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心是什么意思:织就天网护国宝——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6:57:58

织就天网护国宝

——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纪实

刘鉴

地处陕甘川宁四省交界处的宝鸡市,历来被史学家认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区内的北首岭遗址、雍城遗址、周原遗址、九成宫遗址星罗棋布,被誉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和周秦发祥地,区内文物古迹多如繁星。据查现有各类文物保护点393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2处。全市馆藏文物5万多件(组),等级以上珍贵文物10719件(组)。

作为文物大市,宝鸡尚未发掘的地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古墓葬遍布全区。群众在挖井、取土、耕地、修渠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碰到文物。曾经震惊中外的秦公一号大墓就是凤翔农民取土时发现的;轰动一时的眉县27件青铜重宝也是农民挖土时发现的;一度时期岐山农民在耕地时不断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从而揭开了周城遗址的面纱!

基于传统文化中的老观念,古代帝王总认为生死阴阳两界,死后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因而在世时就大建陵寝,去世时在其中安放大量生前所爱和金银财宝,崇尚厚葬甚至殉葬,以备到另一个世界再享荣华富贵。由于古墓葬中大量财宝的吸引,这种殡葬习俗便派生出一种现象——盗墓。19866月,当文物考古工作者用刷子、铲子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将秦公一号大墓数万方封土移开时,竟然在这一座古墓上发现自秦汉以来的274个盗洞!有的盗洞居然挖到重重叠叠的棺椁内部,将贵重文物盗劫一空!省市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日夜辛劳发掘,到开棺时面对的竟是千疮百孔、一片狼藉!除过宏大的现场、结实的棺椁、零碎器物和数十具枯骨外,几乎成为一座空墓!

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或唯一性,也由于许多文物制作精美绝伦、浑身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遂使其成为无价之国宝。历代收藏家往往不惜重金搜求,一些亡命之徒为暴富也铤而走险。盗宝与护宝就成为一幕幕不断续演的猫逮老鼠的游戏。文物遗存量大面广的宝鸡,就成为一个大舞台。

宝鸡的主要特点是:田野文物规格高、面积大,点多、线长,有些保护点地处秦岭南北、千山山脉等边远大山深处,所以为全国各地文物盗贼所瞩目。而宝鸡的专业文物执法机构长期以来人单力薄、缺乏手段。负责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虽然有手段,但对文物保护业务不专,关注的安全领域又很广,文物安全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局部。所以,长期以来在与文物盗贼的较量中经常处于被动防护状态。

宝鸡文物、旅游两局机构在2010年改革中合署办公以后,针对案件频发、文物保护工作被动防护的状况,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路,组建保护文物的专门机构,促使文物保护工作从被动防护向主动打击转变。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2011年3月,他们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亲自挂帅,市文物旅游局局长和公安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领导,下设办公室,抽调4名经验丰富的公安干警与文物旅游执法大队9名干部联合组成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常设专职工作机构,配备警车、执法车两辆,拨付工作经费100万。与此同时在全市12个县区也成立了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在凤翔、岐山、麟游、眉县、凤县、太白、千阳等七个文物大县成立了执法大队。

在此基础上,宝鸡市不断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实行“双轨一体”管理。所谓“双轨一体”是指把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即一轨)和市、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博物馆、文乡镇文化站、群众文保通讯员(另一轨)两条线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共同围绕确保文物安全而做工作(一体)。与此同时,他们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组建成立了6个文管所,省级单位成立了46个文保小组,县级保护单位重新调整增加了文物保护通信员,文保员由原来370名增加到现在480多名。从而织就了一张以文保员为网眼、以乡镇、社区为网点、以“双轨一体”为骨干、以公安、执法为网管,覆盖全市的文物安全防护网。

天网建立起来了,如何使这张网络反应敏感、行动有效、打击有力、尽职尽责?领导小组首先对网络管理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主要是通过市、县、乡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对县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下属文博单位实行量化管理。

其次,他们研究制定出了《宝鸡市文物安全保护管理目标任务和考核细则》。为了把目标责任落到实处,他们实行量化管理办法。例如:文物保护管理300分、博物馆管理200分、文物安全300分、文物执法200分、日常管理根据平时工作完成情况则实行加减分;这五个方面再细分量化为:文物保护管理细化为11项、博物馆管理细化为5项、文物安全管理细化为6项、文物执法工作细化为4项、文物安全细化为6项,共计31项。并采取动态考核办法。如:博物馆年内新征集一件文物加一分、在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中,凡查处一起文物行政违法案件加50分、在基本建设征用土地方面,未经文物部门审批和进行考古勘探的,一起扣除50分,田野文物有盗洞的一人扣10分。

他们制定的《宝鸡市文物保护和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奖惩办法。例如对涉案文物移交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根据移交文物等级予以奖励。奖励标准为:一级文物每件(组)奖励15000元;二级文物每件(组)奖励10000元;三级文物每件(组)奖励5000元;一般文物酌情给予适当奖励。对线索来源单位和个人根据破获案件涉及的文物等级酌情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一级文物每件(组)奖励15000元;二级文物每件(组)奖励10000元;三级文物每件(组)奖励5000元;三级以下文物奖励2000元。对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打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办案人员根据工作成效酌情给予奖励,奖励标准为:行政拘留一名违法犯罪分子每人奖励300元;刑事拘留一名违法犯罪分子每人奖励500元;劳教一名违法犯罪分子每人奖励1000元;逮捕一名违法犯罪分子每人奖励3000元。对因渎职、失职造成文物流失、损坏等文物安全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条措施是狠抓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文物管理人员素质。先后分层次举办了5期全市文物安全、行政执法、全市优秀文保员经验交流和业务培训会,350多人(次)参加了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

此外,他们还制定了《宝鸡市文保员管理办法》,从文保员的任职资格、文化程度、年龄、工作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求以县区为单位,年终由县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文保员一年来的工作业绩进行全面测评,合格者继任,对工作平庸或不负责任者坚决予以辞退;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他们提高文保员待遇,按照工作任务大小确定补助经费数额,不搞平均分配,全市文保员补助经费由人均145元提高到350元,2010年人均增加到500元。在资金发放上按照工作任务大小和平时政绩情况来确定发放数额,最多每人补助800元,最少每人补助200元。2011年每人平均增加到1100元。定期看望慰问文保员,加强感情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地调动了他们保护文物工作的积极性。

“双轨一体”的管理网络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宝鸡市的文物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出现了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各司其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各负其责;群众业余文物保护通信员尽职尽责;文物公安机关联合打击,上下齐心协力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防护网络建立起来后,为了充分发挥其长效机制的作用,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坚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召开一次例会,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分析问题,研究部署工作。公安、文物两部门都确定专职联络员,确保案件信息畅通,在具体工作中两部门优势互补、各展其长。案件侦破过程中,文物部门为公安机关提供被盗文物的资料,参与走访调查,提供办案车辆、保障办案经费,为公安机构解决了后顾之忧。案件破获后,文物部门又积极协调省局鉴定组为涉案文物定级,为案件尽快进入诉讼程序铺平了道路。

在打击文物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公安部门把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提高到了命案的高度来抓。首先,他们对历年来发生的未破文物案件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对涉嫌文物犯罪高危人员进行认真摸排,对因从事文物犯罪被打击处理过的人员和长期从事文物犯罪活动的高危人员的个人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并对各单位进行了关于“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将文物案件、人员、涉案文物进行动态管理。立足打持久战原则,下大力气抓特勤建设,网监部门也对网络倒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在此基础上,他们集中精力,充分应用刑侦、技侦、网侦等多种侦查手段,严厉打击重点文物犯罪活动。岐山县凤鸣禅寺20101215日发生的石佛被盗案经过梳理被选为重点突破对象。公安局领导带领技术员开展细致的现场侦查工作,提取了有价值的现场物证,专案组民警对周边县区同类案件发案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克服重重困难艰苦侦查,从而使这一重大盗窃文物系列案短期内得到了告破,追回被盗的国家二级文物明代汉白玉石佛像,并顺藤摸瓜一举捣毁了这一长期在宝鸡周边盗窃文物的犯罪团伙,抓获以胡三庆为首的犯罪团伙16人,破获盗窃文物系列案件70余起,追缴文物35件(组),其中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5件。89,公安部在通报中重点介绍了该案,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好评。

去年6月4日,凤翔县秦雍城遗址文保员报告遗址区内古墓葬发现盗洞。信息上报后引起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委员刘延东,省长赵正永先后批示,公安部也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市公安局迅速抽调警力,成立了由市公安局李民副局长亲自挂帅的 “6.4”古墓葬盗掘案专案组,全力侦破。公安机关刑侦技术人员先后三次对现场进行勘查、复勘。采集通讯数据30余万条,从现场残留物中提取了犯罪分子的DNA信息和炸药成分,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铁证。在公安干警和文物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三个多月就将这起震惊全国的盗掘古墓葬案件成功破获,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在侦破“6.4”案件的同时,凤翔县公安局对积案梳理后开展了大量的调查摸排工作,摸排出嫌疑人136人,在凤翔县南指挥镇八旗屯村五组余乖明家当场查获文物4件,盗掘古墓葬作案工具一批,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余乖明对2005年至2011年间,盗掘古墓葬3次、盗窃文物1次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成功破获了这4起案件。同时,在调查摸排过程中,对70多名嫌疑人的血样进行了采集,为今后预防和打击文物犯罪提供了便利。

8月28日凌晨,扶风县公安局在法门镇黄堆街道设卡盘查车辆时,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获盗墓工具一批。渭滨区文物、公安部门在太平庄检查站截获一辆小轿车,查获战国时期铺首衔环带铜壶、汉代蒜头铜壶、汉代铺首衔环大铜钫、汉代铺首衔环小铜钫等4件文物。

天网初成,公安机关小试牛刀,截至9月下旬,在四个多月中全市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追缴文物86件(组),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件(组),三级文物7件(组)。文物行政执法三起,其中处罚两起,移交公安机关一起。骄人的战绩,显示出新机制的效能。

宝鸡田野文物点多面广,单靠文物工作人员和公安干警的力量很难实施全面的监控措施,更不可能对犯罪分子进行更为全面有效的打击。针对目前文物犯罪分子组织严密,手段专业,分工明确,工具先进,方式隐秘等新趋势、新特点,宝鸡市坚持以防为主,打防结合,主动出击,依靠群众,密切配合,开展群防群打的工作思路。对周原遗址、雍城遗址、九成宫遗址等重点区域,专职文物工作人员、乡镇文物专干、乡村文保员轮流坚持每天白天夜晚巡逻值班。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对毁坏文物典型事件的查处,加大对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团体和法人及社会各方面依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其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意识,在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这对矛盾时,必须首先应考虑文物保护问题。各县区凡遇到有重大文物保护事项时,书记、县长亲自主持召开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拍板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了上下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各部门相互配合、干群齐心协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打击文物违法活动的良好局面。

 2011年上半年,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共收到文物违法犯罪举报电话30多次。 2011年4月有人举报凤翔县美能天然气公司因管道铺设破坏雍城遗址,扶风县法门镇云塘砖厂非法取土破坏周原遗址。接到举报后领导小组办公室、文物旅游执法大队和公安干警联合行动,通过调查、立案、取证和查处工作,以行政执法形式对凤翔县美能天然气公司处予7万元的罚款。云塘砖厂非法取土破坏周原遗址案,市县公安机关,以刑事案件对承包人实施审查,通过行政执法彻底取缔了非法砖厂。去年7月30日,凤翔县柳林镇大唐村砖厂在村西取土时,出土4件文物,被当时在场的几个人分别带回家。接举报后,当日下午,市县两级执法人员及时出动,向群众宣传文物政策后,及时将文物收缴。8月22日,在凤翔县公安局,柳林镇关村村委会及当地村民配合下,凤翔县博物馆、文管所又顺利抢救性清理发掘出一座汉代砖室墓,清理文物15件。

10月25日,市文物旅游局接群众举报,陈仓区一建筑工地在施工中出土钱币,被民工哄抢,接举报后,在陈仓区文物局、博物馆的大力配合下,通过耐心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收缴被哄抢的汉代钱币13.6斤。

事实说明,群众是文物保护网络中最敏感、最末梢的神经。群众发动起来了,整个网络才成为一体,展现出强大的威力。

为了更广泛的发动群众,增强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在加大防护、打击力度的同时,加大文物保护宣传。他们把近几年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的工作措施和成果,制作成大型图片展版,深入社区、校园、机关单位进行展览。印发文物保护宣传资料和《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和行政执法工作手册》2000多份,向重点县区和乡村以及各古玩市场广泛散发。借助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专题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文物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系列报道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各种动态和成果。组织古玩从业者进行法制学习,向社会公布文物违法犯罪举报投诉电话,动员各方面力量为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做贡献。印制《文物保护法》、《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3万册;搜集、整理、编排印制各种文物保护宣传册页6万份,下发各县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局直各文博单位,广泛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同时,他们还将宝鸡农民保护文物事迹汇编成册,并编排成陕西方言单口快板,刻制成光盘在全市范围散发,动员群众爱护文物,保护文物。

去年4月1日,宝鸡市政府在石鼓山举行隆重仪式,为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挂牌,全市文物工作者、公安干警、古玩市场经营商300多人参加会议,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在全市造成重大影响。8月26日,宝鸡市隆重召开“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阶段性表彰大会”期间,80多件涉案文物全部展放于高新广场,在十多幅气球和巨幅标语陪衬下,引来数千围观群众。通过这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的良好氛围。会上对2011年上半年在打击文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成绩显著的宝鸡市公安局、对岐山县公安局石佛盗窃专案组、对成功破获王馨玉盗窃文物案的眉县公安局、对成功破获余乖明挖掘古墓葬盗窃文物案的凤翔县公安局、对在追缴文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金台公安分局分别给与重奖。

这些活动在社会上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也大大激励了文物保护队伍的士气。

冬季是田野文物案件高发期。从去年12月中旬起,宝鸡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展开了冬季田野文物安全保护专项行动。市、县两级各组织两个巡查小组,深入乡镇村组和重点防护区域督察指导,全市组织一千多名文保员与公安干警配合,在个交通要道设卡盘查,并在重点文物遗址日夜巡查。每天上午回报巡查结果。到今年元月上旬不足一月,已经查获四起案件,抓获12人,收回文物5件。同时缴获作案车辆2部和加拿大进口金属探测仪、新式洛阳铲等作案工具一批,缴获赃款1.6万元。

 

八个多月来的显著成果反映出宝鸡市创建的打击文物犯罪网络无往不胜、无坚不摧,成为国家文物的安全屏障和文物违法犯罪分子的克星!

目前宝鸡田野文物保护总体形势稳定,馆藏文物连续实现了第25个安全年,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