要,由旅港乡亲刘炳光的香港惟高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台山商业城、高业大酒店,于1996年1月奠基兴建。这座商业城建成,将成为台山最大的商业中心和最大的旅业、酒店。
          个体工商业户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有的在圩镇设店经营,有的在集市设摊摆档。个体工商户由1979年130户、从业人员130人,发展到1999年底,全市个体商户已达20448户,从业人员44353人;私营企业404家,职工7万多人。个体商户活跃在城乡的贸易市场,成为商业贸易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5%,缴纳税金占全市税收的45.2%。   金融保险日臻完善
台山设有各家专业银行支行,图为中国银行银行用上自动柜员机        台山的金融企业,适应侨乡的需要,出现得早,而且较多。新中国建立前,全县的金融企业已有公私办银行12家,私营信托公司1家,钱庄160余家。这些钱庄主要是为华侨、侨眷接驳侨汇,有的是专营,有的是由经营其他行业的店铺兼营。
         新中国成立后,我县接管了官僚资本在台山设立的银行,改造私营的钱庄。195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台山县支行和中国银行台山办事处同时成立,成为我县的金融机构。接着筹建区镇的金融机构,到1952年,全县先后建起银行营业所28个;1953年实行“一区一所”,全县共有营业所20个;台城的中心街道设立了储蓄所。50年代,还保留19家侨批局,为侨眷解送侨汇。直到1972年,这些侨批局撤销,侨汇解送业务由国家银行负责。各区营业所建立后,指导和扶持各地兴办群众性的互助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以群众存入资金为股本,开展信用借贷。到1955年我县已实现乡级全面建立信用合作社。
          金融机构的体制是垂直领导的,因此县级银行的设置随着上级金融部门的调整而变动。中国银行台山办事处在1952年撤销,业务归并人民银行管理。到1979年10月1日恢复,为中国银行佛山支行台山办事处,1981年7月1日升格为支行,成为我县外汇的专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于1958年3月15日成立台山支行,但同年9月5日即撤销;1962年10月恢复,1964年3月又移迁至开平,直到1976年3月20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台山支行重新成立。
          中国农业银行于1964年1月1日成立台山支行;1966年2月撤销归并县人民银行;1979年10月1日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台山支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专业银行。1993年中国农业银行台山支行国际业务部正式经营业务。1997年,又分设属政策性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台山支行,负责农业发展的信贷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10月成立台山县支行,专门办理工商业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1992年4月18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中国工商银行台山县支行国际业务部正式开业。
          1985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台山支局成立,是我县外汇的专管机构。
          1988年10月18日广东发展银行台山分行在台城环北大道106号开业。
         人民保险业务在我县设立也较早,1950年12月1日台山县人民银行已经设立保险代办处,由银行代办保险业务。1951年10月,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台山办事处,次年7月升格为支公司,至1959年1月停办。改革开放后,1981年恢复保险业务,1984年3月恢复为台山支公司。1996年,分设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两家支公司,分别进行车辆、财产和人寿等保险业务。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市已经建立起完整的金融体系。以台山市人民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地方性的有广东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除人民银行外,各家银行在台城及各镇分别设立办事处、营业所、储蓄所,以及在农村分设的信用合作社等。全市的金融机构遍布城乡,人们说“现在银行多过米铺”。保险公司除在台城设立支公司外,还在部分镇设立保险服务分支机构。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家银行的储蓄业务不断发展。1950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89万元,其中储蓄存款19万元。1978年,各级银行的存款余额5730万元,比1950年增长63.38倍,全县城乡储蓄4877万元,比1950年增加4858万元。1989年各项存款余额9.2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7亿元。1999年各项存款余额91.5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7.57亿元。金融业务也逐步完善,中国银行的外币业务和各专业银行的国际业务部同世界金融业并轨,互通业务运作。各家专业银行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改革结算办法,运用电脑进行业务操作,普遍建立“三票一卡”的结算办法。信用卡、借记卡业务已为广大群众采用,绝大多数企业单位使用借记卡发放工资,不少群众使用信用卡进行交易结算,咸称方便。中国银行的侨汇业务除了正常的汇兑外,还办理了旅行支票解付等业务。从1983年开始,中国银行及各专业银行开办了外币存取业务后,外币存款余额逐年增加。1983年全县外币存款余额45.97万美元;1999年,全市外币存款余额28988万美元,16年间增长62倍。
          人民保险业务由于举办险种的增加,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投保,当企业、群众在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损失时得到保险业务的赔偿,避免因受灾或意外事故导致企业破产,影响群众生活。因此保险业务广为企业、群众所接受,投保额逐年增多。1999年市人民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6100万元;市人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3700万元。    开源节流财税增收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地方财政注重开源节流,使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认真做到统筹安排,节省开支,保证了财政的合理支出。
           我市的财政体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权建设而建立,1949年仅两个月的财政收入为7000元。1950年,财政工作逐步转上正常运作,当年全县财政收入335.7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入占77.5%,农业税收入占7.6%,其他收入占14.83%。经过两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8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2810.3万元,比1950年增长7.37倍。
          实行改革开放给我市财政收入带来了一个新的飞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县各项经济事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连年大幅度增长,农业丰收,商业购销活跃,外贸出口增加,经济增长使财政收入增加。1988年,全县财政收入9190万元,比1978年的2810万元增长2.3倍,平均每年递增12.58%。1979年至1988年十年,全县财政收入累计为49961.3万元,比之1978年以前的29年财政收入累计还多6420.5万元。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十年,我县的财政收入又有较大幅度增长。1989年,我县的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达到1.1385亿元;1992年财政收入超过2亿元达到2.0276亿元,每年增长都在10%以内,1997年全市财政收入2.825亿元,比上年增长9.66%。二十世纪最后一年的1999年,全市财政收入超过3亿元达到3.09亿元,为1989年的1.8倍。
           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勤俭节约的方针指导下,我市财政贯彻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财政支出。刚建立财政体制的1950年,全县财政支出仅16.6万元,其中用于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支出占了总支出的58%。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支出也随之增长,原来支出较少的工农业建设的支出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1979年以前,用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支出仍占大头,占总支出的三成五到五成七。改革开放后十年,用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支出仍占总支出的35%,用于农林水事业的支出占总支出的23.87%,较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用于行政管理经费的占总支出的13.77%,也是支出增幅较大的一个项目。
           从1998年起,我市地方财政实行镇级财政,改变了过去48年的全市包干的财政体制。实施镇级财政体制后,有效地调动了各镇的理财积极性。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工作,五十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步完善。1949年5月,我县就成立了税务站;1950年3月,成立了税务局。此后,由于体制的变革,税务局多次与财政局合并、分设;直到1984年4月,县税务局与财政局分设之后,税务机构才进一步健全和发展。除了县局设税收一、二股和征管组外,下设25个税务所、5个税站。1995年1月14日,根据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分设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分别各税种由两局各自进行征税管理。我市国、地两税务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的总体要求,以实现传统的征管向现代征管转变。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科学、严密、高效的征管体系。市国税局建立了集中征收、网点服务的征收服务体系和选案、查案、审案、执行四环节分离的“垂直领导,独立动作,外防偷税,内防不廉”的税务稽查体系,以及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税法宣传体系。这个模式于1997年9月被广东省国家税务局指定为全省三种征管模式之一。我市地方税务局通过自行设计安装,率先形成本市的电脑化征管系统。这一管理科学化,得到广东省地方税务系统的推广。
           我市的税务工作,自成立之始,就积极参与经济活动,扶持生产发展,开拓税源,增加国家税赋收入。同时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法教育,加强征管,建立健全纳税检查,使我市的税赋收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增长。1950年,全县工商税收仅264万元,到1978年已增至2364万元;改革开放头十年的1988年增到8450.1万元,1999年增到1.82亿元。税赋收入的增加,为我市提供了财源,有力地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各事业的发展。台城商业繁荣超市遍布台山市区和乡镇 外贸发展外资增多
台山外贸出口活跃每年出口总额突破亿美元 图为外经贸大楼            新中国成立后,台山的对外贸易体制,经历了由收购调拨的供货出口单位,过渡到自营出口创汇的经济实体;由综合性公司发展到独立经营的专业性进出口公司;出口商品由小到多;出口地区由港澳为主扩大到转口直销到世界各地;由只营出口到既出又进;由对外贸易到引进外资兴办外资企业的历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外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县的对外贸易由私营变革为国家统一经营的体制。1956年,我县的外贸工作由江门口岸管理,到1959年2月,江门市外贸机构才在台山成立办事处。1960年正式成立台山县对外贸易局。以后外贸局几经归并,直到1972年11月,然后恢复台山县对外贸易管理局。1972年4月,上级准许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台山县公司、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总公司台山县公司、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台山县公司。这三家公司于1982年4月升格为支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以后,又于1986年先后增设中国工艺品进口总公司台山支公司、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台山支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台山支公司;次年8月又增设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台山支公司。到1988年底,台山外贸机构已有1局7公司。至1999年底,台山外贸进出口公司已经发展到16家。
            适应拥有自营出口权的分公司增多,我县的外贸港口建设同步进行。1981年1月,广东省批准台山在广海烽火角设立五矿起运点,同年10月升格为装卸点。从此,台山的出口货物可直接运往香港、澳门。1985年后,又随着广海港、公益港的建成通航,货运更为畅顺。
           五十年来,台山的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至1957年,全县外贸收购总值仅48.57万元,到第五个五年计划的1976年至1980年,外贸收购总值达11409.29万元,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外贸收购总值的22倍多。改革开放促进了对外经济的发展,自1986年起,我县的外贸收购总值突破1亿元,达到1.49亿元。1989年外贸收购总值1.56亿元,创汇2285万美元。1999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22亿美元。
           出口商品的结构也随着我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发生很大变化。1970年以前,我县出口商品收购总值中,农副产品占80%,工业品仅占20%。1971年后,工业产品的外贸收购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到1980年,外贸收购实绩3552.99万元,工业产品占2018.64万元,占收购出口总值的56%,首次大于农副产品。到1986年,工业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收购总值的80%。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
            过去,台山利用外资主要着眼于侨资,通过发动侨眷侨属向华侨筹集资金,发展侨乡经济。1952年,我县设立华侨投资公司,发动华侨投资兴办了瓷厂、自来水公司、针织厂等一批企业。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渠道增多,资金增大,项目增加。适应引进外资的需要,于1979年3月成立台山县对外经济技术引进办公室,1980年8月成立台山县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1997年10月改称台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局,一直负责全市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和引进外资的工作。
            我市引进外资兴办独资、合资、合作及来料加工企业,始于1979年,当年全县签订合同19宗,实际利用外资177.42万美元。对外开放头十年,至1989年,全县共签订合同6167宗,合同协议利用外资金额9514.7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87.43万美元,占合同协议利用外资的45.06%。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主要用于客商直接投资的企业,合计3952.66万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2.19%;其余为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的投资,这方面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额比例很少。
             改革开放之初,我市引进外资,主要用于改善投资环境。如兴建了台山园林酒店、台山华侨大厦、湖滨酒店大楼、石花旅馆等四间合作经营企业。以后又通过合资、合作,利用外资兴办了美丽华酒店、湖心酒店、台山宾馆、广海海洋大厦等旅游宾馆。广海港建成后,又通过中外合资购置双体高速豪华轮,开通台山至香港航运业务。
            为了进一步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我市除了加强交通、能源和城镇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外,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宣传我市的投资环境,宣传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外商到我市兴办三资企业。引进利用外资,我市根据侨乡的特点,发挥旅外乡亲的搭桥牵线作用,外资、侨资一齐引进,重点发展先进技术型、出口创汇型的重点项目建设。二十年来,引进的企业项目,包括工、农、渔等业。工业较大型的项目有:台山纺织厂、超力(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信华(中国)机械有限公司、江荣石材厂、台山彩釉砖厂、华一五金制品厂、国际电器厂、金春明电器厂等等。其中台山纺织厂成为国内牛仔布生产大厂之一,信华(中国)机械有限公司成为“千斤顶王国”,华一五金制品厂成为“世界锁王”……。在1996年10月15日广东省外来投资者表彰大会上,我市有伍舜德、刘炳光、李陈维湘、洪英智、黄舜、雷子钦、莫国安、黄锦文等8位投资者受到表彰。
              在引进外资兴办工业企业的同时,我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利用外资发展农业、渔业生产。
        1999年,是台山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招商年”。这一年,通过走出去联系外商,请进来实地考察等办法,大力宣传台山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条件;市内加强领导,各部门通力合作,落实工作责任制,使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93项,落实批准83项,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刷新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的最高纪录,当年成为江门五市利用外资之冠。  三、文化教育遍城乡 伍舜德马兰芳伉俪捐建马兰芳幼儿园在旅外乡亲侨团的关心支持下台山师范学校校园旧貌换新颜台山一中在旅外乡亲支持下增添了座座新建筑物 完善教育培养人才
            在台山侨乡,建筑物最新最美的是学校校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海外乡亲、港澳同胞关怀桑梓、兴学育才的热心。二十年来全市华侨、港澳同胞捐资为家乡兴办各项公益事业计达11.06亿港元,其中,用于新建、修建校舍,投向教育基金等就有3.6亿港元,占了捐款总数的三成多。也因此全市500多所中小学校都接受到华侨港澳同胞的资助。近二十年来,台山城乡处处,座座黉宇耸立,莘莘学子得建筑美观、设备完善的校舍护荫,勤奋向学,人才辈出,堪称侨乡的一大善举。
            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台山,过去教育事业比之其他县发达。尽管公立学校为数极少,但旅外乡亲历来热心捐资兴学,全县还是办起了不少各类学校。据解放初期1949年的统计,全县有幼儿园一间(台城明德小学附属幼儿园),入园儿童仅60人;小学878间,以私立学校据多,占了873间,而且多是规模较小的初级小学,完全小学仅450间,全县小学在校学生80845人;中等学校13间,其中初中10间,设有高中的仅有台山县立中学、越华中学、广大中学3间,全县中学生3998人,其中高中432人,初中3566人;中等师范学校有台师、女师两间,在学学生1240人。当年全县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总计92143人,共有教师3606人。这个算是教育事业发达的县份,尽管县人有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认为“笔筒装米也要供儿女读书”,但当时还有不少人难得入学机会,全县普及小学教育相去甚远,青壮年中还有37%的人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
            1955年,人民政府接收了全部的中小学,并根据学校的规模及招生范围进行了整顿合并。当年全县有小学322间,在校学生81591人;初级中学11间,在学学生6899人;高中2间,在校学生1136人;中等师范学校1间(台师、女师合并),在校学生655人。
            以后,我县贯彻“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同时并举”的办学方针;改革开放后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县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服务半径进行布局的调整,形成新的教育布局。到1982年,全县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全县的完全中学由1949年3所发展到1978年28所,大多数镇级中学都设立高中。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1991年创办了台山中等专业学校和将复办的溯源学校办成电子专业学校。1983年台山培英中学开办职业技术教育,1988年更名为台山培英职业高级中学;由于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职业中学。1980年7月,我县办起了电视大学。1961年3月27日台山聋哑学校开学。五十年来,我市不仅形成由幼儿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体系,并且形成了正规教育与业余教育并举,正规教育、职业教育及特殊教育并重的教育架构。1999年,全市有普通高中12所,农职业高中15所,中等师范1所,中专、技工学校6所,总计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3600人。广播电视大学1所,在校学生900人。小学402所,在校学生109300人;独立初中71所,在校学生44300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3.3%。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幼儿园79所,入园幼儿262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7人。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教育学生分别为1300人、3000人。
       我市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资办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市的旅外乡亲向有热心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附城水南“香港南强学校基金会”,自1950年以来,坚持不懈地支持家乡办好南强学校。1953年至1966年,斗山旅美乡亲陈伯兴,十多年来年年捐助家乡学校的办学经费,并捐资兴建了三座课室。1954年原台山女子师范学校改办为台山县华侨中学,侨胞邝元修、归侨黄洁等捐资建设教室、图书馆、礼堂、体育室等。1957年国务院颁布了《华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后,我县各地的华侨、港澳同胞纷纷捐资开办华侨中学。到1958年,全县已办起华侨中学23所。尽管这些华侨中学后来作了调整和停办,但在台山教育史上留下了可供记录的一页。1964年,大江旅港乡亲伍时畅捐资港币二万五千元,为家乡改建观贤小学四间教室。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侨务政策,旅外乡亲、港澳同胞  更加重视科教兴国,兴学育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捐资回家乡兴建新校舍或改建原有的校舍。附城桂水的旅外乡亲率先行动,1979年,香港余氏宗亲会会长余恺庆等倡议,160多位旅外乡亲热烈响应,捐集32万元于1981年9月建成了桂水小学楼高三层的教学大楼。同年,大江旅港乡亲雷赤进、雷金浓等捐资13.7万元,迁建张良边小学。八十年代初,台山的名乡望族浮石、六村先后于1982年3月建成浮石学校新校舍和于1985年捐集资金创办了提岭中学。1982年旅美乡亲黄礼羡,捐资46.6万元新建四九五四小学,水步旅港乡亲雷登捐资16万元新建井冈小学。1984年旅港乡亲陈泽富、陈泽恩捐资43万元新建广海山背振华中学。旅港乡亲陈策文等于1980年捐资创办了墩头中学。旅美洛杉矶甘边同乡会在会长黄柏旋的倡议发动下,捐资于1983年10月创建了甘边华侨中学。1985年9月2日旅港乡亲李灼文捐资创办台城李谭更开纪念中学。这间中学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是改革开放后在县城捐建的第一所规模最大的中学。
             八十年代后,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办学蔚然成风,有一地、一姓、一村的旅外乡亲合力捐建的,有几位友好联名捐建的,有个人独资捐建的,有华侨港澳社团捐资兴建的。
             姓氏捐资兴建的学校,首推1986年9月创办的三八武溪中学。这所由余姓旅外乡亲合力捐资建成的初级中学,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规模在市内的乡村中学是最大的。十多幢校舍建筑中,除了主楼之外,有旅港乡亲余树泉捐建的教师楼,旅新西兰乡亲余逵乐与余树泉捐建的电化教学楼等等。
            个人捐资办学首推旅港乡亲伍舜德马兰芳伉俪及他俩的儿孙贡献至伟。伍舜德亲力亲为,逐步实现了他“振兴中华,教育为本;振兴家乡,育人为先”的思想;构思并付诸实现一条龙的教育体系。从1982年开始,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极大的精神与资金,为我市捐建了四九学业中学,石涧小学,白沙萃英中学化学实验楼,台山一中化学实验楼、马兰芳礼堂、教务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教师生活中心、卫康阁,台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台山市少年宫,马兰芳幼儿园,白沙马洞田心小学礼堂等近二十幢校舍楼房,而且为这些学校购置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捐资兴办的学校,形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中专;从基础知识到专业技能,从文化素质到精神素质的教育体系。
             旅港乡亲黄炳礼朱清莲伉俪捐资于1989年10月创办台山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和于1997年10月建成开幕的台山医药学校;1989年捐建台山师范黄传经教学大楼,1995年后先后捐建台山师范黄炳礼大会堂、黄远铭图书馆,白沙传经学校和附城淡村裘朗学校。
        旅港乡亲李灼文陈维湘伉俪除创办李谭更开纪念中学外,还先后捐资兴建台城广大中学校友楼、附城中心小学和台城敬修中学教学楼等。
       旅港乡亲黄乾亨、黄乾利自1984年以来,先后捐资兴建三合明德小学、中学,台山一中黄笏南纪念楼,规模宏大的台城镇二小教学大楼,三合康和中学图书馆等。
       旅港乡亲李伯荣自1995年起,先后捐资兴建台山师范周佩卿楼、聚英楼,台山第一幼儿园教学大楼,四九松朗小学,台城培英中学学生生活中心,斗山任远中学礼堂;并捐出巨资新建附城日新小学教学主楼和礼堂,维修日新小学校舍,捐建台城敬修中学教学楼,台山师范校祖楼、教师活动中心等。
      旅美乡亲邝文炽自1984年以来,捐资兴建三八本仁小学、乃仓中学,台山溯源电子学校教学楼,台山培正中学教学楼等。
      旅港乡亲伍钧惠、伍兆灿等自1993年以来,先后捐建大江中学礼堂、大江中心小学和幼儿园等。
      旅港乡亲邓树椿,1991年捐资兴建三合康和中学科学馆,1994年又捐出巨资创办三合邓树椿中学。
      旅港乡亲刘炳光甄兰爱伉俪,1995年捐资建成冲蒌中心小学两幢教学楼和冲蒌华侨中学图书馆;1997年又捐资建成都斛李锦如刘进德纪念中心小学。
      旅港乡亲陈国强,自1990年起先后捐资兴建汶村陈鹏权中学,台城培正中学伍婉兰科学楼,台城鹏权中学等。
      旅港乡亲黄国熙、黄英活父子,自1988年起先后为台山培英中学兴建敏壮楼、雅静楼、科技楼、继祖楼、国熙楼、校友楼等。
      个人捐资兴建较大规模的校舍,有旅加乡亲甄潮蔚黄淑英伉俪捐建台山一中两幢学生宿舍;旅加乡亲伍伯良刘彩凤伉俪捐建的培英中学教学楼和新校门;旅加乡亲黄金趸捐建的培英中学实验楼;旅港乡亲黄赓平捐建的居正职业中学教学楼;旅港乡亲陈区明、陈学德母子捐资创办的伯宏小学;旅港乡亲李树培捐建的附城李树芬纪念中学;旅美乡亲林灿超捐建的香雁湖小学;旅美乡亲陈济炬、陈荣畅父子捐建的大江德星小学;旅加乡亲伍求登李美霞伉俪捐建的大江梅边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雷为有梁佩娴伉俪捐建的大江振育小学体育馆;旅澳大利亚刘月娥捐建的水步坑口华侨中学教学楼;旅美乡亲余柱衍捐建的新三八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黄浩川捐建的白沙中学教学楼、众亨铭衍小学;旅港乡亲黄道益罗金梅伉俪及其儿子黄天赐捐建的白沙萃英中学教学大楼;旅美乡亲马汝荣捐建的白沙马洞田心小学图书馆、教学楼;旅泰国马钧利陈漪漪伉俪捐建的白沙宏陪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朱正贤梁小玲伉俪捐建的三合洪羡中学;旅美乡亲林金铨林金祥兄弟捐建的三合念慈学校;旅外乡亲伍溢东捐建的四九上朗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伍炳坚捐建的冲蒌启智小学;旅港乡亲陈绍诒捐建的斗山伯兴小学;旅港乡亲曾玩棠朱碧娟伉俪捐建的斗山育红小学;旅外乡亲梁荪彦捐建的斗山西山中学教学楼;旅外乡亲陈国维捐建的斗山华才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卫华民捐建的都斛中学教学大楼;旅美乡亲李联祷捐建的都斛莘村中学教学楼;旅港乡亲曾瑞棠捐建的田头中学教学楼、田头小学希望楼;旅外乡亲胡汉城捐建的田头长沙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吴炳昌捐建赤溪中学教学楼;旅港乡亲梁庭捐建的端芬西廓梁庭小学;旅外乡亲林健忠捐建的端芬成务中学图书馆、伍奕齐捐建的科学实验楼;旅外乡亲刘振和吴宝珍伉俪捐建的端芬那泰小学;旅加乡亲刘孔道捐建的广海中学教学实验楼、广海镇一小教学楼;旅澳门乡亲冯配武捐建的广海临田小学教学楼;旅澳大利亚乡亲李云清捐建的广海华侨中学念慈楼;旅英国乡亲彭康梅杏娴伉俪捐建的广海团村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伍坚石捐建的广海环城小学教学楼;旅澳门乡亲谭达贤捐建的海宴达贤中学;旅外乡亲伍根华捐建的海宴英甲中学图书馆;旅外乡亲龚锦连捐建的海宴希望小学;旅港乡亲甄炳权捐建的汶村明新小学教学楼;旅港乡亲陈羽捐建的汶村高明小学;旅美乡亲陈煜均捐建的深井河西小学教学楼;旅英国乡亲彭荣嵩捐建的深井岭背荣嵩学校;旅新西兰乡亲黄继锡捐建的深井中学礼堂、图书馆;旅菲律宾乡亲吴瑞栋伉俪捐建的那扶小学教学楼、那扶中学教学楼;旅港乡亲梁庭捐建的上川中学教学大楼等等。
      个人捐资兴建的幼儿园也为数不少,其中伍舜德马兰芳伉俪捐建台城马兰芳幼儿园,以其园舍建筑新颖,布局得当,设备完备,教学方法先进而成为全国一流的幼儿园。还有分布在市内各镇的幼儿园,有旅外乡亲林钦羡伉俪捐建的水步幼儿园,旅港乡亲雷登黄屏伉俪捐建的雷黄屏幼儿园,旅港乡亲陈鹏飞捐建的四九金宝幼儿园,旅港乡亲伍曾伟志捐建的冲蒌幼儿园,旅美乡亲陈泽洲麦艳贞伉俪捐建的冲蒌福康幼儿园,旅外乡亲陈德润捐建的斗山德润幼儿园,旅外乡亲麦维垣捐建的都斛银塘小学附属幼儿园,刘盈富捐建的广海刘基幼儿园,旅港乡亲陈泽富、陈泽恩兄弟捐建的广海振华幼儿园,旅外乡亲陈克振捐建的深井奕华幼儿园,旅美乡亲马炳康捐建的附城马建成幼儿园等。
             特殊教育的校舍也在旅外亲和市内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焕然一新,香港台山商会捐资100万元兴建了一幢教学大楼,全市内外乡亲捐资70万元,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台山市特殊教育中心。
             旅外乡亲、港澳同胞捐资建设的学校遍及全市各地,就算在偏远的山区隆文镇,也于1995年9月建成泛海楼和学生宿舍。这是香港新华教育基金会有限公司和泛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捐资建成的。1996年由香港台山商会捐资30万元扩建石朗小学教学楼。1999年黄炳礼朱清莲伉俪捐资90万港元,在隆文中学建起了黄传经教学楼。
            华侨、港澳社团捐资兴学,在众多的社团中,以香港台山商会功至卓伟。香港台山商会除了在香港办有中小学外,近二十年来为家乡的学校建设献出巨额资金。1995年4月捐资448万元建成台山师范艺术楼及购置教学用钢琴100部,出资重修校祖楼;1996年3月,捐资450万港元为台山一中兴建综合体育馆及室内游泳池;捐资100万港元建设特殊教育中心教学大楼;1997年捐资400多万港元给台山侨中建设一幢有20多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捐资150万港元,于1999年4月建成都斛中学教学楼。
            旅外乡亲、港澳同胞和社会团体不仅资助家乡兴建各地的校舍,支持办好各类学校,还捐集资金,设立台山市教育基金,对勤教勤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学生给予奖金,鼓励教师钻研业务,勤于教务;支持学生孜孜以求,勤奋向学。地方性的奖学金有香港水南南强学校基金会,香港均和堂教育基金会,香港余氏宗亲会、风采五堂会、全美风采总堂及余氏宗亲设立三八武溪中学办学基金,香港沙浦蔡氏兴学会,居正职业中学教育基金会,旅港乡亲李伯荣设立的敬修中学李星衢教育基金,香港谭氏光裕同乡会教育基金,旅港乡亲谭健光设立的广海中学、端芬中学教育基金等。全市设立台山市教育基金,香港台山商会捐助200万港元、香港陆海通有限公司捐助200万港元,香港水南南强学校基金会,伍舜德、马兰芳、朱正贤、黄浩川、黄炳礼、黄乾亨、黄乾利、伍沾德、甄潮蔚黄淑英伉俪、刘炳光、甄兰爱、陈国强等各捐助10万元,加上市内乡亲的捐助,已有教育基金600万元。自1990年以来,已经颁奖10次,共发奖金460万元,受奖5800多人次。
            旅外乡亲还重视为国家、为家乡培养人才。旅港乡亲陈国强捐资在他的母校——加拿大阿尔伯大学每年设两个学位,从台山市考升大学中挑选成绩最好的两位学生保送到这所大学留学,5年的学费及生活费均由陈国强设立的基金中支付。从1995年起已有黄惠华,邓振源、赵雯,阮彦华、伍耀华,伍国蔚、雷艳梨,刘荣贵、黄浩斌等9位同学保送到该校攻读。
           除了旅外乡亲、港澳同胞热情捐资办学,县市历届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不断增加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的政治、生活待遇。全县的教育经费支出,1952年106万元,1978年达到460万元,比1952年增长3.3倍;1988年2100万元,比1978年增长3.56倍;1999年2386万元。1978年至1999年这二十年间,全市多渠道集资51494.5万元,新建小学333所、中学116所、扩建、修建学校128所。中小学生人均校舍占有面积,都超过了省规定的要求。1984年,台山已经实现了国家提出“校校无危房,班班有课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要求;1988年台山县被评为广东省校舍建设特级单位。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加强。1999年全县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共有7497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1863人。由于坚持不懈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文化知识、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毕业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已由1981年的17.8%提高到99.3%;初中教师达到大专毕业学历的人数比例,已由1981年的9.9%提高到85.21%;高中教师达到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已由1981年20.9%提高到72.47%。教育部门还加强对各类学校的教学研究,不断进行新的探讨,提高教育质量。在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
     不少教师为教书育人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光荣地评为劳动模范、优秀教师。自1985年至1999年,我市受到省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172人次;当中有受全国表彰的优秀教师、南粤杰出教师朱伟申,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刘简文,全国优秀体育教师邓荣忠,全国优秀教师江日亨、谭小环、吴振文,全国先进教师伍国裕、赵惠森、邱正筹,全国模范教师李荣协,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黄卓元,南粤优秀校长司徒国富、陈永进等。还有李耀林、马敬、李荣协、张敬文、赵金城、黄卓元、江日亨、李妙霞、伍宏钦、雷兆洪等被评为特级教师。至1999年底还任教的高级教师有113位。
            教学相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五十年来,我市各级学校累计小学毕业生779768人,初中毕业生411415人,高中毕业生152666人,中专毕业生8355人。还向上一级学校和大专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五十年来,我市考入各类中等专业学校3998人,考取大专院校12620人。1999年全市升入大专院校有1055人。
文化艺术百花齐放
              台山是滨海邹鲁,历代文人辈出,文化荟萃,向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侨乡形成后,由于纳海外文化之先传,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广泛普及。
              历代的文艺家、音乐家、美术家的作品,丰富了台山文化宝库,为文坛增添光彩。民国期间,县内广泛成立民间的音乐社,一以娱乐,二以为喜庆活动吹奏弹唱,因而培养了不少音乐演奏员。同时由于华侨的关系,色士风、小提琴、黑管等西洋音乐引入侨乡,形成一队队中西音乐联合演奏的乐队。因此台山向有“音乐巢”之称。据1957年的调查了解,当时广东省117个专业艺术团体,都有台山人当音乐员;当时任中央乐团团长李凌,也是台山四九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台山县的文化艺术呈现一个繁花吐艳、欣欣向荣的景象。经历了文化革命的十年浩劫后,台山文艺复兴,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
             解放后的第二年——1950年,我县即设立台山文化馆,为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同年还开设了新华书店,成为全县的图书发行阵地。1952年成立文艺工作者的组织——台山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县政府还设立了文化科以至文化局,具体领导全县的文化工作和加强对社会文化的管理。
             1966年起进行了为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文化事业受到了极大的摧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台山的文艺事业同全国一样复兴,重现百花齐放的景象。适应改革开放和广大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我县大力推广冲蒌镇兴办文化站的经验,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在旅外华侨、港澳乡亲的支持下,加上群众的献资出力,各地的文化站、文化室如雨后春笋地蓬勃发展。到1986年,全县24个镇都建起了文化中心,各农村管理区、乡村建立起文化室730间,城市企业文化室210多间。农村的文化室,绝大部分是当地华侨、港澳同胞捐资建成的,成为农民群众文化娱乐的好去处,形成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此外,台城和各中心圩镇,还建成了影剧院、剧场,为文艺演出提供场地。1952年1月,我县成立第一支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到1988年,全县除了25家电影院外,还有29支流动电影放映队,深入到各地农村、海岛为群众放映电影。
             图书文博事业五十年来也有长足的发展。台山图书馆创立于1953年,但不久就停办了;1958年12月重新建立的台山县图书馆,馆舍设备简陋,藏书不丰。1986年,旅港乡亲伍舜德与黄乾亨、黄乾利兄弟俩各捐资190万元,在台城文化区新建了台山县图书馆。这座新建的图书馆,设计融合中国园林和西方建筑艺术,布局精巧,十分适合图书馆的用途。设有外借处,综合阅览室、特藏资料阅览室,影视室等等,现有藏书已超过20万册。台山图书馆成为广东省内建筑美观实用、设备齐全、服务项目最多的县市级公共图书馆之一。1988年旅港乡亲黄炳礼捐资300万元,建成台山县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建筑设计古朴典雅,别具博物馆舍的特色,内有文献资料、文物修复、文物库房及6个展览室。馆内珍藏着台山的历代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二楼还特别开辟了华侨历史文物展室。博物馆除了正常性的文物展出外,每年还举办一二次专题内容的大型展览。
            在县市委、政府的重视安排下,在旅外乡亲的热情资助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在台城东面建成了一个文化新区。在这近两平方公里的文化区里,林林总总地建起了座座新的文化设施建筑:有台山影剧院,有伍舜德捐建的台山市少年宫,有伍舜德、黄乾亨、黄乾利捐建的台山市图书馆,有黄炳礼捐建的台山市博物馆,有黄浩川于1991年捐资300万港元建成的台山市文化艺术馆,有旅港乡亲伍曾伟志捐资130万港元于1998年建成的书画院。文化艺术馆建筑外型简朴,内涵丰富,文雅别致;内设有小剧场、歌舞厅,教室和展览室,成为我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场地。伍曾伟志书画院的建成,为我市珍藏和展出书法美术作品,培训书画艺术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地处闹市中心的台城露天剧场,由市政府和台城、附城镇政府出资,1998年春节前采用新型的钢结构加盖了天面,为群众观看文艺戏剧演出提供了风雨无碍的较大型的场地,可容纳观众2800多人。由于我市的文化建设齐全,设施完善,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跃城乡,1991年10月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的光荣称号。1994年,台山市文化馆被广东省评为特级文化馆;台山市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一级图书馆。1995年国家文化部一位领导视察了我市的文化新区后,由衷地赞道:“美仑美奂,无与仑比”。
在市、镇、乡村文化网络的组织配合下,各项文化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呈现出持续繁荣健康发展的景象。业余粤剧团演出粤剧


台山民间艺术团演出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
            戏剧曲艺活动广泛开展,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从1950年开始,台山就建立起县级专业文艺团体台山粤剧团,1952年至1959年曾发展成为一团二团。后来台山粤剧团第二团支援山区发展戏剧事业,转为新兴县粤剧团。直到现在,台山粤剧团已有49年的历史了。台山粤剧团经常深入农村,为群众演出传统粤剧和现代粤剧《白毛女》、《红灯记》等;还根据本地的民间传说,编演了地方掌故粤剧《梅菊姊》、《海永无波》等剧目。1953年成立的台山县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荟萃全县的文艺骨干,成为全县文艺活动的主要力量。五六十年代,台山文联的戏剧演出十分活跃,先后演出过《结婚进行曲》、《夺印》、《七十二家房客》等话剧。六十年代,台山文联组成台山文联粤剧团,培养戏剧演员新秀,到各地上演了《孔雀东南飞》、《孟姜女》、《女驸马》、《碧桃锦帕》等传统粤剧,这个剧团一直坚持演出近10年之久。1983年,由业余戏剧爱好者组成的台山民间艺术团,一直活跃在台城和各地的舞台上,先后排演了粤剧《孤坟鸳侣》、《风雪卑田院》、《刁蛮公主戆驸马》、《生死牌》等剧目。1991年7月和1997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策划下,市文化局组织以台山民间艺术团为基本队伍,演出了革命现代粤剧《山乡风云》、《沙家浜》,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0周年;这两个剧团到各镇巡回演出四五十场,向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台山民间艺术团还成为我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1987年6月,部分团员随台山县文化贸易代表团出访加拿大,参加卡技利市的牛仔节和“中国台山日”的活动。1988年9月23日,台山民间艺术团应美国旧金山五邑同乡联谊会的邀请,一行16人,由团长黄小玲率领到美国三藩市、屋仑、市作顿、西雅图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演出,为旅美乡亲送去乡情乡音。台山民间艺术团和斗山浮石飘色队,分别于1990年11月、1991年11月应邀到澳门,参加两届水灯节的演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台山民间艺术团和浮石飘色队又应邀赴澳门参加演出活动。1999年11月,台山粤剧团代表广东省参加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的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出我市戏剧家李剑昌创作的大型古装粤剧《真假县令》,获得了编剧、导演、音乐唱腔设计、表演、击乐设计等11个奖项,获得国家文化部的奖励。近五十年来,我市还为省市专业艺术团体输送了一批演员。其中有著名粤剧演员曹秀琴、余海燕、黎宛红、伍剑鸣、马君等。老一辈的著名粤剧艺术家有男花旦李翠芳,名丑生叶弗弱、叶弗愚,花旦马丽明等。
           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民间歌舞等创作演出,我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过去活跃于农村的民间歌舞,多为宗教祭祀活动进行。在这些活动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木鱼、卖鸡调、禾楼歌、客家山歌等民歌。解放后,我县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进行搜集整理,“旧瓶装上新酒”,赋予民歌更富于音乐节奏的曲调,填上新内容的歌词,在群众中进行演唱。五十年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曾到我县录制民歌,向华侨广播,以乡音引起旅外乡亲的乡情。其中伍伯相的《绣花歌》,由中国唱片公司灌成唱片,改编的《山歌论箩勿论篇》在广东省的会演中获奖,人们广泛传唱,历久不衰。我县曲艺工作者,运用地方特色,编写演出了粤曲或民歌《劝夫亭》、《梅菊姊怨婚》、《祖居温暖游子心》等曲艺作品。1999年9月,由我市作者李剑昌创作、我市文艺工作者演出的民歌《归侨游故乡》,参加广东省个协、私协系统文艺汇演,获得了组织奖、表演奖。我市的民间文艺活动,还有飘色、舞狮、舞龙等。1997年10月,我市斗山镇浮石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
            我市的广东音乐创作和演奏,在广东省内久负盛名。三四十年代出现一代广东音乐的创始人之一丘鹤俦;六七十年代出现广东音乐的创作演奏家刘天一,以后又有陈品豪、陈添寿、李灿祥、陈鸿燕、陈国灿等。近五十年来,台山的音乐工作者创作了不少音乐作品。其中《送肥忙》、《喜燕归堂》、《田园争秀》、《水乡儿女绣春色》等乐曲在广东省内演出获奖并被录音在电台演播。1995年1月,我市音乐家陈哲深创作的广东音乐《水乡儿女绣春色》荣获全国群星奖。1998年,我市台城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音乐之乡”。
            我市的音乐曲艺演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台城和各镇各乡都成立有曲艺社,经常进行自我娱乐和为群众进行演唱。1995年10月26日,我市农民艺术团到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演出,表演了曲艺、民歌、歌舞节目《万顷良田稻花香》、《南海渔汛》、《欢迎你到台山侨乡来》、《喜庆满华堂》等节目,还有台山水泥厂的醒狮队演出富有南国风情的舞狮《登峰步青云》,受到首都观众的喜爱,荣获了博览会表演金奖。我县输送到省的曲艺演员陈玲玉,已经成为名噪全国的曲艺新秀,她演唱的《悲歌广陵散》等曲目在全国曲艺会演中获奖。
            美术、书法、摄影活动,五十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美术、书法、摄影工作者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美化生活,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1983年三八区青年农民谢育英创作的《画墙花》,在全国农民美术展览中获得二等奖。单是1999年,我市就有38件美术作品入选广东省展出、1件入选全国展出。吴鸿锐创作的《泊》还获得了广东省美展铜牌奖。我市的摄影作者虽然多是业余的,但他们创作的摄影作品也登上大雅之堂。1995年,苏照良的摄影艺术作品《无忧岁月》入选第二届“爱克发”全国摄影艺术大赛获得银奖。书法作者关齐、刘连洲、伍怡汉、黄仲楫等的作品,屡次为省、全国以至出国展出。1997年我市书法家关齐、刘连洲、黄仲楫、伍怡汉、邝自信5人的书法及邝自信的国画《塘边》,女画家彭虹的国画《和平天使》,入选在法国巴黎展出的“欧州华人书画展”。1988年3月,我县举办了首次《台山籍书画家作品展览》,海内外191位作者送来285件书法、美术作品参加展出。1998年4月,我市出版了《台山书画家名录》,收集了182位书画家的作品。
           台山文化之乡孕育着一批批文学创作人才,历代文人辈出。近代,国内外著名的书画家有黄新波、余本、杨善深、陈洞庭、曾景文、黄文宽、伍彝生等;著名音乐家丘鹤俦、李凌、李鹰航等;舞蹈家温明珠等,著名作家于逢、紫风(散文大师秦牧的夫人)、林振勇、曹河、陈中美(田军)、谭日超、刘荒田(毓华)、老南(黄英晃)、邝宇等。市内的文学创作十分活跃,五十年代,斗山等地成立有文艺创作组,由谭学良、陈启超、陈日生三人联合创作,以谭日超笔名在省级报刊发表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大沙田放歌》等获得较好的评价。五十年来,我市文艺作者在全国和省以上发表的作品超过5000件。从1980年起,我县由文联、文化馆联合主办,出版定期文艺刊物《石花》;这份文艺刊物坚持出版近20年,并于1997年起更名为《侨乡文艺》月刊,在广东省内公开发行。近十多年来,台山文艺作者创作的作品,先后在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陈倬云的《上海滩奇情录》;黄仁夫的《异国旅情》、《滨海风云记》;范金棠的《特急通缉令》;伍锐强的《文海浪花》;陈英博的《我是一支芦笛》等40多部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台山进行过两次县志的编辑工作。一次是在1961年至1963年,成立台山县志编辑委员会,由当任县长王仲华为主任,副县长蓝棠为副主任,下设台山县志编辑组,于1963年11月写成35万字的《台山县志》,但未付梓。一次是于1986年成立的台山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经过十多年的工作,于1998年12月编成并出版了《台山县志》。台山的主要新闻传媒《台山报》,与新中国同龄。从1994年1月起四开小报由每周出版两期增至每周三期;1995年1月又由四开小报扩版为对开大报,仍为周三报。
            五十年来,台山文坛已经造就了一支颇具创作演出实力的文艺骨干队伍。至1999年,台山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会员已达800多人,分别设立文学、戏剧、音乐曲艺、书法、美术、摄影、舞蹈、民间文艺和文艺评论等协会。被国家级的协会吸收为会员的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范金棠,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陈哲深,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李剑昌。参加江门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的会员有200多人。成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陈英博、陈日生、赵元瑜、陈倬云、伍锐强、陈灿富、范金棠、黄仁夫、梅逸民、李伟庭、陈策文、黄伟华等12位;成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有陈幼享、李剑昌、李锡泮、李道强、马国锋、余红民、伍锐强、马作林、陈英博、黄仁夫等10位,成为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有李剑昌、陈幼享、马作林、李锡泮、李道强、陈杰华、陈英博、伍晴晖、余红民、黄仁夫等10位;成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有陈哲深、陈新培、谭光辉、王景芳等4位;成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有蔡心、刘国晶、雷炎根、吴鸿锐、马启康等5位;成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有关齐、黄仲楫、刘连洲、伍怡汉等4位;成为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有陈羡强、黄仁夫、伍锐强、伍晴晖等4位;成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有黎力行、李明、陈超达等3位;成为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有关永宁。
声屏并茂传送全市
           二十世纪最后一年的12月,我市的广播电视网络,通过了光纤传送全市工程验收,成为广东省第二个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县市。广播电视声屏并茂,传送到全市所有的城乡以至边远偏辟的海岛、山村。我市的广播电视事业,以较高的科技手段,图像清晰、伴音甜美的节目传输,迈向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我市的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标准到高标准的发展过程。从1953年开始,我县建立了广播收音站,抄收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次年,成立台山县广播站,在台城街头安装起6只高音喇叭,开始向群众播音。两年之后,县广播站向全县各区播音,但由于是定时利用电话线的环线传输,播音质量很差,而且经常同电话串音,造成相互影响。1958年,全县24个区建立了广播站,全县的圩镇开始了专线广播。直到1965年,全县才全面实现专线广播,线路共长144公里,播音质量大大提高,广播喇叭入户,有线喇叭达到2.7万多只。1964年,广东省在我县建立广播转播台,1965年7月1日开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至今台山广播转播台仍然担负着这些电台的节目转播任务。
           1984年台山县广播电视局成立后,经国家广播电视部批准,建立了“台山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开始使用无线传送,1985年元旦开播,每天播音时间11小时,除了转播中央和省的广播电台节目外,还自办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专栏节目。1989年,县政府又投入资金,购置新设备,实现了立体声调频广播,使播音质量达到先进水平,广播的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各镇的广播电视站也逐步更新设备,提高播音质量。1990年3月30日广海广播站的调频广播开播,成为我县首个实现调频广播的广播站。现在,全市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转播台各1座,电视发射转播台2座、卫星电视地面站33座;光纤传输20套节目,4套加密电视节目,使用调频广播无线传送6个广播电台节目,台山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8小时。广播电视覆盖全市各地,毗邻的县市也能收到我市电台的播音。
           我市的电视事业,则是近二十多年来新兴的传媒事业。1978年前,台山的家庭拥有的电视机寥寥可数,只是一些机关单位购置电视机,人们要汇聚到机关单位的会议室去观看。1978年以后,电视机才逐渐进入家庭,那时还大多是黑白电视机。由于具备声音形象传输迅速而且广泛的特点,我市的电视机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电视机不仅进入家庭,而且彩色电视取代黑白电视,大荧屏代替了小荧屏,全市电视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根据统计部门的抽样调查,每百户家庭的电视机拥有量:1984年只有黑白电视机2台;1989年有39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1台;1994年有88台,其中大半是彩色电视机;1999年有106台,大多数是彩色电视机。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县于1978年10月动工兴建台山电视差转台,台址设在三台山后的高峰上,1979年5月1日开始差转广东电视台二频道节目。当时建成的差转台,设备功率较少,覆盖范围仅10公里。台山的地域广阔,且多高山,客观上阻挡了电视信号的传播。从1981年起,我县除了扩大差转台的发射功率外,还先后在斗山、那扶、深井、白沙、三合、上川、下川、广海、北陡、海宴华侨农场、上川沙堤、温泉、下川王府洲等地建起了电视差转台14座,电视的覆盖面有所扩大。
          1984年,经国家广播电视部批准,成立台山电视台。台山电视台成立后,增添了传输发射设备,电视发射塔由34米增高到44米,电视的收转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且能够同时收转广东电视台的两套节目。1986年6月购置安装了首个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又增加收转中央电视台第1、2套节目。同时,电视台的技术人才、设备也逐步加强,具备了拍摄、制作、编辑、播出的能力,从1985年开始增加自办节目,固定时间播出本县新闻、专题报道、经济信息等等;1995年7月起,自行编辑、播出每周三次台山新闻。并且曾经借用外地的设备,数次进行了现场直播。台山电视台录制的专题电视片和新闻报道,参加省和全国的评比,还多次获奖。由该台制作反映台山新面貌的电视纪录片《今日台山》等,传遍台山华侨的侨居地,深得旅外乡亲的喜爱。
         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电视事业的发展,从1979年建立首座电视差转台起,每年都安排专款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为了解决台山西南部地区群众收看电视的需要,1990年9月,县政府又拨出专款30万元,在隆文镇的歪头山上,建立广播电视转播台。
        我市的旅外乡亲、港澳同胞,认识到广播电视这项高新科技传媒,对于传播信息,促进经济发展;启迪知识,提高人民文化科技水平以及丰富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作用,大力支持家乡发展广播电视事业。1985年9月,美国三藩市五邑同乡联谊会等发起成立赞助台山教育电视台筹备委员会,得到旅美国、加拿大台山乡亲的热烈响应,捐集35万多美元,支持建设台山教育电视台。台山教育电视台大楼于1986年11月16日奠基兴建,1989年10月18日建成剪彩。台山教育电视台占地1万平方米,电视大楼楼高6层,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大楼后面的牛山上建起一座103米高的电视发射铁塔,发射塔与电视大楼有天桥相连。台山教育电视台还配备了新型的电视录像拍摄制作编辑等先进设备。1992年,旅港乡亲黄炳礼捐资150万港元,90多位旅外乡亲捐资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建成电视演播楼。电视演播楼高7层,建筑面积3805平方米,配备先进的灯光、音响、录像等设备,集演录播送于一体。以后,香港台山商会又多次捐资给台山教育电视台购置先进的设备,在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旅外乡亲、港澳同胞的资助下,台山广播电视的设施和功能更臻完善,成为广东省内设施较好,功能较为完备的县级电视台之一。
         为了提高电视的收视质量,增加收视节目,我市还于1992年开始,在台城发展电视共用天线系统。各镇也在中心圩镇和乡村发展有线传送。适应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群众对收视的要求,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又于1997年2月开始,筹集资金,组织力量,铺设贯通全市的广播电视传送网络的光纤电缆。1997年9月1日,我市广播电视第一期中心光纤网络工程全面开通;接着继续铺设难度较大的隆文、深井、北陡等镇的工程。到1998年11月,终于铺通了由台城连贯25个镇的光纤传输线路,隔海上川、下川、北陡三镇用MMDS联通;形成了全市的有线传输网络。经广东省广播电视厅验收,一致评价台山有线电视光纤联网技术、质量处于全省的前列,为全省各级网络升级联网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各镇的广播电视站继续架设连贯各乡村的有线传输线路。最后集中力量,攻克赤溪镇大襟岛、田头镇钦头以及北陡镇沙堤等地的广播电视盲点,于1999年12月实现了全市村村通广播电视。1999年10月又开通了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taishan.gd.cn。
 旅港乡亲黄炳礼先生等捐资兴建的黄传经电视演播楼
 四、体育卫生强体质 “排球之乡”话今昔
            台山,素有“排球之乡”的美称。是因排球运动较早传入,曾经涌现较多的优秀球员,群众广泛爱好,拥有众多的观众而得名。
            排球是十九世纪末出现的一个球类运动项目。1895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霍利约克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干部威廉斯·盖·摩尔根所创造。最初称之为“华利波”,寓意为“空中飞球”。二十世纪初的1912年,排球开始传入中国;旅美华侨较多的台山,也通过华侨的关系,于1914年传入台山。  自此,这一球类运动在侨乡广为传播,逐步形成村村镇镇有场地,青少年乃至中年人都热衷参与的一项运动。群众性的运动也造就了优秀排球运动员,排球比赛在台山拥有大量的观众,一场球赛,往往数千人乃至上万人观看。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11个单位排球邀请赛,台山男子排球队所向无敌,获得冠军,《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排球之乡——广东台山县》的通讯。从此“排球之乡”的声名鹊起,誉满全国。1958年7月5日周总理到台山灯光球场接见台山排球运动员全国女排甲A联赛在台山举行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按照“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要求,加强对群众性体育运动的领导。1953年成立了体育科,1955年成立台山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在体委的具体指导下,全县以排球运动为主体内容的群众性运动广泛开展,1957年,几乎每个乡都有一两队排球队,全县的排球队发展到近2000队。1958年从各地挑选球员精英,成立县排球队,加强训练。同时,适应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开展,建立健全了全县性的排球竞赛制度,使全县的排球运动更蓬勃展开。群众性的排球运动,培养了优秀的球员。在1958年全国甲级排球联赛中,12队男子排球队149名队员中,台山籍的球员占了69名。因此,周恩来总理有过“全国排球半台山”的赞誉。1958年7月5日周总理到台山视察,还特地到灯光球场观看了排球比赛,亲切接见了我县的球员。就在这一年,台山县排球队在全国乙级队联赛中,取得了辉煌战绩,晋升为甲级队,开创了县级排球队进入甲级队的先例;并在1962、1964年的甲级联赛中,先后取得了第3、第4名的成绩。
             十年文化大革命,体育运动偃旗息鼓,球队涣散,场地荒芜,排球运动受到了极大的挫折,中断了十年的排球运动走向衰落。
              拨乱反正后,我县群众性体育运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着排球运动在全国的普及,我县的排球队员虽在战术上处于优势,但在身高上处于劣势,因而能选进省、国家排球队的球员也逐渐减少。但群众性的排球运动仍然广泛开展,成为群众体育运动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但凡举办排球比赛,人们踊跃观看,比赛场上,呐喊助阵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气氛十分热烈。电视转播国际排球比赛,家家户户围着观看,甚至通宵达旦。排球运动在台山仍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从1978年开始,我县坚持开展“以田径为基础,排球运动为重点”的多种多样群众性体育运动。并且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校坚持进行“两课、两操、两活动”,组织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1987年还建立了台山排球运动学校,重点培养排球运动员。在工矿企业中,组织职工参加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等体育活动。近十年来,还坚持每年举办一次群众性的长跑;1996年6月20日台城地区举行的长跑健身活动,有一万多人参加。不少机关单位还定期举行运动会。适应退休干部、职工及老年人的运动需要,组织开展太极拳、门球等体育活动。每年春节,全市各镇普遍举行球排赛、武术、拔河、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赛场龙争虎斗,观众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热闹。
             全市的体育设备也逐步完善。1952年,台城建立了一个可容2000观众的灯光球场,符合国内比赛标准。1973年,全国排球联赛在台山举行,适应比赛的需要,各地先后建成了8个能容纳3000—8000观众的灯光球场。1983年,旅港乡亲朱正贤捐资建成800平方米的体育训练馆。1986年,台城灯光球场改建成台山体育馆,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赛场面积800平方米,有3228个观众席位。1993年8月,旅港乡亲伍超群夫人、伍钧惠、伍兆灿、伍大慰等捐资,在台城城北建成伍时畅游泳馆,使之成为游泳运动的主要场地。各中学近几年又相继建成国家标准的运动场。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成灯光球场313个,普通球场1420多个,同时充实了体育器材和各种设施。我市的排球、游泳、跳水等设施,达到国际比赛的标准要求,第6届全国运动会排球决赛在台山体育馆举行。旅港乡亲朱正贤自1982年起,赞助我市举办“振兴杯”排球赛,至今已举办了13届。1990年5月由朱正贤邀请,国际超级女排对抗赛在台山体育馆举行,中国女排及国际女排精英古巴队进行了激烈的角逐。由于台山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达到国家标准,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持之以恒,1987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体育先进县。1990年至1999年经江门市命名为体育先进镇有四九、斗山、都斛、端芬、三合、水步、广海、白沙、海宴、大江、公益、冲蒌、上川、汶村、北陡、那扶、下川、沙栏、附城等镇。
           五十年来,“排球之乡”有过辉煌的战绩:在全国性比赛中,台山男子排球队10次获得冠军,2次亚军,2次季军。女子排球队获得了6次冠军,2次亚军,5次季军。在全国分区赛和省级联赛、邀请赛等比赛中,男子队夺得了5次冠军,1次亚军;女子队夺得3次冠军,2次亚军,12次季军。
            在广东省十届全运会中,台山男子排球队从第二届起获得九连冠;女子队获得4次冠军,4次亚军,1次季军。
            少年男子排球队在全国性比赛中,13次夺得冠军,2次亚军,1次季军;少年女子排球队6次夺得冠军,3次亚军,5次季军。
            1980年以台山球员为主力组成的中学生排球队,在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获得了亚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台山男子工人排球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工人运动会,夺得了亚军。
            在1986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田径赛上,我县健儿伍健辉夺得100米和200米跑步第1名,打破了这两项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纪录。以后伍健辉被选拔为国家运动员,1990年9月参加第11届亚运会,与队友紧密配合,破4×100米接力跑的亚运纪录,夺得了金牌。
            我县的排球队还先后与前苏联拉脱维亚、缅甸、柬埔寨、澳大利亚、巴拿马、尼泊尔、泰国、阿尔巴尼亚、美国三藩市等国家和港、澳、台的男、女排球队进行友谊赛。1965年,台山男、女排球队应邀出访柬埔寨;1985年2月台山女子排球队应邀访问泰国;1989年5月台山男子排球队应邀出访尼泊尔。
            五十年来,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战略战术不断提高,运动员人才辈出。我市先后向国家排球队、解放军排球队和各省市自治区排球队输送了470多名优秀球员,入选国家排球队的球员23名(其中女球员1名);经国家体委批准授予我市的排球运动健将60名。此外,还为国家和各省市培养、输送了一批排球运动的教练员、裁判员。教练员中有1人成为国际排球高级教练员,有6人成为国家高级排球教练员,23人成为1级教练员,其中有7人受聘出国担任排球教练。裁判员中有1人获得国际级裁判员称号,19人取得国家级裁判员称号。  
医疗保健遍及城乡 台山商会和李伯荣 黄浩川 黄炳礼等旅港乡亲支持台山人民医院换然一新卫生防疫人员进行水质抽检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身体健康,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事业。过去,我市没有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大多是私人的诊所或药材铺中的坐堂中医为人们诊治疾病,人民身体健康缺乏医疗保障。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旅美华侨的支持下,台城曾设立过明善方便医院。民国初年,由中医李衮卿、药商李圣护等创建振汉医社。以后曾有民国十年(1921年)建于公益埠的福宁医院;民国十五年(1926年)由斗山六村人陈卓平、陈若思提议创办的太和医院;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由祖籍四九的旅港乡亲李雁南捐资在台城开办的圣心医院。外国传教士利用传教活动作为慈善机构开设的医院,有民国十三年(1924年)建在赤溪城东面小岛的大衾麻风病医院,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由天主教高乐心神父主持在台城开设的圣心医院。作为全县性的医院,则是民国二十二年选址在台城北面的三台山麓车夫人坑兴建的台山县卫生院。医院的建筑物有民国二十三年建成的北院,民国二十四年由旅港乡亲李星衢捐建的东院,民国二十五年由旅居南洋乡亲林英锦捐建的西院和传染病院。解放前夕,台山县卫生院仅有医生护士13人,病床45张。解放初期,全县仅有县立医院1所,私立医院11所,设有病床142张,卫生技术人员884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1949年10月,台山县人民政府接收了台山县卫生院;1954年1月,与基督医院合并,成立台山县人民医院,全院设有病床150张,有医疗技术人员116人。以后于1956年4月成立台山县妇幼保健院、卫生防疫站和慢性病防治站。1958年7月建立台山中医院,同年9月建立广东省台山医士学校。1977年3月建立药品检验所;1980年12月建立结核病防治所。
            基层医疗单位,1951年仅有解放后新建立的广海医院和上川三洲、深井小江、赤溪等卫生院和南湾渔民医疗站。以后相继在各区的主要圩镇建立卫生院和卫生所。为了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医疗急救中心,于1961年将汶村、广海、斗山、白沙、大江5间卫生院充实成为中心卫生院。文化革命期间,全县还有1000余名经过初步培训的“赤脚医生”,为农民治疗小伤小病。行政区域撤区为镇以后,已经实现镇镇有卫生院;各镇的卫生院还在离中心圩镇较远的地区分设卫生所,以方便群众有病就近医疗,全县的医疗卫生机构遍及城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1999年,全市有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12间,镇卫生院27间,其中中心卫生院4间;设有医疗点404个,厂企学校卫生室20个,个体诊所82家。全市共有病床1981张。
   除了本县的医疗卫生机构外,还有设在三合温泉的海军426医院、广东省总工会于1957年建立的第三工人疗养院(1999年10月撤并)和我县于1982年5月建成的石花干部疗养院。这些医疗机构也向当地的群众开放,接收病人就医。
           各镇的卫生院,初建立时院舍及设备都比较简陋,以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加强各镇卫生院的建设;各地旅港澳、海外乡亲为家乡办医,为保障乡亲的健康办好事,热情捐资兴建各卫生院的院舍,增添新的科学医疗器械,改善医疗设施。1982年赤溪旅秘鲁华侨捐资和地方财政拨款,建设赤溪卫生院田头门诊楼。1983年由香港乐善堂、广海旅港乡亲陈昆栋、旅澳门乡亲冯配武等捐资建成广海卫生院门诊楼。1984年海宴旅港澳乡亲谭达贤、甄球等捐资及地方财政拨款、当地群众捐款,建成建筑面积3400多平方米的海宴卫生院;同年,大江旅外乡亲伍操池等捐资建成大江卫生院留医病房。1985年8月,旅港乡亲王美捐资建成都斛王美医院,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都斛旅港乡亲捐资购置医疗器械及病床等。1985年旅港乡亲雷登伉俪与水步旅外乡亲捐资建成水步雷登医院。1990年12月,三八镇旅美乡亲余荣宝夫人邝美欢捐资100万港元,建成三八医院,建筑面积包括门诊、留医及防疫办公楼共2800平方米。1993年旅港乡亲陈国强先生捐资兴建台山妇幼保健院陈鹏权楼,用作爱婴医院。1997年10月旅港乡亲伍威权先生,捐资300万港元为附城人民医院兴建伍威廉楼,用作留医部。
            旅外乡亲独资捐建医院,为乡亲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旅港乡亲陈策文为先。陈策文捐资500多万港元,在他的家乡斗山镇创办斗山医院,于1990年2月3日投入服务。这家医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拥有B型超声波、纤维胃镜等先进医疗仪器和手术室、多功能病床、新型救护车等设备。1995年陈策文又捐资130万港元,为斗山医院兴建了住院楼和医护人员宿舍。斗山医院以其新颖合理布局的院舍建筑,较为充实的医疗器械及较高素质的医护人员,于1994年1月19日通过评审,成为江门市镇级医院首家一级甲等医院。1997年7月,陈策文又以生男育女、眠干睡湿的母仪伟大之感,欣然捐资420万港元,于1998年7月建成台山妇幼保健院一幢9层的医务大楼。
旅港乡亲黄炳礼伉俪捐资80万港元,于1995年6月在家乡白沙潮境圩建成邝爱莲医院;1989年10月捐资350万港元在台山人民医院建成用作留医部的黄铭衍大楼。
             旅港乡亲黄浩川捐资150万港元于1995年10月建成台山人民医院内科八区;捐资400万港元于1996年建成黄劳潜华纪念楼并捐款购置世界目前最先进的检查治疗肿瘤疾患的医疗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设立台山市肿瘤病治疗中心。
             旅港乡亲李伯荣发扬先父李星衢翁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美德,九十年代为台山人民医院捐建了一批建筑物:1994年10月捐资150万港元建成纪念先翁李星衢行政楼,用作医院的行政管理中心;1995年11月捐资400万港元建成纪念显祖李楷文妇婴楼;1997年8月捐资330万港元建成周佩卿楼于李星衢当年捐建的纪念楼之侧,同时出资21万港元将这座建于1935年的纪念楼维修一新。
             华侨社团支持家乡兴办医疗卫生事业,以香港台山商会贡献至伟。改革开放不久,香港台山商会就捐资300万港元,为台山人民医院新建一幢5层的门诊大楼;1989年11月捐资540万港元建成4层733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1995年3月捐赠135万港元给台山人民医院购置先进的医疗器械;1999年又捐资150万港元用于扩建台山人民医院门诊大楼。1989年捐资150万港元建设太和中心卫生院;1993年12月,捐资130万港元为台山中医院建成用作留医部的宁济楼;次年7月又捐赠70万港元给台山中医院购置医疗器械。1993年以后,香港台山商会把捐建医疗保健设施投向我市四乡。该会捐资近3000万港元,先后建成深井卫生院、四九卫生院、冲蒌卫生院、汶村卫生院、三合卫生院、白沙卫生院、广海卫生院、赤溪卫生院、沙栏卫生院、北陡卫生院、深井卫生院、那扶卫生院的主要院舍。1997年3月29日,香港台山商会捐资260万港元,分别为上川、下川两镇建成了上川卫生院和下川卫生院,使我市海岛的卫生医疗事业呈现出新局面。
             1997年10月,附城镇人民政府及旅外乡亲共同捐资筹集资金900万元,建成附城人民医院,为台城城东地区和附城镇的居民提供了医疗保健服务,完善了这个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
          1999年4月,香港台山商会捐资50万港元,香港余氏宗亲会、旅港乡亲余树泉各捐资15万港元,联合举办我市的“光明行动”,向500名白内障患者送医送药,使他们重见光明。
            解放五十年来,在我市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旅外乡亲热情捐资办医的大力支持下,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91年至1999年9年间,全市就投入10562.7万元,用于医疗卫生的院舍建设和购置医疗器械。从1978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全市38个医疗卫生单位中,有34个得到华侨、港澳乡亲的捐赠,合计接受捐资港币10440万元、人民币916.95万元、救护车29辆,大型医疗设备一大批,大大地改善了我市的医疗防疫条件。
           如今,我市医疗卫生单位拥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器械:如德国西门子亚秒罗旅CT扫描仪、日本东芝X光数字感影机、美国惠普多功能彩色超声波多普勒诊断仪、日本奥林巴斯全自动化分析仪、美国产菲尼根气相色谱检测仪、辐射X线监测仪、日本东芝遥控胃肠X光机、日本奥林巴斯腹腔镜、美国产24小时动态心电分析系统,以及宫腔镜、高压氧舱、前列腺气化镜等等。这些科技先进的医疗器械,为伤病患者的治疗及进行手术提供了优异的条件。
            随着医疗机构的不断发展,我市的医疗技术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282人,平均每千人口占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这些技术人员中具备高级职称的39人,中级职称213人,初级职称的1550人。全市还有乡村医生410人,经考核个体开业医生86人。这些卫生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优良的医术为广大群众服务,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人物。人民医院、中医院、斗山医院、海宴卫生院被评为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深井卫生院、四九卫生院被评为省文明医院。雷进生被评为全国卫生防疫先进工作者,陈丽慈、肖沃铨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优秀卫生院长,余文彬、岑红娟、陈铭英、胡道贵、李凤仪等5位被评为广东省白求恩先进工作者。
            适应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培养良好专业技能和品德修养的医护工作人员,旅港乡亲黄炳礼于1989年10月捐资港币250万元创建台山人民医院护士学校;1997年10月又捐资550万元兴建台山市医药学校。这两所培养医药、护理人才的学校,为我市的医护医药工作机构培养和输送了合格的人才。护士学校创办10年来,已培养了高素质的护士391名。这些毕业生除了分配到我市的医院、卫生院外,还输送到广州、佛山、江门等地的医院服务。
           由于医疗机构发展,医疗器械不断完善,医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市的医疗技术质量不断提高。病人治愈率由1949年的31.6%,提高到1999年的78.4%。台山人民医院能进行胸部、颅脑、肿瘤切除等手术,能治愈较大面积的烧伤病人,能为白内障病患者进行复明手术。还能进行一大批省、国家级医院水平的高、精、尖项目,如心导管未闭结扎术、安装人工永久起搏器、抢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微创外科技术以及脊柱损伤疾病的诊断治疗,早期溶栓治疗心肌梗塞等等。台山妇幼保健院能进行剖腹产和全宫摘除手术。镇级卫生院能进行腹部和计划生育手术。
           五十年来,我市在积极防治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思想指引下,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大力开展以改水、管粪、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努力创建卫生城市,使各项预防疾病措施得到落实。解放前肆虐台山的天花、霍乱、虐疾、脑膜炎、麻疹、白喉、伤寒等流行性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以至绝迹。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三十三年(1944年)台山曾经两次霍乱大流行,染疫者达7万多人,死亡近半。天花、霍乱、鼠疫这三种烈性传染病,1980年后已彻底消灭。白喉从1976年以来无病例;小儿麻痹病1981年以来无病例;1985年起已基本消灭虐疾。结核病进行了普查普治,对新生儿和少年儿童接种卡介苗,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过去有很长流行史的血丝虫、勾虫病经过普查和防治,1985年经接受中南五省市(区)和广东省的专业技术人员检查,已经达到基本消灭的指标。对妇女婴儿幼儿实行优生、优育、优教,推行围产期保建和新法接生,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及时防治疾病,有效地保障了妇婴健康。
            配合防疫及防治疾病,各地广泛进行改水、管粪工作。通过建设自来水厂,改善饮食水卫生,全市已有95.6%的人口饮用安全卫生水,80.4%的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全市的农村近几年普遍改建公共厕所,建立“三格无害化”公厕1800多间,加强了粪管,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传染源。由于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市,在1996年2月全国第三次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我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
            医疗保健遍布城镇乡村,人民卫生意识增强,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台山侨乡处处人寿年丰。  
五、旅游运动放光彩 侨情侨心联海外
            台山,以其旅外华侨历史长,人数众多,遍布面广,侨汇多,旅外乡亲心连祖国和故乡,热心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而成为知名的侨乡,有“全国第一侨乡”之誉。据1998年台山市侨务办公室布置全市各镇进行的侨情普查,台山籍的华侨、外籍华人、华裔共有86.7万人;还有42.9万人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这些旅外乡亲,有的是几代旅居侨居地瓜绵绵繁衍起来的,有的是近几十年乃至近年才移居到侨居国的新移民。我市旅外乡亲侨居的国家,共有88个。居乡侨眷、侨属有52.7万多人;港澳台胞亲属27.6万人,本市近八成的人口有华侨、港澳台关系。
           随着一百七十多年来台山侨乡的形成和延续,旅外乡亲、华侨、港澳台同胞同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密切家乡同旅外乡亲的联系,是调动“海外台山”百多万人的积极性,同心协力振兴侨乡的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专责做好侨务工作。1949年10月,我县设立辅侨委员会;1951年2月改设侨务科;1957年2月改为侨务统战局,1979年5月设立侨务办公室。1956年成立台山县归国华侨联合会,这个群众团体,一直成为归侨、侨眷之家,发挥着团结归侨侨眷,搞好侨务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
            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我县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保护侨汇政策》、《华侨投资于国营投资公司的优待办法》以及《华侨投资兴办学校办法》,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华侨、侨眷发扬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持和参加祖国建设。人民银行在我县建立分支机构后,根据侨乡的特点,做到“便利侨汇,服务侨胞”,使侨汇从1950年起逐年增加,次年便达到了抗战前的最高金额。华侨侨眷将侨汇存入银行,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的1959年,我县的存款余额就比1952年增长了60余倍。华侨、侨眷还投入资金,投资兴办乡镇工厂企业1157宗和支援农业生产。同时捐资兴办各项公益事业2971宗。广大侨眷也逐步改变过去单纯依赖侨汇过日子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但是,囿于历史的政治因素,一些领导干部未能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又受到错误路线的影响,我县的归侨、侨眷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在土地改革中,有6453户侨眷被划为地主、富农,受到了斗争和清算“剥削账”。文化大革命中的1970年4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批判“三洋”(向洋、慕洋、崇洋)思想的运动,甚至提出有华侨关系的党员、干部签字与海外亲人脱离关系,不得接受亲人从海外寄回的侨汇。除了土改期间没收的华侨房屋外,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又对华侨房屋进行挤占,单在文革期间被挤占的侨房就有2722户,6165.3平方米。
            改革开放给侨乡带来了春天,党和政府的侨务政策得到了新的落实,抚平了过去被挫伤的华侨、港澳同胞的心。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县市党委、政府检讨了过去侨务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清除了错误思想的影响,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侨乡搞好侨务工作,充分发挥侨心、侨力、侨资对家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回顾以往的历史,认识到在台山,“每业必侨,无侨不快,损侨必失”,下大决心,加大力度,进一步落实侨务政策。重新审查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有关华侨、侨眷、侨属的案件,凡属冤假错案的,坚决纠正平反。到1988年,文化革命期间的案件1690宗,已经全部纠正平反。土地改革中被划为地主富农成份的华侨家庭,除于1953年3月土改复查中将错斗错清算的3284户侨眷给予平反外,1988年又将土改中被划为地主富农成份的家庭全部改变了成份;五十年代被错杀错判的人,又先后得到了平反昭雪。
            在故乡的房屋,是旅外乡亲、华侨的根,过去没收和挤占了华侨房屋,使海外赤子有无家可归的失落感。但由于这些侨房已经分给别户或挪作他用,况且台山的侨房数量较多,要清退碰到不少难题。1979年后,历届县市委、政府下决心把清退侨房作为落实侨务政策的一项最为突出的任务来抓,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做好清退侨房工作。1984年成立落实侨房政策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农村中已经分给别户的侨房,拨出专款为分得户另建房屋,妥为安置,然后将原来房屋退还给华侨、侨眷。全市应清退的各类侨房10879间,155.8万平方米,从1982年起进行审查和清退。商业网点占用的侨房,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退还的,也采取了先退回产权后退回使用权的办法解决。住宅侨房由房管部门优先为占住户安排住房等。用于清退侨房的资金专款专用,以保证清退工作的落实。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共动用资金5000万元,到1999年3月,市内侨房已全部退回产权;农村侨房使用权退回68万平方米,占应退的99.6%,城镇侨房使用权退回78万平方米,占应退的96.1%。
           平反冤假错案,清退被没收和挤占的华侨房产,大得侨心。不少被平反的家属专程从国外回来参加自己亲人的平反大会;不少旅外乡亲收回过去被没收或挤占的房产,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少人还花钱将收回的房产进行重建、改建、维修。不少华侨、旅外乡亲感慨地说:历朝历代的政府都会有做错的事情,但不认错、不纠正。唯有共产党、人民政府对错误的行为敢于公开承认,有错必纠,这正是英明伟大的体现。
政策得侨心,使侨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旅外社团经常组织侨胞回乡观光,旅外乡亲回乡探亲的人数逐年增加,华侨同家乡的沟通更加紧密了。市政府和侨务及有关部门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同海外乡亲的联系,派出代表团参加旅外社团组织的恳亲庆典活动。1997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市还举办了首届世界台山籍乡亲恳亲大会,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位乡亲组团回来参加恳亲活动。敦睦亲谊,同心协力共创台山新的辉煌。恳亲大会游行场面
           随着旅外乡亲、港澳台同胞对家乡的了解沟通和对政府的信赖,不少旅外乡亲、港澳台同胞主动回乡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为乡亲造福,为家乡的经济振兴和社会文明进行作出巨大贡献。近二十年来,全市接受旅外乡亲、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赠项目16550多项,累计共11.06亿港元。  捐赠的主要项目有:新建、扩建中小学校577所,总计面积80万平方米;新建、扩建医院医校40多所;兴建侨联大厦19间;兴建科技、文化、体育设施282间;兴建桥梁118座,铺筑公路村道总长1040公里。同时捐赠各类交通、卫生、文化、教育设备器材一大批。旅外乡亲捐建的公益事业,不仅使居家乡亲得益,且将长远发挥作用。
            台山市人民政府在落实侨务政策,认真搞好旅外乡亲、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支持家乡发展经济。先是支持侨眷侨属利用侨资兴办实业,勤劳致富。改革开放之初,协助各地侨眷利用侨资引进设备的政策,兴办工业企业和开发性农业。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又通过华侨、港澳同胞的关系,以侨“搭”桥,引进外资、信息、技术,振兴家乡经济。美国企业家马炳康,是我市白沙镇旅美华侨。他在三藩市办有高新科技企业李马电子厂。为了支持家乡发展经济,他于1994年回到台山,在台城城北购置了6.3万平方米土地,投资兴建美式的工厂厂房7000平方米,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办起了利华电子厂,成为我市首家生产电脑保密设备器材的高新科技工厂。我市还通过旅外乡亲的关系,引导外商、台商到台山兴办工厂企业。现在单是台湾商人前来我市兴办的工厂企业就近100家。这些台商企业最初是从四九镇的旅外乡亲首先引进然后逐步增多的。
            侨情侨心联五州,内外乡亲同创辉煌。台山居内旅外200多万乡亲,同心协力创造侨乡更美好的明天。
对外事务联结友谊
            我市是个知名的侨乡,同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外事务日益频繁。适应外事活动的需要,做好对外宾的接待工作,沟通联系,以增进国际友谊,我县于1975年3月成立外事办公室。
           二十多年来,我市的外事部门细致地做好外宾来访的接待工作,同时通过举办夏令营、多种多样的联谊活动、组织旅游考察等等形式,使外国友人了解我国和台山侨乡的社会风俗、人民生活、中华文化和风光名胜,为侨乡的对外交往架起联结国际友谊的桥梁。
          我市的外事接待工作,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接待的外宾,既是外国的官员,又是我市乡亲的亲属或亲戚。1978年9月11日,巴布新几内亚副总理兼初级产业部长朱利叶斯·陈和夫人一行到我县访问,就回到祖籍斗山江潮村探亲。1987年5月3日,美国纽约州财税厅厅长兼税务委员会主席赵光华同父母回到台山斗山浮石探亲访问。1980年10月23日,西萨摩亚国家环保部长西奥内·朱玲应邀到中国作业务访问,就带同正在北京留学的女儿,回到台山海宴寻根问祖,在祖辈的故乡会见了10多位亲戚。1990年10月27日,美国依阿华州议员、中美交流委员会主席吴琼珍女士和30多位美国友人,回到她祖居地沙栏旗尾山村瞻仰了祖屋、祭扫了祖坟。1991年2月15日,美国驻广州总领馆总领事贺德倪到台山进行正式访问。他的夫人谭美娟祖籍广海,他也是台山人女婿。1991年3月1日南美洲洪都拉斯农业银行行长、国家采购部主任陈耶斯回故乡台山观光探亲。1995年2月22日西萨摩亚总理兼外长托菲劳·埃蒂·阿莱萨纳的夫人皮托鲁阿·阿莱萨纳到我市汶村镇上源村寻根问祖。她的父亲是上源村人,曾经旅居西萨摩亚。1997年10月11日,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在父母亲和姊姊、弟弟的陪同下,一行10多人,回到水步镇吉龙村寻根问祖。他是台山侨乡形成以来,在美国政府中任职最高的一位台山乡亲。
          到台山观光访问的,还有不少是同我市旅外乡亲交往密切的友人,如1994年11月14日到访的加拿大卑诗省省长简欣,就是我市旅加乡亲的老朋友。1996年5月4日加拿大卑诗省——广东省友好协会贸易代表团一行7人,在团长、前卑诗省省长迈克尔·哈葛特的的率领下,到我市观光,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台山电厂。迈克尔·哈葛特这次率团专程到我市访问,是在旅温哥华的台山乡亲联络下促成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山还与澳大利亚亚拉蜡市来往密切。亚拉蜡市是台山人早期旅居澳大利亚的居住点,这个市热心中澳友谊的人士,自发组织起中国传统学会,探讨中国人参与开发亚拉蜡的历史,并筹备建立“金山博物馆”。在中国传统学会主席当·雷诺兹的热心联络下,亚拉蜡市中国传统学会,亚拉蜡市友好访问团,亚拉蜡市三任市长自1989年以来,经过10多次相互来访,1994年9月20日澳大利亚亚拉蜡市与我市缔结友好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后,我市还应亚拉蜡市的邀请,连续4年派出中文教师前往亚拉蜡市教学,亚拉蜡市的中学师生还应邀访问台山一中。1998年,台山市政府还给亚拉蜡市赠送琉璃瓦,香港台山商会捐赠资金,支持该市兴建金山博物馆,两市的友好关系与日俱增。澳大利亚亚拉腊市师生到我市进行观光学习活动参观机械公司
          适应侨乡的特点,我市的外事工作还重视做好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官员和我国驻美加等国使领馆官员的来访接待工作。让这些使领馆的官员了解侨乡、侨情、侨心,做好我市的华侨及新移民工作。1981年5月6日,我国驻加拿大大使王栋偕夫人一行到我县视察。1986年6月17日,我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纪立德等一行3人到我县视察。他们先后了解我县旅居加拿大、美国的侨眷情况。又如接待美国驻广州总领事官员到台山了解旅美侨眷的情况,争取领事馆同意在我市设立体检点,使移民美国的申请人,从1990年4月15日起可以就近到台山人民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大大方便了新移民。
         我市外事部门,还发挥职能作用,为到各国进行考察访问、商谈业务的人员办理有关手续,加强我市的对外联系,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
旅游事业方兴未艾
          我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可揽胜的山林幽谷,流水飞瀑;有可鉴赏的形态各异的形胜;有充满椰风海韵的南国风光,让游人嬉水冲浪,观尝大海日出日落的奇观;有可供“华清水滑洗凝脂”的优质温泉;有人工塑造的幽美的人工湖;有引人发思幽古之情的名胜古迹;有供人们登高揽胜观光的古塔新塔……。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市的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开发。
          上川岛飞沙滩是较早开发的一个旅游点,1983年就进行初步的开发;1984年8月21日省政府同意我县开辟上川飞沙滩为旅游区;1986年,县政府成立了开发上川飞沙滩旅游中心领导小组,对这一旅游景点进行了规划建设,开发管理。与此同时,带动了下川岛王府洲旅游点的开发利用。1992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下川岛旅游开发综合试验区,飞沙滩旅游中心、王府洲海浴游乐中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形成了一个吸引众多游客的海滨旅游胜地。上川岛海滩浴场 飞沙滩浴场月夜
          上川岛东面的飞沙滩,海湾形同月牙。这里沙滩平实,沙质洁净,海水湛蓝,一望无际。海面排排洁白的浪花奔涌而来,海浪拍岸,飞珠溅玉;近岸边的海水,清沏洁净,游鱼可数。在海中冲浪、海泳,海风轻拂,海浪温柔,使游人感到浑身舒坦,心旷神怡。在这里,清晨可观壮丽的海上日出,入夜在月下欣赏海上的渔火,因而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离飞沙滩不远的上川岛北端的沙螺湾,还有3万亩的原始次生阔叶树林区和野生弥猴自然保护区。这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6月8日确定的广东省七大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南端有帆樯云集的著名渔港——沙堤渔港。
          下川王府洲海浴游乐中心,于1985年7月6日开始接待游客。地处下川岛的南面,三面青山环抱着1600米长的沙滩,海滩前面波涛不兴,海水平静,是个天然的海浴场。小岛王府洲是海浴场的南面屏障,洲上有明代的古迹,可到礁石上垂钓,或欣尝龙女洞、金龙戏水等景观。下川岛王府洲玉女乘龙嬉水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飞沙滩和王府洲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具备较强接待能力的旅游中心。与旅游景点相衔接的海上交通同环岛公路联结;旅游旺季,下川王府洲还与广州的海轮联营,方便游客。
下川岛的椰风海韵

           入选南粤百景点的有台城石花山、南湾的“海永无波”古石刻。石花山,向推“新宁八景”之首,在台城东面。山上巨石嵯岈,山顶最高处,有巨石如人卓立;山上石头,形态各异,如龟、似蛇,像笑面佛,若姊妹相对;石木贡、石轿、绩麻盆、梳妆台等形似石,还给人们留下了美丽的神话传说。山上有明代石刻“石化山”和清代石刻“含辉四照”。山脚的石花水库,使石花山平添了山光水色。环境优美,风帘翠幕的石花山,犹如一块未事雕琢的璞玉,让人们领略它的自然景观。
“海永无波”在南湾紫花冈上,有一石刻,巨石高8.1米、阔9.19米,也是广东省内现存最大的古石刻。“海永无波”四个大字,每个高3米,阔2.2米,乃明代抗倭纪功石刻。紫花冈上,还有烽火台遗址。
台山的旅游景观,还有在北峰山中的石笔潭和石坂潭。石笔潭前有巨石如笔,笔尖向天,石笔四周,水注成潭。石笔后面,高山壁立,正面山坳有一条巨大的瀑布飘然而下,水珠纷纷,如烟似雾,瀑布下注处,冲积成潭,其深莫测。游人到此,瀑布如雷贯耳,水花如雨珠洒,使人感到凉快清爽。石坂潭则是清代雍正年间新宁县令王兴建的一宗水利工程。利用山上的花冈岩石砌成石坝,聚水成潭,潭水平静如镜,周围青山郁郁葱葱。
         台城南面9公里处的温泉,又是别具特色的一个旅游景点。这里旧称“热水湖”,1930年起,当地的李姓华侨开始投资建设温泉浴室,供人沐浴。1958年12月28日,当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曾到温泉沐浴,并在留言簿上提出“浴室设备可以扩充一下,温泉的水量还可供更多的人用。”以后,温泉的开发利用不断,设施日渐增加。台山温泉水质含矿物量少,温度高达80度,是个很有医疗价值的“淡温泉”。通过微温浴、温浴、高温浴,促进人的身体新陈代谢,改善体质,并可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皮肤病。温泉水内含氯化物,可直接饮用,有助消化和消炎作用。台山的温泉,还有汶村的海滩温泉,白沙铜锣地温泉、朗南温泉。1995年5月白沙朗南在三赤公路旁开挖出一口自流喷出的温泉,水喷高达1.4米,水温78℃,每小时流量100立方米,经检验水质符合饮用标准。这些温泉都有待开发。
           1978年以后,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实施,我市的旅游事业应运而生。1984年7月,成立了台山县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和旅游公司,规范旅游事业的经营管理,做好到我县旅客的接待导游工作,组织本地的游客到外地旅游。旅游公司的业务也由国内游到港、澳游,国外游,业务范围也小由到大,服务机构、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旅游服务网络。自1983年2月5日建成园林酒店开业以来,台城及上川、下川等旅游点新建或更新改造各级酒店旅馆,增添设施,提高服务水准。现在全市旅游宾馆酒店有90家,具备日接待游客9800人的能力。
            二十世纪末的1999年,我市旅游系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31万人次,其中外国人、港澳台同胞3.32万人次,华侨2.61万人次,国内旅客50.07万人次。组织本地居民国内旅游11000人次,香港旅游4000人次,澳门旅游3000人次,出国旅游3000人次。
           台山的旅游资源还亟待开发利用,国内外旅游还蕴藏较大的潜力,台山的旅游事业方兴未艾!
六、人民生活齐改善 惩治犯罪 保卫人民
威风凛凛的公安干警公安干警在大巡行           要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必须强化政法队伍,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职能,严防和粉碎特务、间谍的颠覆破坏活动,保卫国家安全;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保卫人民,维护社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我市的人民武装、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10月24日台山全境解放,成立台山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日就设立了公安局。11月4日,台山县人民法院院长莅任,接收了旧台山地方法院和检察处、看守所。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县公安部门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剿匪行动,歼灭流窜到大隆洞、古兜山、紫萝山等地的残匪19股,击毙、俘虏匪徒500多人。同时,在人民民主专政威力的震慑下,有400余名匪徒向公安机关登记自首,缴获枪枝弹药一大批。接着,人民解放军全歼盘踞在我县大襟岛和毗邻南鹏岛上的林贵股匪,沿海匪患宣告剿平。到1951年初,我县已经肃清境内匪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县的人民武装、公安部门还积极配合边防部队出色地完成反偷登战斗任务,全歼三股由盘踞台湾的国民党蒋帮派遣的武装特务。1954年1月18日深夜,在我县与阳江县交界的黄花湾,一股蒋帮武装特务企图偷袭登陆。正在巡逻的北陡区沙咀乡民兵队长司徒松当机立断,除派出民兵回乡政府报告外,马上组织民兵分成3个战斗小组,封锁海口和岸上通道。在县委和县、区武装部作战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民兵、群众配合人民解放军大澳、尾角边防连阻击敌人。战斗至20日上午胜利结束,全歼蒋帮武装特务,毙敌6人、俘虏11人。黄花湾反偷登战斗以其军民联防大获全胜而闻名全国。1962年11月1日、11月29日,我县武装民兵,配合人民解放军陆、海军部队和县武警部队,先后在赤溪半岛蛇鼻湾和三杯酒海面,全歼国民党蒋帮派遣的两股武装特务,先后俘虏33名、35名。台山人民在保卫祖国、巩固海边防战斗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等战役中,台山儿女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民政权建立以后,我县的公安机关十分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作用,时刻密切注视社会治安情况和犯罪动向,严厉打击杀人、强奸、盗窃、纵火、抢劫、诈骗等罪犯的现行破坏活动;依照国家法律,惩治罪犯,保卫人民,刑事发案率按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万分之四以下,为全省治安秩序比较稳定的县之一,维护了社会的稳定。1983年,我县根据中央的指示,针对社会治安一度出现非正常的状况,集中力量,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对外开放搞活经济,解放后已绝迹的沉渣泛起,毒、赌、黄逐步形成了诱发犯罪的主要因素,流窜犯罪和团伙犯罪成为新的特点。为此,政法公安机关广泛深入开展以破大案、挖团伙、打流窜、除“七害”为重点的斗争。市政府还拨出专款,设立戒毒中心,并且有计划地在一些镇建立戒毒分所,对吸毒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强制戒毒。
          为了强化社会治安管理,1981年底在各镇充实和加强派出所;1985年3月15日成立台山县公安局台城分局;1990年12月12日成立台城治安巡警队;1997年1月19日成立台山市巡警大队,以后又相继成立刑警大队、经保大队;1996年初,台城街头设置第一批警亭,以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各主要街道及居民点设置警亭。同时,市公安局加强现代高新科技的监控手段,1997年6月14日市公安局设立“110”报警指挥中心,增强干警的应变能力;还在主要交通路段设有4个市际关卡,便于堵截案犯。现在全市设公安派出所38个,其中边防派出所13个、企业派出所4个。通过加强警队建设,我市公安机关侦破能力不断增强,近十年来,刑事案件的侦破率都居全省公安部门的前列。
          公安部门在搞好社会治安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消防和交通管理。1996年,市政府斥资购置了高层云梯消防车,成为江门五邑中首个拥有高层消防车的市。市公安局于1997年1月在全省率先在办公楼前建立便民服务一条街,为人民群众办理申办身份证、边防证、户籍等服务。市出入境管理处为申请出国的新移民办理护照,为赴港澳定居探亲旅游的居民申办有关证件。市公安局多次被评为省和江门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政法战线的检察、法院、司法部门,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积极开展业务。我市的检察机关设立得比较早,解放初期是全省3个建立县级人民检察署中的一个。1955年后充实检察机构,队伍有所增强。1966年文革期间,检察机关被撤销,其工作职能由公安局代替。1978年后,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干部队伍数以倍增,政治素质、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对执行法律的监督作用。1988年8月18日,台山县人民检察院成立了贪污贿赂罪举报中心。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严格执法,狠抓办案”的工作方针,在批捕、起诉、监督以及反贪污贿赂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秉公执法,认真办案;并选择典型案例,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为维护侨乡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台山市检察院于1997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先进检察院”光荣称号。
          1949年11月4日,台山县人民政府接收旧台山地方法院,设立台山县人民法院。全院内设民事庭、刑事庭、检察署、书记室、会计室5个部门。1953年12月,法院设立3个巡回法庭,次年6月又增设第4巡回法庭。后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先后设立台城、海宴、斗山、白沙、广海、大江、汶村、都斛、端芬、三八10个法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法院被砸烂,法庭也同时被撤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院的审判职能和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国家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1978年后人民法院的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现在我市设有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庭、立案室和26个人民法庭。法官队伍也逐步扩大,他们坚持公正执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审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同时加强民事、经济和行政审判工作,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司法工作原来隶属于人民法院,1981年7月5日分出,设立司法局。近二十年来,司法局发挥职能作用,进行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教育,与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宣传法制,揭发犯罪,教育守法,加强防范。同时完善各区镇的人民调解组织,及时做好调解工作,避免了矛盾的激化。适应对外开放和国内搞活经济以及落实侨务政策及新移民申请出国的需要,加强国内公证和涉外公证工作。从1979年开始,办理涉外公证文书逐年增多,近十年来每年均达五、六万件。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健全,我市设立了4个律师事务所;各镇也成立了法律服务所,律师的服务范围也由起初只承担刑事辨护和民事代理,发展到接受聘请为常年法律顾问,参与涉外经济活动,办理涉外继承等。1999年8月31日设立“148”法律咨询服务台,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台山司法局组建之后,由于各项业务蓬勃开展,工作任务完成出色,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单位。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城北幢幢高楼               道是故乡疑是梦,
               浑无相似少年时;
               并非久别难回忆,
               满目新容顿觉奇。
          这是一位老华侨在七十年代还乡时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这位华侨对久别家乡的巨大变化的赞叹,家乡的城乡旧貌换新颜,使他感到了变化巨大。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台山的城镇面貌确实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莫说久别的乡亲,就算在改革开放后移居国外的乡亲,回来也难辨旧日台城的面貌了。
         台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台城镇,解放前商业兴旺,向有“小广州”之称。但1949年的台城,城区面积仅0.7平方公里,城内的房屋大多只有二、三层,建筑面积52.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1.49万平方米。由于华侨、旅外乡亲较多,受到侨居国的建筑风格影响,台城城区内的楼房建筑,特具欧美特色。街道的布局虽算得当,可通汽车,但仍较为狭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商业、服务行业比较兴旺,是一个消费城镇。
         解放后,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指导下,台城的城市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城镇建设又从科学规划、实施建设、强化管理三方面努力,使之建设成为适应生产,方便生活,环境净化、美化的新城镇。
         1958年初,县政府组织全县的机关干部、教师和工人、居民,把环城南边的低洼烂滩地,开挖成人工湖,改变了台城山多水少的生态环境。以后又经过不断美化、绿化,使台城人工湖成为人们休闲憩息的好去处。
         适应台城的发展,县政府于1991年聘请成都、广州设计院协助,对台城镇的城市建设作出了总体规划,根据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及历史传统,按照地形、风向状况,有计划地实施功能分区。对原设在城区内的工厂,先后组织迁出,在城北、城西、东门设置工业区。自1982年以来,先后新建了石花华侨新村、海园华侨新村和平湖、中山路、南门、双亭桥、上朗、东门、城西等10多个住宅区,新建6至9层的楼房鳞次栉比地环绕于旧城区四周,形成了一个个新兴的居民点。全城的马路全面铺上了水泥,街道架设了明亮的路灯,一改了过去“道路不平,路灯不明”的状况。城内的下水道,经过近二十年大刀阔斧的改造,已经形成了排水顺畅的地下网络。自1995年在城东建成台城首幢高层建筑——税务新村22层高楼后,接着在城北先后建成建设银行台山支行大楼、供电公司大楼、邮电大楼、海关大楼、汽车站大楼,城西的彩宁花园住宅楼。这些十几层乃至二三十层的高楼,使得台城增添了城市的气派。同时,在城北形成了彩虹花园别墅区。方便居民生活需要,从1994年起,先后改建和新建了南昌市场、东门市场、城北市场、城西市场,1999年8月又在城南建成了新宁市场,活跃了市场经济,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现在,台城城区面积已经扩展到22.5平方公里,比十年前增加16.5平方公里。城区房屋建筑面积678.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20.51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为1949年的12倍,住宅建筑面积为1949年的12.5倍。随着城区的扩大,常住人口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万人增加到现在13万多人。
          1992年建市以后,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和投资环境。环北大道是在八十年代新建的较为宽敞的街道,但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同实际需要已不相适应。因此,于1995年2月动工对环北大道进行改造。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完成了环北大道2000米的扩建工程,拆迁了大道两旁的搭建物,统一修建了两边临街围墙,将主车道扩阔成24米的水泥道路,两旁建设了绿化带和单车行人道;埋设了台城首条地下高压电缆,安装了路灯170盏,使环北大道成为台城最为宽敞平整,美化绿化,夜间灯光璀灿的大道。
          台城河是台城唯一的一条河流,解放后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对台城河的整治。在八十年代,县政府组织人力对台城河进行了扩宽裁直。从1991年起,又对台城河一河两岸进行整治和建设,岸边砌石,堤面建成两条道路,河旁砌设栏杆,植树绿化,设置坐椅,供人们散步休息。整治台城河工程从1994年4月2日动工进行第一期工程,以后断断续续施工。1995年后,市国土规划部门加快了台城河的整治进度。建设了南门桥至海园长1200米的河堤和沿河路,修筑了上朗新区600米长的防洪护堤和将通济桥两岸筑成堤街一体的沿河路。台城河两岸经过全面绿化,建成花坛10多个,并配以雕塑、园林小品,形成了错落有致,树青草绿,具备园林景观的沿河风景区。
           建县以后,台城虽然建有东西南三个城门,但随着市政建设的需要,民国初年拆除了城门之后,东西南三门长期缺乏必要的建设,造成了出口的阻塞。过去每到暴雨洪水季节,出口被淹,车辆往往无法通行。建市之后,从交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考虑,下决心把台城的出口路段搞好。首先完善环市道路系统,把原来只有9米宽的过境公路扩阔为45米至59米的环市主干道。这条长6公里的环市路建成,主车道6线24米,两旁各留5米非机动车道,3至10米的人行道,并间以绿化带,安装三支高杆灯和两旁路灯。接着在环市路建设西南东三个交通出口,分别与台荻、台海、台赤公路连接。在三个城门的出口处,建设了公共汽车站,并于1995年3月在台城开通了公共汽车线路,建成设计新颖的候车亭。
           市政府还重视台城市区内的公共设施建设。1959年建成的人工湖,不断加以美化。1988年由旅港乡亲雷登伉俪捐资建成了湖中的九曲桥,使湖心同人民广场连接起来;1997年7月,又重建了双亭桥,使得人工湖的环境更为秀丽。1990年3月,市政建设部门投入25万元,修建了在城区中心的西濠公园。1995年,市政府决定利用城南洗布山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建设占地面积60亩的通济公园。公园的山顶新建了一座高108米的观光塔。通济公园集游览、观光于一体,乘着登上塔顶的观光电梯,台城的风光尽收眼底,成为俯瞰台城新貌的最佳处。
           市国土规划部门还加强城内街道和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建设。从1994年起,经过两年的工作,重新设置了醒目的街道名牌;把新宁大道、环北大道、沿河路、通济路、台西路等主要街道换上新的街灯,共新装街灯400多盏,维修改装城区的街灯800多盏。住宅小区的配套建设,先后完成了海园华侨新村、南门路东小区、上朗住宅小区的配套建设。在城区的出入口和主要街道进行美化绿化,建成120多个街头雕塑和园林小景,新增绿化草地6万平方米。环卫工人对城区实行全天保洁,新建垃圾中转站8个,设置了新的果皮箱,新建改建了城区10多座公共厕所。
            沟通中心城区同本市东南、西南、南部地区交通,近二十年来,新建、重建了几座主要的桥梁。1982年1月4日,南门桥工程竣工,建成长80.8米、宽11米,行人道各2米的钢筋水泥桥。1997年5月,为了适应城区的扩展和交通的需要,重建南门桥,使之成为24米宽、89米长,桥面4车道、两边人行道的新桥。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通济桥,1982年8月扩阔至16.5米。1994年11月17日桥面一段坍塌后,1995年4月重建成长119.35米、宽37.5米,桥面6车道的钢筋水泥桥。通往城西龙舟地的五龙桥,八十年代建成人行桥,1997年8月由市国土规划局斥资150万元扩建成17米宽、87米长,桥面两车道,两旁为人行道的新桥。1989年在城西新建起新宁大桥;1997年结合建设台城河水闸,采取桥闸合一的模式,又将新宁大桥扩宽一倍。现在,不到3公里长的台城河面,便飞架起4座牢固美观的钢筋水泥桥,成为“三里四桥”的新景观。
            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自来水设施不断扩大,1961年3月13日台山华侨自来水厂建成,日供水量仅1.2万吨。以后,通过增添设备,日供水能力到1985年增加到3万吨,1988年又提高到日供水6万吨。1991年5月,台山自来水公司第二水厂施工,于1994年建成,从芬兰、奥地利、德国引进九十年代先进制水设备及控制设备,制出的自来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台城自来水的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2万吨。为了保证台城城区的自来水源,台山市供水集团还于1997年在台城河上游的合水新建了水源泵站,10月18日成功试车运行。
           市内各镇的中心圩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城镇建设。各镇朝着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各个中心圩镇都铺筑了水泥路,按规划建设新兴的居民住宅区,斗山、隆文、下川、广海等镇还新建了文化广场和公园。近几年来,全市的圩镇按照“建好圩镇,辐射农村”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快农村圩镇的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形成。各镇的自来水设施不断增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只有广海、南湾、沙栏等几个圩镇兴建了自来水设施;到七十年代,增加到17个乡村、圩镇,用上自来水的人口占全县当时总人口的7.2%;八十年代以后发展加快,到1988年,全县用上自来水的人口仅占当时总人口的43.7%;到二十世纪末,全市饮用自来水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0.4%。
           五十年来,我市城乡建设发生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建筑工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过去随着侨乡的形成和发展,造就了一支建筑业的工人。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统计,全县共有建筑工人3000余人,但大多数是半工半农的工人。以后,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市的建筑队伍不断壮大,设计技术人员增多,新型的建筑机械增加,承建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各镇相继建立建筑工程队,开拓了我县建筑专业化的历史。1957年成立台山县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6月,我县成立了建筑工程管理站,1972年8月改为建筑工程局,1977年改称基本建设局,1981年7月改称建设委员会,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管理。1983年,又成立了建筑设计室,专门负责楼房设计画则。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我市建筑行业又有新的发展,建筑设计,施工兴建,室内外装潢,房地产交易等等,形成了系列化、专业化。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台城夜色迷人火树银光耀台城            新中国成立后,我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到1966年全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经历十年的全面内战,民族元气大伤,国民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市场上从粮食、油料、棉布、鲜鱼、肉类,甚至洗涤用的肥皂、照明的煤油,都要定量配售,而且数量十分短缺。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和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正确的路线,国家步入现代化建设轨道,从此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市场物资逐步充裕,改变了过去三十多年来粮、油、布等凭证定量供应的状况。就粮食消费而言,根据统计部门的农民家庭经济抽样调查,自1984年—1989年5年来,人平稻谷消费248—255公斤,农民粮食充裕。猪肉、家禽、鱼虾,蛋类亦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告别了过去城市居民每月人平供应猪肉4市两到1市斤的短缺历史。人平生活消费的支出,1984年456元,1989年886元,5年间增长成倍;到1999年,农户人平生活消费支出增加到3350元。
           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1979年,全市职工的平均工资为609元,1989年增加到2417元,1999年增加到8250元。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1979年为165元,1989年增加到1080元,1999年增加到4567元。人民手上有钱,银行储蓄年末余额逐年增加。1979年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仅5126万元,1989年增加到6.67亿元,1999年增加到77.57亿元。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十分显著的改善。吃的,粮食由过去限量供应到敞开供应,由粗粮到优质 粮,品种由单一的大米到米、面、麦片、面制品。油类由每月限量供应到敞开供应,不单有花生油,还有粟米油、菜油、调和油。肉禽鱼虾鲜蛋供应十分充裕,过去吃得比较单调的农民,生活消费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据统计部门在第八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95年抽样调查,当年农民平均每人消费肉禽鱼虾鲜蛋51.54公斤。
          穿的,由过去棉布限量供应到敞开供应,衣料的质量日趋时髦,花色品种日新月异。人们穿衣早已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状况了。城乡人民的衣着,趋向讲究布质优良,款式新颖。
住的,近二十年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过去城镇住宅建设甚少,不少家庭都挤在租住的旧房内。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台城就新兴了12个居民住宅区,至1989年,全镇新增建筑面积108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949年住宅面积的3.5倍,人均住房面积11.65平方米;到1999年,台城的人均住房面积又提高到18.62平方米。农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也有很大的增加。1994年人均拥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木结构的生活用房面积24.99平方米;1999年,又提高到人均27平方米。
         用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庭生活结构也有很大的改善。日常必需的燃料,已由烧柴、烧煤到使用石油气、电饭煲、微波炉。洗衣用洗衣机。调节室内温度使用电风扇、空调机、暖风机。1978年前,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电视机,二十年后,电视机已普遍进入家庭,并且由黑白电视机改变为彩色电视机,由小荧屏改变为大荧屏,还有方角、平面、投影式的大屏幕电视机。VCD影碟机、音响、家庭影院已经进入城镇家庭。市统计局调查显示,家庭拥有的耐用机电消费品逐年增加,1994年,我市每百户农户拥有自行车280辆,电风扇264台,洗衣机19台,电冰箱5台,电视机88台,收录音机65台,照相机3部,热水器4台,电饭煲104个,录像机3台,电话6台,摩托车8辆,液化气灶具39台。二十世纪末的1999年,家庭拥有机电消费品无论品种结构和数量又有新的变化。每百户农民拥有摩托车15辆、电视机106台、洗衣机28台、电风扇252台,电冰箱、热水器、录像机、空调器等也有相应的增长。
         我市是个侨乡,体现人民生活的变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生活必需品由依赖亲属从国外、港澳寄进,变成了国内自给。过去不少华侨、港澳同胞给在家乡的眷属寄物资,六十年代寄食物,七十年代寄衣物,八十年代寄电器。到九十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已经彻底改变了,不少旅外乡亲回到乡来,认为家乡的物质丰裕,价格便宜,还买了衣物带到国外去。
        五十年台山侨乡走过的路,如同全国一样:
        我们高唱《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回首500年,历史风云变幻,社会变革进步,锦绣台山更加妖娆。迈步新世纪,让我们满怀壮志豪情,谱写历史新篇章,开创更加辉煌壮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