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机务:苏州观前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4:34:11
百科名片
观前街地处苏州古城中心,占地0.52平方千米,区域内商业繁荣,名店云集,古迹众多,在苏州“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现代城市建设格局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中心作用。
目录
简介历史改造拓宽改建
名店名吃现状陆稿荐肉铺火腿店糖果店松鹤楼
简介历史改造拓宽改建
名店名吃现状陆稿荐肉铺火腿店糖果店松鹤楼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观前街因其地处玄妙观前而得名。它的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汇集稻香村、乾泰祥、苏州观前街风光(12张)
黄天源等多家名优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满天下;地处碧凤坊——太监弄的美食街更是以苏帮美食誉满江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以其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观前街地处苏州古城中心,占地0.52平方千米,区域内商业繁荣,名店云集,古迹众多,在苏州“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现代城市建设格局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中心作用。观前街因其地处玄妙观前而得名。它的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汇集稻香村、乾泰祥、黄天源等多家名优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满天下;地处碧凤坊——太监弄的美食街更是以苏帮美食誉满江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以其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观前街是苏州的繁华闹市区,大凡去过苏州知道它的人并不多。给  www.szlbx.com
街巷取名,在某某标志性建筑后面,加上一个“前”或“后”字,在江南并不鲜见,但如苏州人那样喜欢,恐怕无出其右,卫道观前、玄妙观前、镇抚司前、申衙前、范庄前……不胜枚举。其中声名最为显赫的是玄妙观前,约定俗成的称呼是“观前街”,或者干脆叫“观前”。它的盛名,如同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北京的天桥,是一个集商业、娱乐、饮食、文化于一处的大众消遣场所;也如同夫子庙有孔庙、城隍庙有豫园一样,观前街是因为有玄妙观而闻名。
编辑本段历史
这是一座有着1300年历史的恢宏道教建筑群,主殿是九开间的重檐歇山顶的三清殿,还有其他十多座殿宇,南面正山门前的长街就是观前街。店招林立,商贩和百戏杂陈,  玄妙观
是玄妙观臃肿的旧日景观。东起醋坊桥,西至察院场,连同小公园附近,几百家各类商店充斥其间,还有夜市的摊点,即便在原始天尊的像前,也充满了杂沓的商品气息和喧嚣的叫卖声,空气污浊不堪。改造
玄妙观的整修带来了观前街的改造。正山门前宫巷口矗立起一座石牌坊,环抱出了一片小广场,高峻恢宏的三清殿突出在四周林立的高楼之中,恢复了宗教场应有的神圣与庄严。参天大树洒在露台和护栏上的一片浓绿,过滤和澄静了四周喧闹的气氛。山门前的广场和东西走向的长街,舒展、开阔、平整,一扫狭窄马路的陈旧格局,并且不再通行车辆,成了步行街。两旁仿古建筑的商店,将古典风格与现代商业文明交合,“观前”面目一新了。
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缺少浓厚的文化氛围,城隍庙道路的过于繁复,也淡化了文化的主体位置;南京的夫子庙,因为孔庙的局促和广场的狭小,而无法有深远的气象。惟有“观前”,脱去了尘埃过重的外衣,将它的主体玄妙观烘托于商业文化的世俗氛围之上,以其深厚的历史、蕴含的古典精神和人文气息,压住了充斥其间的市井气。
没有玄妙观或者缩小玄妙观的文化主体,就如同重立一个百货大市场,而不是再现玄妙观的辉煌。商业气氛的杂沓和纷繁,遮蔽或淹没了人文景观,它就只有尘俗而少了文化意味。只有人文和自然景观,缺少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文化色彩,那也仅仅只是一个孤立的景点,而不是有着厚重人气的闹市中心。新“观前”是一种文化启示。没有文化主体的辉煌即使有更胜一筹的商业繁华,也依然不是苏州。
这就是“观前”,这就是苏州韵味。拓宽改建
老观前街观前街曾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拓宽改建。解放后,政府又多次进行扩建整治,先为小方石路面,后为沥青路面,使街宽逐步增至9—13米,两旁种植悬铃木,隔路树臂几可连接,暑天行走十分荫凉。”1982年6月,观前街改为步行街,人们可以安步当车,赏心悦目地观赏街景。此后又开辟了夜市,每当夜幕降临,观前街上亮起串串珍珠般的电灯,沿街两侧逶迤成“龙”。摊位上,服装裙衫、头花首饰、鞋帽巾袜、果品食物、盆景艺品、玻璃器皿等等应有尽有,果真是人山人海、热气腾腾,绘出了一幅繁华观前夜游图 。
编辑本段名店名吃
太湖三白苏州在历史上是一个消费型城市。因此,自古多美食与美食家。而观前街作为苏州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理所当然地云集了许许多多的名店、名品。单吃食一项,让老苏州如数家珍的有名店家、特色食品便有:  太湖三白
陆稿荐的酱鸭、酱肉、酱蹄筋;生春阳的火腿;采芝斋的粽子糖、苏式瓜子;稻香村的麻酥糖、果酥、苏式月饼、滋养饼干;叶受和的宁式糕点、婴儿奶糕;黄天源的猪油糕、黄松糕;文魁斋的止咳梨膏;观振兴的油氽紧酵馒头;松鹤楼的卤鸭面、阳春面;绿杨的鸡汤馄饨、紧酵馒头;广南居的广式宵夜;广州食品公司的冷饮、广式月饼、西式奶油裱花蛋糕、面包等等。
这些名店名吃不仅让苏州人的日子,过得象品茗一样有滋有味,同时也体现着苏州饮食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特色。当然,随着历史的进程,名店名吃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规律。一些老的消失了,一些新的如肯德鸡、必胜客,则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在观前街落地生根了。
编辑本段现状
观前街长期以来,“白相(玩)观前街”一直是苏州市民津津乐道的一项休闲活动。
观前的一个动人之处,是沿街两侧繁密的名店名铺较早地适应了人们的购物需求。其中不少店铺已逾百年历史,世人仅闻其字号便足以将其经营特产、特色联系到一起。陆稿荐肉铺
从观东的醋坊桥起,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始创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的陆稿荐肉铺。其经营的“陆稿荐蹄子”最为著称,它选用太湖流域的“湖猪”,皮薄肉嫩,烹煮易烂,肉味香糯。另外它选用苏州体大肥嫩的娄门大鸭精工烹制的蜜汁酱鸭也誉满苏城。
观前街与其相隔数家有座高达6米多的水磨方砖墙,一排五开间,在观前建筑群中显得古雅、壮观,石库门楣上有着砖雕贴金的“恒孚”两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金铺恒孚银楼。该  观前街人流
银楼创建于道光八年(1828年),经销各种金银首饰和摆件,其中还有寿星、八仙等人物造像,花色繁多、光怪诱人。由于其金源来自上海汇丰银行,成色足,加上做工精致,因而享誉四方。火腿店
在洙泗巷口有一家生春阳火腿店,原名巨成祥腿栈,始创于清同治年间。它从金华、东阳、义乌、如皋等地购进火腿,进货严格,薄利多销,逐渐成为苏州腊腌业巨擘。
生春阳贴邻即是采芝斋糖果店。清同治九年(1870年),河南糖果店
观前街雪景人金荫芝先生在洙泗巷口置炉熬糖,经营一文钱两只的粽子糖。光绪十年(1884年),金荫芝租得对面采芝斋古董店门面,在其子协助下开设糖果店,经营自制苏式糖果、炒货、蜜饯,生意日盛。因无店名,顾客仍称采芝斋,金氏顺水推舟,遂正式挂起这一金字招牌。  观前街
坐落在玄妙观东脚门口的黄天源糕团店,向以产品细腻糯软、香甜肥润著称。《红楼梦》第11回曾写到的枣泥山药糕即为其名点之一。该店创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由于讲究配方、用料、工艺,各式糕团风味独特,名扬中外。松鹤楼
观前街松鹤楼,是苏州苏帮菜馆中声誉最高的老字号,创办于乾隆二年(1737年)。其初为面馆,卤鸭面及壮鸡面素有盛名。清末时经营苏帮菜,请得名厨高手,讲究选料用料、刀工火候,发挥炖、  松鹤楼
焖、焐、煨特色,使每道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其松鼠鳜鱼、清溜大玉(虾仁)、原汁鱼翅、荷叶粉蒸肉、雪花蟹斗、青鱼甩水等菜肴闻名遐迩。
观前之所以吸引人,确实还与其周边环境有关,尤其是太监弄和北局,与观前的繁华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太监弄是观前街之南与之平行的一条小巷,以吃食店集中而有“吃煞太监弄”之说。30年代,这里就有正兴馆、璇宫、三吴、大新央、觉林蔬食林等菜馆。解放后,尤其在改革开  观前街雪景
放以后,太监弄酒肆业益发兴旺,被人誉称“美食街”。得月楼、王四酒家、上海老正兴、元大昌、功德林等酒菜馆在此比肩而立。入晚,各色霓虹灯映照得五光十色,巷内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席散宴罢,宾客穿过宫巷正好闲步观前,有的顺便带回各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