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起名忌用的字:伊朗危機檢驗大國儲油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4:42:04

伊朗危機檢驗大國儲油庫

收藏 發給朋友 來源:新華網   發布者:歡樂怪姐姐 瀏覽160次 時間:2012年2月06日 13:31

「手中有油,心中不慌」。美歐近來掄起「制裁大棒」對伊朗石油出口進行制裁,對於身陷經濟和債務危機的西方,特別是部分依賴伊朗石油進口的歐洲國家來說,這股毅然決然的勇氣從何而來?許分析把目光轉向美歐不聲不響正在加緊的石油儲備。路透社日前獨家透露一條消息稱,西方28個石油消費國組成的國際能源署(IEA)已經制定了石油儲備計劃,足以釋出相當於當年海灣戰爭時5倍的油儲。與西方國家普遍達150天以上的石油儲備相比,許多新興國家對危機的準備遠遠不足,按計劃中國到2020年才能實現油儲達90天進口量的目標。英國《金融時報》稱,印度的風險更大,其消耗石油近80%依靠進口。面對可能的危機,多位中國專家認為中國應加快石油儲備力度,並且將「藏油於民」作為油儲的重要方面。在日本,民間石油儲備達77天,相當於國家總儲量的一半。

西方不聲不響加緊油儲

韓國總統李明博從2月7日開始將訪問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韓國總統府青瓦台稱,李明博這次中東之行將為韓國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韓國《京鄉新聞》稱,韓國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占總進口的9.6%。如果韓國國內石油供給出現危機,政府將採取車輛交替上路、建築物室溫和照明管制等措施,而最壞的打算就是釋放儲備石油。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從石油危機之後開始「國家石油儲備工程」,從1980年起,韓國政府分三批推進石油儲備基地建設計劃,目前在九里、麗水、蔚山等地興建了9處石油儲備基地。於2010年完工的蔚山基地是整個油儲計劃的最後一個項目,蔚山工程總投入2124億韓元。據悉,蔚山基地完工時韓國戰略石油儲備為1.2億桶,韓國計劃到2013年增至1.41億桶,足以保證韓國158天的石油消費,遠高於國際能源署的90天低限。

不僅是韓國有蔚山這樣的油儲基地,美國也在悄悄興建新的石油儲備中心。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偏僻小鎮庫欣,近來擁入大批工人,從焊工到坐在X射線車裡的油罐檢驗員,大批工人的到來讓這個僅7800人的小鎮爆滿,多數工人只能住在臨時活動房裡。英國《金融時報》去年12月一篇描述這個新興小鎮的文章稱,到2012年底,這個小鎮周邊的油罐容量將高達7900萬桶,與全球石油日產量不相上下。而對於為何興建如此多油罐,美國藍騎士能源公司CEO詹姆斯·代爾諱莫如深:「我很難合理地解釋為什麼要建造更多的油罐。」該公司擁有640萬桶的石油儲量。

不過,路透社日前公佈的一條獨家消息似乎透露出一些端倪。該消息引述一些行業消息人士和外交官的話稱,西方國家已經制定一項計劃,一旦伊朗危機爆發,西方將釋出創紀錄的石油儲備,可以完全替代因為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而出現石油出口短缺。據稱這一消息來源自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的一次高級會議,會議稱西方能每日釋放約1400萬桶石油的石油儲備,這一規模將超過當年海灣戰爭時IEA最大釋儲規模的5倍。在1974年石油危機後成立的IEA迄今僅三度聯手動用過石油儲備,最大的一次是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時。當時每天約430萬桶石油供給被中斷,而目前伊朗原油日出口量約260萬桶。

石油儲備,國家實力的角逐

「我,W·G·哈丁,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憑借法律授予我的權力,把目前尚未依法登記、承租或使用的下述地區……從公有土地中劃分出來,作為海軍油儲。」1923年,美國總統哈丁頒布第3797A號行政命令,建立了阿拉斯加國家油儲基地,從而開啟國家石油資源基地儲備的先例。

石油安全一直是工業化國家的心頭大病。二戰時日本就是被美國的能源禁運逼得鋌而走險發動珍珠港襲擊;納粹德國的許多軍事行動也是被石油所逼迫,如為奪取高加索油田而轉移進攻方向,最終導致斯大林格勒戰役慘敗,戰爭後期德國不得不靠工業酒精和「液化煤」維持。1973年,阿拉伯國家為報復西方支持以色列,發動「石油戰爭」,導致西方戰後最大經濟危機。對此,美國為首的主要工業化國家組建國際能源署,敦促各國建立石油戰略儲備,並協調「突發事件引發石油供應中斷」時,各成員國間石油的供應與儲備。

123下一頁