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被侮辱:80岁侄子追忆海宁“女儿”·杭州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21:35:49
钱学森夫人蒋英离世 天国再续美丽二重唱80岁侄子追忆海宁“女儿”2012-02-07 晚年时的钱学森和蒋英。

  □文/驻嘉兴首席记者 张世新 通讯员 华敏

  

  “本来希望能在今年11月份海宁‘百里梅园’开园时见上姑母一面的,没料到这却成了我一生的遗憾。”得知年过九旬的姑母蒋英逝世噩耗,已80高龄的侄子蒋祖康万分悲痛。他说,这一次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到北京去吊唁,见姑母最后一面。

  蒋英,中国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我国现代著名军事战略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的三女儿,也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

  2月5日,蒋英在北京逝世。

  作为“娘家人”,蒋英的侄子蒋祖康及海宁有关方面在第一时间获此噩耗。昨日,记者联系了蒋英的侄子及海宁宣传部门,目前,海宁已发去唁电,并落实有关人员赴京吊唁。

  蒋英两次回海宁探访“梅园”

  在海宁,提起蒋百里的名字,老辈人耳熟能详。

  蒋祖康告诉记者,蒋百里先生平生喜爱梅花,所以特在婚后,为日本夫人起了个中国名字叫“左梅”,并在海宁老家的东山西麓购地数亩,种了200多株梅树,起名“梅园”,以作日后和夫人来故里读书自娱之所。

  正是“梅园”,让蒋英魂牵梦绕多年。“姑母蒋英一生中曾两次回到海宁,一次是民国18年,还有一次是抗战胜利后,她到上海开个人演唱会,中途抽空回到海宁希望看看父亲一手置下的梅园。”蒋祖康告诉记者,很可惜,“梅园”在抗战期间已经被日寇毁掉了。

  海宁邀约蒋英见证新“梅园”

  蒋百里是钱学森的岳父,也是钱学森走上航天科技强国之路的引路人;他赴日留学时曾获天皇亲授军刀,赴德留学亦被兴登堡元帅誉为“东方人杰”;他怀着一颗强军救国的赤子之心,矢志不渝奋斗终生,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军事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

  怀着对蒋百里先生深切的缅怀和敬意,2010年海宁决定在东山山麓新建一座纪念蒋百里先生的主题园林,并命名为“百里梅园”。

  据了解,总投资逾1000万元的“百里梅园”,总面积7999平方米,整体以海宁东山北路为界,路南以陵墓、纪念馆、梅园为主,路北以梅花为主作为对景。

  2012年是蒋百里诞辰130周年,“百里梅园”也将在今年的11月份正式建成。蒋祖康告诉记者,“海宁方面早在‘百里梅园’开始建设时就曾预约过姑母蒋英,待‘百里梅园’开放时邀请其回到家乡看看。没想到,姑母这么早就走了。”

  书信联系十多载却未曾谋面

  蒋祖康告诉记者,由于小时候,他一直在外求学,姑母两次回海宁都没有见面,到上世纪80年代才与姑母一家取得联系,之后因身体原因,也一直没能见上面。

  不过,两家人一直保持着书信来往。蒋祖康说,每到重要的节假日,他与姑母之间都会互寄贺卡,彼此问候报平安。“至今,我家里还保留着姑父钱学森、姑母蒋英具名发来的贺卡。”

  2009年姑父钱学森逝世时,蒋祖康曾打算去北京吊唁的,由于当时他身体不好,没去成。“这一次,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到北京去见姑母最后一面。”

  如果说,钱学森是一座丰碑,是一座大山的话,那么,蒋英就是丰碑旁的一片绿阴,大山上一片植被。他们用科学与音乐,组成了美丽的二重唱,给世界留下了无尽的回声……

  ■相关链接

  蒋英生平

  蒋英1919年生于浙江海宁,1936年随父游欧洲,旅行意奥诸国,1937年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研习,1941年毕业。1943年瑞士“鲁辰”万国音乐年会上,蒋英参加匈牙利高音名师依隆娜·德瑞高所主办的各国女高音比赛,名列第一,为东亚获胜之第一人。蒋英是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曾经培养了祝爱兰、付海静、姜咏、赵登营、次仁多吉、杨光等我国著名歌唱家。她与钱学森的爱情故事被誉为是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