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保杜登峰:一个感冒一样处方 大医院收费为何是社区的7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5:16:14

  楚天都市报消息(记者吕锐)喻婆婆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看感冒,打了3天针,一共收费33.85元。而在一家三甲大医院,开同样的处方,却要212.93元,竟是前者的近7倍!这是什么原因?

  在社区看感冒

    打3天针共花33.85元

    54岁的喻婆婆家住武昌东亭。1日早上起床后,她出现感冒症状,遂到家附近的武昌区水果湖街东亭小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接诊的夏汉昌医生给她开了3天的针,一共用了33.85元。

    记者看到,喻婆婆的收费单上显示:250毫升的生理盐水3袋,单价1.00元,合计3元;1.5克的头孢呋辛纳9支,单价2.40元,合计21.60元;(病毒唑)利巴韦林注射液15支,单价0.15元,合计2.25元;皮试材料费1.00元;静脉滴注(含材料费)每次2元,3次共6元,合计33.85元。“真是没有想到,收费这么少。记得以前去大医院看感冒时,没得个几百块钱,根本下不了地。”喻婆婆说。

  同样的处方

    大医院收费是社区的7倍

    喻婆婆说在大医院看病贵,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1日中午,记者恰好有些感冒,遂拿着喻婆婆的处方来到武昌一家三甲大医院,挂了呼吸内科的号。时针已快指向12点,但呼吸内科的接诊室内,仍然有3名患者将医生围住,他们都是来看感冒的。

    轮到记者时,记者称自己有点感冒,并拿出喻婆婆的处方,要求开同样的药,打同样的针。医生问诊后开了同样的处方,划价结果显示:250毫升的生理盐水3袋,单价3.91元,合计11.73元;1.5克的头孢呋辛纳9支,单价17.30元,合计155.70元;(病毒唑)利巴韦林注射液15支,单价0.60元,合计9.00元,皮试材料费2.70元;静脉滴注(含材料费)每次9.6元,3次共28.80元;加上4.50元的挂号费和0.50元的就诊卡费,一共花了212.93元,约是社区医院的7倍。

  近7倍差价的背后

    社区医院有政策优惠药品进货渠道是关键

    “社区看病便宜,首先是因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从2005年开始实行‘5减6免’普惠政策。”昨日,武汉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居民到社区看病,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护理费等,对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单项检查费用减免20%,减免费用由政府“买单”。比如静脉注射,社区仅收2元的材料费,在大医院则需要9.6元;另外,三甲大医院的药品从进货到出售给患者,物价部门允许有15%的加价,社区医院却是“0加成”,进价多少,就卖多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患者看病价格的差异。

    “当然,造成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看病费用巨大悬殊的最关键原因,是两者的进货渠道不一样。”昨日,武汉市人大代表、青山区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姚汉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同一种药,生产厂家不一样,价格就不一样。“现在很多大医院,都不愿意进便宜药。”

    同样是1.5克的注射用头孢呋辛纳,记者发现,喻婆婆在社区开的,是河北一家药业公司生产的,单价2.40元;而三甲大医院开的是广州一家制药公司生产的,单价17.30元。“我们这里还有进口的头孢,一支50多元。”昨日,该三甲大医院药房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一名知情人士称,便宜药的利润相对要低,所以大医院一般都不愿意进便宜药,“这也是大医院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对此,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同一种药,生产厂家不同,价格确实存在差异。我们一直在对大医院严密监管,包括各项收费、药品进货渠道以及销售时的加成,必须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标准来进行。”

  声音

    鼓励小病到社区就诊

    昨日,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小病、常见病患者去社区就诊。”

    武汉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6年开始,青山区在全市首个开展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小病放心进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平安回社区”的分级医疗服务新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武汉市开始在全市推广这一做法。

    当然,社区医院要让患者放心前来,自身也需要下功夫。相关专家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除了提供方便、低价的服务,也要提升自身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水平以及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